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古诗作为古典文学的精品部分,其语言精炼,意境深邃,韵律和谐优美.但在教学中,学生学起来却觉得枯燥无味,缺乏兴趣.究其原因,是由于古人语言表达的方式与现在有很大的差别,小学生对理解诗的内容、体会诗歌的意境有很大的难处.  相似文献   

2.
古诗教学中,教师既要关注诗歌的实体内容,同时也要关注诗歌的外围留白。教师应将诗歌中的留白作为教学的突破口,引领学生走进古诗,体会诗歌的深度意境。讲故事,在补充背景中感知古诗;想画面,在诗画交融中解析古诗;调镜头,在情境置换中体悟古诗;演剧本,在情境体验中走进古诗。  相似文献   

3.
现在的古诗教学,教师常常花大量的时间串讲诗句,使古诗教学仅仅停留在“解释”的层面上,把完整和谐的诗歌艺术品分解得支离破碎,把其中蕴含的意境美扫荡殆尽。古诗教学中,我们要引领学生走进诗歌的意境,步入真正意义上的鉴赏境界,从而使学生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这样的古诗教学才富有诗意。要引领学生走进古诗的意境,可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4.
谢玲玲 《考试周刊》2013,(86):21-21
古诗歌的意境渗透着作者的情思,诱发出读者的想象。在中国古典诗歌的教学中,领略诗歌魅力需要深入体味古诗的意境。把握诗歌内容,识别跳跃意象,感受形象内蕴,填补艺术空白,是把握诗歌意境的关键方法。  相似文献   

5.
在各种文学样式中,诗歌的抒情性是最强的,它是集形式美与情意关于一体。由于古今表达、措词、句式等方面的差异.学生理解起来会有一定的困难,所以在古典诗歌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当抓住古诗的这些特点,运用诵读、音乐、绘画等多种激趣方法.把学生带入诗歌的意境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情感共鸣和获得审美愉悦。  相似文献   

6.
<正>情感是诗歌的生命,我们在鉴赏诗歌时,总是跟随着诗的形象、意境,并被其吸引和感染,因而引起我们感情上的反应。高考古诗鉴赏应积极挖掘古诗蕴藏的丰富深厚的情感因素,引导学生感受、品味古诗中真善美的人心、人情和人性,学会运用历史眼光与现代观念审视和评价古诗文的思想情感内蕴。"诗言志,文传情",理解文学作品的思想感情,是阅读文学作品的终极目的。所以高考把评价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作为重点考查对象。近年高考古诗鉴赏设题角度分析  相似文献   

7.
一、教学目标 1.流利、有感情地诵读古诗。2.理解古诗的内容,能想象出诗中所描绘的意境。3.品赏古诗,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4.在充分领悟意境的前提下,将古诗改写成散文。  相似文献   

8.
韩召贵 《语文天地》2014,(33):39-40
古诗是我国文化艺术宝库中的奇葩,蕴含丰富。学习古诗对小学生的语言文字积累、情感陶冶以及文化熏陶有重要作用。诗歌是审美的艺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感受明丽的语言、优美的意境、深刻的思想。古诗还具有音乐美、建筑美与图画美,这需要我们在解析古诗过程中,让学生体悟诗歌的美。一、创设情境启发想象,感受古诗的画面美诗歌写景抒情,充满了诗情画意。其实每一首诗都是一幅美丽的图画,如何根据诗歌内容还原生活场  相似文献   

9.
吴丽平 《山东教育》2010,(12):32-33
古诗是我国灿烂文化艺术的一朵奇葩。现行小学语文教材里的古诗都是名篇佳作,传承着我国的文化,传播着人类文明。纵观我们的古诗教学,常态的古诗教学往往停留在文字层面。把诗翻译成白话文。诚然,字字落实对学生理解诗歌、阐释诗歌有一定的帮助,但是往往学生很难体会诗人的情感美、古诗的意境美和古诗语言的精练美。  相似文献   

10.
古诗鉴赏关键是分清诗歌的题材内容,把握主旨;关照诗歌的意象,体悟意境;辨明语言技巧,品味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11.
学生的生活语言与古诗有一定距离,教师应在引导学生反复朗读和联系生活体验的基础上,通过创设情境使学生与诗人产生情感共鸣,了解诗的内容,体会古诗蕴含的感情,感受诗歌的意境,这样学习古诗,学生才能触摸到古诗的真谛。  相似文献   

12.
古诗阅读 【聚焦考点】能概括诗歌主要内容;能准确把握诗歌主旨;能深入领悟诗歌意境;能品味鉴赏诗歌语言;能分析涛歌表达技巧。  相似文献   

13.
读诗:设置情境。淘通学生视听.初步感知诗歌。如何引导学生感知作为审美客体的古诗,这是古诗教学的第一环节.在对古诗的整个审美感受中,视觉、听觉起着重要作用。因此.教师应根据所教诗歌的内容和特点,利用各种媒介.刺激学生的各种感官,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读诗.初步感知诗歌。具体步骤如下:  相似文献   

14.
新课标中指出:学生在学习古诗时要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因此,在教学四年级上册20课<古诗两首>时,我确定古诗教学的重点是:在诵读中体会诗的意境,想象诗歌所描述的情景.  相似文献   

15.
正古诗是我国传统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它韵律优美,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学习古诗,最为重要的是把握古诗意境。对于古诗,很多同学都止步于了解古诗意思,这样学习古诗是不到位的。通晓古诗意思仅是学古诗第一步,我们更需通过咀嚼、品味,把握古诗意境。意境是古诗的灵魂,只有走入诗的意境,领会其中蕴含的思想、感情,才能获得诗歌美的熏染,从而丰富自我审美情趣和人生境界。  相似文献   

16.
李丰孟 《考试周刊》2012,(80):27-29
诗歌是文学皇冠上的明珠,作为积淀民族厚重、灿烂文化的古代诗歌更可谓“中华文化的瑰宝”。教科书所选的古诗多以其文质兼美、情感丰富、意境深邃而经久不衰。新课改的今天,古诗阅读教学依然多停留于“浮光掠影式”的浅阅读状态,致使课堂教学效率低下.学生感到索然无味。本文结合教学实例从古诗教学如何引导学生达到“与诗人对话”、“诗人在吟唱”、“我即诗人”深度阅读的三个层面进行了探讨.以期对古诗阅读教学有启发、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7.
在语文教学中,古诗有它无尽的内涵和高远的意境,古诗教学也应该是语文教学中最具意境美的.但是,教学中只有达到并进入诗歌的意境,才能领略到我国占代文化的精髓,才能实现我们教学古诗这一体裁所要达到的目的.那么,怎样才能在课堂创设意境,让学生通过教学体会古诗意境美呢?笔者以宋代诗人翁卷的<乡村四月>为例进行有益探讨.  相似文献   

18.
中华古诗源远流长,内涵丰富,名篇佳作美不胜收。从《诗经》到《楚辞》,从陶渊明到“建安七子”,从唐诗宋词到元曲,五千年的优秀文化包含了不计其数的优秀诗篇。初中语文教材中选录了不少精彩的中国古代诗歌.它们以其优美的语言、丰富的情感、深邃的意境,感染着学生的情趣,启发着学生的心智。在古诗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运用多种手段引领学生进入诗歌意境.努力品出美味。  相似文献   

19.
我国古代文学中,诗歌不仅数量多,而且内容丰富,意境深远,形式完美。至今读来,仍给人以知识、启迪和美的享受。学习古诗,从来就讲究“读”(朗读、默读),读是学习古诗的基本方法。怎样才能读好古诗呢?  相似文献   

20.
古诗鉴赏历来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之一。关于古诗鉴赏的教学方法,教师们做了很多有益的尝试。我本人在这方面也做了一些探索,最后是把教学的重点从方法、技巧的讲授转到美学欣赏上,即对诗歌意境的领悟上。我怎样引导学生进入诗歌的意境呢?主要是抓住诗歌的切入点,巧妙设问,引领学生在问题的探寻中,不知不觉走入诗歌圣殿。下面就以第五册第五单元的教学为例,谈谈具体的操作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