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一、培训背景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教育必然要先行。  相似文献   

2.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教育既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础,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农村教育义不容辞的重要职责.围绕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农村教育需要抓住机遇,在实现教育自身振兴的同时,积极服务于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3.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教育思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教育既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涵,同时又是实现这一重大历史任务的强有力支撑。为此要深刻认识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教育的全局性、基础性地位,把优先发展教育落到实处;要举全教育之力,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要把高等教育推向农村,逐步建立起新的农村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4.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某些基层干部的思想作风建设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因此加强新时期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的作风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5.
毛泽东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任务,重视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我们党一贯的战略思想。早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就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并开始了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艰辛探索,形成了丰富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思想,为当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可贵的借鉴。  相似文献   

6.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教育既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涵,同时又是实现这一重大历史任务的强有力支撑。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出发,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任务。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农民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新农村建设的成效。而农村基础教育在提高农民的综合索质,培养新一代农民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现代价值观念,提升农民在转移过程中的适应力和竞争力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遵义市“四在农家”创建活动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益探索,其主要任务和目标与党中央明确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要任务和目标一致,“七个一”和“五通三改三建”的具体创建内容是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要任务和目标——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有力抓手。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要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十一五”规划的第一项任务,作为贯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始终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2006年中共中央一号文件进一步明确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和方针政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总揽全局、着眼长远、与时俱进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一、要深刻认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意义和农村教育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责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的。我国农村人口众多、…  相似文献   

9.
林业是重要的公益事业和基础产业,承担着生态建设和林产品供给的重要任务,肩负着促进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历史使命。林业是农村建设和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林业改革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注入新鲜血液。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林业具有独特的优势和巨大潜力,挖掘林业的发展潜力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途径。科教兴林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有力支撑。林业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主力军作用越来越显著,实现林业又快又好发展已成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不竭动力。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主义新农村道德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道德建设是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本文从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思想道德、经济道德、公共道德、家庭婚姻道德建设等四个方面论述了社会主义新农村道德规范体系构建.  相似文献   

11.
高校大学生是祖国未来建设者,如何引导大学生在新时代抵御外来思潮冲击,坚定理想信念显得尤为重要。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将方志敏精神融入其中,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爱国情怀和艰苦奋斗的作风,使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勇于担当时代使命,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相似文献   

12.
论大学使命的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的使命就是大学在社会实践中所应担当的责任。大学使命是一个逐步发展、不断累积的过程。中世纪大学的使命是传递知识,19世纪大学的使命是科学研究,20世纪大学的使命是直接服务社会,21世纪大学的使命则应是塑造心灵。  相似文献   

13.
从九一八事变前夕到1931年12月10日国际联盟通过派遣调查团的决议,中日双方在是否直接交涉和第三方是否介入的问题上展开了一场针锋相对的外交斗争。1931年10月8日日军轰炸锦州之前,中方同意在第三方介入的情况下有条件地直接交涉。此后,中方要求日本先撤兵,然后再举行谈判。由于坚持不懈的外交斗争,中国在多数情况下得到了国联的支持。表面看来,日本政府曾一度主张通过直接交涉解决“中日争端”,但日本关东军侵华步伐加快,日本关于直接交涉的外交活动,竟成为日军拒绝撤兵并继续侵略和占领中国东北全境的工具。  相似文献   

14.
In this article, we consider a series of U.S. Supreme Court rulings that place public school students under an expansive shield of constitutional rights while often hampering the ability of administrators to engage in flexible and creative conflict resolution in the context of the school's mission. The court's readiness to adjudicate a large range of student–administration conflicts has weakened schools’ ability to pragmatically accommodate conflicts that, by their nature, do not have principled solutions at the level of the law. We argue that as long as adjudication is the privileged course of action, the court seems locked into a philosophical zigzag, now endowing 8th graders with due process and constitutional rights, now framing them as mere “subjects.” To strengthen schools as educational and moral institutions, school leaders need to be able to construct systems of accommodation that are sensitive to their special educational nature and mission.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放在了总体布局的高度,把“美丽中国”作为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担负着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就被赋予了生态文明教育的伟大历史使命。高职院校有效地对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就要做“好备学生、备教材、备教法”的“三备”工作,有的放矢,才能有效地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6.
使命陈述是对组织使命的文字陈述,在国外高等教育界普遍存在。文章探讨了我国大学使命陈述的价值意义与章程、校训、远景、战略目标之异同,并通过主题要素编码框架、样本分析,对29所省属地方师范大学予以考量,揭示了师范院校的使命陈述现状:目前多数大学并无专门的使命陈述表现形式,多隐含在学校概况介绍中且使命陈述并非千篇一律,非常注重时时更新陈述内容,不同高校的使命陈述有共性也有特性。存在的问题体现在陈述方式及要素涵盖等方面。  相似文献   

17.
19世纪,西方的历史学出现了专业化发展的方向,特别是兰克史学的出现,使历史学成为一门真正意义上独立的专业。对于研究者,不能使用档案比档案根本不存在更糟糕。因此,历史学为满足自身专业发展的需要,直接或间接地推动了档案学专业的发展。20世纪70年代出现的公共史学与档案学有着共同的祖先和相似的专业使命,使得公共史学在自身专业化的过程中也为档案学的专业化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8.
"人民"一词在中国共产党十九大报告中出现频率为203次,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十九大报告中的一个重要论断。理解和领会报告中渗透的这种人民至上的情怀、担当和使命,可以从"不忘初心""执政为民""牢记使命"三个层面,亦即从历史、当下、未来三个维度来把握十九大报告使用"人民"一词的具体语境。  相似文献   

19.
五四运动是一场伟大的思想启蒙和爱国救亡运动。救亡的历史使命唤起启蒙的强烈愿望。陈独秀在这场运动中起着总司令的作用,以他为代表的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以救亡为历史使命,以《新青年》、《每周评论》等新锐刊物为理论阵地,始终在苦苦思索中国救亡的路径问题:首先,陈独秀认为必须破除封建专制思想的禁锢,代之以民主和科学思想,改造国民性。其次,陈独秀经过"巴黎和会"的惨痛教训,认识到资产阶级共和制度在中国是行不通的。而此时"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工人阶级正式登上历史舞台,陈独秀由此转向社会主义。再者,陈独秀等人在传播、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时,为捍卫思想的纯洁性而进行了三次大论战,在论战中马克思主义凸显了其理论的科学性,并由此诞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政治成果——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五四爱国救亡运动历史逻辑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爱国救亡必然的路径选择。在这场运动中,陈独秀居功至伟。  相似文献   

20.
哲学家的使命和责任问题是哲学的学术人格问题,也是前辈哲人启发我们始终要思考的一个问题.在人类文明的进步过程中,哲学所承担的伟大使命和责任就是守护人类文明.哲学作为高度抽象的理论思维是人类理性但当文明守护者的方式.哲学作为理论素质教育,就是要把学生培养成"爱智者",使他们对知识或智慧有一种超越功利目的的追求.当代中国社会是一个变动中的社会,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的焦点,我们应当把我们民族文化的思想资源、外来文化的积极成果兼收并蓄地用于研究当代中国的重大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