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爱心”这种崇高、无私的情感,不是先天具有的,也不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自然产生的,更不是父母给孩子充分的爱,孩子就会自然产生相应的爱。当今,独生子女的爱心缺失已成为普遍存在的现象,已成为幼儿期情感教育的焦点。作为人类的启蒙老师,有义务、有责任唤起孩子内心爱的情感,把爱的种播进孩子的心田,培养孩子用爱心创造美好的世界。教师如何培养幼儿的爱心呢?  相似文献   

2.
爱,是人类最无私最伟大的情感,是心与心之间的通道。爱,在世界上属于一种深刻的情感,可以给人带来光明、希望,同时也给予人莫大的力量。在人的一生中,总能体验爱与被爱的滋味。懂得爱是美好的,它值得我们永远的歌颂、追求和赞美,把爱传播到世界上每一个角落,尤其用我们的爱去滋润着一颗颗小小的纯真的心灵,是我们的责任。[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教师既是人类文化的传递者,更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具有塑造学生心灵,培养学生品格,启迪学生心智的作用。根据教师这一职业特点,要求教师必须关爱学生。马卡连柯说:“没有爱便没有教育。”因此,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教师对学生的爱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奋发成才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这种博大的无私的情感在班级管理中会产生较强的凝聚力。  相似文献   

4.
男子汉     
人世间最真最美的爱莫过于父母对子女无私的爱与奉献,这是人类存在和世界美好的基础。然而在我们现实生活中,看到的往往是母亲对子女的爱,好像父亲不知道怎样表达爱。果真如此吗?让我们一起走进“男子汉”的心灵……  相似文献   

5.
男子汉     
人世间最真最美的爱莫过于父母对子女无私的爱与奉献,这是人类存在和世界美好的基础。然而在我们在现实生活中,看到的往往是母亲对子女的爱,好像父亲不知道怎样表达爱。果真如此吗?让我们一起走进男子汉的心灵……  相似文献   

6.
赫亚静 《考试周刊》2013,(98):171-171
<正>高尔基说:"谁爱孩子,孩子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才会教育孩子。"教育根植于爱,爱心是打开小学生心扉,培养小学生道德和智慧,塑造小学生美好人格的金钥匙。教师对学生的爱就像学生心目中至高无上的母爱,这不是血缘关系、亲情关系,而是教师职业的特有的道德准则。也就是说,身为教师,就必须真心诚意地关爱学生,像母亲爱自己的孩子般无私地关爱  相似文献   

7.
    
爱,是人类最美的语言;爱,是教师最无私的奉献;爱,是教育学生的桥梁;爱,是沟通情感的钥匙;十五年来,我把美丽的无私的爱倾注在每个学生身上,真心诚意地爱着他们。在班级管理上我真正做到管如严父,爱如慈母,导如师长,交如朋友,会生活上对他们体贴入微,  相似文献   

8.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感受父母对自己的爱心和抚育,尊重父母的劳动和情感,感受父母之爱是世界上最无私最伟大之爱,培养感恩情节。[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其实,有些秘密孩子还是不要知道的好,比如哪个孩子不是妈妈亲生的。可是……她们明白了:"爱是那么的无私、博大、美好,可有的时候也会让人感到无奈和困惑"。之所以选定这本书正是因为这段话叩动了我的心扉,掏钱买下后,我飞快地跑回家翻看这本书—《轮子上的麦小麦》。  相似文献   

10.
    
5月12日晴爱,是一种情感,一种责任,一种……爱,让生活充实,让世界快乐;爱,不论大小,大爱是5.12大地震中,那种众志成城、抗灾救援的无私情感;小爱,是下雨天父母为我们送来雨伞的温暖;爱,既深又浅,深爱,是在“1.25”雪灾中,那些不畏艰难、顽强与自然灾害斗争的英雄壮举;  相似文献   

11.
爱是人类最美好的情感,"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审美情趣,使他们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语文教学中,必须紧扣文本,对学生进行教育。  相似文献   

12.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就在于如何爱护学生。”爱是教育的本质,教育者的爱是世上最崇高、最无私、最理智的爱。教师用心去热爱学生,多给学生一份关爱,学生就会产生积极的情感反馈并唤起相应的情感,这样,教师和学生的思想感情就会达到和谐一致,从而有利于更好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  相似文献   

13.
谈师爱     
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实践证明.没有真诚的师爱就不会有真正的教育,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教师对学生的爱,不同于父母对子女的爱。从心理学的角度讲,师爱不是一种直觉的情绪反映,而是一种无私无悔的情感活动。师爱不以直接的血缘关系为基础,不期待学生以后对自己作出任何报答,甚至并不要求学生察觉或记住自己的真情。这是人间一种最无私的爱,因而师爱比母爱更加真挚高尚,更加博大精深,蕴含着更加深广的社会意义和丰富的内涵。教师热爱学主、这是天经地义的.是每个教师熟知和必备的职业道德.然而真正做到并非易事。教…  相似文献   

14.
一、在主题活动中实施爱的教育 在建构式课程的背景下,孩子的学习内容是以主题的形式呈现的,教师对幼儿实施爱心教育,应该充分挖掘主题中的隐性教育内容培养幼儿爱心情感.如在中班<朋友见面真开心)中我们可以培养幼儿同伴问真挚、合作、友爱的美好情感:在大班<有趣的昆虫>中,我们可以培养幼儿关爱动物,深切感知动植物与我们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我们要从教材中挖掘大量的情感教育因素,从激发情感入手,让孩子在感动、感知、感恩中体验享受爱和付出爱的快乐.  相似文献   

15.
<正>一、用慈母般的爱和无私奉献精神感化学生爱是一座师生之间互相沟通的桥梁。只有把无私的爱献给学生,才会得到他们的信任。学生喜欢那些像慈母一样关心自己、爱护自己的老师,我就是用慈母般的胸怀,以爱的美好情感陶冶孩子情操的老师。记得我班有个韩同学,入学不到一个月,妈妈因车祸去世,爸爸又做了两次脑手术。爸爸手术后神经受到  相似文献   

16.
"和谐产生美",和谐班级,能够促进班风、学风的形成;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能够使学生的心灵得到舒展,精神上得到惬意;能够健全学生人格,使他们健康成长。那么,如何建立和谐班级呢?
  1.用无私地爱感化学生
  作为一名班主任,要想做好自己的工作,就不能缺少爱。因为爱就是一剂良药,无论是多么顽皮的孩子,他纵然是一块顽石,爱也能将他熔化。当然,这里所说的"爱"绝不是那种敷衍的爱,有的老师说:我也爱我们班的孩子,可是他们好像不知道呀。爱是发自内心的一种情感,也许你的一个眼神,也许你一个爱抚的动作,也许你的一个微笑……在无声中,你的爱感染了他,他就会主动地接近你,他就会听你的话,他就会处处维护你,把他最优秀的一面时刻展现出来,那时你的一个眼神胜过千千万万句训斥,这就是爱的魅力。  相似文献   

17.
爱是人类最美好的语言,爱是正大无私的奉献。本期同题大笔拼有关爱的主题的两篇文章,哪一篇更打动你的心?说说你的理由。希望这样的体验能让你获得对于“爱”的更深理解。  相似文献   

18.
如何爱学生     
李丽 《广西教育》2008,(16):28-28
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爱心盈注,情感丰赡,是做一个好老师的前提。师爱是教师发自内心的对学生关心、爱护、尊重、信任、期望、赏识以及尽责的美好情感,当学生感悟到这种师爱后,便会激发出积极向上的热情,从而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教师爱学生是道德情感,是职业之爱,而不是私情之爱,因此,师爱是“泛爱”,  相似文献   

19.
乔守花 《山东教育》2013,(10):36-36
一、范读引路.激发兴趣课堂上教师以流利、饱含情感的语气范读课文。学生在老师的朗读中充分感受课文的意境.体会文字的美妙,自然而然地会产生出读的欲望。《妈妈的爱》是一首朗朗上口的儿童诗,对培养孩予的诵读能力和表达能力是非常直观的.妈妈的爱伴随着我们长大.爱是点点滴滴的积累.爱也有许许多多的细节。  相似文献   

20.
论师爱     
师爱是一种伟大的爱,崇高的爱,无私的爱。它确实有如春风,可以吹拂百花盛开,它确实是学生心的呼唤,也是学生发育成长的生命源泉。人类之爱的情感是复杂的。比如有父母之爱,同志朋友之爱等等。然而唯有师爱是最无私的钟爱。教师热爱学生,她从没有想到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