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高职院校产学研合作育人是指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和企业之间合作培养学生,以高校和科研院所为技术供给方,结合企业技术需求,三者为相同的目标而进行合作,结合社会、企业的需求实现高职院校学生高质量培养和发展。构建产学研合作育人体系的评价指标体系对于评估、提升产学研合作育人质量具有积极作用。为此,本文从产(企业)、学(高校)、研(科研)三个方面着手,构建了紧紧围绕产学研的发展与成果进行评价的双重评价指标体系,能在有效评估产学研合作育人效果的基础上帮助高职院校找出其产学研发展的短板。  相似文献   

2.
为了推进我国高职院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办学模式的进一步完善,通过对政府、学校、企业三个层面存在的政策法规制度上的问题分析,积极探索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制度化建设的运行机制和长效机制.有助于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的改革实践,取得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制度化的建设成果.  相似文献   

3.
当前,对高职院校过去几十年走过的产学研合作历程的研究不仅数量极少,且绝大多数属于定性研究,同时还缺乏各省高职院校产学研合作情况的比较研究。笔者创造性地通过产学研合作专利申请样本完成高等职业建设院校的产学研合作研究。研究发现高等职业建设院校以教学、科研、产业结合,拓展服务功能为目的的产学研合作始于2000年;江苏和广东两省的高等职业建设院校的产学研合作成效显著,产生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和实用技术,产学研合作关系较为稳定,合作机制较为完善。  相似文献   

4.
金融类高职院校在产学研合作教育方面还处于探索阶段,从金融类高职院校产学研合作的毋状和问题出发,提出了学校和企业“产学研”的深层次合作需要政府的支持、社会的关注和产学研合作主体的积极参与。  相似文献   

5.
宁波高职院校的产学研合作在与企业共建二级学院、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订单式人才培养、产学研基地和研发机构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要进一步提高宁波高职院校产学研的水平,需要充分发挥宁波国家高职教育改革综合试验区建设项目在推进产学研合作中的作用,加快出台《宁波市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条例实施细则》,强化政策导向作用,需要高职院校围绕区域经济发展和企业需求,提升服务能力,提高服务质量,构建双赢的产学研合作机制。  相似文献   

6.
高职教育产学研合作长效机制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前我国各高职院校产学研合作状况不容乐观,建立长效机制已成为高职教育产学研合作的关键.针对高职教育产学研合作中存在的投资机制不完善、驱动机制不完善、约束机制不健全、政府在推动产学研合作方面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等问题,应构建政府、高职院校、企业之间的动力机制、调控机制、保障与激励机制、评价机制,以确保产学研合作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7.
宁波高职院校的产学研合作在与企业共建二级学院、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订单式人才培养、产学研基地和研发机构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要进一步提高宁波高职院校产学研的水平,需要充分发挥宁波国家高职教育改革综合试验区建设项目在推进产学研合作中的作用,加快出台《宁波市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条例实施细则》,强化政策导向作用,需要高职院校围绕区域经济发展和企业需求,提升服务能力,提高服务质量.构建双赢的产学研合作机制。  相似文献   

8.
产学研合作是高职院校培养社会需要应用型人才的必由之路。高职资产评估与管理专业产学研合作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提高,促进了专业教学改革和教师业务水平不断提高。但也存在着产学研合作没有得到真正的落实、缺乏相应的推动机制、合作利益不能得到保证等弊端。为解决这些问题,政府有关部门应在产学研合作教育中承担更多的责任。同时高职院校要建立健全内部的组织机构和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9.
一、高职院校产学研结合存在的问题1.高职院校参与合作程度不高,而企业没有充分发挥其功能,没有真正参与到对高职学生的培养中来,双方需求满足度不高。2.产学研结合内容单一。高职院校产学研的内容形式大部分停留在学生到企业实习、或学校与企业建立短暂的实训基地。产学研形式较单一,没有真正发挥产学研结合应有的作用。3.高职教师  相似文献   

10.
随着各行各业对高素质高技能人才需求的不断提升,如何最大化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已经成为当前高职教育的重中之重。面对高职院校产学研合作中存在的政策环境不健全、协同创新动力后劲不足等问题,应认清高职产学研协同未来创新方向,推动协同环境优化,构建合作办学机制,推动高职产学研协同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1.
实践教学在高职教育中的地位是由高职教育的内涵和目标所决定的,走"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之路,高职教育才可能培养出为社会所需要的高技能职业人才。在研究国内外高职教育实践教学模式基础上,对高职市场营销专业"2+1"实践教学模式现状进行了分析,对实践教学内容、实践教学条件和实践教学管理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校企合作更是高职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由之路。高职院校与民营企业合作是教学与生产实践的结合,二者是双向互动、相互促进的。基于区域高职院校与民营企业合作的现状分析,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建议:组建职教集团,整合教学资源;研究企业需求,以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为突破口,推进高职教育教学改革;加强顶层设计,优化合作环境等来加强高职院校与民营企业合作。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深入发展,社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日益扩大且要求越来越高。这对高职教学提出了更高的任务和要求。体现在用人单位都希望新招收的员工,既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又有娴熟的专业技能。但现阶段高职教育的实践课程不能满足社会的用工要求,存在着各种问题。这就要求对实践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必要的改革,采取与企业合作、工学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4.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办学模式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市场经济时代,高职院校与企业需要密切携手、积极尝试构建有效"校企合作"办学模式。这是现代社会对高技能人才诉求的必然回应,切合现代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有利于高职院校培养出更多适合行业、企业需要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当前,校企合作双方应在目标导向型人才培养合作模式基础上,设法解决合作中存在的认识及配合等方面的问题,积极探索保障"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高效运行的良效机制,力求通过合作办学以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实现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之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和课程开发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职业教育的目标和内容是整个教育教学的核心。专业设置和培养目标的设定不仅应当以企业对专业技术工人的素质要求为导向,还需考虑到促进未来技术工人主动参与设计工作世界的能力。在此框架下,课程内容的开发需要体现技术工人的专业性,正确认识职业教育课程的基础和技术,符合逻辑地组织课程结构。  相似文献   

16.
校外实训基地是高职院校实践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设效果直接影响到高职人才培养质量。宁夏职业技术学院在校外实训基地建设中,以完善的管理体系为组织保障,以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为纽带,以校企双方技术人员和教师相互兼职为重要突破口,以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科技平台为校企合作共建共融的提升结合点,以开展企业员工培训为巩固校外实训基地建设的重要利益点,以适当的投入为进一步深化校外实训基地建设的资金保障,以校企文化共融为校外实训基地内涵建设的"灵魂",以校领导联系企业制度加强校企联系,探索出了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这些经验对其他高职院校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高等职业教育承担着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之重任,要完成这个任务,就必须拥有一支德高、业勤、技精的师资队伍。然而,高水平的专业教学团队必须有目地、有规划、长期地进行专业技术培训才能建立起来。为加快高职院校专业教师团队建设,可以尝试在实力较强的企事业单位建立专业教师实践基地,可以通过校企合作,共建高职院校教师专业技术培训的长效机制,按规划、分阶段地逐步实施。  相似文献   

18.
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校企合作"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高职院校与企业的合作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科研水平,有助于教师了解企业的需求,培养满足市场需求的人才,有助于学校为满足市场需求和经济发展而进行的教学改革,有助于实现教育对象从学生到从业者的"角色转换"。我国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现状较流于表面,校企合作实施过程中存在体制及认知的障碍,校企合作模式可行性的实践方案应该紧密联系企业,建立"服务外包"机制,实施"工学交替"。  相似文献   

19.
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迫切要求,职业院校大力推行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与企业紧密联合,共同开创培养人才的新模式,为职业教育的发展探索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0.
机械制造技术课理实一体化课程设计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高职机械制造技术课程理实一体化课程设计与实践研究,探索了基于工作过程,融“教、学、做”为一体的教学模式,将专业基础理论内容与工作岗位技能有机整合。新课程体系具有以工作岗位为依据构建教学体系,以工作任务为线索组织教学内容的职业特色,以满足企业(行业)对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