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是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是个有10亿多农民的农业大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和我国经济的发展息息相关。2012年5月,中国人民银行、浙江省人民政府联合印发《关于在浙江省丽水市开展农村金融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并同意实施《丽水市农村金融改革试点总体方案》,决定把丽水建设成全国农村金融改革的先行区和金融创新的示范区。本文通过简述丽水市农村金融改革的内容,分析丽水市农村金融改革的进程和成效,提出促进丽水市金融改革发展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
由于丽水市的发展战略是围绕“生态”展开的,促使了政府对旅游业的重视,随着旅游业在丽水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的增加,生态旅游发展也越来越受重视。丽水生态旅游产业仍存在诸如“单打独斗”、以开发自然生态资源为主、竞争力差、异质性不大、生态旅游资源整合不到位等劣势。本文通过对丽水现有旅游资源及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提出构建以政府为主导的生态旅游产业体系、将丽水的本土产业纳人生态旅游产业体系、注重当地居民参与性的生态旅游产业发展等思路。  相似文献   

3.
从旅顺口区农村金融的发展和现状出发,分析了目前旅顺口区农村金融体系存在的诸多问题,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和建议,旨在促进旅顺地区农村金融发展。  相似文献   

4.
曹阳  胡新宇 《科技创业月刊》2015,28(4):29-31,34
金融业是国民经济的血脉,农村金融又是金融业的重中之重,而新型农村金融组织如村镇银行、贷款公司以及农村资金互助社又是农村金融发展的核心,怎样建立一个高效健康有序的新型农村金融组织体系,是农村金融未来更好地发展所首要解决的难题。文章从新型农村金融体系建设的必要性入手,分析了当前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而探寻了构建我国新型农村金融体系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美国农村金融体系及其借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农村金融的支持,而现行农村金融体系的缺陷对我国农村金融制度及结构的创新提出了必然要求。美国机制灵活、组织完善的农村金融体系是当今运作比较成功的体系之一,借鉴其成功经验,有助于推进我国的农村金融体系改革。  相似文献   

6.
刘伟  杨鹏鹏 《技术与创新管理》2009,30(6):768-771,779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推进,农村经济发展对资金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对农村金融体系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文章运用实证研究的方法,通过大量的数据、模型分析,论证了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并从适应性、效率性和稳定性三个方面对陕西农村金融体系的完善程度进行评价,探究其中存在的体制缺陷和突出问题,对于进一步加强农村金融体系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构建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研究:日本的经验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10月《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要“加快建立商业性金融、合作性金融、政策性金融相结合,资本充足、功能健全、月良务完善、运行安全的农村金融体系”.这为我国的农村金融改革指明了方向。本文探讨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改革、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日本成熟农村金融体系的特征和经验,得出了构建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8.
《华夏星火》2008,(12):30-31
作为一个农业大国,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农村的发展,深入研究我国农村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问题,构建一个良好的农村金融体系,对于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都将起重要的支持作用。完善现有农村金融机构服务功能又是构建良好农村金融体系的根本保障,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的农村金融改革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一系列的问题,就农  相似文献   

9.
论我国现代农村金融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在新的形势下研究现代农村金融体系的构建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还有利于推进农村的改革。本文首先界定了现代农村金融体系概念的内涵,分析了其多层次性、发展性、差异性等特征,并从农业政策性金融体系、农村商业金融体系、农村正式合作金融、农村民间金融、农业保险体系和农村信用担保体系等六个方面架构了中国现代农村金融体系的基本框架.还简要概述了构建现代农村金融体系的原则和条件。  相似文献   

10.
山东规划建设蓝色经济区的方针为山东特别是半岛地区的现代农业发展带来重大的发展机遇。但是发展现代农业离不开功能完备、高效运行的金融支持,强大的金融资本投入是保障现代农业发展的必要基础。当前,山东省农村金融部门虽然加大了对现代农业发展的信贷扶持力度,但仍难满足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效资金需求。半岛地区现代农业发展与金融支持之间依然存在着诸多矛盾。从山东现实情况来看,强化金融对现代农业的支持,需要进一步健全农村金融机构体系,创新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完善政策金融支撑体系。  相似文献   

11.
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发展至今,已经形成了包含政策性、商业性和合作性金融机构在内的组织框架。但是由于农村金融机构存在的种种问题,使现有农村金融体系存在着缺陷和功能弱化,急需加以解决。在这样的背景下村镇银行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12.
农村金融发展存在新旧两种范式.旧范式以政府干预为精髓,而新范式与现代市场经济相契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宏伟工程,我国原有农村金融体系已构成制约新农村建设的“瓶颈“,产生金融约束的根源在于农村地区长期的金触抑制。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解除金融抑制,农村金融发展必须实现范式转变而以新范式为指导,目前的农村金融发展政策必须进行相应调整。  相似文献   

13.
新农村金融:美国的经验及中国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发展农村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离不开农村金融的支持,我国现存农村金融体制的种种缺陷已经成为阻碍农村进步的绊脚石。其他国家,尤其是一些发达国家普遍建立比较完备的农村金融体制,很好的支持了农村和农业经济的发展,为我国农村金融的改革提供借鉴。本文对美国农村金融体制进行考察,对其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及配套的扶持政策进行评介,并对比我国农村金融的不足,提出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适应的农村金融体制改革路径选择。主要结论有:我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要发挥市场机制的导向作用,建立农村资金良性循环机制;政府应该承担主导作用,建立多层次、全方位的农村金融体制等。  相似文献   

14.
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自2006年进入农村金融市场以来,逐渐打破了农信社"一股独大"的垄断局面,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但是其发展速度并未向计划的那样迅速,政府放宽准入时所期待的鲶鱼效应、汤水效应并未实现,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更似"盆景金融"。从博弈的角度,探讨了现阶段我国农村金融准入壁垒对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以及传统农村金融机构的影响,并力求找出最优的壁垒区域,以加大我国农村金融的竞争力度,进一步完善我国农村金融组织体系。  相似文献   

15.
从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构建的总体框架、实施步骤以及相关政策措施三个方面提出了中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构建设想。其中,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构建的总体框架涉及到农村金融组织体系、金融生态建设、金融产品以及金融制度四个方面,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构建措施主要围绕农村金融机构职能、农业保险机制、金融生态建设以及金融产品等方面展开。  相似文献   

16.
我国农村金融产业组织发展落后,严重抑制了农村金融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以农村金融制度变迁为条件,从微观视角出发,将农村金融市场上的供给主体分为政策性供给主体和业务性供给主体两大类,基于对供给主体行为的分析,试图解释现有农村金融产业组织形成的内在机理。在此基础上,文章从短期和长期2个方面提出农村金融政策优化的方向和路径。  相似文献   

17.
农村小型金融机构发展的困境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小型金融机构丰富了农村金融组织结构体系,在农村金融市场中发挥中重要的作用,也是我国新一轮农村金融改革的重点环节。我国农村小型金融机构的发展仍处在初级阶段,机构本身及外部制度环境仍有待进一步完善。文章在对当前所面临的困境进行梳理总结的基础上,从机构、产品及制度环境等角度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村镇银行、贷款公司等新型金融机构的诞生,激活了农村金融市场,完善了农村金融体系,增强了农村金融服务能力。但同时随着业务的不断发展,新型金融机构在支持"三农"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和困难也日益凸显。文章通过分析新型金融机构发展中存在的制约因素,为进一步推进其更好,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正我国农村金融监管的发展历程和表现出来的制度缺陷是历史总结和人为设计的结果。它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基于机构视角的金融监管制度。这种机构视角的农村金融监管制度不可能使农村金融组织体系、金融市场和金融监管制度之间形成一个互相调节的功能耦合体,以适应农村金融发展的需要。只有创新功能视角的农村金融监管制度才能实现这个目标。1995年,巴塞尔委员会在为银行设置全球性的证券资产组合的资本标准时采纳了功能观  相似文献   

20.
农村金融作为维护农村稳定的支柱和帮助农民增收致富的"引擎",在搞活农村经济,发挥支农资金供应主力军的方面起举足轻重的作用。文章就现阶段农村金融发展中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今后进一步深化农村金融市场改革,完善农村金融体系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