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一个人的价值导向,能对人的行为进行正确的指导,行为习惯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从日常的点滴小事着手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处于低龄阶段,是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针对小学低年级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进行初步探讨,分析培养良好行为习惯对于小学低年级学生的重要性及培养策略,以促进小学低年级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相似文献   

2.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教师不仅要给学生传授知识,还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为他们的健康成长打下扎实的基础。小学生年龄小,可塑性强,他们的行为习惯容易养成也容易改变.因此,小学阶段是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最佳时机。那么。如何才能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呢?  相似文献   

3.
良好的行为习惯是提升学生学习效率的关键所在。那么,是谁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呢?是教师,还是家长?事实上,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既离不开教师苦口婆心的说教,也离不开家长不厌其烦的督促。总之,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是家校共育的结果。在借鉴相关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紧紧围绕小学数学教学,以开诚布公的家长会、便于讨论交流的家长微信群、校讯通平台以及形式多样的作业题等为切入口,浅谈家校共育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策略。  相似文献   

4.
车驰明 《学周刊C版》2019,(5):145-146
培养学生养成的良好行为习惯是当前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部分,但由于学校在养成教育认知上、教师在养成教育行为上、家长在养成教育方法上等多方面存在着问题,学校应该借助各种活动,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利用示范引领,带动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通过班级管理,促使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  相似文献   

5.
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是教育工作者的共同目标,也是开发智力和培养能力的需求。回顾自己的从教生涯,笔者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方面做了一些工作。一、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应通过点点滴滴进行渗透良好的行为习惯主要指学生端正的学习态度、正确的价值观、积极的进取精神和不轻言放弃的奋发劲头,这些行为习惯的培养将为学生的成长奠定扎实的基础,让他们在  相似文献   

6.
良好的行为习惯将会是伴随学生一生的重要的无形财富,所以,如何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大问题。培养良好行为习惯应该坚持如下原则:  相似文献   

7.
小学低年级阶段是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黄金时期,帮助低年级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促进其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良好行为习惯,需要老师不断创新教育和培养模式,采纳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新颖方法,并且需要老师与家长共同合作,共同努力。本文主要探讨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8.
小学班主任任重而道远,而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小学阶段除了学习以外的一个很重要的举措。文章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阐述班主任是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观学生实际,设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计划;重学生意识,有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观念;定学生干部,有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助力;树学生楷模,有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风帆;开学生活动,有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舞台;引多方共助,有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合力。  相似文献   

9.
伊秀红 《文教资料》2014,(35):101-102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对于他们的健康成长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使其受益一生。因此,教师在培养小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中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培养小学生认真书写的习惯;二是培养学生预习与复习的习惯;三是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的习惯;四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外阅读的习惯;五是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相似文献   

10.
学生学习行为习惯的好与坏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学生的学习成绩,甚至影响着该生的一生。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作为教师,不仅是要传授给学生受用的科学知识,还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那么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呢?  相似文献   

11.
李国龙 《成才之路》2021,(14):34-35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学校需要高度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要从日常生活入手,教师要在班队会活动中、在自身的以身作则中、在正向鼓励中、在劳动活动中、在学习活动中、在校园活动中、在家校沟通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相似文献   

12.
长篇短制     
申仁智《浅谈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当前对中学生的教育需要从各方面去开展和进行,但实际在强调素质教育的同时侧重更多的是应试教育。人们关心的是学生的文化成绩,却忽视了对其他各方面的培养和教育。我觉得学生的优劣主要取决于他的行为习惯的好坏。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要从以下三方面进行。⑴从平常生活中的点滴抓起,为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奠定基础。⑵从个别学生的典型事例做起,切实纠正学生的不良习惯。⑶正确协调搭配不同类型的学生,努力培养出具有良好行为习惯的班集体。沈岳夫《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  相似文献   

13.
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是教书育人的重要内容。要搞好这项工作 ,就必须紧紧围绕“小学生养成教育研究”这个中心课题 ,把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作为养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 ,就需要加强班级管理工作 ,使养成教育贯穿于课堂教学、以及学校、家庭和社会等相关教育的全过程。首先 ,应确立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 ,进行养成教育的制度和方案 ,使这项工作走上规范化和制度化之路。为此 ,应根据各科课堂教学的特点 ,以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为目标 ,制订课题和“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研究”实施方案 ,确立指导思想、目标内容和实施细则、实施…  相似文献   

14.
郑如 《青海教育》2014,(6):45-45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教师是学生成长的引路人,不仅要给学生传授知识,更要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他们的健康成长打下扎实的基础。如何才能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呢?在此谈谈我自己的一些做法。  相似文献   

15.
养成教育就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使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每一位数学教师都应该及时纠正学生不良的数学作业习惯,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作业习惯,使学生学好数学。本文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对小学生良好数学作业习惯的培养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6.
首先从内在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到外在培养的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中的心理素质、创新意识、勤奋自学的能力、良好的行为习惯、劳动的信念和艺术等多方面来论证在农村学生中的养成教育必须从家庭、社会、学校全方位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  相似文献   

17.
在我国,学校教育不仅是为了给学生传授相应的课程知识,还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教师要通过分析小学生当前行为习惯中存在的那些不良行为以及形成原因,从而找到培养学生行为习惯的方式。美术课程因为受到学生喜欢,所以在培养学生的行为习惯上有着天然的优势,能够使行为习惯的培养达到更好的效果,更能够推动学生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小学教育是小学生实现自我成长的初始阶段,良好的行为习惯可以帮助小学生更好地提高自我。主要阐述了以自律为起点,培养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策略,旨在帮助小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在小学学习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自律意识,提高其道德素养。  相似文献   

19.
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学生不断获取知识并提升综合素质的重要行为和心理基础。本文通过分析如今小学生学习习惯培养的薄弱欠缺之处,提出了增强行为习惯培养在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的渗透、提升教师在学生行为习惯培养过程中的参与感、深化学生对于行为习惯培养意义的认识的培养策略。  相似文献   

20.
培养学前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对孩子今后的发展至关重要,必须加倍重视,在学前阶段对学生进行行为习惯的培养和锻炼,为其今后人生打下坚实的基础。主要研究和分析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主要方法和策略,希望给其他幼儿老师和家长培养学前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带来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