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4 毫秒
1.
科教兴国,人才为本。跨入二十一世纪,中国要发展,最缺乏的不是土地、资源、资金,而是人才,尤其是具有科技创新、知识创新的人才。 在新的形势下,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首先必须树立新的教育观。我们应该确立这样的观念:书本上的是知识,书本以外的也是知识;学校内有课程,学校外也有课程;能进入高等学府深造的是人才,能适应生活、创造生活的也是人才。我们应该以科学民主的现代教育思想为指导,努力实现教育观念上的四个“转向”:要由过去仅着眼于培养少数“尖子”,转向不仅要培养“尖子”,更需要着眼于提高全体学生的知…  相似文献   

2.
技校体育是技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技工学校培养的学生既要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又要具有一定的文化知识、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更要具备健康的体魄。因此,体育课在技校教育的整个教学过程中是一门不可缺少的课程。其教学任务主要是增强学生体质,通过教学和训练使学  相似文献   

3.
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教育要着眼于学生潜能的唤醒、开掘与提升,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要着眼于学生的全面成长,促进学生知识、情感、态度与技能等方面的和谐发展;要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和学生的独立需求,促进学生有特色的发展;要关注学生的终身学  相似文献   

4.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历次课程改革的继续,是一场涉及到课堂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方式以及学校日常管理的全方位的变革,并最终反映在教师的教育观念、教育方式、教学行为的改变上。新课程对教师的挑战是不言而喻的,它对教师的专业发展也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就是教师要成为学生成长的引领者,学生潜能的唤醒者,教育内容的研究者,教育艺术的探索者,学生知识建构的促进者,学校制度建设的参与者,校本课程的开发者。当前,广大教师最迫切的是要构建新的教育价值观,形成新的教育意识。■一、课程意识———实现教…  相似文献   

5.
校园体育文化在学校隐蔽课程中的核心地位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校园体育文化在学校隐蔽课程中的核心地位进行了探讨;分析了校园体育文化是促进学生体育发展的隐蔽课程;结论认为要改变学生体质健康下降的现状,需确立校园体育文化在学校隐蔽课程中的核心地位,这对当前学校体育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我国高等院校体育课程改革,应遵循世界潮流,更新思想,转变观念,确立“终身化、民主化、个性化”的大学生体育观,与健康教育、生活教育相结合,与未来社会接轨,建立起学校、社会、家庭体育相联系的新体制,这是新时期社会发展对高等院校体育课程改革的要求,也是在新形势下全面展示体育育人功能的关键所在,因此,高等院校公共体育课程的项目选择就要充分考虑学科的需要、学生的需要和社会的需要,形成多科形式交叉组合的课程结构群;课程设置也应该突破现有的平面结构,拓展成为多层次,立体化的课程体系,这就要求大学体育教师思想必须适应新形势,要更新自己的观念,致力于提高学生的体育能力,发挥学生个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而且要注重体育教育的文化性、娱乐性和健身性,培养学生自我学习体育文化知识的兴趣与能力;此外,还应进行专项性或有深度的学习,教师还应该适当提升学生的理论高度,引导学生学会对体育比赛和运动美学更高层次的欣赏,加强理论知识的教学与灌输。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20世纪中国体育课程变革的历史考察,研究认为,当代学校体育课程的变革是随着文化的变迁而演变的,它与整个中国社会文化的变革、转型呈"同步状态",学校体育课程的未来发展方向应当继承发扬优秀的文化传统,并面向世界.  相似文献   

8.
学校的奥林匹克教育不仅是一种文化教育,更应该让学生在运动中体验奥林匹克深邃的精神实质。构建适合不同阶段学生身心特点、融合奥林匹克知识与精神的体育游戏,充分发挥体育课堂教学的核心作用,同时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各种形式的体育活动,将有助于学生全面了解奥运知识及奥林匹克文化,深刻体验奥林匹克精神,为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奠定基础,也必将完善和推动学校体育课程改革与发展。  相似文献   

9.
当今新课程的改革,有两个基本指向:一是指向人,力图通过课程改革,改变校长和教师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归根到底,是要改变教育中的人的生存方式,促使每一个人都能够主动发展和完善自身。显然,这是一场从知识回归生命本身,具有生命性的改革。二是指向文化。新课程不仅要改变人,而且要改变文化。对于学校而言,新课程的改革,带来的绝不是某一领域、某一局部、某一点的变革,而是整体性的学校文化的变革。简而言之,新课程是一场文化性的改革,它试图从文化的根基上重塑中国基础教育的内涵与品质。我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这场改…  相似文献   

10.
<正>朱永新教授说:"未来不是我们要去的地方,未来就是我们正在创造的地方。"未来教育、未来学校,旨在基于"云"背景,将各种先进技术应用于学校教育教学实践,推动教与学方式的转变,从而创造高质量、多样化的学校教育形态。未来学校应该是在"与时俱进的文化"引领下的,集社交体验、趣味学习为一体的场所。它应该具有"基础设施建设、学习方式变革、教育流程再造"三层境界和"智能化、网络化、数据化"三大特征。  相似文献   

11.
在教学过程中看到大学生体育与健康教育经常不被学生所重视,笔者从传统文化入手来考察影响大学生体育与健康教育的文化障碍。笔者认为在高等院校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过程中讲授传统儒文化的健身思想时,难以运用实证论的方法讲出令学生信服的内容,在介绍中国传统道家养生文化时又缺少具有说服力的理论支持。而传统意识和文化在很大程度上还控制着大学生的体育与健康行为。这种由现代文化和传统文化的碰撞而产生的尴尬必然影响学校体育与健康教育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文章通过对体育文化、体育文化的区域性、时代性特征以及文化对体育的影响的论述,探讨了如何在新形势下进行体育教学改革,及利用社会体育文化和在学校中形成的体育文化氛围来培养学生兴趣,以达到提高大学生体育文化素质和体育教学效果之目的。  相似文献   

13.
由于文化传统和现实功利主义取向的影响,文化素质教育被当前高职教育弱化。在推进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的道路上,高职院校应将文化素质教育与职业技能教育并重。结合学校的历史和特色,打造高职校特色文化。结合高职校的办学优势,努力推进质量立校。开展高职校多元的主题活动,搭建文化素质教育平台。  相似文献   

14.
高等教育的最高价值在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以整体论视野对素质教育进行考察,其知识、能力、素质不是并列的,而是部分与综合效应(全面发展的人)的关系。文化育人作为素质教育的一种模式,其实质是在知识教育中,通过文化价值等因素的介入,以文化的有机整体,实现"文而化之"。在教育内容上,文化育人意味着以文化整体观来认识科学知识与人文知识并贯穿于教育过程,在教育途径的选择上,文化育人注重知识内化,强调通过内化和升华,使之成为教育对象的一种文化自觉。  相似文献   

15.
高校国防教育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其他教育形式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大学生中开展国防教育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国防意识、集体主义观念、组织纪律性、身心素质和科学文化素养,是培养和造就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6.
开发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可以弥补远程教育中人文关怀方面网络教育资源的不足,唤醒大学生对本民族文化的自觉。服饰作为穿在身上的一种视觉文化,蕴涵着丰富的中华民族的历史信息和精神内涵,对培养当代大学生人文素养大有裨益。运用信息技术和网络平台,将传统的中国服饰文化资源转化为生动形象的远程教育视觉化资源,能获得既提高学生视觉素养又有效唤醒文化自觉意识的双重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是我国各高校面向 2 1世纪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师范生整体素质不高的根本原因、是缺乏丰厚的文化底蕴。师范教育的人文化倾向、要求师范生会为师、会育人、会教研、会管理。这些对师范教育质的规定性 ,要求师范生文化素质教育必须走内涵式发展的路子 ,在师范大学生的政治和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人文素质、心理素质、教师职业素质和审美素质等方面的教育和培养上下功夫 ,必须处理好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民族文化和世界文化、先进文化与强势文化、“授业”与“传道”、政治理论课和文化专业课等方面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大学英语教学与文化素质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英语教学中应寓文化教育于语言教学之中,并指导学生在使用西方文化时吸取其精华,在双语文化的对比中理解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要引导学生不断地体验、感悟,把文化知识内化为文化素质。  相似文献   

19.
体育文化促进成人教育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成人教育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及其影响因素,并讨论了体育文化对成人教育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提出了构建有利于成人教育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体育文化环境的思路。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校本科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通识教育改革受到愈来愈多高校的重视和青睐,但是囿于我国高校传统专业教育体制和思想观念的束缚和对通识教育理念认识的不足,导致高校通识教育改革陷入进退维谷的实践困境之中,如“专业本位”的实践逻辑削弱了通识教育的基础性地位;多学科的折衷平衡消解了通识教育的核心价值;通识教育的“课程化实践”遮蔽了文化育人的体系化建构等等。对此,我国高校亟需摆脱旧有观念和体制的禁锢,确立“文化育人”的通识教育核心理念,促进通识教育多元文化的有机融合,构建起全员参与、多元协同的育人体系,进而推动通识教育理念与实践的创新发展,提升学校创新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