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农民工市民化是新型城镇化得以顺利推进的关键路径,其标志为农民工的城市融入,包括农民工职业与身份的转变、文化与待遇的提升、心理与观念的适应、家庭与子女的团聚等方面内容。但是,农民工市民化进程受制于农民工自身的局限性与制度政策的二元分割,除此之外,由于公共福利摊薄带来的农民工与市民之间的冲突也成为影响农民工城市融入的重要因素。基于此,建议从提升农民工的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破除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等多个维度来提升农民工的城市社会融入。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我国农民工群体规模日益扩大,农民工公共文化服务需求与供给之间的矛盾日趋显著,影响了农民工成功融入城市、我国进一步工业化与城市化发展及和谐社会建设,亟需研究解决。可以从完善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投资体制、创新城市公共文化服务管理运行机制、提升农民工的公共文化服务参与意识、创新农民工公共文化服务的内容与形式等四个主要方面,思考解决面向农民工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矛盾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在社会发展城市化的背景下,农民工“城市融入”成了热门话题,而农民工“市民化”作为“城市融入”的基本路径,几乎成为多数研究者的共识。但是,这种“教育或塑造农民工”的单向度研究理路和文化范式,是与多元文化主义思想相背离的。从多元文化主义视角看,农民工城市融入是农民工与市民的对话及相互磨合与适应的过程、城市文化与乡村文化的双向作用与融合的过程、生长出新的社会文化的过程;从过程本身看,农民工城市融入是在他们的社会行动与不断反思中实现的;从演进条件看,农民工城市融入需要一个平等、支持的外部环境。  相似文献   

4.
中小城市是加速推进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主力军,也是农民工市民化的主要载体。通过分析泉州市农民工市民化的做法和经验,提出以政府为主导,通过制度设计创新多维度推进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以企业为主体,在经济转型升级中夯实农民工市民化基础;发挥社会作用,多层次为农民工提供人文关怀;农民工要提高素质自觉增强素质自信,主动融入城市生活等对策。  相似文献   

5.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农村人口城市化的序幕已经拉开。在这个历史进程中,我国农民工的市民化进程伴随着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而发展,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农民工市民化"命题。实现农民工市民化的过程,遇到了来自我国传统的城乡二元治理结构的重重阻碍。从农民工市民化的含义及其法制需求入手,沿着农民工从农村退出法律制度、农民工城市进入法律制度、农民工融入城市法律制度这条逻辑主线,详细论述了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中的法律制度建设问题,以求以法治的手段为农民工市民化这一历史进程提供法律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6.
农民工市民化作为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以及农村劳动力供给侧改革的重要途径,关键是实现以"人"为核心的市民化。基于需求层次理论透析当下我国农民工市民化的诱发动机,结合农民工自身在文化、技能以及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现状,探究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中存在的需求困境,继而通过有效解决路径的提出,实现农民工市民化历史进程的顺利推进。  相似文献   

7.
伴随着中国城市化的进程,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城市农民工”成了我国社会转型期的一个新的群体。而新生代农民工更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怎样帮助这部分人融入城市,实现新生代农民工的市民化,是我国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本论文以传播社会学为视点,从文化水平、经济收入、闲暇时间、精神需求等几方面考察了郑州市新生代农民工的媒介素养,论述了大众传播媒介在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过程中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农民工市民化:制约因素与政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工市民化不是简单的让进城农民"入户"就能解决的。户籍制度是农民工市民化受阻的根本原因,但是城市公共文化服务的缺乏、农民工个人素质的低下、城市高昂的成本等都不同程度地制约着市民化进程。本文从经济学角度阐述农民工市民化的意义,分析市民化的阻碍因素,从户籍制度改革、公共文化服务、农民工教育培训、成本分担机制等方面对促进农民工市民化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
作为社会结构转型期的一个特殊社会群体,新生代农民工渴望融入城市生活却又不被真正接纳。剧烈的文化冲突使这一群体难以融入城市文化,同时对乡土文化和主流文化又有一定程度的疏离和怀疑。重塑新生代农民工的文化认同,应以变革城乡二元制度、保障新生代农民工的文化权益、扩大新生代农民工的文化消费途径为切入点,培育新生代农民工的文化自觉,强化新生代农民工的文化自信,满足新生代农民工的精神文化需求。  相似文献   

10.
《邢台学院学报》2016,(1):46-49
农民工市民化是实现城镇化转型的必由之路,但是农民工市民化却面临诸多问题,这些问题对城市经济、政治、社会、生态都具有重大影响。因此破除城镇化过程中农民工市民化的户籍障碍、建立完善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解决农民工居住成本问题、提高农民工融入城市的能力对促进我国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民工市民化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张浩 《天中学刊》2012,(1):57-60
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问题是关系中国城市化进程的重大现实问题。制约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政策、文化和农民工自身。因此,要推进新生代农民工的市民化进程,必须更新观念,实现从"二元对立"到"一体化"的思维转变,并通过制度创新、培训创新、激励创新和观念创新等路径具体落实。  相似文献   

12.
关注农民工市民化问题,从某种程度上讲就是关注农民工如何才能更好地立足城市、融入城市的问题。然而,城镇化的实践表明:农民工现如今依然游离在城镇与乡村之间,尽管他们的身份有的发生变化,但其生活方式、思想观念与行为举止等依然与城市存在较大的社会距离。从文化方面切入对农民工市民化的研究是一个全新的视角。农民工要融入城市,文化涵化发挥积极的作用。对农民工个体而言,文化塑造着个体人格;对农民工群体而言,文化起到引导、规范、价值整合的作用。因此,从政策和制度层面给农民工以保障,从文化、教育等方面使农民工与城市居民相融相生,才能更好地促进农民工市民化。  相似文献   

13.
新生代农民工作为农民工中具备较高文化和技能素质的群体,是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更加期望融入城镇、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的群体.基于此,通过对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新生代农民工的特征及其职业培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找到制约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的职业培训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影响因素,进而为推进我国新生代农民工最终实现全员市民化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4.
农民工在进城务工过程中,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认知偏差,不良的认知偏差容易阻碍他们适应现代城市生活的进程。本文分析了农民工城市认知偏差的显性表现以及影响因素,并基于成人教育视角提出调整农民工城市认知偏差的对策性建议,即开展进城前的市情教育,降低期望偏差;培养农民工的城市归属感,消除城乡地域隔阂;提高农民工的市民身份意识,实现身份角色转变;建立完善的就业服务体系,合理进行职业定位;增设社区文化活动,促进生活方式认同;提供心理疏导援助,满足自我实现需求。  相似文献   

15.
新型城镇化进程与流动人口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新型城镇化进程可以加速人口流动。流动人口人力资本的提升有利于新型城镇化发展。文章分析了新生代女性农民工的现状、特点、心理诉求、教育需求、就业培训、子女上学等问题,探究提升新生代女性农民工人力资本提升的新路径和保障机制,以促进新生代女性农民工更好地实现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更好地融入城市生活。  相似文献   

16.
新生代农民工已成为中国劳动力供给的主流,是我国城镇化建设的主力军,对于城市社会结构的改变发挥着重要作用。新生代农民工的核心问题是农民工的市民化问题,他们对城市体现出较多的认同感和更强的归属感,渴望融入城市。但受城乡二元结构的限制与自身文化、技能的制约,在城市中难以获取稳定、高收入的工作,在城乡两端都处于某种边缘化状态。他们在市民化进程中面临着制度、经济、文化和个人等诸多因素上的挑战,解决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问题,不仅直接关系到解决农业、农村、农民的问题,而且关系到工业化、城镇化的健康发展,因此,应多管齐下,加快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满足人民基本文化需求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任务。基于满足农民公共文化需求的视角,分析当前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探析其主要原因,并试图提出构建满足农民需求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农民工是中国社会转型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具有中国特色,跨越城乡的特殊阶层。这一阶层亦工亦农的身份,一定程度上折射出该群体在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地位。随着社会变迁,代际分化,农民工群体的主体逐渐被80年代后出生的新生代农民工取代。站在生命历程理论视角,市民化是新生代农民工生命历程的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新生代农民工必须具备在城市中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而最根本的就是要不断培养和提升职业核心能力,实现自我成长,积极融入城市社会,最终完成市民化。  相似文献   

19.
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在此背景下,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为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的首要任务,是促进城乡融合带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切点,也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当前,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过程中仍会面临主观认知和客观认同“双重缺乏”、市民化成本分担机制不健全、城市生存成本压力大与职业技能匮乏等困境。因此,在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中,要以社区为载体提升农业转移人口对城市的归属感和融入度;以政策保障缓和市民化过程的个人成本为导向,优化政府出台的转移支付制度;以培育更高素质更高技能的转移人口为目标,实现培训内容同社会需求相匹配,技能难度同农业转移人口自身素质相平衡,全方位多渠道加快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是当前推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的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20.
随着农民工市民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农民工的精神需求日益显现。帮助他们融入阅读型社会,实现其可持续发展,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也是提高西安城市凝聚力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