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小学时代》2011,(7):6-6
谁说啃木头的一定是老鼠?遇到难题,你是不是也会情不自禁地紧皱眉头,咬住铅笔,3—2—1,喀吱喀吱……哎哟,这个习惯可不大好,一大缺点就是:不卫生不说,一不留神还会硌到大板牙!  相似文献   

2.
谁说啃木头的一定是老鼠?遇到难题,你是不是也会情不自禁地紧皱眉头,咬住铅笔,3—2—1,喀吱喀吱……哎哟,这个习惯可不大好,一大缺点就是:不卫生不说,一不留神还会硌到大板牙!我很高兴地得知,荷兰埃因霍温设计学院一位名叫戴伍·汉肯斯的学生也有这个爱好,不过他显然是个聪明的  相似文献   

3.
胡慧璇 《当代学生》2012,(24):48-49
"喀吱",我轻轻地咬了一口苹果,一种北方特有的香味儿便弥漫在颊齿之间。不知为何,我回到上海后,面对各种果饼零食都失去了胃口,这老家苹果的滋味,却使我垂涎三尺。说实话,以前我并不喜欢吃苹果。也许,家乡有一种特殊的魅力,让她的点点滴滴像血液般渗透在我的身体中,流淌在我的记忆里。一个人无论走到哪儿,最愿意听到的是乡音,最愿意看到的是  相似文献   

4.
小女巫棉花糖店开张啦!哟嗬!哟嗬!哟嗬!小女巫嘴里噙了一片矢车菊的花瓣儿。小女巫制作棉花糖的工具,像老婆婆的纺车一般神奇。她摇动着把手,棉花糖就像纺锤上的线一样,不断膨胀起来。旋转开来的棉花糖,仿佛一团团胖墩墩的云朵儿。吱呦——吱呦——吱呦。  相似文献   

5.
李伟 《初中生之友》2011,(Z1):30-36
一小女巫棉花糖店开张啦!哟嗬!哟嗬!哟嗬!小女巫嘴里噙了一片矢车菊的花瓣儿。小女巫制作棉花糖的工具,像老婆婆的纺车一般神奇。她摇动着把手,棉花糖就像纺锤上的线一样,不断膨胀起来。旋转开来的棉花糖,仿佛一团团胖墩墩的云朵儿。"吱呦——吱呦——吱呦——"  相似文献   

6.
打开一袋散发着迷人香味的薯片.你很难不被它诱惑,拿起一片放入嘴巴,随着“喀吱”声,马铃薯特有的清香立刻充溢了口腔,那满足的感觉会一直传递到大脑。一包薯片旋即就被你打扫得干干净净。  相似文献   

7.
我有一群可爱的孩子,一共有44个人,组成了一个大家庭.我熟悉他们每一个人,如同了解自己阡陌交错的掌纹一样.他们的一颦一笑,他们的每一个姿势与表情,都深深地落进我的眼底,我都能读懂它们的含义. 这些孩子像一群可爱的小精灵,顽皮中透着灵气.有一次,我吃完中午饭回来,刚走进校门,就听到从我班教室传出"吱,吱"的叫声.  相似文献   

8.
《古井》中有这么一段话:取水的人络绎不绝地从我家门前走过,桶儿叮叮当当,扁担吱悠吱悠,像一支支快乐的乡间小曲。挑水桶碰撞声音是“叮叮当当”的,扁担发出的声音是“吱悠吱悠”,你看,多么生动、优美啊!这优美的声音能组成小曲,又说明了到这里取水的人够多的,从侧面反映了古井为乡亲们提供生命的泉水,默默奉献的精神。 再看《海底世界》:有的像蜜蜂一样嗡嗡,有的像小鸟一样啾啾,有的像小狗一样汪汪,有的还好像在打鼾……海底世界到底有什么样的声音呢?同学们是很陌生的;这里采用了一系列象声词,是我们非常熟悉的蜜蜂、小鸟、小狗的叫声和…  相似文献   

9.
肖洛霍夫:顺从政治与执着艺术间的两难选择1965年,在早晨新鲜的空气里.郊外的森林里散发出强烈而醉人的马汗和暖烘烘的树叶发酵的味儿,厚厚的落叶在靴子底下发出吱咕吱咕的声音,肖洛霍夫静静地走在这美得像一首诗的森林,他在静静地倾听。但除了鸟语,没有任何声音,他像进入了一个梦,一个安静的梦。诺贝尔文学奖的通知电报送到肖洛霍夫手上的时候,他正趴在地上静听猎物的声息,却没有想到迎来了  相似文献   

10.
老师分析多么生动,我们听课多么用功。只要老师问我们:“听懂没听懂?”回答就像泉水涌:“叮咚,叮咚,叮咚……”老师启发多么巧妙,我们思考多么周到。只要老师问我们:“知道不知道?”回答就像蝉儿叫:“吱了,吱了,吱了……”“泉水涌”和“蝉儿叫”@乐音  相似文献   

11.
小鸡“臭蛋”是个淘气包昨天,我家来了一位小客人,它就是小鸡“臭蛋”。那天,我和妈妈健身回家,经过一个垃圾堆时,听见“吱、吱”的微弱叫声。我觉得像小鸡的声音,循声找去,发现在一个小纸箱里,  相似文献   

12.
刘吾福 《湖南教育》2007,(8):37-37,41
这一次工资改革,老张因为是中学高级教师,工龄也有二十八年了,所以工资涨了很多,一下就增加了六百.这样,老张的实际工资已经达到了一千八百多. 老张非常高兴. 更高兴的是,星期六下午老张在大街上碰到了在政府机关当科长的老李.老李说他的工资只增加了三百,现在一共一千五百多,比老张整整少三百哪!  相似文献   

13.
"该出手时就出手,风风火火闯九州哇,喀——喀——"人未到,声先至.屋门缓缓打开,映入眼帘的是一位大肚子老人——姥爷. "风风火火闯九州……"不知是咳红了脸,还是被秋风吹红了脸,姥爷像极了京剧舞台上的红脸关公."姥爷,你唱的歌真好听啊!"我跑过去扶着姥爷换拖鞋,生怕他摔倒.姥爷左脚抬起,轻轻颤动,向前跨了一小步,穿上一只...  相似文献   

14.
观望     
记忆里年少时的家乡,到处是温暖的感觉。秋天正值收获季节,稻穗堆成了一座座小堡垒。在积水早已干涸的稻田里,我们踩着长辈们割完稻残留在田里的一扎扎像小树桩一样的稻茬,声音吱咯吱咯,像踩高跷,从一扎迈到另一扎,远看像活泼的稻  相似文献   

15.
真正的党员     
银蓝色的天空中,流着一丝淡淡的云,像仙女透明的纱裙,像梳理过的羽毛,像远处的山峦,像银亮的溪流。然而,在它的美丽中,却透露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宁静和神秘。“吱——”随着一声刺耳的急刹车,一辆急  相似文献   

16.
老张其人     
一个天气晴朗的下午,市委“关于全体在编民办教师转正”的红头文件姗姗来到我们村小。“老张要是还活着,不定多高兴呢!”一句话,使大家的情绪沉了下去。老张在我读一年级时就是民办教师,到我师范毕了业结婚生子孩子又读一年级了,他还是民办教师。老张干了35年民办,同年龄的公办教师早就退休了,可他不能退———事实上民办也没退休这一说,他们得等转正。民办等转正,就像等一个老是说话不算数的情人,等得心惊肉跳如履薄冰。老张的口号是生命不息,等待不止。由此,他的“听电话癖”就比较容易理解了。校长室电话铃一响,他若没课,必弹簧般跳起,垂…  相似文献   

17.
伴随着琅琅的读书声,老张慢悠悠地进来了。老张是我们的语文老师,其实也就三十五六岁,只是因为他平时总是笑嘻嘻的,和蔼风趣,所以大家在背地里给他取了不少很形象的绰号,“老张”是其中一个。放下书,老张半低着头、似笑非笑地压着声音说:“很不幸,我也‘中奖’了。”“啊?”我不由轻声呼道。中奖了还不幸,鬼才相信。老张笑着抬起了头,左手捂着左眼,有点惶恐有点无奈———哦,原来老张也得了红眼病!有些同学好像挺兴奋、挺好奇,有人开始窃窃私语起来。但老张马上就开始上课了。开场白很简单,没有发挥,也没有给同学开小差的…  相似文献   

18.
老张     
老张头秃,但他并不像其他秃头那样无论冬夏一律戴顶帽子遮丑,老张说这叫“曝光”。老张人随和,即便我们这帮小他二十多岁的年轻人拿他的秃头开玩笑,他也不恼。他自诩是理发店里最受欢迎的人,他说:“替我理发划得来呀。”老张说这话时一脸的幽默和得意。老张的幽默在...  相似文献   

19.
替母亲睡觉     
听着稀落的雨声.我睡着了,替母亲睡着了. 秋天的雨像母爱,绵绵密密,像一根长长的风筝线.一头是我,一头是母亲,远远望去将天地连在了一起,缠绕不断.  相似文献   

20.
准备材料:五个或六个小瓶子或一样大小的杯子,一些水做实验:1.将每个瓶子装入不同量的水。2.把瓶子沿桌子排成一行。3.对着每个瓶口吹气,试着奏出音乐来。问题:你每次吹出的声音是一样的吗?大眼亮亮装扮成熊,粗声地吼叫:“咔!咔!咔!”然后又尖声地叫,像只小老鼠:“吱!吱!吱!”泡泡觉得十分惊奇,就走到亮亮面前问:“这太不可思议了,你怎么能改变自己的声音呢?你可只有一张嘴巴呀!”亮亮解释说:“这是因为我的喉管!”“什么喉管?”“过来!我们来做个新的乐器:瓶风琴。你一会儿就会明白喉管有什么作用了。”实验结果:瓶子里的水越多,空气就越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