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该文简要分析了当前高职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高职语文教学改革中,深化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特点,以培养对象核心职业能力为导向,从社会需求入手,在有限的课时设置上,创新教学内容,构建课程模块,重组评价标准,形成能体现专业特色的高职语文课程体系,培养"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高级实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2.
该文简要分析了当前高职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高职语文教学改革中,深化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特点,以培养对象核心职业能力为导向,从社会需求入手,在有限的课时设置上,创新教学内容,构建课程模块,重组评价标准,形成能体现专业特色的高职语文课程体系,培养"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高级实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3.
高职语文课程体系是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课程是人文性与工具性的和谐统一。近年来高职语文课程的教学现状不容乐观,其表现有:一是高职语文课程面临"学科边缘"危机;二是高职语文课程面临"学生素质"危机;三是高职语文课程面临"实践应用"危机;四是高职语文课程面临"教学模式"危机。  相似文献   

4.
马励 《文教资料》2012,(6):44-45
2010年秋季,江苏省五年制高职学校文化基础课开始施行新的课程标准,语文新课标中的"人文"、"实践"理念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提供了课改的导引。作者结合自己的教学思考,从课程的性质与理念、教学内容、实施建议三个方面对如何构建五年制高职语文课程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正一、高职人文素质教育要加强,语文课程是基础技术与人文,在当代职业技术教育中的价值观发生了扭曲,重技术轻人文,特别是对语文的轻视表现得更为明显。"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在人类的科学文化体系中,那些直接或间接地以人为研究对象的学问或学科对人的文化素质培养来说最为重要,所以技术与人文要兼重,知识教育(理工科、人文社会科学)和人文教育(人文精神、人文素质)并重,21世纪需要的是技术人文主义者。  相似文献   

6.
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学现状及改革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泽建 《天中学刊》2008,23(2):125-126
从当前高职语文教学令人担忧的现状着手,在明确高职语文课程科学定位的基础上,提出了以人文性、实用性为核心,深化高职语文教学改革的观点,进而明确了高职语文教学对高职学生人文素养培养和实际应用能力形成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7.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了语文教学的基本理念:"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教学要关注人的发展,重视开发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承担起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任.  相似文献   

8.
周佳曦 《现代语文》2014,(11):76-80
一、教学理念(一).高职语文课程理念《新课标》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五年制高职语文课程,以提高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人文素养为宗旨",五年制高职语文教学应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教理念,重基础,强能力,重素质,贯彻"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实践为主线"的教学原则。立足职业需求,应注重学生如下专业核心能力的培养:"良好的文化修养。  相似文献   

9.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提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有"丰富的人文内涵",提出"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对语文课程"人文性"的正确认识和理解,直接关系到21世纪创新型语文课程的建设和<语文课程标准>的贯彻执行,乃至整个基础教育的导向问题.况且所谓"人文性"是一个宽泛的概念,从西方的"人本"到我国古代的"民本"等无所不包.因此,研究、探析语文课程"人文性"理念的问题显得非常重要和迫切.本文就语文课程"人文性"理念进行辩证发凡,管窥蠡测,以求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10.
刘晓琳 《青海教育》2007,(11):24-24
语文素养是一个人的人文素养中不可或缺的基础性内容,也是语文课程的一个核心目标。正因如此,《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把"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放到了语文教学的重要位置。在这个前提下,新课程提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并强调"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人文素质教育在高职院校并未受到应有的重视,这是非常不利于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的。本文主要论述了语文课程对高职学生人文精神培养具有独特价值,并提出以对话式教学为核心实现语文课程人文教育功能,从而实现人文教育和专业教育的结合,让学生掌握职业技能的同时,培养其良好的文化素质和健全人格。  相似文献   

12.
试论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人文维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人文教育,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培育学生的人文精神,是构建和完善成熟的高等职业教育体系的必然选择。为此,高职院校应该树立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把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起来,积极探索与完善以"两课"为核心的具有高职特色的人文素质教育体系,加强隐性课程建设,并进行相关的制度建构。  相似文献   

13.
国家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实现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真正的和谐统一,语文教师应加强提升人文素养,变"匠"气为"灵"气。  相似文献   

14.
旧的教学模式还在充斥着高职语文课堂,最具趣味性、人文性的语文,变成了枯燥乏味的“技艺之学”,构建注重人文素质的高职语文课程是“人文日新”的高职教育改革的需要,也是语文教育本身的需要。树立注重人文的高职语文课程理念,突出注重人丈的高职语文教学目标,提高高职学生的人文素质。  相似文献   

15.
高职院校实施人文素质教育固化形态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技术具象与人文抽象的特性是目前高职院校难以实现培养全面发展的高职生的一个重要原因,研究高职人文素质教育的固化形态使之具象化是人文素质教育得以实施的重要一环.以稳定性、本土化、刚性化、模式化为核心要素的"四位一体"教育体系构成了人文素质教育固化形态,并以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为实例做了一系列的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16.
《语文课程标准》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理念出发,加强了课程目标中人文性这一重要维度,也为语文教学确立了航标。因此,培育学生的人文素养理应成为语文课堂教学的灵魂,教学中应着力弘扬人文精神,坚持以人为本,在陶冶情操、张扬个性、塑造人格、培养创新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17.
高职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本文以高职语文教材第三册《永远的蝴蝶》为例谈谈在实际教学中如何通过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和正确生死观的培养,实现语文课程这两重属性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18.
人文素养是文科高职生综合素质的基本要求。因此,构建文科高职大学语文课程要实现对"人"的关注,课程目标要实现专业技能与人文素养的同步培养,课程内容要追求经典、高雅和具有理想的文字作品。在构建文科高职大学语文课程实践中,应凝练课程教育理念,丰富学生职业化的文化内涵;精选经典教学内容,契合时代形成共鸣;教师主导,深度挖掘文学作品的内涵;以学生为主题,创新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9.
高等职业教育旨在为社会输送实用技能型人才,语文课程作为高职教育的必修文化基础课,应看到高职教育下语文课程的培养目标,重在培养实用技能型人才的人文素养,突出实用性,创新教学方法,赋予语文教学"职业"生命力使教学为"职业特色"服务。  相似文献   

20.
高职课程思政的重要途径是依托公共文化课的教育教学,其中语文课在公共课占有重要地位,依托高职语文教学施行课程思政是现实的必要选择。语文课程思政的逻辑起点是立德树人,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增强民族创新活力、塑造大国工匠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高职语文课程思政还存在着课程目标局限、教师动力缺失和教学理念滞后等现实问题。针对以上症结,高职语文课程思政应加强教师教学深耕,促进课程目标转身,推进教学理念反思,充分发挥高职语文课程思政的育人作用,推动高职语文课程思政新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