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现代人们习惯通过互联网渠道获取信息或娱乐休闲,这依赖于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前沿科技的飞速发展.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人工智能研究院执行院长、四川省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申恒涛教授是这一领域的探索者.他长期致力于前沿计算机科学的基础研究和成果转化,包括多媒体、计算机视觉、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领域.近年来,申恒涛教授带领研究团队在多媒体大数据的分析、识别、理解、索引和搜索等方面取得创新进展.他率先研发出实时的近重复视频检测系统,实现了基于视频内容的精准搜索;提出基于离散哈希学习和对抗学习的多媒体大数据的搜索框架;目前致力于跨媒体智能的前沿研究.  相似文献   

2.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对人们计算机应用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掌握计算机的相关知识已经相当必要。以系统的计算机方法和理论为指导,在认识计算机硬件知识体系特点的基础上,以培养计算机技术与科学的相关专业人才为目标,将从计算机的工作原理、编程应用、组成结构和技术方法等四个方面对计算机硬件知识体系的结构框架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3.
汪道辉教授长期致力于计算机检测、控制与信息处理技术、智能仪器仪表技术、智能故障诊断与容错技术、智能机器人技术的研究、开发,取得了引人瞩目的成绩,在其中一些方面得到了国际国内同行的首肯。  相似文献   

4.
十几年耕耘不辍 梁希泉教授是我国数学、数学问题计算机证明等方面的专家,多年来坚持不懈的进行科学研究。他与其研究生利用Mizar语言系统及其它相兼容的软件包,在计算机上实现了数学分析中若干基本定理与公式的证明,并在Mizar语言系统下给出了规范的表达式;  相似文献   

5.
《科技成果管理与研究》2012,(2):F0004-F0004
张绍祥,第三军医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华医学会数字医学分会首届主任委员。1999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他从事解剖学和数字医学研究,在数字化人体、薄层影像断面解剖学和医学图像计算机三维重建等研究方面形成了优势与特色。  相似文献   

6.
院士寄语     
顾冠群,1940年出生于江苏常州,1962年毕业于东南大学(原南京工学院)计算技术专业,现为东南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顾冠群教授是我国最早开始从事计算机网络研究的专家之一。他的研究突破了开放式网络工程和协议工程的关键技术,自行开发了我国第一个OSI网络,并组织研制了国内第一个EDI系统,与国际先进技术同步发展;他编著的《计算机网络》是我国网络方面第一本教材,为我国计算  相似文献   

7.
伴随信息化时代的发展,计算机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取得广泛的应用。这就应保证人们对计算机体系有所掌握,使得相关人员更加灵活的操纵计算机。对于计算机体系软件来说,在其中应用模拟技术能够满足计算机使用者多方面要求,继而提升使用者满意程度。本文将概述计算机体系软件模拟技术潜藏的问题,同时制定一系列处理措施,不断提升计算机体系软件模拟技术的作用效果,扩展计算机体系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8.
彭海静 《科教文汇》2011,(6):160-160,184
本文分析了现有计算机认证体系在进行高职计算机专业学生职业能力鉴定时存在的缺陷,提出了构建高职计算机专业职业能力鉴定体系的设想,论证了构建该体系的必要性,并从体系结构、组织和领导、考核形式和标准制定等方面对该体系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9.
计算机体系结构国家重点实验室依托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建立,是我国在计算机体系结构方面首个国家重点实验室。2011年10月,实验室经批准立项。2013年5月22日通过验收,主要从事计算机体系结构和系统设计方法领域的应用基础研究。实验室紧密围绕国家重大需求和计算机体系结构科学与技术的发展趋势,形成高端计算体系结构和设计方法、微体系结构、编译和编程、VLSI与容错计算、非传统计算机体系结构五个研究方向。发展目标是建立具有国际水平的计算机体系结构研究实验平台,为全国计算机体系结构研究提供基础支持。  相似文献   

10.
根据我国目前研究生培养的现状,本文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计算机学科研究生培养指导委员会的工作实践为例,探讨如何发挥研究生培养指导委员会的作用。主要工作包括:分别从培养标准的制定、培养方案与课程体系的建立、培养与管理过程的监管、质量评价体系等方面探讨培养指导委员会作用,以及就如何发挥培养指导委员会作用的途径与措施等方面进行研究。通过此项工作,希望能为今后提高管理部门的服务质量、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充分发挥教授治学作用,以及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和培养质量等方面的工作起到启发和借鉴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陈卓 《内江科技》2012,(5):158+187
近些年,尤其是近几年间,计算机几经成为人们生活、工作、娱乐不可或缺的工具之一。而在大学教育中,计算机机房也已经成为一个教授课程的重要场所,所以本文就此通过对计算机机房及其相关信息、计算机房常见的日常故障以及解决方案、计算机机房日常使用中的维护及清理以及计算机机房的日常管理等方面试析计算机机房的常见故障与保养。  相似文献   

12.
山东师范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刘培玉教授从事网络科技的研发与教育工作三十余年,在网络情感分析技术、网络信息特征提取与识别方面开展了深入的研究,取得的成果在网络信息过滤、网络安全审计、计算机取证、网络舆情分析和网络资源管理领域获得了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正近年来,防止恐怖活动或者行为的发生成为了人们最迫切的愿望。基于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对公共社会安全的重大需求,浙江大学计算机学院人工智能研究所李玺教授开展了摄像机网络的视觉监控和行为分析方面的应用基础研究,在目标跟踪、目标行为识别、  相似文献   

14.
刘式墉教授长期从事信息光电子学的研究,在光波导器件物理、半导体激光器及物理、光电子集成器件、有机发光器件、聚合物AWG、光电子及其集成器件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多晶硅TFT阵列设计等方面做出了一些有意义的工作: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从3个方面提出大数据技术在现代计算机信息安全领域的应用构想,即:建立现代计算机信息安全数据服务中心;充分运用爬虫等技术进行计算机信息安全数据搜集;云计算技术助力数据信息的深度挖掘。通过上述3个方面构建起大数据技术在现代计算机信息安全领域的应用体系。以保障计算机信息安全为出发点与落脚点,对大数据技术在现代计算机信息安全领域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6.
在本文研究中,主要在以计算机专业,包括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和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为研究对象,也可以讲是研究计算机专业创新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在研究中,主要论述计算机专业创新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教学改革思想和观念,确立了改革目标,制定了设置"柔性化"课程体系,创建"立体化"实践体系和实施研究性教学,创新实验教学方法和手段、加快教师队伍建设和教师知识更新的速度等方面的改革方案和相关的实施方法,并且阐述了本课题的研究特色.  相似文献   

17.
《科技风》2021,(15)
随着人工智能和"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社会对计算机专业人才需求不断提高,如何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综合性人才是当前职业教育研究的热点。本文阐述了当前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现状,从提高教师专业素养、改革教学手段、构建教学资源和改进评价体系等方面,探讨新时代下如何在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培养方式进行改革和创新,给如何培养出高素质应用型计算机人才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8.
鲁秋菊 《中国科技信息》2008,(5):230-231,233
随着计算机各相关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纵深发展,计算机英语应用能力已经被列入计算机专业能力培养的体系之中。本文以培养提高学生计算机专业英语应用能力为目的,以教学条件、目标、过程、结果为体系,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对计算机专业英语教学的现状.问题做了全面的分析,并从教学环节、教学方式、教学思想等方面提出了改进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9.
金益民教授是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软件所所长。他的主要研究方向为程序设计语言、分布式系统、软件工程和面向对象技术。还在1978年,他参加的《DJS183计算机》研制项目就曾获  相似文献   

20.
30岁的孙超是西工大首批重点培养的跨世纪学科带头人中年龄最小的一位.1986年她在航海工程系攻读硕士学位时,获得了“中英友好奖学金”资助.1988年赴英国攻读博士学位,从师于国际著名水声信号处理专家J·W·R·GRIFFITHS教授,进行高分辨目标方位估计方法及其在水声应用中的性能研究.她对流行的各类高分辨算法进行了厂泛深入的研究,做了大量理论推演、计算机仿真以及实际物理仿真方面的工作.采用空气声呐基阵验证高分辨算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