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作文教学中,经常会碰到这样的情况:写熟悉的事物,小学生不一定能准确地写出事物的特点。究其原因,主要是观察得不仔细,停留在粗浅的表面。我在进行12册第5单元作文教学时,根据训练要求,围绕着教会学生深入地观察事物,进行了一次尝试。我提出了作文练习《我最喜爱的动(植)物》简单提示了要点,然后放手让学生去写。学生看到这个题目很高兴,认为这个题目写的是自己最喜爱的内容,好写。可是大部分学生的作文写得很空洞。写动  相似文献   

2.
设计理念我们在指导学生作文中发现,即使学生有了习作素材,写出来的作文仍然显得空洞,不够具体。究其根源,在于学生缺乏仔细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往往忽视自身的感受。新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  相似文献   

3.
六年制语文课本第十册基础训练6的作文是:把自己的好朋友介绍给大家。(具体要求,详见课本) 这次习作的要求是介绍人物特点,那么怎样才能写好这篇作文呢?  相似文献   

4.
今天 ,我和大家共同探讨的课题是“写人的外貌”作文教学。现就自己的设计与感受谈几点认识 ,仅供同仁参考。一、依纲据本 制定目标“写人的外貌”作文训练是九义小语第五册基础训练 6的作文题。大纲要求中年级学生作文重点是进行段的训练 ,注重片断描写。这次作文训练又是对学生进行写人的初步训练 ,学会抓住人物的“身材、长相、衣服、神态”四个方面进行描写。我根据大纲、教材的特点 ,制定了观察、说话、写话三个教学目标 ,由浅入深 ,循序渐进。 1 观察目标 :有顺序地观察人物外貌 ;2 说话目标 :按一定顺序说出人物的外貌 ;3 写话目…  相似文献   

5.
新课标提出让低年段学生“对写话有兴趣,留心周围事物,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那么,如何实现这一目标呢?我们可从以下几方面努力。一、精心选择写话内容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教师指导写话的时候就要善于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让他们有话想写。1.在图画中畅想。低年级的教材中配有很多精美、富有情趣的图画,学生们拿到书,最爱翻看的就是这些图画。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些图片,指导学生观察图中人物的表情、神态、动作进行写话。每个学期,我都会让学生来进行一次“写封面”的写话练习.苏教版低年级四册教材的封面图片,从《上学去》《放风筝》到《放牛娃》,都色彩艳丽.人物表情丰富,内容生动。其中第三册的封面图片上.是妈妈在给一个小学生整理红领巾,写话前,我先引导学生观察人物和景物,让他们从葡萄、盆栽、人物的衣着上明确时间、地点,再观察人物的动作、神情,说说妈妈在做什么,想象妈妈会说什么,孩子在想什么,至于是写成“开学第一天”还是“让我自己去上学”,就不做限制,只要合情理就可以了。  相似文献   

6.
“师生关在教室里,老师出题学生写”的作文教学很容易导致学生“无话可说,无文可作”。怎样解决这一难题呢?“师生深入生活中,同找题材共作文”是一种好方法。如训练学生“按空间位置的转换叙事”,就可带学生郊游,训练学生在“按空间位置的转换叙事”的同时“抓住特点观察叙述事物”写游记。指导写这种游记,不妨采用如下做法。一、观察描述,抓住特点1.指导抓住特点观察事物春天,让学生带着“我在什么事物上找到了春天”的问题边游览边观察周围事物,用提问方式引导观察:  相似文献   

7.
在小学作文训练中 ,“把内容写具体”是一项基本要求 ,而大部分学生习作中最困难的就是不知怎样把内容写具体 ,特别三年级学生。因此 ,在作文指导课中启发学生怎样把内容写具体便成为教师教学的重点。在一学期的教学实践中 ,我作了几点有效的尝试。一、“看一看”再写小学生对周围的事物往往不大关心 ,熟视无睹 ,教师必须组织学生投入到生活中去 ,激发学生观察的兴趣 ,培养学生观察的习惯。这样才能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在第一单元的作文教学中 ,我就先让学生认真观察插图《悄悄话》 ,先从图的名字或人物的表情等几方面来观察 ,然后再把观察…  相似文献   

8.
正一、量化作文评分标准学生作文除了靠他们自己的实践、领悟外,还要靠教师的指导。高尔基说过,"我在提笔之前,总要给自己提出三个问题:我想学什么,如何写,以及为什么写。"教师必须善于创设作文的情境,精心设计导语,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出现创作冲动;同时量化作文评分标准,让学生知道自己所写的作文是优秀的、还是良好的,做到心中有数。例如:我让学生写一篇说明文,介绍自己最了解的事物。评分标准:  相似文献   

9.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让学生“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俗话说:“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如何培养学生写话的兴趣呢?一、画写结合,引发学生的表达兴趣画画是低年级学生的兴趣所在,教学中我们常常会发现,有学生喜欢在课本插图中涂鸦,他们会让天空飘着白云、花丛飞来蝴蝶,人物长出胡须,看到这种情况,在引导学生有序观察插图,感知文本内容之后,我鼓励学生说一说为什么这么做,并对学生的奇思妙想  相似文献   

10.
课例点击前一阵子,我上了一节三年级作文公开课,内容是"我为画张像",这节课的难点是抓住人物最突出的特点写具体、写生动。学习例文时,我抓住其中一个描写人物眼睛小的句子——"眼睛不大,一笑起来几乎看不见眼珠"展开教学。我先让学生读一读这个句子,然后让他们说说好在哪里。学生说这句话太夸张了,把人物眼睛小的特点写得非常生动。我适时引导说:"瞧,作者用上夸张的手法,把好朋友的小眼睛写得活灵活现。你们能不能也用上这  相似文献   

11.
这次作文训练是写一篇关于冬天的作文,要通过对景物、人物、事物的具体叙述,把人们不畏严寒,战斗在自己岗位上的积极精神表现出来。如何通过场景描写,刻划出人物的精神风貌,结合教学中的习作要求,我班组织了一次实地的观察,在此基础上再进行了课堂指导,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下  相似文献   

12.
提起作文,有的同学就要搔头皮,啃铅笔,为啥,不会写!没的写!特别遇到写人的文章,在描写人物外貌时,往往公式化。这不,翻开一本作文,题目是《我的同桌》,文章是这样描写同桌外貌的:“我的同桌叫张明,11岁,高高的个子,一头黑发,一双大眼睛,他身穿蓝褂子、蓝裤子,脚穿白球鞋,他是我们班的班长”。哎!再翻一本,还是如此!真是一个脸谱,全班三分之一的同学写的人物外貌基本差不多,到底该怎么办?我怀着复杂的心情走进教室,在讲评作文时,我把张明同学叫上台,让大家看看,然后,读了上面那段话。刚读完,学生便笑开了。我没有发表自己的意见,先让学生说说…  相似文献   

13.
枯燥乏味——并非缺少“慧眼” 镜头一:一堂作文课上,我布置学生写一篇主题为“你是我的好朋友”的作文.针对学生一贯无话可说、内容不够具体的问题,我设计了一对好朋友在阅览室里看书做笔记的录像片段,在观看的过程中,我细心地指导学生观察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猜想人物的心理活动,再让学生完成习作.本以为经过如此一番煞费苦心的指导,学生的习作一定内容具体,人物形象生动,可事实与我的期望相差甚远.“今天,小明和小波到阅览室看书.小明不小心把钢笔水洒在小波的书上.小波气极了,脸涨得通红,站起身来向小明吼道:“你是故意的!看你怎么赔!”小明连忙道歉.于是小波原谅了小明,他们又和好如初了.”像这样的作文在班上可不少.  相似文献   

14.
有计划地经常组织学生参加一些校外活动,在活动中指导学生观察周围的事物,是诱导学生对周围事物发生兴趣行之有效的方法.在过去的作文教学中,由于自己还未能认识到这一点,翻开学生作文,不是帮助某大娘某大叔提煤买菜,就是捡到几分钱交给了失主,很少见到生动的内容.一次,我们得知老山前线英雄们要到这里来,学校组织学生随广大群众一道前去欢迎.回来我让大家写了一篇题为《欢迎老山凯旋归来的英雄们》的作文.在批阅同学们作文时发现,同学们这次作文不但写得具体,而且有真情实感,有的同学还恰当地运用了“人山人海”、“水泄不通”,“目不转睛”、“五彩缤纷”等词语.有一个学生这样写道:“看到这些负伤  相似文献   

15.
今天,我到四(1)班上作文指导课,原本是这样设计的:首先,让学生说说自己认为最能表现春天特点的一种事物,用一句话或一个词来讲;其次,根据学生所讲事物,选个典型例句来进行指导,即围绕这句话按一定的方法,把内容写具体;再次,引导学生小组讨论修改;最后,推荐优秀习作全班交流、欣赏。可是,当我让学生说出代表春天特点的事物时,学生说出了如下句子:生:树木脱旧换新。(我让他把句子写在黑板上,以下同)生:万物苏醒。生:各色鲜花竞相开放。我一看,心里有点恼:看来学生把我布置的回去观察的任务当做耳边风了,根本没有认真观察,讲了这么多笼统的东西…  相似文献   

16.
朱姚娟 《学周刊C版》2014,(1):160-160
正《语文课程标准》对低年级学生提出的写话要求是:"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本学期,我真正着手逐步培养学生的写话能力。在这方面我动了一番脑筋,力求让学生爱上写话,具体写话。一、结合生活,选取题材作文离不开生活,写话同样如此。生活是  相似文献   

17.
张莹 《辅导员》2013,(4):55-55
<正>低年级的作文教学是看图说话、看图写话的训练.高年级是命题作文,三年级则是由看图写话向命题作文的过渡。训练的方式是由有图到无图,由无题到有题:从命题看图作文,到命题自己选材作文。怎样完成好这个过渡.为高年级命题作文打下基础呢?我在实际工作中边学习边摸索,有一些做法与大家交流。一、指导学生观察事物、分析事物.不断提高他们的认识能力。(一)指导学生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必要性。低年级的看图写话有图作依据,学生可以通过对画面的观察、分析和联想写出一段或几段话来。三年级的习作.逐渐地取消了图画,向命题作文过  相似文献   

18.
张莹 《辅导员》2013,(6):55
低年级的作文教学是看图说话、看图写话的训练.高年级是命题作文,三年级则是由看图写话向命题作文的过渡。训练的方式是由有图到无图,由无题到有题:从命题看图作文,到命题自己选材作文。怎样完成好这个过渡.为高年级命题作文打下基础呢?我在实际工作中边学习边摸索,有一些做法与大家交流。一、指导学生观察事物、分析事物.不断提高他们的认识能力。(一)指导学生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必要性。低年级的看图写话有图作依据,学生可以通过对画面的观察、分析和联想写出一段或几段话来。三年级的习作.逐渐地取消了图画,向命题作文过  相似文献   

19.
<正>作文难是学生的共同感受,《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要让学生"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在教学实践中我体会,坚持写日记是最为有效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的办法。日记是宝藏,日记也是窗口,日记更是小学生写好作文的金钥匙。一、写日记从兴趣开始,以理解滋润每一块芳草爱幻想,是孩子的天性,从一开始要求学  相似文献   

20.
正写话是作文的前奏,是作文的基础练习。2011版新课标对低年级写话的要求是:"对写话有兴趣,留心周围事物,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我以为"把话写完整"是起步阶段作文的基本要求,教师要让学生带着自己的喜好和想象的翅膀学着连词成句,小步推进,让孩子们觉得写几句自己想说的话是非常有意思的。长此以往,他们也就会在不经意间轻轻松松去完成作文了。那如何提高低年级学生的写话能力呢?现笔者谈谈自己的做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