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声屏世界》2011,(11):53-54
作为中国国际广告节上行业论坛之一,2011年9月26日,有中国广告界"百家讲坛"之称,代表中国传媒最高级别的行业论坛——2011中国传媒论坛,在沈阳第18届中国国际广告节上隆重"开坛"。中国传媒论坛是由中国广告协会主办、《广告人》杂志社承办的中国传媒领域顶级的专业论坛,  相似文献   

2.
小快克获中国广告品牌年度大奖2012年3月23日,"2012中国广告与品牌大会"在上海隆重举行。中国广告与品牌大会暨中国广告年度大奖颁奖盛典是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品牌与营销类论坛,被亚洲财富论坛评为中国十大影响力会议,同时还获得"中国行业品牌会议TOP3奖",每届参会者保持400  相似文献   

3.
在6月中旬举办的第11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国际电视论坛上,来自中国、美国、瑞典、英国等国家和香港特区,台湾地区的行业专家就2005—2006全球电视行业的发展远景,电视剧市场,媒介品牌管理以及传媒人力资源管理等热点问题进行了探讨。整个论坛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全球话题.第二部分是行业经验,由三个专场组成:1.电视剧专场《中国电视剧市场2005—2006》;2.传媒人力资源专场《传媒人力资源管理的国际经验》;3.媒介品牌专场《品牌管理之谜——频道(频率)的品牌建设和管理》。  相似文献   

4.
本刊讯 牛年伊始,中国报业却并没有迎来牛市,相反,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国报业今年前两个月的广告下降明显.权威调查数据显示,中国报业头两个月广告下降在30%以上.为再树报人信心,挖掘报业突围良策,由传媒杂志社、中国传媒产业联盟主办的2009中国传媒产业经营管理论坛将于6月在上海召开.本次论坛以"金融危机下的中国传媒管理"为主题,旨在分享有效、实用的传媒经营管理案例,坚定传媒经营者信心,促进传媒产业合作.据主办方介绍,论坛得到了近百位传媒业高层与专家的大力支持.  相似文献   

5.
2012年,中国传媒产业向何处去?第四届中国传媒趋势论坛专家们认为,中国传媒产业正进入大传媒时代,同时传统媒体面临集体转型的苦难历程,这其中包括传统广播电视业。与此同时,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产业继续篷勃发展,在视频、电子商务等领域占尽风头。专家们还对广告新政提出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6.
杨国昕 《传媒》2009,(1):96-97
在刚刚结束的第四届中国传媒创新年会暨中国传媒改革三十年论坛上,泉州晚报社被评为“中国地市报十大品牌”。它既是一份荣耀,也是一种鞭策,激励着报社全体员工在品牌经营的道路上不懈努力,继续探索。  相似文献   

7.
《声屏世界》2011,(12):210
2011年9月27日,以"广告让城市更美好"为主题的城市品牌营销论坛在沈阳举行,此论坛是第18届中国国际广告节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广告协会会长李东生、国家工商总局广告司司长孙鸿志、沈阳市人民政府副市长祁鸣等出席论坛。论坛围绕现代化城市建设的过程中如何打造城市品牌,以及如何科学利用  相似文献   

8.
左志新 《传媒》2015,(15):8-9
7月19日-27日,第三届中国大学生传媒节暨第六届中国传媒领袖大讲堂在上海交通大学举办.作为本届传媒节的重要组成部分,7月25日,第二届中国传媒品牌高峰论坛在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举办.此次论坛由传媒杂志社和上海交通大学传媒经济管理中心联合发起并主办,内容包括论坛开幕式、《2015年中国大学生媒介使用习惯与媒体品牌认知报告》发布、嘉宾主题演讲、圆桌对话以及中国大学生最喜爱的媒体品牌颁奖盛典.  相似文献   

9.
《新闻实践》2012,(5):77-77
3月28日,“首届中国传媒论坛暨中国传媒社会责任座谈会”在北京大学召开。本届座谈会以“履行传媒责任彰显传媒力量”为主题。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中国传媒社会责任课题组组长陈刚教授发布中国传媒史上第一部传媒行业社会责任报告——《2011中国传媒行业社会责任报告》。据介绍,2011年9月北京大学成立中国传媒社会责任课题组,在参考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的IS026000等相关指标体系的基础上,结合中国传媒业的特殊属性,制定了中国首个传媒社会责任指标参照体系。课题组从全国报社、电视台、期刊社中抽取了200家单位作为样本进行了相关数据采集,此外还从主管部委及数据机构获得了部分抽样媒体的总收入、纳税总额、公益慈善支出、广告刊登额、发行量、收视率、收听率等数据和材料,同时还以领军人物访谈等方式对传媒业履行社会责任现状、路径、成绩等进行深度调研。《2011中国传媒社会责任报告》的出炉,标志着中国传媒社会责任建设开始有一套全面、完整、系统的指标参考体系。  相似文献   

10.
著名品牌专家大卫·爱格在分析上世纪末全球品牌经营的趋势时指出,传统的以宝洁为代表的注重战术型和反应型的品牌管理模式已经过时,它将被更有策略头脑和远见卓识的“品牌领导”模式取代。①传媒品牌经营也不例外,它已经进入了注重战略的时代。在中国,凤凰卫视控股有限公司、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等是这方面的领先者,但从整体上看,中国传媒产业的品牌经营还没有完成从战术主导型向战略主导型的转变,以战术型、反应型为主,注重收视率、广告额等短期实效仍然是它的突出特征。所以,加强战略意识和战略管理,是中国传媒品牌经营的当务之急。这并不是…  相似文献   

11.
静文 《声屏世界》2012,(6):203-204
2012年3月23日,中国广告年度大奖颁奖盛典隆重召开,中国广告与品牌大会以前瞻的眼光把握前沿趋势。以品牌为核心打破行业会议的惯例,真正实现以品牌为核心,广告界、企业界与媒体界交流品牌传播的全新模式。从2005年开始,每年吸引数十家知名  相似文献   

12.
<正>2014年9月21日下午,2014首届中国传媒与品牌官联席大会暨全媒体时代的绿色营销论坛在中国传媒大学举行。此次会议由中国传媒大学MBA学院、中国传媒与品牌官联席会、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华经济发展交流协会联合主办,星川峰尚(北京)国际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承办,第一财经频道主持人韩  相似文献   

13.
在日前举办的"首届中国传媒公信力论坛"上,《现代广告》杂志社和北京师范大学传播效果实验室联合发布了《"转型期的中国传媒公信力"调查报告(2012)》。调查数据显示,转型期的中国,总的媒体生态格局正处于结构性转变之中。在覆盖率上,虽然广播、电视、报  相似文献   

14.
赵燕 《传媒》2015,(16):18-20
这是一个万亿规模、快速发展、前景看好的行业.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中国传媒经济与管理学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的《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2015)》报告显示,2014年中国全年传媒产业总值首次超过万亿元.根据中信证券分析报告,2013年中国广告市场规模约为5020亿元,同比增长6.85%,以此推算2014年的广告市场规模约为5500 ~ 6000亿元.这就是飞速发展的中国传媒业,随着以移动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传媒业从观察者登上了变革的舞台,逐渐成为变革的主角.  相似文献   

15.
当前中国的传媒业正处在一场深刻嬗变的过程之中,以广告作为主要支撑的“二元售卖”盈利模式日渐式微,生存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困惑与困境。本文以泰莫斯关于商业模式的相关理论作为分析框架,对当前传媒商业模式创新的逻辑与趋势提出了自己的思考,认为以传媒长期积累的品牌公信力为基础,从信息平台、话语平台向信任平台、信用平台的转向和影响力多元开发或是突围之道,而价值共生关系的打造则是未来商业模式创新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声屏世界》2011,(9):28-29
价值一广告界最高端的品牌展示平台主流媒体、广告公司的年度大展跻身中国广告界主流品牌的矩阵亮相接受十万中国广告精英的集体朝觐形象展示是许多单位在行业活动所看重的价值之一。特别是高规格的行业主流品牌性质的大展更是各单位树立高端行业形象,奠定主流行业地位必不可少的舞台之一。因此,展览向来都是各行各业大型活动  相似文献   

17.
《青年记者》2012,(11):53
3月28日,"首届中国传媒(北京)论坛暨中国传媒社会责任座谈会"在北京大学召开。本届座谈会由中国新闻文化促进会主办,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中国传媒社会责任课题组、现代传播研究院承办,以"履行传媒责任彰显传媒力量"为主题,近百位新闻媒体老总、新闻院校学者一起,共同见证中国首部传媒行业社会责任报告的发布,并重点探讨文化强国背景下传媒社会责任建  相似文献   

18.
《传媒》2014,(6)
正《传媒》杂志是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主管的中文核心期刊、CSSCI(扩展版)来源期刊,致力于研究、推动中国传媒产业发展进程,以"服务传媒、引领传媒"为办刊宗旨。是卓具影响力的综合性传媒行业品牌期刊。《传媒》杂志集权威性、专业性、前瞻性于一身,融新闻性、学术性、科研性于一体。面向有影响力和有传播力的读者。倾力打造中国传媒业高端资源平台。  相似文献   

19.
11月8日,《媒介》杂志联合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在北京中国传媒大学举行了盛大的“2008中国传媒趋势论坛暨2008中国传媒学院奖颁奖典礼“。资深学者、业界专家、传媒机构、广告主、广告公司代表400余人,共同聚首,见证新的百年之初中国传媒界的鲜活与蓬勃。  相似文献   

20.
《传媒》2008,(8)
摩根士丹利日前发布的中国传媒行业研究报告称,近年来,互联网等新媒体的广告收入增长速度远远超过传统媒体,并且呈现出赢家通吃的局面。报告指出,在过去的5年里,中国互联网广告的收入以平均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