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治癌驱魔一良医──记红十字长沙东雅肿瘤医院院长胡学东李奉保,杜平在古希腊神话中,有这样一个故事:珀琉斯国王跟海的女神忒提斯相爱并生下一个儿子,名叫阿喀琉斯。当阿喀琉斯出生时,母亲忒提斯倒提着儿子的双脚,浸入斯堤克斯冥河中,从此阿喀琉斯便周身刀枪不入。...  相似文献   

2.
真实的复仇女神 虽然从未有人真正看见过它,但宇宙科学家们从未怀疑它的存在。而且,我们已经感觉到了它的各种影响了,甚至已有生物因它而灭绝过。它是谁?它是太阳的一颗伴星,名叫复仇女神——涅墨西斯。 1983年,美国著名古生物学家劳普发现,在过去的2.5亿年里,每隔2600万年就发生一次有规则的、周期性的大量生物灭绝事件。这是怎么回事呢?一些科学家投入了这个方面的研究,1984年,美国伯克利大学的物理学家理查德·穆勒便提出了“复仇女神说”。他认为,太阳系是一个双星系统,双星系统是由两颗恒星构成的系统,一颗…  相似文献   

3.
音乐创作是音乐实践活动的一个方面,音乐的演奏、演唱也是一种再创造,还有创造出自己新的音乐作品,即所谓"作曲"。它的概念包含着这些广泛的范围。  相似文献   

4.
《未来与发展》2010,(5):85-85
美国田纳西大学地球和行星系助理教授乔什.艾默里表示,已在"西弥斯女神24"小行星上找到了有水冰和有机物存在的证据。此发现支持了小行星可能是将水和有机物带入地球的观点。研究人员利用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红外天文望远镜对"西弥斯女神24"小行星上的物质进行测定,  相似文献   

5.
当今社会需要的是高素质、全面发展的学生,而感受美、创造美则是青少年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艺术所具有的强烈感染力,为古今中外教育家所公认。许多研究表明,音乐对人的身心健康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如孔子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列宁也认为:"音乐是对人们进行教育的有力工具。"由此可见,音乐教育在培养学生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6.
张默 《科教文汇》2010,(1):134-134
英国的音乐发展与不列颠帝国在世界经济与政治上创造的"日不落"辉煌的步调并不一致。追溯历史,文艺复兴及巴洛克时期,英国音乐史曾有过一度的辉煌。这一时期,无论中世纪宗教音乐或者世俗音乐都获得了较大发展。文章从英国本土文化出发,对文艺复兴时期音乐进行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7.
仿生学是模仿生物系统的结构、形体、功能原理来创造新技术系统的科学,它是6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门跨学科的边缘性科学。是生命和工程技术科学互相渗透、彼此结合而产生的。仿生设计则是研究和探讨生物机制,仿照生物设计创造新产品。人类在地球上生存、生息,与自然界的二百多万种生物为邻,这些生物的精巧结构、高超本领和优美外形总是吸引着人们。在人类历史长河中,许许多多人造物的创造都是从生界中得到的启示。黄帝受到飞蓬草种子随风滚动的启示,创造出神奇的指南车,最后发展成为今天现代化的陆上交通工具。木工用的锯子是由于丝茅…  相似文献   

8.
《大众科技》2010,(6):7-8
美国田纳西大学地球和行星系助理教授乔什·艾默里表示,已在“忒弥斯女神24”小行星上找到了有水冰和有机物存在的证据。此发现支持了小行星可能是将水和有机物带入地球的观点。  相似文献   

9.
音乐教育是以音乐艺术为手段,让学生在学习中,性格、思想、情操乃至意志受到感染熏陶,从而达到教育的效果。我们说"知识靠积累,技能和能力靠锻炼,情感、态度、价值观靠内化"。因此,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我们教师要积极创设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通过创设的活动情景,使学生获得情感体验,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去感悟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不仅使每个学生的音乐潜能得到开发,同时也让学生在不知不觉,潜移默化中掌握音乐知识,从而也达到育人细无声的德育效果。  相似文献   

10.
生物体与生命过程是亿万年进化的产物,各种生物分子通过不同层次的组装,由微观到宏观,自发地形成了复杂但精确的组装体系,实现了各种特异性的生物功能及其他功能。现代超分子科学的研究显示,合成分子同样可以具有这种自发组装行为,依据仿生学原理,采用过程仿生的组装行为,制备结构与功能仿生的超分子仿生材料与微系统,可以  相似文献   

11.
著名的教育学家第斯多顿曾经说过,教学的魅力不在于传授,而在于鼓舞、激励,使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处于创造的激情以及喜悦之中。诚然,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能使得学生的学习激情得到激发,而且可以使得学生自主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教学效果明显得到提升。本文主要对初中音乐的教学艺术进行了分析,以期今后的初中音乐教学更富成果性、效率性。  相似文献   

12.
刘莉 《内江科技》2012,(8):203-204
上音乐课应该是快乐的,有创造的,有探索的,有期待的,有惊喜的……我们的人生因为有音乐而倍感美好,因为音乐所带来的愉悦的体验和情感的共鸣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有孩子说过:"我们喜欢音乐,不喜欢音乐课。"这样的心声不得不引起所有的从事音乐教育的人们的深思。我们在课堂上教授的,不是现在的孩子们期待的。那是不是说一味的迎合学生们的口味就是对的?你想要什么就给你什么?  相似文献   

13.
发刊辞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希腊神话中,主掌艺术与科学的九个缪斯女神总是形影相随的。源于希腊—罗马世界并延续到文艺复兴的“七艺”(即逻辑、文法、修辞、音乐、几何、算术和天文)并重之举,也体现了人类为实现自身完美和知识均衡的可贵追求。遗憾的是,随  相似文献   

14.
简要论述了"音乐方面的教育"与"通过音乐进行教育"的本质内涵及内在关联。  相似文献   

15.
动态     
《科技新时代》2006,(1):109-110
德国瑞士“爱因斯坦奖”项目启动;潘石屹为汉王科技代富;东芝超便携投影机登场;精英转型完整系统供应商;A8音乐集团力推原创音乐。  相似文献   

16.
创造是艺术乃至将整个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也是艺术教育的根本目的,音乐教师能有意识地运用探索音响与音乐,即兴创造和创作实践的方法来培养、激发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力,让学生在获得大量音乐知识的同时,发挥自己的创造才能。  相似文献   

17.
徐娟 《科教文汇》2011,(35):176-177
绝大多数青少年都"早恋"或"单恋"过一个自己很喜欢的异性。音乐是情感的交流,音乐是感情的催化剂,音乐能够使人高尚,音乐能够使人的情感得到净化。音乐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对中学生进行情感教育,让他们把握好自身情感的发展,建立良好的感情认知。  相似文献   

18.
李建军 《金秋科苑》2010,(6):246-246
如何在生物学科课堂教学中开展活动化教学,给学生提供参与课堂教学的机会,同时为学生创造自我实现的条件,从而激发了学生主体积极性,让学生在活动中学,在快乐中学,有利于提高生物课堂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知识、技能、情感等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如何实现生物课堂教学活动化?我对此进行了专题研究与实践,通过在教学设计与实施中抓住活动中的"动点",设计好"动法","激活"学生,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9.
刘崇晓 《科教文汇》2011,(16):143-143,145
潘乔·弗拉迪盖罗夫(Pancho Vladigerov)是保加利亚近现代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及教育家。"保加利亚当代音乐与音乐基础理论学会"创始人之一。因其对保加利亚音乐事业的巨大贡献,曾经获得过三次"格奥尔基·季米特洛夫"奖。是保加利亚音乐家的重要代表之一,成为保加利亚音乐的象征。  相似文献   

20.
邓礼华 《科教文汇》2007,(9X):192-192,195
张贤亮笔下女性的命运经历了从暂时的“女神”到永远的“女奴”的转变。他笔下纯情美好的女人拯救了男主人公们,使他们变得完整。这些陪伴男人走过炼狱的“女神”把男人作为其精神家园,但是她们却永远得不到自己所创造的男人。因为男人们还有更高层次的精神家园。当男人们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家园时,这些女人也就成了男人超越苦难的垫脚石。这些女人的悲剧缘由不仅有长期以来的男权中心和知识分子的优越感作祟,而且有女人的依附性和奴性助纣为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