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5 毫秒
1.
《学习之友》2010,(5):64-64
“二月春分,八月秋分,昼夜不长不短;三年一闰。五年再闰。四阳无错无差。”这副对联的上联不但指明了春分、秋分这两个节气所在的月份(农历),而且把这两个节气的时间特点——二月八月昼夜相平,也讲得清清楚楚;下联则讲了农历闰年的规律,其科学性也是毋庸置疑的。  相似文献   

2.
一个人一年过一次生日,这是常识。但如果以公历来推算,今年二月二十九日出生的小孩,则只能每四年过一次生日,因为每隔四年二月份才有二十九这一天。现在提出另一个有趣的问题,一年能过两次生日吗?假若以农历记载为准,则完全可能。如去年农历(乙亥年)闰八月,即前后有两个八月,那么以前属  相似文献   

3.
农历八月十五,为中秋节。根据中国古代历法,农历八月居于秋季的正中,所以,称作“仲”,“仲”即居中的思意。而八五日,又居“促秋”之中,故称为“中秋节”或“仲秋节”。这天,月色倍明于常时,所以又称月夕”。  相似文献   

4.
津城 《小读者》2011,(4):48-48
你知道吗,据我国天文教育专家赵之珩介绍说.农历兔年从2011年2月3日开始.到2012年1月22日结束.共354天。农历兔年之后的农历龙年有一个“闰四月”,这一年共有384天。  相似文献   

5.
趣联征对     
(一)一岁两春双五月(征下联) 说明:2009年农历己丑年有两个“立春”节气,分别在正月初十日及十二月二十一日,此谓“一岁两春”;2009年农历闰五月,此谓“双五月”。联中有“一、两、双、五”等词,联语意思清楚。要求下联也要有此特点。  相似文献   

6.
1吃月饼喽!2你知道中秋节是哪天吗?3听我妈妈说是农历八月十五。农历八月十五日为中秋节,又称“团圆节”、“丰收节”,俗称八月节。农历八月十五日恰逢三秋半,故称“中秋”。北宋太宗时规定八月十五日为中秋节,节日里有祭月、拜月、赏月、吃月饼的风俗。5我听说中秋节又叫“果子节”呢!6因为很多果子收获!7为什么人们总说十五的月亮十六圆呢?8这是指别的。9什么别的?在封建社会,八月十五虽然是团圆节,但已婚女人在这一天只能在婆家过,不能与亲生父母团圆。到了十六日才可以回娘家了,父母兄弟姐妹聚集到了一起,这才是真正的大团圆。1011你知…  相似文献   

7.
根据传统重日岁时的主体、普遍、系统特点,能够确认它们的本土和原始性质,并溯及其象数土壤。而原始十月历与后来农历的时间错位,能够为多数传统节日的由来提供解释:随着农历取十月历而代之,重日祭仪通过两种变形途径出现在农历中:一是整体摹仿,即移植重日节俗于农历同名日子;二是个别匿名.即在维持十月历时间的同时,部分重日匿名为农历对应日子的名称,如“二月八”、“八月十五”等。  相似文献   

8.
翻开2009年6月23日这天的日历,又有一个农历五月展现在眼前,这就是今年的农历"闰五月".  相似文献   

9.
戴素英 《河北教育》2006,(11):24-24
这种写法不规范。据《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农历月日应用汉字表示。所以“八月十五中秋节”不能写成“8月15中秋节”。根据规定,干支纪年的月日也用汉字表示,例如“庚辰年九月二十九日”不能写成“庚辰年9月29日”。  相似文献   

10.
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端午古称重五,与九月九日称重九之意相同,又称“端五”或“端阳”,是我国民间传统三大节日(春节、端午、中秋)之一。“端”是开始的意思。《风土记》里说:“仲夏端午。端者,初也。”每月有三个五日,头一个五日就是“端五”。农历的正月开始为寅月,按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顺序推算,第五个月正是“午月”。古人常把“五日”写成“午日”,所以,“端五”可以写成“端午”。到了唐代,因唐玄宗是八月五日生,为避  相似文献   

11.
农历八月十五日是我国的传统佳节——中秋节。所谓中秋,乃因八月十五日在秋季正中。唐代诗人韦庄《送李秀才归荆溪》诗云:“八月中秋月正圆,送君吟上木兰船。”这说明每至中秋佳节,古代的诗人墨客常面  相似文献   

12.
吟诗圣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见高中语文第六册)“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心里总不免犯疑,这“秋高”难道是指“秋深”?可课本的注释却毫不含糊:[秋高]秋深。众所周知,农历七、八、九三个月,为秋季。八月,时届仲秋,岂能说成“秋深”?如果说八月“秋深”,那么九月呢?其实,诗中所言“秋高”,与成语“秋高气爽”的“秋高”义同。农历八月,炎暑已消。此时天空显得特别高蓝,、气候也变得分外凉爽。正如白乐天《秋日与张宾客舒著作同游龙门醉中狂歌凡二百三十八字》所云:“秋天高高秋光清,秋风袅袅秋虫鸣。”顺…  相似文献   

13.
大家知道,农历每11年设置4个闰年。公历每四年一闰,一百年少一闰,四百年又多一闰。农历去年闰十月,公历去年闰2月。农历闰年加一个月,公历闰年加一天。我国通用的这两种历法,按上述办法设置闰年,固然有天文学上的原因,但也有其数学道理。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的时间是365天5小时48分46秒,合365.2422天,而月亮绕地球一周(农历的一个朔望月)的时间是29天12小时44分2.9秒,合29.5306天,于是用辗转相除法,将一年中含有的月数365.2422/29.5306化为连分数得:  相似文献   

14.
1989年8月8日《人民日报》报道:今年是孔子诞辰2540周年,生日的农历日期是八月二十七日,公历日期为9月28日。这是怎样算出来的呢? 经史学家与历法学家研究认定,孔子是生于鲁襄公二十二年十月庚子。要算出它的公历、农历日期,当前我们可以求助于南京紫金山天文台张培瑜先生的专著《中国先秦史历表》。从《中国先秦史历表》可以查到鲁襄公二十二年(周灵王二十一年)十月朔(即十月初一)是甲戌,公历为公元前551年9月8日。根据六十甲子的排列次序,从“甲戌”数到“庚子”是  相似文献   

15.
月亮的裙子     
一天,月亮姑娘来到小熊裁缝店要做一件花裙子。小熊看到两头尖尖、像只小船似的月牙儿姑娘,连声说:“好, 好,今天是农历八月初五,过十天你来取裙子吧。”八月十五那天,月  相似文献   

16.
现行小学语文教材六年制第七册《观潮》一文中写道:“农历八月十八是一年一度的观潮日。”在教学中,有不少学生会问:“像这种大潮平常会有吗?如果没有,为什么只有每年八月十八这天有?这种规律又是如何形成的?如果常有,为什么又只有八月十八这天最为壮观?”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查阅了许多资料,请教了好多老师,终于找到了较完整的答案。先说自然原因。钱塘江潮是一种潮汐现象。我们大家都知道,天体之间存在着万有引力,因月球和太阳对地球表面各处海水的引力不同所引起的海洋水面的周期性涨落现象称为“海潮”,又因为我们把早晨称“朝”(zhāo),…  相似文献   

17.
今年农历(癸酉年)是闰年,全年13个月,有383天。农历为何要设置闰年月?今年为何闰三月呢? 公历是以地球绕太阳公转作为根据的历法,所以又称阳历。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为一回归年其周期是365.2422天。因此公历平年是365天,闰年是366天。被民间习惯称作阴历的农历,实际上是一种阴阳合历:所谓“阴”,它的历月以朔望月为基础,平均为29.5306天,因此大月30天,小月29天;所谓“阳”,它的历年基本适应回归年,以每年“立春”前后的一个朔日为岁首——正月初一。这样农历平年12个月只有354天左右,比公历年少11天左右,两三个农历平年就会与公历相差一个月左右,久而久之,会出现寒暑  相似文献   

18.
沈海滨 《小读者》2011,(9):39-40
“遥望明月共此时,欢度佳节同相知。” 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中国传统的中秋佳节。受中华文化的影响,中秋节也是东南亚和东北亚一些国家尤其是生活在当地的华侨华人的传统节日。  相似文献   

19.
我国重要节日元宵节和中秋节分别是农历正月十五、八月十五,而台州元宵节在正月十四,中秋节在八月十六,宁波、舟山中秋节也是八月十六,分别提前一日、延后一日。在台州、宁波流传着多种有关这两个节日起源的传说,考证地方历史,较为可信的是元宵节正月十四起源于初唐台州筑城,中秋节八月十六起源于元末方国珍起事占领甬台温,为纪念其母而改。  相似文献   

20.
中秋节     
中秋起源: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佳节。根据史籍的记载,“中秋”一词最早出现在《周礼》一书中。到魏晋时,有“谕尚书镇牛淆,中秋夕与左右微服泛江”的记载。直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这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根据我国的历法,农历八月在秋季中间,为秋季的第二个月,称为“仲秋”,而八月十五又在“仲秋”之中,所以称“中秋”。中秋节有许多别称:因节期在八月十五,所以称“八月节”、“八月半”;因中秋节的主要活动都是围绕“月”进行的,所以又俗称“月节”“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