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通过比较发现:黎、汉青少年的身体形态、机能和素质指标均值随年龄增长,各指标均值总体差异不显著;黎、汉族男女生个别指标的个别年龄组均值差异达到了显著或非常显著水平;文章还就地域与生长发育、差异构成的年龄段及产生的原因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改善学生生长发育状况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杨劲生教授:您好g最近拜读了由您和原献学、梁广筹同志完成的国家教委八·五社会科学规划和海南省自然科学墓主资助项目“黎族跨文化JD\理研究”的系列成果(《海南黎汉族儿童(7-16岁)留力发展的比较研究》、《海南黎汉族儿童自我意识的比较研究》、《海南黎汉族中学生性格发展的比较研究》),(分别刊《海南师院学报)l995年第2、第3、第4期)我和我的课题组同事们觉得该项研究冥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欣喜Z余,向您和您的同事们表示衷)w的祝贺。开展对我国少数民族)is\理的系统的跨文化研究,既可以检验和发展现有IL\…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以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776名11-15岁汉族与白族中小学生为被试,运用心理测量学方法,研究了民族、性别对学生性格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1)白族和汉族中小学生的性格特征具有普同性,民族差异微小;(2)男女生的性格特征存在广泛而显著的差异,女生的性格素质明显优于男生;(3)民族和性别因素对学生性格发展的影响不存在显著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4.
汉、藏中学生在数学学习总体元认知、元认知知识和元认知体验上差异显著。汉族中学生的总体元认知和元认知知识水平高于藏族中学生,而在元从知体验水平上则低于藏族中学生;汉、藏男生在总体元认知及其各个堆度上均无显著差异,女生在元认知知识上盖异显著。汉族女生高于藏族女生;初二年级汉、藏学生在元认知体验上有显著差异,藏族初中生的元认知体验高于汉族初中生;高二年级汉、藏学生在总体元从知、元认知知识和元认知监控上有显著差异。汉族高中生高于藏族高中生。  相似文献   

5.
本文运用《学生家庭教育问卷(11-18岁)》和《学生性格量表(11-18岁)》研究了家庭教育结构对高一年级彝族与汉族学生性格发展的影响。结果发现,(1)在被测量的2个家庭教育因素中,有9个因素对高一彝族学生的性格有着广泛而显著的影响;有16个因素对同龄汉族学生具有显著而广泛的影响;(2)家庭教育结构对高一彝、汉族学生性格发展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认知风格、情绪特征和意志品质三个亚结构的特质上,而对生活旨趣,态度倾向亚结构各种特质的影响不太显著。文章讨论了高一彝、汉族学生性格发展与家庭教育的关系,并就优化家庭教育结构问题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运用瑞文测验(CRT)对海南黎汉族儿童(7—16岁)智力发展现状、特点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了影响黎族儿童智力发展的因素  相似文献   

7.
本文运用《瑞文标准推理测验》和《中国学生性格量表(11—18岁)》对小学高年级学生的智力水平与性格特质的关系作了相关研究和比较研究。结果发现:(1)智力水平与12种性格特质具有机显著的相关;(2)高智力被试组在11种性格特质上与低智力被试组具有显著差异。两种研究方法所得结果具有相当高的一致性。文章从相互作用的观,支出发解释了智力与性格的关系,并对教育中重智力发展、轻性格培养的做法提出了批评。  相似文献   

8.
汉、藏高中生阅读中元认知策略运用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Mokhtari等人的阅读策略中的元认知意识和策略量表对 5 71名高中生进行测试。结果发现 ,汉、藏高中生在整体阅读策略和支持阅读策略上差异显著 ,汉族学生整体阅读策略的运用高于藏族学生而在支持阅读策略上则低于藏族学生 ;汉、藏高中男生之间无显著差异 ,女生在支持阅读策略上有显著差异 ,汉族女生高于藏族女生 ;汉、藏一年级学生在支持阅读策略上差异显著 ,藏族学生的策略运用高于汉族学生 ;二年级学生在整体阅读策略上差异极显著 ,汉族学生高于藏族学生。  相似文献   

9.
本文采用岳冬梅修订的父母教养方式(EMBU)量表对来自羌族聚居区的中学生进行测查。结果表明:1.羌汉两族男性青少年之间EMBU测验存在显著差异;2.两族女性青少年除在父亲Ⅱ(惩罚、严厉)、Ⅴ(拒绝、否认)、Ⅵ(过度保护)三个分量表上存在显著差异,总体上无显著差异;3.羌汉青少年父母教养方式在母亲Ⅲ(拒绝、否认)、Ⅳ(惩罚、严厉)、Ⅴ(偏爱被试),父亲Ⅴ(拒绝、否认)、Ⅱ(惩罚、严厉)5个因子上存在显著差异。造成羌汉青少年父母教养方式差异的因素主要是民族的差异。  相似文献   

10.
新课程改革对黎族和汉族学生情感与态度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南省琼南地区是黎族、苗族和回族聚居的民族地区,前期调研显示:六年的新课程改革试验,大多数学校教师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确实发生了一定的变化.黎、汉学生总体上对新课改持较为积极的态度,汉族学生和黎族学生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的数学情感和态度变化没有显著不同.  相似文献   

11.
汉族学生学习维语常见的发音和书写错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维吾尔语是属于阿尔泰语系语言,而汉语属于汉藏语系语言。语种距离越远,语言学习上的困难就越大。我们在给汉族学生讲授维语课的过程中,首先遇到的是学生不能正确发音的问题。汉族学生经常把维语中常用的而汉语中没有的音读错以致造成一些问题的出现。有些学生甚至产生了“维语发音很难,我们发不出这种音”的想法,使自己一开始就失去了学习维语的信心。一、“这个音往往被汉族学生读成“”。如:(雪)读成(事);(人名)读成(干部);(血)读成户(哈萨克人)读成(哥萨克人);(完好无损)读成(族名);(饱)读成(电);(黄…  相似文献   

12.
新数学课程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教育的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和谐、持续发展,发展学生的数感、符号感、空间观念、统计观念、推理能力以及应用意识等。2008年,课题组就琼南民族地区新课程改革后黎、汉学生这六种数学水平差异作了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13.
青海藏汉高中生人格特征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采用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量表,对青海省海东、海南、果洛三地区的331名藏族高中生、292名汉族高中生的人格特征进行测量。结果表明:(1)青海藏、汉高中生聪慧性属低分组,其余均属中间分组;(2)青海藏、汉高中生在人格因素中聪慧性、稳定性、好强性、有恒性、敢为性、世故性、忧虑性、实验性、独立性及人格次级因素内向与外向型、感情用事与安详机警型、怯懦与果断型、创造能力和成长能力有显著性差异,其余因素无明显差异;(3)不同地区藏、汉高中生人格特征的差异性程度不同。这些都是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文化背景和教育条件对人格形成和发展影响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
广西瑶汉初一学生数学学习元认知比较分析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瑶、汉初一学生的元认知总体水平均处于低层次且不存在显著差异。但比较而言,瑶族学生的自信感、自我效能感、自我监控的反馈与总结性略好于汉族学生;而汉族学生的有关元认知策略知识、自我监控的方法稍丰富于瑶族学生。  相似文献   

15.
本文运用《学生家庭教育问卷(11—18岁)》和《学生性格量表(11—18岁)》研究了家庭教育结构对初中学生性格发展的影响。结果发现,(1)在被测量的20个家庭教育因素中,有10个因素对初中学生性格特征的发展具有显著而广泛的影响;(2)家庭教育结构对初中学生性格发展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生活旨趣、意志品质和态度倾向亚结构中的一些特质上,对认知风格和情绪特征亚结构各特质的影响不明显。文章在讨论家庭教育结构在学生性格发展中的作用的基础上就目前如何优化家庭教育结构的问题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6.
本文运用《中国学生家庭教育问卷》(11~18岁)和《中国学生性格问卷》(11~18岁)对云南西双版纳州的汉族与哈尼族初中学生的家庭教育状况及性格发展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发现:(1)汉族与哈尼族学生的家庭教育水准属中等状态,相对而言,汉族学生的家庭教育条件在总体上优于哈尼族学生;(2)汉族与哈尼族学生的性格发展既存在共同性,也存在差异性,两种民族学生的性格特征在整体上是健康向上的,相对而言,哈尼族学生具有客观、简略、自觉、勇敢、诚垦、忍让、服从、迟缓、缺乏果断等特点。文章讨论了性格发展与家庭教育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藏、汉族中师生人格特征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卡特尔16PF测验量表,对河北师范大学附属民族学院的藏族、汉族学生进行了测试。结果显示:藏、汉族学生的人格特征67%是相同的;藏、汉族学生在聪慧性、特强性、怀疑性、幻想性、独立性、怯懦与果断性、创造力因素和在新环境中的成长能力因素等方面存在差异;不同的教育背景、生活环境的改变是导致藏、汉族中师生人格特征差异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琼南地区黎汉族中学生学习动机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自编的<琼南民族地区中学生学习动机的调查问卷>时海南岛琼南地区的1238名黎汉族中学生(黎族896名,汉族342名)的学习动机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1)黎族中学生的学习动机总体上较汉族中学生强,其中黎族中学生的社会取向性动机、尊敬性动机和交往性动机均强于汉族:(2)黎族男生的学习动机较黎族女生强,也较汉族男生强;(3)黎汉族中学生的学习动机各维度在不同年级和性别上均存在自身的特点和差异.  相似文献   

19.
本文报告了小学高年级学生试用SPS的信度、效度指标和其它主要结果,表明:(1)SPS168个项目中约92%的项目具有较高的鉴别力;(2)在SPS各性格特质上无年级间的显著差异;(1)24种性格特质中,有10种特质存在显著的或非常显著的性别差异;(4)SPS的重测信度系数、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和效度系数均符合国内外同类问卷的通行标准。文章讨论了SPS的科学性和制定小学生常模时应注意的两个问题。  相似文献   

20.
采用《中小学生12种性格因素量表》对云南西双版纳州汉族、傣族、哈尼族和基诺族623名中小学生进行调查研究,结果发现:(1)版纳学生部分性格因素得分与全国常模有一定差异;(2)性格因素总体上随年级的上升而发展;(3)不同民族学生性格的发展既有同步性也有非同步性;(4)少数民族学生性格发展存在显著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