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画龙贵点睛,作文须点题”。对于点题的妙用,有人做过这样的归纳:“点题是‘奠基石’,可以让你获取保险分;’点题是·点金指,,可以让你获得高分乃至满分;点题是‘救命草’,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挽救你的离题作文。”那么,我们作文时应该怎样去点题呢?  相似文献   

2.
“点题式作文结尾”就是在文章的结尾部分,以一段或几段文字进行点题,以强大的视觉冲击力,以多方面和反复强调的力度,实现最大限度的扣题效果。  相似文献   

3.
如何写好“小中见大”型作文题材,关键在于学会选材思路,借助于比喻或类比的手法,留一个不是结尾的结尾造成悬念,必要的点题有时无疑也是一篇好文章立意构思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丁美华 《语文天地》2015,(11):44-45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纵观作文课堂教学,有的让学生作文添加名言警句,每一篇都需要,说是作文的亮点;有的大讲特讲文章格式、模板,规定作文的内容、体裁、段落、开头、结尾的方法,甚至点题的次数等等,大都忽视了文章写作如何有效表达真情实感。教育家于漪说:“作文不只是一种写作技巧,而且是一种表情达意的手段。”她又说:“如  相似文献   

5.
在我们平常的作文教学中,一些教师为了让学生作文“不跑翘”,在中考中作文能得到平均分,一味地以“标准”要求学生作文,具体到如何写人、如何叙事、如何写景都有要求;开头如何点题、中间如何叙述,结尾如何扣题都有模式。甚至有的教师要求学生写作文时必须依照某种格式。否则就算跑题。在这样的要求下,便出现了一篇篇立意雷同构思相似的套作。其实这样的作文格式虽符合要求.但难以让人产生共鸣,长此以往学生文将不文。  相似文献   

6.
上一期,我们分析并学习了“高密度细节”,是讲记叙文如何在特定话题的要求下才能精彩感人。那么,要想使考场作文深刻、有力。就特别需要注意结尾的点题。  相似文献   

7.
厚鹏 《文教资料》2010,(6):79-80
一篇成功的作文,在立意、选材、破题、语言等方面都有过人之处,因此考生必须在不到10分钟的时间里完成作文的审题立意与行文提纲。破题点题意识应该时时体现.尤其注意行文的第一、二段.材料运用前后及结尾收笔之时,要时刻不忘回应立意,随时点题,点题的形式以独立语段为佳。再者。作文的语言也是关键.可以化用、仿用一些经典的诗文语段.给作文增色。如果不是命题作文,而是话题或材料作文,那么考生应该认真拟定一个漂亮的文题。最后还得注意作文的书写。  相似文献   

8.
无论是在高考,还是在平时的改卷当中,我们常发现有些作文写得不错,立意似乎也暗扣了主题,但文章就是不点主题或不点明话题,乍读过去给人主题不明的感觉,结果得分很低,确实可惜。我们说,主旨是文章的灵魂,犹如山中神仙,水中蛟龙。古有“诗眼”“文眼”之说,现在有“开门见山”“卒章显志”之说。考场作文尤其要把点题放在显要位置,因为话题作文的点题不同于一般作文的点题,其点的是材料中给定的话题,向阅卷老师昭示的是自己的作文始终没有脱离话题范围。那么在短时间内如何点题,才能让自己的文章给阅卷老师留下深刻的印象,获得阅卷老师的好感…  相似文献   

9.
张老师:每篇文章都要结尾。我写的文章的结尾老是喜欢点题,点中心。有人说这很好,也有人说这不太好,究竟好不好呢?请张老师给我一个明确的答复。你的学生小黄小黄同学:你这个关于文章结尾的问题,可有点为难我了。因为它很难用一句话来概括,来回答。文章的结尾在整个写作的过程中非常重要,不是有句话这样形容文章的三个部分吗?“凤头,猪肚,豹尾”。意思说:文章的结尾要像豹尾那样有力。这是对文章结尾总的要求。至于你问的“结尾老是喜欢点题点中心究竟好不好”,我想,不能简单地用一个“好”与“不好”来回答。首先,文章的结尾“点题或点中心…  相似文献   

10.
在考场有限时间里写出高水平的作文以博得阅卷人的青睐,作文结尾不容忽视。精彩的结尾必须能够让读者更透彻、更深入得领会文章的内容,必须能够让读者进一步体悟文章的主旨,或引人思考,发人深省,或令人赞叹,教人难忘。写好作文的结尾,有几种方法,如:自然收束法、总结点题法、议论抒情发、巧用问句法、首尾照应法等,可以使考生在中考中有更大斩获。  相似文献   

11.
<正>传统作文教学中最常用的模式是教师出作文题目,讲解如何开头、结尾,如何过渡承接,如何首尾呼应,如何点题等,试图通过"教"使学生达到"合格作文""满意作文""高分作文"的水平。实际上,学生被动接受作文的条条框框,作文变成了"做出来的文",没有自己的语言,自己的情感,有的只是完成作文后的长叹——唉,终于完成了!儿童写作,本质上反映的是学  相似文献   

12.
孙茹英 《高中生》2012,(24):4-5
正考生在文章中不失时机地点题,就能大大加深阅卷老师对作文"思路清晰"与"中心突出"的印象。因此,考场作文点题就显得十分重要。考生作文时要特别注重运用点题之笔:①不断出现文题词语(命题作文紧扣标题、话题作文紧扣话题、材料作文紧扣主题),告诉阅卷老师"我的作文没有偏题"。②学会在关键处或醒目处点题。何谓关键处或醒目处?标题本身自然是,开头、结尾肯定不能忘,中间几段最好能在段首或段尾分别点题。是议论文的,在事例论证后也别忘了点题,必要时,要把点题的句子单独成段。  相似文献   

13.
中考语文,考生都希望写完作文还剩下一二十分钟时间,以便检查一下前面的答案。要达到这个理想的状态,作文的任何一个环节都不能疏忽,即使是非常重要的收尾部分,也需要瞬间完成。所以,考生有必要在脑子里存储一些实用的结尾方法,以备考试急用。常用的结尾方法有:篇末点题即在文章结束时,用一至几句话点明标题(或话题)。点题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点出完整的标题;另一种是将标题的意思融入到一段话中,但保留标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在中考中作文占有较高分值,不少语文教师为了让学生作文取得高分,片面训练并强调作文开头的新颖别致,行文谋篇布局的艺术与技巧,结尾点题立意的深远,等等。在这种模式化训练之下,作文开头要么抒情式,要么对比式,要么特写式,行文叙事侧重于惊、险、奇,结尾往往格式化,缺乏学生自己独特的心理体验与感受,形成千文一面、内容空洞、无病呻吟的不良文风。  相似文献   

15.
正在批阅学生的作文时,我发现有很多学生虽然能紧紧围绕中心选材,写的时候也大多能做到语句流畅,内容具体,但大部分学生的作文语言平淡,使作文逊色不少。在这个学期,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指导学生,尽量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技巧,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一、写好开头、结尾,为作文增添魅力为避免学生的作文出现偏题、离题的现象,我让学生注意在开篇明旨或在篇末点题。要求学生在开头或结尾时,句子一定要醒目明意,让读者能快速地把握文章主旨,留下鲜  相似文献   

16.
现在中学作文里普遍存的问题,如“假大空套”、千篇一律、千人一面、概念化、成人化等等,无不和“人性”的缺失有关。即使那些众多被誉为优秀的作文,竟然都是同根同种,精、气、神都一脉相承;那么多相似的立意、选材、布局、开头、结尾、点题方式,值得让人思考。世态万千,学生内心情感,人各有异,而学生们诉诸笔端的文本却都大同小异,严重地缺乏个性。  相似文献   

17.
中学作文教学存在两种极端:一是八股式教学.为单纯应付考试,教师规定许多条条框框,只准这样写,不准那样写,理由是按照固定格式写,不会丢分,最少可以及格.学生作文一般多是三段式,记叙文开篇点题,叙述经过,结尾扣题;议论文提出论点,列举论证,归纳点题.二是自流式教学.老师将题目往黑板上一写,学生就根据题目自由写作.而作文题目多是节日见闻、难忘的人和事,基本上可以得到七八十分.教师只求数量,一学期完成六七篇,应付学校检查,放任自流,不管质量是否提高.……  相似文献   

18.
邓宏忠 《高中生》2009,(10):11-11
点题的具体做法是:一要不断出现点题词句,命题作文主要点标题或主题,话题作文主要点话题或主题.材料作文主要点材料中的关键语句或主题。文中点题、扣题字眼出现的次数宜多(也不能过多)不宜少,以给阅卷老师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二要学会在关键处或醒目处(标题、开头、结尾等)点题。是议论文的,在事例论证后也别忘了点题,必要之时.可以把点题的句子单独成段。  相似文献   

19.
扣题写作,是所有考场作文最基本的要求之一,而能最示扣题写作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点题。有人曾这样概括:点题是挽救离题文的“救命草”;点题是获取“保险分”的“奠基石”;点题是优秀作文的“锦上花”……可见,点题在写作文中有多么必要!那么,就让我们来有意地学习、掌握点题的一些技巧吧。  相似文献   

20.
刘思明 《辅导员》2012,(14):22-25
考场作文的时间不超过50分钟,任何环节都不能滞塞。如果在开头上绞尽脑汁,在结尾时停笔不前,势必会影响整篇文章完成的速度。怎样才能下笔如有神,恰如其分地写出开头和结尾呢?同学们有必要存储一些实用的开头、结尾方法。开篇有亮点开篇点题即文章一开始就用一至几句话点明标题(或话题),单刀直人,简捷明快,绝不拖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