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半透膜是胶体渗析实验所必需的用品,现介绍几种半透膜的制作方法。1 用植物叶片制半透膜选用叶面较大较薄无破损的植物叶片,在沸水中煮1min,以破坏植物叶片表皮中不易透水的角质层。然后将煮沸的植物叶片用细棉线固定在长颈漏斗(或玻璃管)下端即可。采用植物叶片制做半透膜,具有原料易得,制作简单,实验效果明显等特点。2 用打字蜡纸制半透膜剪下一块未用过的打字纸,用手多次搓揉,使其柔软。再将打字蜡纸用棉线包扎在长颈漏斗口,即可进行半透膜性质的实验。此法制作的半透膜可演示离子通过,由于渗透压的作用,有漏斗内液…  相似文献   

2.
胶体渗析实验必需选用合适的半透膜,笔者根据植物叶片的结构特点,通过多次实验研究得出:利用植物叶片(如树叶、茶叶等)来制做半透膜,具有原料来源广泛、制做过程简单、实验效果明显的特点。现将实验过程介绍如下: 1.半透膜的制做: 选用一片叶面较大无破损且较薄的植物叶  相似文献   

3.
1 改进前实验全过程用半透膜制成一个袋 ,往这个袋里注入淀粉胶体 1 0毫升和食盐溶液 5毫升的混合液体 ,然后采用如图 1所示的方法 ,用线把半透膜袋的上口缚好 ,系在玻璃棒上 ,并把它悬挂在盛有蒸馏水的烧杯里。几分钟后 ,用两个试管各取烧杯里的液体 5毫升 ,往其中一个试管里注入少量硝酸银溶液 ,往另一个试管里注入少量碘水 ,然后观察两个试管里发生的变化。图 1缺点 :( 1 )半透膜是动物的膀胱膜、肠衣等 ,不经济。( 2 )实验操作比较复杂。( 3)半透膜不容易购买。2 改进后实验全过程把淀粉胶体 1 0毫升和食盐溶液 5毫升的混合液体注入自…  相似文献   

4.
在100mL的小烧杯里加入约40mL淀粉胶体和20mL食盐溶液的混和液体。 将两支半截试管,一端各用线扎紧半透膜,再倒入5~10mL蒸馏水,放到盛混和液的烧杯里。 0.5min后,向其中一支试管里滴加硝酸银溶液,出现白色沉淀,证明了氯离子可以透过半透膜的微孔;向另一支试管里滴加碘水,不发生变化,证明了淀粉胶体的微粒不能透过半透膜的微孔。另取一支盛有混和液的试管,沿内壁加入一滴硝酸银,可看出生成白色沉淀再加一滴碘水即变为蓝色。两组实验前后对比,现象十分明显。  相似文献   

5.
以往的洋葱鳞片叶内表皮标本制做的步聚是:首先在干净的载片上滴清水一滴,然后在清水上贴上洋葱内表皮,并盖上盖玻片,最后着色即可在显微镜下观察。最近试验了两种方法,效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6.
“渗透作用”是高中生物学教学中一个较为重要的演示实验 ,其产生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一是半透膜 ;二是半透膜两侧的溶液具有浓度差。在教学中 ,为了巩固渗透原理 ,可采用以下五种尝试 ,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1 通过渗析 ,纯化胶体如欲除去淀粉胶体溶液中混有的氯化钠 ,可将不纯的胶体放进用半透膜制成的一个小袋中 ,用线把半透膜袋的上口缚好 ,系在玻璃棒上 ,并把它悬挂在盛有蒸馏水的烧杯里 (如图 1所示 )。由于氯离子、钠离子小 ,可以透过半透膜的微孔 ,而淀粉胶体的微粒大 ,不能透过半透膜 ,故通过透析 ,氯离子、钠离子便…  相似文献   

7.
高二《化学》第四章“胶体”的渗析实验是“大纲”要求的重点演示实验。课本上是用羊皮纸做半透膜的代用品,操作麻烦,直观效果差。鉴此,我们改用纤维素乙酸酯为原料自制半透膜,并对课本上实验做了一些改进,教学效果良好。 [仪器和药品] 大试管(φ30×60mm)烧杯玻璃片水槽 [操作] 1.配制制膜液:将10克纤维素乙酸酯溶于90毫升丙酮和10毫升水混和后的溶剂中,搅拌后得到制膜液。  相似文献   

8.
巧制半透膜     
在研究胶体的性质时,为了证明胶体的分散质粒子大于溶液的分散质粒子,常用到半透膜来完成该类实验的检测。而现实条件是,现成的半透膜不易得到。那么,用什么方法能够解决这一难题呢?对此,笔者介绍一种制作半透膜的简易方法。一、制作材料生鸡蛋1个、稀盐酸、小烧杯2个。二、制作方法先把生鸡蛋椭圆形的一端敲破1个小口,小心地倒出里面的蛋黄和蛋清;再向该空蛋壳内注入自来水,使水的体积接近蛋壳  相似文献   

9.
袁洋 《新课程研究》2009,(4):150-151
对物理化学电泳实验中所用Fe(OH),溶胶的制备、纯化胶体半透膜火棉胶的配方、半透膜的制备和渗析纯化胶体的方法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0.
1 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 2 实验步骤①取一只洗净的蛋壳,用稀盐酸处理制成半透膜,然后将半透膜用细绳扎紧在普通漏斗的下端管口上。②往分液漏斗中加入约40mL的蒸馏水,再把扎  相似文献   

11.
<正> 一、利用猪膀胱作半透膜 材料:猪膀胱。 方法:①将猪膀胱用清水洗净。②用剪刀和镊子剔除膀胱壁上的肌肉和脂肪等。③向膀胱内充入气体并扎紧尿道口,然后凉晒。待干燥后继续剥离。④剪一小块干燥膀胱壁膜,用清水泡软后即可使用。如果壁膜仍较厚其渗透作用不明显时,可将壁膜封在漏斗管口上扎好,用镊子剥离。 二、利用鸡蛋壳膜作半透膜: 材料:鸡蛋。 方法:①取一只鸡蛋,将蛋的小头一端正中央用竹筷捣一小孔。倒出蛋清、蛋黄。留下蛋壳。②用约半截  相似文献   

12.
尝尝白菜香     
白菜鱼味豆腐 原料:大白菜200克,鱼肉200克,豆腐200克,香菇3朵,精盐、葱花、植物油适量. 制作过程: 1.将大白菜切成条,洗净,沥水.鱼肉洗净,切成条.豆腐洗净,切成块.香菇洗净,切成块. 2.锅中放油烧热,爆香葱花,放入大白菜条,用中火煸炒至大白菜软塌. 3.加入适量水,烧开,放入鱼肉条、豆腐块、香菇块,炖5分钟左右,加入精盐调味即可.  相似文献   

13.
1 实验改进优点1 1 设计新颖 ,操作简便 ,现象明显。1 2 半透膜可较长时间保存和使用。2 实验用品烧杯 (10 0ml) ,干燥管 ,普通漏斗 ,胶带纸 ,胶头滴管 ,镊子 ,小刀 ,试管 ,生鸡蛋 ,盐酸溶液 ,食盐和淀粉的混和溶液 ,硝酸银溶液 ,碘水。3 实验步骤3 1 取生鸡蛋 ,小心敲破尖端的外壳 ,剥去破损的外壳 ,用小刀刺破内膜 (即半透膜 ) ,露出分币大的洞孔 ,倒出蛋清蛋黄。3 2 将蛋壳 (内附半透膜 )置于一定浓度的盐酸溶液中溶解。3 3 用镊子取出半透膜 ,用水漂洗干净。图 13 4 用胶带纸将半透膜固定在普通漏斗的下端 ,一并伸入干燥管内…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Fe(OH)3胶体渗析半透膜的制备,主要从半透膜的层数和加入尿素的质量2个方面进行探究。实验结果表明:加入尿素的质量为2g,用两层的半透膜进行渗析时得到的Fe(OH)3胶体电泳实验现象最佳。  相似文献   

15.
一、淀粉胶体往U形管中注入淀粉胶体50mL和食盐溶液50mL的混和液体,在两个管口分别包上肠衣,用胶圈扎紧,接着把U形管口朝下,一管插入装有硝酸银溶液的小烧杯,一管插入装有碘水的小烧杯.装置如图.五分钟后,见到装有硝酸银溶液的小烧杯出现白色沉淀,装着碘水的小烧杯,不发生变化.整个实验操作简单、省时,易观察,有很强的对比性.证明了氯离子、钠离子能透过半透膜,而胶体微粒不能透过半透膜的微孔.二、Fe(OH)_3胶体在烧杯里放入100mL水,加热使之沸腾,然后注入约3mL30%FeCl_3溶液,即生成红…  相似文献   

16.
在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实验教学中,笔者采用光照保湿培养的方法,把洋葱内表皮培养成紫色后,用洋葱内表皮做实验材料,既降低了实验难度,又增强了实验效果,还降低了实验成本.  相似文献   

17.
对物理化学电泳实验中所用Fe(OH)3溶胶的制备、纯化胶体的半透膜的火棉胶的配方、半透膜的制备方法、渗析纯化胶体的方法等方面进行了详细、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8.
高中生物课本的实验二——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按教材要求,实验材料应选用紫色的洋葱,改用红色的萝卜叶柄,实验效果很好。具优点是:①将叶柄折断即可任意撕取其表皮。②按教学进度,时值蔬菜盛季,材料易得且经济。③液泡大,紫色浓,易观察,实验现象明显。  相似文献   

19.
在中学生物学实验中,研究植物细胞水分代谢的原理时,有以洋葱表皮细胞为材料制作细胞质壁分离装片观察质壁分离现象的实验。方法是用载玻片、盖玻片、紫色洋葱表皮、蔗糖水溶液制作水装片.在显微镜下观察即可。本实验要求用紫色洋葱表皮,是因其细胞内的液泡呈紫色,在观察分离与复原过程中液泡颜色浓浅的变化比较明显。但是洋葱外表皮仅局限于周围边缘的一部分是紫色的,加之外表皮皮层薄,不易撕取完整,且外表皮细胞质不够浓厚,不易发生质壁分离现象,因此不如取内表皮做材料好。内表皮胞质浓厚,但却不是紫色的,学生初次实验就不容…  相似文献   

20.
成熟的植物细胞与高浓度的外界溶液接触时,由于存在半透性膜及膜两侧的浓度差,细胞内水分外渗而发生质壁分离。此后,当与清水或低浓度的外界溶液接触时,又由于外界水分内渗而发生质壁分离复原的现象。该实验成功与否,关键之处有二:一是实验材料(洋葱表皮细胞)的死活。如果所用材料为死细胞,则注定实验要失败。二是外用溶液浓度的大小。所用溶液浓度不能过高,如用蔗糖溶液超过50%,虽然细胞的质壁分离现象显著,但细胞也会因大量失水而死亡,致使已发生质壁分离的洋葱表皮细胞不能复原,实验失败。针对上述情况,我在教学中对该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