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成功靠助人     
我想跟大家讲讲一个人,他叫桑迪·格林伯格。桑迪年少时是个品学兼优却家境贫寒的学生。他靠奖学金进入哥伦比亚大学,在那里,他认识了自己的室友,而室友  相似文献   

2.
侗族人有一种独特的成人仪式。一个人有3个生日要滚烂泥巴.即5岁、10岁、15岁。他们有句俗语:从母亲那里学到善良,从父亲那里学到勤劳,从祖父那里学到耐性。5岁的人,就要聪离母亲的怀抱,开始跟着父亲学习劳动。母亲把孩予领到田边由父亲在田坎那边接着;到了10岁,父亲把他领到田边,  相似文献   

3.
他生在山民之家。那里根本没有音乐。 12岁时,他跟父亲出山,看见一个人在拉小提琴。  相似文献   

4.
曹昭全 《上海教育》2008,(17):52-53
光阴荏苒,我的教龄已有16年,而自己刚刚转身由学生变成为万千教师一员时的情景,却历历在目仿佛昨天。那时,每当工作不顺心的时候,我就怀疑自己不适合做一名为学生咀嚼已有知识的教师,即使工作有困难也不主动和曾经是模范教师的父亲谈论。倒是父亲很热情地翻看我的备课本,偶尔讲讲他的经验。他虽然退休了,话语中仍然饱含激情,  相似文献   

5.
人们都称歌德是个天才,其实歌德能取得如此成就,主要是他父母对他的早期教育和本人坚持不懈的努力。歌德的父亲爱收藏书籍和美术作品,家中摆满每次旅行带回的纪念品。歌德耳濡目染,从小受到艺术的熏陶。当歌德还是婴儿时,父亲就抱着他去散步,还经常跑到郊外呼吸新鲜空气,让他多接触自然。歌德小小年纪便知道植物和动物的名称和特点。在父子俩休息的间隙,父亲为歌德朗诵歌谣。歌德稍大一些,父亲带他到各地旅游,每经一处,父亲总是讲讲当地的历史、风土人情。如果故地重游,则要求歌德将所知内容复述一遍。歌德常与邻家的孩子共同学…  相似文献   

6.
开心一刻     
《小学青年教师》2008,(12):14-14
猴子变的父亲带4岁的儿子到动物园看猴子,顺便给他讲讲人类发展的知识。儿子听完了,问道:"这么说,人是猴子变的?"  相似文献   

7.
现年26岁的哈维尔·埃尔南德斯·巴尔卡萨尔是一名来自墨西哥的职业足球运动员,司职前锋,现效力于英超曼联足球俱乐部。他的家族在足球场上拥有辉煌的历史:其父亲与祖父都是墨西哥的传奇球星。而“小豌豆”这个诙谐而逗趣的昵称就是从他父亲那里传承下来的——他的父亲因为长着一双绿色的小眼睛。因此得名“豌豆”。既然父亲的绰号是“豌豆”,那么儿子的绰号自然就是“小豌豆”了。  相似文献   

8.
佚名 《高中生》2009,(7):33-3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罗曼·罗兰的文学生涯从他个性中的矛盾体逐渐发展而成,他从父亲那里吸收的爱自由、爱挑剔的高卢人精神和从母亲那里得到的艺术感受力,使他具有了以下常被描绘得奇怪的特征:一个宗教社会主义者,一位反神权的神秘主义者.  相似文献   

9.
虽然父亲很想去旅行.但他从来都没有离开过他一辈子生活的皮肯岛,直到83岁去世。皮肯岛,那里有我们的土地和树木,那是一个离路易斯安娜大陆有几英里沼泽地而与世隔绝的狭长地带。父亲也因此与文明的世界隔绝了,他甚至不能读最简单的报纸标题.只会写  相似文献   

10.
侗族人有一种独特的成年仪式:一个人有3个生日要滚烂泥巴,即:5岁,10岁,15岁。他们有句俗语:从母亲那里学到善良,从父亲那里学到勤劳,从祖父那里学到耐性。5岁的人,就要脱离母亲的怀抱,开始跟着父亲学习劳动。母亲把孩子领到田边,由父亲在田坎那边接着。到了10岁,父亲把他领到田  相似文献   

11.
超凡蜘蛛侠     
小塔 《科学启蒙》2013,(3):128-128
童年的一起突发事件令彼得·帕克和父母生离死别。多年过去,彼得成为一名高中生,他偶然发现了父亲的公文包,并从叔父本那里得到线索,于是启程前往奥斯库公司拜访父亲当年的合作伙伴——科特‘康纳斯博士。在公司内四处寻找线索的彼得意外被蜘蛛咬了一口,  相似文献   

12.
彭淼 《现代教育》2005,(9):55-55
父亲报自考已经是10年前的事了。在我的记忆中,那里西窗的灯是长明了,那时的父亲总是忙碌,在他的手里、桌上、枕边总会有几本厚厚的书,他常常看,常常写,常常比划。我觉得好奇,问父亲:“您在干嘛呢?”父亲爱抚着我的头,笑着说:“爸爸啊,在“充电”呢,不多学些知识,将来很难难适应这个社会的,你也要好好学习才行啊。”  相似文献   

13.
陈莉萍  汪强 《师道》2003,(7):22-22
有一个孩子在同学中的人缘并不好,因为他经常“说谎”,譬如他捡到一枚怪异的石头,他就会对同学说:“这是一枚宝石,可能价值连城。”同学们当然报以哄堂大笑,可是他并不在意。久而久之,老师把他的问题反映到了他的父亲那里。父亲听了却不生气,只是暗中观察孩子是否真的像老师说的那样在说谎。有一次,孩子在泥地里捡到了一枚硬币,他神秘兮兮的拿着对他的姐姐说:“这是一枚古罗马造的硬币。”姐姐拿过来一看,却发现这只是枚十分普通的旧币,只是由于受潮生锈,显得有些古旧而已。孩子的姐姐便把这件事告诉了父亲,希望父亲好好惩罚…  相似文献   

14.
他生在山民之家,那里根本就没有音乐。12岁时,他跟父亲出山,看见一个人在拉小提琴……他的心灵被震撼了。回到家,他自己  相似文献   

15.
山的声音     
父亲的家乡,在很偏远的山区,贫穷和荒凉是那儿的代名词.虽然我从来没有到过那里,但依然可以从别人描述的只言片语中体会到那是一个多么贫瘠的地方.于是,对于那个遥远的“家乡”,我心中只剩下了陌生与反感. 可是父亲却对那里抱有最深切的热爱.他每年都会抽出至少一个星期的时间,回到那里看看.我对此十分不理解,他却说,那里承载了很重要的东西,是每一个人——无论是早已走出那里,或是依然守候在那里的人都无法舍弃的.  相似文献   

16.
《家教世界》2011,(6):13-13
王献之七八岁的时候,就跟着父亲王羲之学习书法了。开始,他的劲头很足;可是时间长了,觉得一天到晚坐在那里写呀写,腰酸胳膊痛的滋味实在不好受。于是他问父亲:  相似文献   

17.
换算幸福     
我有一个朋友,13岁,正值花季,不幸双目失明。他父亲送他去了一所盲校,没想到,那里的盲童都很羡慕他。因为,他毕竟有13年的时间曾亲眼看过这个丰富多彩的世界,他知道花朵如何美丽、太阳如何明亮、白云如何飘逸、天空如何蔚蓝,  相似文献   

18.
《良师》2010,(3):5-5
他出生在山民之家,那里根本就没有音乐。12岁时,他跟父亲出山,看见一个人在拉小提琴。  相似文献   

19.
“存亮,你该起床了!今天要去高先生那里呢!”父亲叫道。存亮“嗯”了一声后,仍然躺着。不是他贪睡,而是他不想去高先生那里学什么中医。暑假,本来是可以自由自在地学,自由自在地玩。可父亲一定要他去跟高先生学中医,说中医是国医,以后必定大有前途。  相似文献   

20.
达·芬奇的父亲著名的画家达·芬奇的父亲彼特罗是一位令人称道的好父亲,他培养孩子的信条就是:给孩子最大的自由,让孩子发展自己的兴趣。6岁那年,达·芬奇上学了,他对绘画最感兴趣。一天,他上课时给老师画了一幅速写。回家后,达·芬奇把速写给父亲看,父亲不仅没有生气,反而夸奖他画得很好。正因为父亲的开明,达·芬奇才能全身投入到他喜爱的绘画中。16岁那年,父亲把达·芬奇带到画家维罗奇奥那里学画画。在维罗奇奥的指导下,达·芬奇刻苦学习,终于成为一代大画家。安徙生的父亲丹麦童话作家安徙生出生在富恩岛上一个叫奥塞登的小城镇,那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