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语文是滋养生命、净化心灵的营养。是唤起良知、增强善念的召唤。是高度凝练、充满智慧的表达。……语文是殿堂,巍峨而冷竣;语文是大厦,文明而庄严。”看到学生在作文中的这段话.我深感欣慰。他将语文看作心中的一泓清泉。抒发了对语文的感悟和爱.也让我们知道语文可以成为学生跟中一道充满魅力的风景线。  相似文献   

2.
刘苗 《阅读与鉴赏》2011,(12):27-27
语文是科学.语文课堂是艺术.语文充满形象思维,语文课堂充满情感。用心营造充满兴趣的学习情境.点燃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创设轻松愉快的教学情境.让学生体验学习的快乐.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激发学生思考的热情,放飞灵性的翅膀,让课堂激情飞扬、焕发生命活力。那么,如何让自己的舞台变得精彩?如何让自己的语文课堂充满活力,充满激情?  相似文献   

3.
曹春艳 《学周刊C版》2011,(10):115-115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育是审美的,诗意的.充满情趣的。”同时明确指出:“阅读教学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情和思考.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而语文这门学科集古今中外名篇美文.融自然美、艺术美、语言美于一身。因此.作为语文教师的职责就是引领学生的心灵走进语文.  相似文献   

4.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是课堂教学改革的永恒主题。生活处处皆语文,生活有多丰富,语文就有多丰富。以语文教学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让学生在学习语文中享受语文、感受世界、感受生命.让课堂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乐土。  相似文献   

5.
汤亚东 《语文天地》2009,(11):39-40
在小学的多门学科中.语文是一门充满美的学科.语文课堂亦是充满了美的旋律。近年来,笔者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听过许多语文课.自己也上了多年的语文课。反思多年的课堂教学经验.笔者认为,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牢牢把握语文学科的个性特征.加强对学生的审美教育.激发学生的审美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对美的追求和感知.  相似文献   

6.
语文教学中,创设种种教学情境,用“语文”的方式——读,读出浓浓的语文味儿来,能给学生一个充满生机、充满灵性、充满情趣、充满效率的阅读课堂.而读中质疑,是提高学生阅读兴趣和阅读效果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7.
习作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历来受到广大语文教师的重视,但是目前小学生习作水平的低下仍然困惑着广大语文教师,习作仍然是学生眼中的苦差使。因此,有效的习作教学之路注定是一条充满崎岖坎坷而艰难的道路。而习作是一名学生语文能力、综合素养最直接、最集中的体现,不容忽视。我认为,学生怕习作的原因,主要有这样的一些方面:1.学生读的好作品少.缺少积累。2.命题习作多,严重束缚了学生自南表达的欲望。  相似文献   

8.
语文是一门充满思想、充满人文精神、充满智慧的学科,它担负着传播文化,提升人的境界,掌握运用语言技能的重要职责。《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学生语文能力中最核心的是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语文教学只要紧紧牵住“读写”这个牛鼻子进行扎实训练,学生的语文素养就会有较大的提升。  相似文献   

9.
语文,因它的文字鲜活而美,因它的生活化而美,因它的创造性而美。这就注定了语文是一门充满美的学科。因此,学习语文的主阵地——语文课堂也充满美的旋律。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是“诗意的、审美的、充满情趣的”。由此可见,语文教学中重视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培养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0.
柯尊义 《新疆教育》2013,(9):150-150
针对农村小学学生差异性较大,而语文作业的设计和评价单一的问题,通过理念文化、生本文化、激励文化的渗透,对语文作业分层设计.再给予充满爱的评价。让学生充满着自信,愉快作业,幸福成长。  相似文献   

11.
语文是一门充满思想、充满人文精神、充满智慧的学科。而语文的阅读教学一直是困扰小学语文教师的一道难题。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中,学生的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成为教师关注的热点。讨论、交流、探究等学习方式已成为课堂的主流。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侧重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和探究能力,做到师生互动、相互启发,从而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12.
陈娟 《成才之路》2010,(4):41-41
新课程改革充分体现了民主精神,尊重学生各种权利,给学生心灵的自由。语文课程改革的理念是民主的理念,让语文充满自由精神的教育。尊重学生的心理自由,让学生畅所欲言.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写属于自己的文章。语文教学要淡化“语文知识“的机械训练.突出言语实践活动。过去语文教学过于强调学科知识体系j逐渐形成了“以语文知识为中心”的教学,而所谓“以语文知识”又大多停于语法、修辞、逻辑文学的表态的知识层面。以学科为体系,  相似文献   

13.
语文是一门充满思想,充满人文精神,充满智慧的学科。而学生又是语文学习的主人,他们的学习总是受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原有知识经验以及性格特征的制约。因此,语文的教学应该打破课堂内外界限,让学生开放地学习语文,让他们在广阔的领域中去积累自己的知识,运用语文,锻炼自己的语文实践能力。根据新颁布的课程标准,我觉得要让学生开放式地学习语文,  相似文献   

14.
语文是一门充满思想、充满人文精神、充满智慧的学科.而现在的语文教学却常常缺少了智慧、缺少了思想、缺少了人文关怀.传统的语文教学重视"双基",但知识不等于智慧.知识关注的是现成的答案,而智慧关注的是未知的世界.语文教学让学生记忆知识,而忽视了让学生运用知识去探究未知的世界,忽视了学生质疑问难的探究精神的培养.殊不知问号的消失标志着智慧火花的熄灭.  相似文献   

15.
陈芳 《陕西教育》2010,(7):37-37
语文是一门充满思想、充满人文精神、充满灵性与智慧的学科。如何在语文学科中一改被动、单一、封闭的学习方式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从而真正让学生的个性、潜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以充分发挥呢?通过思考和实践,我认为。把活动引进小学语文教学,让学生在活动中转变学习方式.在实践中提升语文素养。不失为一种好方法。  相似文献   

16.
语文是一门极富人文色彩的学科.小学语文能力的考查应从学生的心理特征与教育认知规律出发.以充满人文情趣的形式,使校内考评具有趣味性、亲和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参与性,充分展示其语文素养,保证有效地考查学生是否实现学习目标。  相似文献   

17.
语文是一门带有大量情感,具体形象和主观色彩的学科,学好语文对于学生价值观,情感态度等的发展都具有深远的影响。语文是一门充满趣味和美感的学科,它包含了丰富的知识,应该是学生最感兴趣的课程之一。但是事实上很多的学生害怕上语文课,假如我们的语文教学充满人性之美、具有趣味性、贴近学生的实际能力与生活,改变以往那种为了考试而教授语文的态度,  相似文献   

18.
现代心理学认为.教育是充满情感和爱的事业.现代教育不仅要培养富有智慧的人.还要培养情感健康的人.而情感因素在语文教学中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语文教材中。文质兼备的文学作品占据相当的篇幅。这里有对祖国的爱.有朋友之情。有拍案而起的激愤。有开怀的笑……怎样才能帮助学生发掘出作品的这些内涵,让真、善、美走进学生的心灵呢?  相似文献   

19.
语文是一门充满思想、充满人文精神、充满智慧的学科。语文教学应让每个学生充分张扬个性,自主学习,充分发展,享受到语文学习的乐趣,感受自己智慧的力量。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运用各种手段引导学生进入语文情境。  相似文献   

20.
潘珍梅 《考试周刊》2010,(56):51-52
语文课如何上,才能让老师乐教,学生乐学,真正做到开心学语文呢?我们应回归语文的本真,从学语文的视角解读文本,用语文的方式让文本阅读充满语文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以快乐的心情学语文.在学语文中获得快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