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识漂与起鱼     
朱伟 《中国钓鱼》2005,(4):27-27
不同鱼类的摄食方式是不同的,所以浮漂的反应也各有所异。钓者应从浮漂的运动变化情况判断上钩的是什么鱼,浮漂处在何种状态是最佳提竿时机。  相似文献   

2.
垂钓者常有这样的体会:在一处不曾垂钓过的湖泊初钓时,鱼儿往往群聚而来,频频上钩;随着垂钓者的人次不断增多和频繁,上钩率渐渐下降,钓获也日趋减少,上钩的大鱼更是寥寥无几。于是,垂钓者大都认为,这是因为鱼儿越钓越少了,以致无鱼上钩。其实不然,这种看法是“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确,湖中的鱼不可能“越钓越多”,但事实证明,即使是“无鱼上钩”的湖泊也还有成群结队的鱼儿在活动,倘若竭泽而渔,往往是数量可观,且密度也不低。是什么原因导致“无鱼上钩”呢?这就是鱼类的警觉性。也就是说,到了垂钓人次过频时,鱼类就会“知道”:咬钩…  相似文献   

3.
浮漂 又称为浮子、鱼漂、浮。它在垂钓活动中具有多种用途:在它浮于水面时,通过钓组向垂钓者显示鱼类吞食钩饵的信息;借助浮漂的浮力配合,使入水的钓组中的坠、钩、饵等悬于水体中的某一水层,以垂钓栖息于不同泳层的鱼类,以浮漂的自身重量,尤其是注有重垂层的大型木漂,可起到坠、漂兼有的功能,垂钓者可将其连接的钓组投向钓点。目前通用的浮漂种类主要有:立式浮漂,睡式浮漂,球型浮漂和线浮漂4种。随着钓鱼活动普及与发展,浮漂的材质也是多种多样  相似文献   

4.
一、浮漂与浮性浮漂的作用之一是垂钓者通过浮漂与水面的相对运动来判断鱼在水中食饵咬钩的动作,以伺机扬竿;其二是提拉并固定线组,使其保持稳定状态,垂钓者可调整线组中的水线长度和配铅重量,以实施不同的垂钓方式,如钓浮、钓半水或钓底等。  相似文献   

5.
浮漂是垂钓者的眼睛,有效的保护好浮漂极为重要。笔者使用502胶水涂在浮漂上,使用多年效果很好,现将具体方法介绍给广大钓友。  相似文献   

6.
一九九五年夏天,我们十几位钓友在顺义一鱼塘垂钓,塘内鳊鱼较多,我们所有的钓友几乎用的全是台湾产碳素四点五米手竿,台约法钓底,除钓上鳊鱼也能钓上鲫鱼和鲤鱼。垂钓中,一钓友的浮漂在上食下竿后左右摇摇晃动,只见浮漂一黑一条编鱼上钩了。他以为是浮漂出了毛病,经检查浮漂完好无损,只是浮漂座下边那粒太空豆下滑了有四十至五十厘米,使浮漂靠近了铅皮座,所以下竿浮漂立五起后由于食饵及铅皮的重量拉到主线自动下滑,使浮漂产生摆动。恰好鳊鱼在中下层游,结果食饵在半水就被鳊鱼抢食上钩了。即使半水未中鱼,饵食落底后仍有机会…  相似文献   

7.
浮漂与鱼讯     
鱼讯的感应,直接影响到浮漂的反应,如何才能从浮漂的浮沉动作辨别鱼讯的感应,这就是值得垂钓者专心研究的问题。 钓鱼,不但要懂得各种鱼类的习性,在垂钓时,更要懂得如何调整浮漂,而且也要从  相似文献   

8.
浮漂     
浮漂的作用是将水下鱼索饵的动作传给垂钓者,以便能及时提竿。但是随着钓技的发展,特别是台湾钓法的引入以及浮漂制造技术的精良,上述的作用已经大大扩展。一支良好的浮漂应能指示如下信息:  相似文献   

9.
刘晓文 《中国钓鱼》2000,(11):50-50
常到水库垂钓者,一般都能碰上大鱼上钩。但能否将上钩大鱼遛捕上岸要看渔具质量和个人技术如何。眼见就要到手的大鱼逃之天天令人扼腕叹息也是常有的事。前不久,本人在水库夜钓大鱼失而复得,既侥幸,又乐在其中。  相似文献   

10.
也谈垂钓     
垂钓爱好者只要置身于江河水库,一门心思地盼着“鱼儿鱼儿快上钩”,垂钓者会深深地感受到“回归自然”的韵味,那可真是一竿在手,其乐无穷。进入中年的我过度发福,早早地挺起了将军肚,被人们戏为“汤司令”。节食减肥无果,运动减肥不成,在垂钓者的诱导下,我购置了钓具,开始“曲线减肥”,一两次下来竟一发不可收拾。每逢周末,晨光初露,我就随钓友“武工队”结伴而行,骑自行车到江河钓鱼。大家一溜散开,沿江而坐,握手竿于岸上,抛海竿于水中,望着那神奇的浮漂,呼吸着清甜的江风,欣赏着过往的帆船,让人心旷神怡。一年下来,…  相似文献   

11.
《钓鱼》2008,(10)
《钓鱼》2007年第18期、第19期刊发了拙作"浮漂调校的量化分析",文中的量化分析部分是在浮漂的总浮力为10目,一只钩将浮漂往下压1目,一只饵也将浮漂往下压1目的理想情况下进行的。然而浮漂的种类繁多,每只浮漂的浮力大小不同,钩有大有小,  相似文献   

12.
正在兴致勃勃钓鱼的时候,出现漂的断裂,很影响垂钓者的情绪和出鱼率。特别是在钓鱼比赛时,一旦浮漂断裂,更为苦恼。 断裂浮漂的事,我也曾出现过几次,我想,如用粘合剂粘接住断口或弥补住裂缝岂不妙哉! 我是教有机化学的,知道丙酮是一种良好的有机溶  相似文献   

13.
王军民 《垂钓》2004,(9):19-20
海底世界大家谁都看不到,怎样操作钩饵灵活摆动、引鱼上钩,往往是由垂钓者自身的想象力而决定的,这也正是这种钓法最具魅力的地方。  相似文献   

14.
(三)装浮漂浮钓法 浮钓是钓取在水体的上层、中层和中下层栖息的鱼类的方法。 装浮漂浮钓,浮漂有两个作用:一是使饵钩入水后不沉到水底,垂悬于水中,二是显示鱼咬钩的信息。此钓法钩与坠可采用坠上钩或坠下钩的组合方法。 坠上钩的组合方法可用单钩或两至三只钩分别连接至坠子上方钓线上。浮漂用立式浮漂,其浮力要大于饵钩的重量。坠子的重量要  相似文献   

15.
鲻鱼杀手     
鲻鱼是一种调皮的、狡猾的小东西。它们经常神不知鬼不觉地就把钓饵衔走了,然而浮漂却纹丝未动,留下站在礁石上的垂钓者在那里抓耳挠腮,大惑不解。  相似文献   

16.
仲伟勋 《中国钓鱼》2005,(11):43-44
鱼儿在水中吸饵吞食咬钩的信号,是由水面上的浮漂相应动作传递给垂钓者的。浮漂运动的漂相,可表现出鱼儿吸饵吞食咬钩的全过程。为简洁分析鱼儿吸饵吞食咬钩全过程的各个动作,将其全过程分解为五个动作描述如下:  相似文献   

17.
“老鬼”扬威新加坡 5月20日,蓝天丽日,海风拂面。我提着钓具,兴冲冲地来到新白沙公园的钓鱼池边。这是我第二次来新加坡,也是我第二次在新加坡的池塘里钓海鱼(第一次是1995年7月1日,经过见《中国钓鱼》1995年第十一期)。 选位、理线、抛竿、交费,操作忙而不乱。一切就绪,我便点燃一支烟,悠然地等待鱼儿上钩。 一个小时过去了,浮漂纹丝不动(新加坡鱼池的海鱼用浮漂);又一个小时过去了,浮漂还是没有动  相似文献   

18.
诗三首     
姜旗 《钓鱼》2013,(15):61-61
钓乐 闲时扬竿钓,无鱼亦烦恼。浮动漂儿跑,欣意乐逍遥。 闲来无事到河边扬竿钓鱼,钧了一半芙羌鱼上钩,心里十分烦恼。突然,发现水面上的浮漂被拉动,向水下跑,肯定有鱼上钩了,此时此刻,我是欣喜若狂,得意洋洋,乐得逍遥自在。  相似文献   

19.
《钓鱼》2007,(24)
都说:"浮漂是钓鱼人的眼睛",这话一点也不错。但在现实的垂钓过程中,要将浮漂调至最佳灵敏的信号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调漂的过程中包含着很深的奥妙。  相似文献   

20.
夏季,特别是盛夏,天气炎热,暑气蒸人,在一般较浅的坑塘垂钓底层的鲫鲤等鱼,上钩率低尽人皆知。因此,许多垂钓者将夏季视为钓鱼淡季。那么,夏季果真是淡季吗?垂钓者如果一味死抱着在浅水坑塘垂钓底层的鲫鲤不放,勿庸置疑,夏季肯定就是淡季。如果垂钓者转变观念,灵活采取“三改变”措施,即可峰回路转,使淡季变成旺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