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生活中许多看似很"平常"的事物、现象中,却蕴含着丰富的科学知识。为了培养幼儿从小学科学、爱科学,本活动从鼓励幼儿动手操作、探索周围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科学现象入手,来丰富幼儿时自然科学的认识,激发幼儿从小爱科学、探索科学现象的兴趣和积极性,培养幼儿爱科学的情感。活动目标1.通过科学小实验发展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2.通过在操作中观察蜡的熔化、凝固的物理现象,获取物质由固体变液体、由液体变固体的具体经验。3.培养幼儿探索科学的兴趣。活动准备酒精灯、自制漏斗、模子、食蜡、烧杯、蜡制小动物、脸盆、…  相似文献   

2.
1教学目标1.1知识与技能方面了解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的曲折历程;理解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训练实验技能。1.2过程与方法方面体会科学探索的过程特征;领悟科学思维方法和科学实验方法。  相似文献   

3.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在实验中通过观察、分析、比较、抽象、概括、归纳等科学方法.对某些化学反应实质、现象以及化学实验装置从多角度、多层面做深入的研究探索.进行探究其规律的学习.能有效地解释客观事实的实验属性,从而有效地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拓展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动手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生活化的科学教育,是以幼儿生活中熟悉的事物和现象为探索内容,让幼儿在生活中学习科学.《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和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  相似文献   

5.
CAI模拟化学实验的探索与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计算机辅助教学在化学实验中的运用,为化学实验注入了生机和活力,开阔了化学实验教学的视野.本文主要在CAI模拟化学实验方面作一些探索与思考.一、CAI模拟化学实验的类型1.模拟需让学生反复观察的实验一些学生实验虽然现象明显,但由于需观察的现象比较复杂,学生在实际观察时不能够一下子较全面地观察清楚.利用CAI在演示过实验后再反复模拟,并在学生易疏忽的细节处采用放大、停留等手段,可以提供鲜明的视觉信息.2.模拟现象模糊的实验如压强对化学平衡影响的演示实验:用注射器吸入NO2和…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索新的、高成功率的反射弧分析实验方法,在传统实验方法的基础上,增加2个反射实验.通过4个完整反射弧与破坏反射弧的反射对比实验,证明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组成,缺一不可.改进后的实验现象明显,成功率可达95%.改进后的实验设计更科学、合理、严谨,逻辑推理性强,并且操作简便.  相似文献   

7.
科学发展史上许多发现都起源于实验异常现象的探索,可以说对实验异常现象的探索孕育着创新,也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探究能力的宝贵资源.因此,对实验异常现象不能轻易放过,要深入钻研,科学探究.下面介绍几个对高中化学异常实验现象探究的案例.  相似文献   

8.
世界著名物理学家丁肇中曾说:“自然科学不能离开实验基础.特别物理学是在实验中产生的。”这句话明确指出了实验对于物理科学的重要性。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指出:通过科学探究.使学生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探究方法.发展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形成尊重事实、探索真理的科学态度。因此,初中物理教学中应特别强调实验.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激发兴趣.在认真思索和总结中得出结论和规律。  相似文献   

9.
作为实验科学,化学教学最基本的特征应是以实验为基础。探索性实验是由学生自己运用实验手段,探索未知的实验和数据并在获得的现象或数据的基础上概括出实验结论的一类实验形式。在课程改革的新形势下,实施教师引导、学生探索的实验教学是化学课堂切实落实素质教育的最佳切人点。通过实施“探索性实验教学”,可以引导学生主动地探索新知识,让学生亲身经历和体验探索、发现的过程,学会科学探索的方法,获得知识技能,享受探索的乐趣,形成科学探索的基本能力。  相似文献   

10.
化学教学要与素质教育紧密结合。相互渗透,要着重强化以下几个方面:1.科学方法教育“科学”的涵义,不但表现在科学知识本身,而且也包括认识科学知识的过程和方法,即科学方法论。教师要按照科学方法论引导学生通过学习科学家研究问题的科学方法去探索新知识。例如,不能主观臆造不存在的化学式和化学方程式;要真实地反映和记录实验现象,当观察到现象与课本中的描述不一致时,要尊重事实,然后找出不一致的原因;不能拼凑实验数据,更不应在实验前就写好实验报告等等。在教学中,要结合化学史的学习,介绍因尊重事实而导致科学发现的…  相似文献   

11.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教学有利于启迪学生的科学思维.揭示化学现象的本质.因此加强实验教学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由于化学实验大多要使用到玻璃仪器和化学药品.  相似文献   

12.
以科学探究实验仪器为主体,建立有创新特色的探究实验室,从常规掌科验证型实验转向超常的综合探索型实验,有利于学生开展课题研究、科学探索、科学思考.激发学生创新思想、创新思维,培养学生敢于动手实践,从理论转向实践.更适应社会需要,使学生真正成为有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相似文献   

13.
作为实验科学,化学教学最基本的特征应是以实验为基础。探索性实验是由学生自己运用实验手段,探索未知的实验和数据并在获得的现象或数据的基础上概括出实验结论的一类实验形式。在课程改革的新形势下,实施教师引导、学生探索的实验教学是化学课堂切实落实素质教育的最佳切入点。通过实施“探索性实验教学”,可以引导学生主动地探索新知识,让学生亲身经历和体验探索、发现的过程,学会科学探索的方法,获得知识技能,享受探索的乐趣,形成科学探索的基本能力。一、探索性实验的教学模式二、探索性实验的教学实践(一)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活动与探…  相似文献   

14.
试验是一种科学检验、一种科学发现。试验的过程,既是探索的过程,也是探索能力的培养过程。化学是一门基于实验的自然科学,化学现象通过试验逐步呈现的过程,既是检验和研究过程,更是激发思维能力,培养创新能力的过程。化学教学不能没有实验。本文基于实验的科学分类,探讨了在不同试验过程中的教学意义及应用。  相似文献   

15.
幼儿科学教育活动是指: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身的活动,对周围的自然界进行感知、观察、操作、发现,以及提出问题、寻找答案的探索过程。而《纲要》中指出:"幼儿喜欢探究、操作、实验,关注自己感兴趣的事件和问题,能观察、思考身边的科学现象,学习用多种方法进行探索、实验。"而幼儿科学教育活动的形式上,以小实验为主,通过科学小实验,激发儿童的好奇心,孩子们才会主动进行科学探索,寻找问题的答案,萌发幼儿学科学的兴  相似文献   

16.
加强实验教学是提高物理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通过实验,可以加深学生对物理概念、规律和现象的认识,培养学生正确地观察实验现象,科学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掌握学习物理的方法,激发学生探索自然的兴趣,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中学物理实验包括:教师的...  相似文献   

17.
栾德青 《早期教育》2010,(10):35-35
设计意图:我在科学区投放了一些直管玩具.孩子们用沙子、小石子、小珠子等做实验,发现它们有的能通过直管.有的不能,从而产生了一个个的“为什么”。我抓住孩子们的这一兴趣点和探究点,在玩直管的基础上增加难度.引导孩子进一步探究哪些材料能穿越弯管,意在通过操作活动和观察活动激发孩子们对科学活动的探索兴趣,感知到身边一些科学现象的基本原理.由此初步培养正确的科学态度,发展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相似文献   

18.
王连鹏 《物理教师》2004,25(12):26-28
纵观2003年各省市中考试卷,科学探究性试题已成为中考题的热点.此类试题主要从实验人手,根据描述的实验现象,给定的实验数据,画出的实验图像等信息.通过分析、探究其科学规律,得出科学结论.并总结归纳出科学的探究方法.现精选部分试题并分类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刘立新 《山东教育》2013,(10):57-57
小学科学分组实验,是以学生动手操作为主,并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独立完成的实验。引导学生开展分组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有效手段.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的有效途径。综观目前小学科学课堂教学.学生开展的分组实验仍存在诸多低效现象,主要表现为。  相似文献   

20.
在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与思维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实验教学按其教学形式,大体可分为三类:A.演示实验;B.边讲边实验;C.学生分组实验.在实验教学中,如何有计划、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科学学习方法与思维方法,提高他们的学习水平,是我们广大化学教师需要认真探讨的重要课题.一.实验教学中科学学习方法的培养1.科学观察方法的培养观察是学生直接获得感知对象信息的过程,科学的观察方法是一种最基本、最重要的学习方法.学生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往往带有强烈的好奇心,但是注意力不集中,目的不明确,分不清主次,常常忽略了本质现象,甚至有的学生出现看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