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泰山月,是很美的。那空明澄碧的月色,令人想起潺潺的清泉。坐在泰山极顶的观月峰上赏月,云淡风轻,玉盏般的圆月,悄无声息地悬在空中,那样的清,那样的静,恰似一泓蓄满琼浆的晶亮亮的湖,恍如一伸手,就可以掬下一杯清冽冽的甘露哩!  相似文献   

2.
夜月     
夜间醒来,发现自己是被月光照醒的。透过窗帘,望见明晃晃的一轮满月挂在天上,被浓重的夜色衬得分外耀眼。于是,小屋里就充满了清冷冷的月辉。轻,薄,透,亮,冷……道不出那摄人心魄的纤巧婉盈,说不尽那渗入骨髓的悄怆幽邃。细想来,也只有柳河东那“凄神寒骨”,那“清”才贴切,才形容得尽。环顾四周,发现自己是已经笼罩在月色中了———不,我竟是浸在了如水的月华之中。桌上的玻璃板不甘寂寞地折射出一棱又一棱的清辉,与天上撒下的无隙无缝的光华接在了一起,融在了一起;水缸里,沉睡的金鱼仍不忘摇一下头,摆一下尾,把水晃得…  相似文献   

3.
这是一个春夜。菊奶奶坐在一丛丁香花下,安静地用目光抚摸过如水的月色。那月色正在丁香花上轻轻柔柔地行走着,满带着馨香,满带着温柔。菊奶奶很喜欢看如此的月色,也很喜欢月色中丁香微微的香。但就在这时,月光突然消失了,丁香花也不见了。一个深重的黑影站在菊奶奶的面前。  相似文献   

4.
曾经,我是那样的单纯,就如同天上的那一轮圆月,那般明亮皎洁。  相似文献   

5.
月夜赋     
一轮新月,带着难以描绘的羞涩上了天。天,那么悠远,缀满了星斗,如宝石、似珍珠、像玛瑙。月光润润,星光莹莹。天,蓝莹莹;地,亮晶晶。大地在追寻月夜的韵致。楼下的那棵樟树,在月光下,倒映着它清秀的倩影。月色渐浓,暮色亦随之变深。天边的月啊,是那样娇美。也就是这样一个月夜,  相似文献   

6.
嵇康的月色     
正今夜月色甚好。当年的月亮,想必更是绝色。取一盆水放在阳台,在那荡漾的水波里,我凭借着这一颗月亮,回望魏晋。历代语言学家送给它的词语中都少不得一个"风"字,风流、风情、风姿、风神……而在今夜的月色里,我却独见嵇康,独见这魏晋风骨。千百年前,多少文人墨客便是因着这一轮皎洁,愿意做那清风中独守明月的大树,孤独而坚定地守望一生。于是就着这月,我梦回魏晋,再见嵇康。  相似文献   

7.
焦顺华 《四川教育》2006,(11):43-43
月亮又升起来了,我又忍不住静坐窗前,痴痴地凝望那夜空中的一轮明月,柔和的月色又洒满了我的眼……沐浴着柔柔的月光,眼前便浮现出那情、那景,那月光下的启蒙,我便依稀也回到那梦幻般的童年,幸福地依偎在母亲的怀抱里……“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歌谣便不同”——这,就是仲剑峰老  相似文献   

8.
月夜情思     
李颖 《山东教育》2011,(1):111-111
今晚,月色如水,皎洁如银;今晚,月圆如盘,月明如镜!  相似文献   

9.
<正> 苍茫大漠,月色如水。一群戍边的将士, 正围着熊熊的篝火举杯畅饮。有人弹起了助兴的琵琶,时而舒缓如行云流水,时而急促如激泉进射,更加引发了将士们的豪气。那盛满葡萄美酒的夜光杯,在清亮的月色下显得越发晶莹透亮,熠熠生辉……读着这样一首充满边塞风情的古诗,相信每个同学都会陶醉其中,产生无限的遐想。  相似文献   

10.
品茶人生     
王涛 《中学教育》2006,(10):58-58
平生烟酒不沾,惟一的嗜好便是饮茶。只要有空闲,便喜爱用玻璃杯沏一杯清茶。然后坐在一旁,静神观看杯中那沉浮的茶叶,放松一下劳累的身心。茶喝得久了,看得久了,便慢慢地感受到许多,人生如茶,品茶如品人生。一片茶叶,看起来是那样细小、纤弱,那样地无足轻重,但却又是那样地微妙。当它被放进杯中。一旦与水融合,便释放出自己的一切,毫无保留地贡献出自己的全部精华,完成了自己的全部价值。  相似文献   

11.
有一年的中秋节极冷,傍晚便下了场雪,地上积了薄薄的一层,夜里一时未融,天便晴开,圆月升空.月光照在那层雪上,银辉流泻,氤氲着一种清冷迷蒙的氛围.雪极浅,月光淡淡,两相辉映,一时分不清是雪还是月色满庭.  相似文献   

12.
《阅读与鉴赏》2006,(7):136-138
一、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洞仙歌 赵鼎空山雨过,月色浮新酿。把盏无人共心赏。漫悲吟,独自拈断霜须。还就寝,秋入孤衾渐爽。可怜窗外竹,不怕西风,一夜潇潇弄疏响。奈此九回肠,万斛清愁,人何处、邈如天样。纵陇水秦云阻归音,便不许时闲,梦中寻访?  相似文献   

13.
冷月钟笛     
月色是一把寒刀,森森闪着冷芒。有时候,月色的善良温和像一个婉致的少女,而如今,我坐在荒凉而空茫的城垛上,月色便仿佛一个年老的海盗,虽退守到砖墙的角落,他的眼睛犹青青地闪着光,手里还握着年轻时砍钝了的水手刀。  相似文献   

14.
去年中秋后的一天,月似乎更圆。华东老师踏着如水月色来到我的居室:“新月堂”。  相似文献   

15.
翻开唐诗宋词 ,吟咏月亮的名篇佳作比比皆是。古代文人为何钟情于这一物象 ?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 :一、用月色渲染气氛 ,表达贬谪的悲凉、怀才不遇的感慨古代为官清政廉洁、敢于直谏 ,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正直文人 ,往往逃脱不掉被贬官流放的命运。因而古诗中这类题材的作品数量就很可观。而月亮这一审美物象 ,便成为一种美好的象征出现在他们的作品中 ,抒发他们人生无常的感慨。如苏轼的《卜算子》 :“缺月挂疏桐 ,漏断人初静 ,谁见幽人独往来 ,缥缈孤鸿影。”这首词写于他被贬黄州之时 ,是一首咏物词 ,咏一只孤独寂寞的鸿雁。词的开头 ,便用…  相似文献   

16.
正2013年12月12日晴月当夜色如墨迹渗漏般蘸满苍穹,当人间的炊烟与星河的灯市一同璨然,在那遥远的玉宇,嫦娥开始翩然起舞于广寒宫,那袅娜的素练映衬起影影绰绰的银辉,那清冷的乳色,想必便是天宫的阑珊灯火和仙子的明眸秋波吧。月上如此,地上却非歌舞升平的丝竹管弦,而是天涯人吟哦一片、愁肠绪语。那种如月华般无处不及却空灵虚渺的感怀袭来,灵魂脱壳而出,融入皎洁的月色,寻寻觅觅一方归宿。  相似文献   

17.
流逝的古典     
温习一下这随手撷来的句子吧:“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那样明亮的户外,那样的四季,那样的江河岳脉——若荷尔德林之“诗意的栖居”成立的话,至少这洁净的山光水色乃必需的吧。可是,它们今天又在哪儿呢?那“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的天光明澈,那“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的皎月寂静……今安在?从自然的角度讲,古人的世界要比现代人丰富得多,健康而优雅得多。地球上自几十亿年前出现生命以来,生物物种的诞生、进化、灭绝就不断上演,物种灭绝本属自然进…  相似文献   

18.
夏日的夜晚     
风轻轻地吹着,刚下过一场急雨,今晚可不像前几天那样闷热。坐在操场上,微风轻拂,浑身凉爽;白天的焦躁和憋闷早已消逝而尽,享受之余,不由观赏起夜色来。半圆形的月亮悬在东天,天空中不时飘过片片黑云,乍一看,你会觉得那不是云块在游动,而是月儿在云中穿行。每当云块遮住了朦胧的月色,大地便陡地暗下来,但片刻又恢复了光明。不见空中有一颗星星,倒是南天偶尔闪过几道电光,显出这宁静的夜的不平静。  相似文献   

19.
记得在乡下教书的时候,学校周边有草地、水田、池塘,春天来临,便会生长许多杂草,开出许多小花,养育许多青蛙。孩子们课余,喜欢在草地上采花和游戏,特喜欢在水田边逗青蛙。白天,因为有阳光、花草和小孩子们,足以把我的生活装点得美丽而又温馨。唯有月夜,校园的里里外外是完全属于我的。这时候夜安睡了,七八颗星天外,一轮皎洁的月儿来到窗户前,来到水田边,来到池塘上,映得那水好一片白。在白水里,春情勃发的青蛙们围着月儿,仿佛是要把那一轮月儿端详个究竟,一睹嫦娥芳容。待他们奢望殆尽的时候,青蛙们就如同孩子,一齐坐在水上唱歌。那就是我的…  相似文献   

20.
琵琶行     
窗外,月色如水,一丝月光泻进船窗来,照在床头我那把心爱的琵琶上,晶莹的琴弦上跳跃着璀璨的光芒,让我心底不由升起一股想拿起它的渴望。想起从前,又看看现在自己独守空船孤独沦落的模样,终于忍不住,抚摸了一下琴弦。“咚”,那一丝颤动仿佛触动了我灵魂深处本静如死水的湖面,激起一圈涟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