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建筑类高技能人才的需求逐渐扩大。高职院校是高技能人才输出的重要基地,在教学过程中也越来越强调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本文以建筑类高职院校中高技能人才的培养为切入点,对培养过程中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培养模式进行分析与研究,提出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建筑类高技能人才的培养路径。  相似文献   

2.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人才要求越来越高,高职院校作为培养学生的主要场所,在教学过程中,不仅应该重视对学生科学知识的教育,更应该重视对学生体育能力的培养。结合当前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现状,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个体发展,高职院校应该构建体育职业体能创新教学体系,本文在分析高职院校体育职业体能创新教学体系作用的基础上,提出了四点构建策略,希望能够为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陈冬梅 《内江科技》2011,32(1):186+195-186,195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蓬勃发展为满足社会对高技能人才需求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同时也使得高职院校成为高技能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本文从高技能人才的培养目标出发,探讨高职院校如何确立自身在培养高技能人才上的定位,就高职院校与普通高等教育、中等职业教育以及职业培训方面的联系与区别进行了深入的分析。认为只有准确把握“高等性”与“职业性”特征,才能使高职院校在高技能人才培养的主战场上发展独特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人社部在《关于深入推进国家高技能人才振兴计划的通知》中指出:"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高超技艺、精湛技能和工匠精神的高技能人才,稳步提升我国产业工人队伍的整体素质"。高职院校是培养后备高技能人才的主要阵地,高技能人才的成长规律、影响因素、高职院校高技能人才培养绩效影响因素等都说明高职院校是高技能人才"打底"的主阵地,可以为高职学生成长为高技能人才构建"1234"打底工程,从而为高职学生成长为高技能人才打下扎实思想基础、能力基础、意志品质基础。  相似文献   

5.
近些年来,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技能大赛已经成为各大高职院校选拔高技能实用型应用人才的主要手段。本文主要分析高职院校参加职业技能大赛的作用和借助技能大赛培养高职人才的有效路径,希望能够帮助培养出更多高技能实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得到提高,在物质基础被满足的同时,逐渐注重对于人才教育工作的全面化发展,高职院校作为我国教育链中主要的环节,多年来为国家提供大量专业技术人才,更加需要教学工作的多元化开展,以保障学生的综合素质过关,成为社会的建设者。在高职院校的教学当中,以往的体育课程往往仅针对学生的体育常识普及,以及作为缓解学生日常学习压力的方式,不能真正达到教学目标,经过众多教育者的不断探索,在体育课程中逐渐注重融入职业体能的训练提高,该方式不仅能够有效协调学生身心健康,也成为高职院校的综合竞争力的体现。  相似文献   

7.
通识教育不应该只是本科院校的专属品,高职院校也需要推行通识教育,并且在新的社会形势下,推行通识教育可以帮助高职院校培养更适应社会需要的高技能人才。  相似文献   

8.
高职体育是高职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体育教育一直是教学中的重点项目,同时也是高等教育教学中的重点课程,体育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为了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已经成为各大高职院校改革的重点目标。目前,很多高职院校都在教学模式方面进行改革,以培养高素质人才。因此,本文针对当前高职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阐述和分析,从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出发,结合实际对基于就业导向的高职体育教学改革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9.
《科技风》2017,(18)
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不但能够达到培养青少年体育运动技巧提升的目的,而且能够借助体育课程教学逐渐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与团队精神,从而为培养多元化的高素质现代人才提供重要帮助。为此,逐渐重视当前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为其添加更为丰富的现代元素将极为重要。在本文中作者结合自身多年从事该领域研究经验,在对大量文献进行阅读与总结基础上,对我国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开展研究。  相似文献   

10.
随着高职院校不断受社会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为了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从而学校对关于学生的素质以及服务性能的培养也是越来越注重。要确保能满足社会对相关素质以及能力以及素质的要求,高职院校必须以实用性为中心指导展开体育教学。高职院校的体育教育要建立在学生规划的职业生涯以及可持续发展性的基础之上,并且要为学生对能力的要求以及职业素质等相关要求提供服务,故而,对于高职院校开展实用性体育教学有对学生的职业能力发展以及身心素质的巩固有着不可磨灭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1.
《科技风》2015,(23)
高职教育是我国人才培养的重要摇篮,高职教育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主,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完善,高职院校的化学教学结合经济市场对人才结构的需求,加快了教学改革的步伐。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必须加强对目前教学困境的分析与解决,提高我国高职院校化学学科教学质量,为社会供应高质量、高技能的化学人才。本文重点分析了高职化学教学困境的原因,并针对性的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建议,旨在为高职化学教育工作者提供相关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高职院校体育教学遵循职业技能培训原则。培养具有知识,道德和身心健康的技术人才。在我国基础教育中,体育运动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体育运动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体育已成为人们非常重要的生活方式。高职院校为适应社会人才的实际需要,充分发挥体育教育的专业特色,突出具有体育专业精神的课程教学,促进体育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为适应二十一世纪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需要,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现代化建设人才,实现学校体育与终身体育接轨,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必须进行改革。针对目前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相应的对策,以便更好地发展高职院校体育教育。  相似文献   

14.
正哲学家黑格尔指出,方法是一种不可抗拒的至高无上的力量。这种说法同样适用于教学,在教学中比知识更重要的是方法,有方法才有成功的路径。教学方法是教学过程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如果没有运用适当的教学方法,也就不可能实现教学的目的和任务,进而就会影响整个教学系统功能的实现,甚至可以说教学策略与方法决定着教学效率与质量。高职院校作为高技能人才的孵化基地,担负着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重任,如何运用有效的方法培养符合行业、企业、社会需求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是每一位高职教育工作者都必须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高职体育教学现状与发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职体育教学的主要任务是以提高学生职业化素质为目标,培养学生成为社会所需要多的人才,尽可能快地适应职业发展路线。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是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缓解学生学习压力的重要辅助课程,对学生身心健康都有促进作用。高职院校的体育课程教学与发展目前存在一些问题,作者在本文中主要针对高职体育教学的现状与发展进行研究,提出了个人的看法与见解。  相似文献   

16.
在我国体育教育改革的今天,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依旧存在一些质量问题,严重影响体育教学的发展。为了避免此种情况长期影响中国体育教学,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强化高职院校体育教学质量,从而有效的发挥体育课程的作用,为我国创造综合型人才而做出贡献。为此,本文就强化高职院校体育教学质量的途径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7.
罗文锋 《科教文汇》2009,(31):209-209
为培养适应新世纪的创新人才,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比任何一个历史时期的体育课程更加任重道远,我们必须实现体育课程的改革与创新。本文提出了高职院校体育教学课程组织与实施的发展与创新思路。希望本文的研究能为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张芝鸣 《科教文汇》2020,(15):115-116
新时代大学生承担着民族复兴的重任,是促进当代社会稳步发展的主力军。当前,脱贫攻坚已进入冲刺期,高职院校作为培养现代化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技术人才的院校,应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号召,在履行服务社会职能和提升教育扶贫的基础上,发挥其特有的服务形式,开拓创新精准扶贫模式,实现专业性扶贫的有效实践,在精准扶贫、乡村振兴社会背景下发挥自身优势。本文以湖南体育职业学院为例,通过走访调研、义务实践等形式,探索体育高职生参与体育扶贫活动的独特优势和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9.
随着以人文本的发展理念不断深入推广,高职院校的教学也逐渐由过去的教师主导教学模式转向学生为主的教学模式,为满足当下社会的发展对专业性综合素质人才的需求",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逐渐渗透到高职教学中,如何培养更具特色,能够更快更好的适应社会需求和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成为了高职院校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本文对高职院校在"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理念下进行的教学改革做深入探讨,分析高职院校应当如何围绕学生这一教学主题开展教学活动,提出了几点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20.
《科技风》2017,(23)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现代化企业对于人才的综合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高职院校的公共课教学问题也引起了教育者的高度重视,希望将高职公共课教育能够同学生未来发展的职业导向有效衔接起来,旨在能够提升高职院校的公共课教学质量,培养出更多适应社会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