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邓小平政治体制改革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就政治体制改革的必然性、基本原则、目标和进程、主要任务和内容等方面探讨了邓小平关于政治体制改革的思想。指出,学习和研究邓小平政治体制改革思想对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政治体制改革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涵盖了政治体制改革的性质、功能和作用、总目标和具体目标、原则、内容和标准等诸多方面,并成为我国当今乃至今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理论基石。准确、完整地把握邓小平政治体制改革思想对于当代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和现代化建设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政治体制改革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深刻地揭露了我国传统政治体制的主要弊端,全面地阐述了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基本内容、主要目标和基本原则,解决了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几个重大理论问题,为我国全面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准备了重要的思想理论基础,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同志作为世纪伟人 ,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第二代党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邓小平理论是论述如何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科学理论 ,其理论视角是政治。邓小平关于政治体制改革的思想 ,是今天我们进行社会主义政治体制改革实践的理论指针。  相似文献   

5.
试论邓小平对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理论贡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邓小平政治体制改革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深刻地揭露了我国传统政治体制的主要弊端 ,全面地阐述了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主要目标、基本内容和基本原则 ,解决了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几个重大理论问题 ,为全面推进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准备了重要的思想理论基础 ,因而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6.
十五大报告是我们迈向二十一世纪的纲领性文献。我们必须认真学习、深刻领会,进一步解放思想,才能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  相似文献   

7.
杨国蓉 《重庆师专学报》1999,18(2):31-34,42
政治体制改革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系统总结了建国以来党和国家领导体制建设方面的经验教训,分析了政治体制现存在的弊端及其产生的原因,对政治体制改革的方向,目标,内容,原则和方法等一系列问题作了全面论述,确立了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基本指导思想,这对于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和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的政治发展观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邓小平同志的政治发展观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推进我国政治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江泽民同志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论断,是邓小平政治发展理论的创造性运用和重大发展,表明了我们党对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进一步深化。我们必须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9.
江泽民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在国际共运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治国方略,并从跨世纪的战略高度对政治体制改革作了全面部署,阐述了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前提、原则、任务、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理论,对新时期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中,揭示了党和国家领导制度中存在的各种弊端,分析了产生这些弊端的原因,提出了克服这些弊端、建立民主制度的目的、方针和具体措施,为我国的政治体制改苹吹响了号角,指明了方向。30年来,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取得了显著成绩,民主政治的发展有了长足进步。但是,我国的政治体制中至今仍然存在一些缺陷。我们应该痛下决心,加大力度,稳妥而又积极地推进和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尤其是干部制度改革,以适应其他各方面改革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  相似文献   

11.
考成法,是张居正在改革中主要的政治措施,也是其推动变革的权力来源。张居正以此为依据,在明王朝内部推行了一系列改革。但是考成法在万历朝未能继续实施,张所推行的改革也因失去这一动力而停止。张居正通过考成法将纠举六科的权力握在以自己为首的内阁手中,触碰到了万历帝的利益,考成法在张死后失去了万历的支持。张居正因考成法将大权揽在手上,使得从中央到地方的官僚体系始终对考成法加以抵制,同时其施行时间太短,未能成为明朝政治规则中的循例。张居正中年赫然病逝,之后的继任者不但无意继续推行考成法,反而成为它的掘墓人。  相似文献   

12.
李大钊思想体系是在"主义-政党-道路"的逻辑架构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李大钊在"人生"探索中恪守"主义"的信仰,坚持"主义"的自信,在探寻"主义"的道路上不断前行,成为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故而"主义"乃是李大钊思想体系的逻辑支点,而"主义"的探索也就成为李大钊思想发展进程中的基本线索。李大钊一直将"政党"作为考量的对象,从学理与现实政治的结合中阐明"政党"与政治变革的逻辑关联,汲取十月革命中布尔什维克领导政治革命的成功经验,并在五四时代的推进下基于"团体训练"理念创建中国共产党,继而又在"政党联合"思想基础上从事创立国共合作统一战线的工作,故而政党思想也就成为李大钊思想体系中不可缺少且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李大钊承继新文化运动由个人解放而进至社会改造的方向,在十月革命影响下将社会改造问题作为其思想体系的主要议题,并在"走向社会"的时代浪潮中主动地选择了苏俄式的革命"道路"。概而言之,"人生""政治""社会"是李大钊思想体系中的关键词,并衍化出"主义"→"政党"→"道路"的内在逻辑,从而支撑起李大钊思想体系的大厦。  相似文献   

13.
研究邓小平政治体制改革思想.应该深入研究其思想体系的科学性,从而把握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本质规律。指导改革实践的思想体系是由指导方针、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载体和策略有机构成的科学统一体。邓小平政治体制改革思想的四个方面有其内在联系。浑然一体.充分体现邓小平政治体制改革思抵高度的革命性和严密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14.
苏轼对待变法的态度存在着前后不一的“矛盾”。从仁宗朝的锐于进取,到神宗朝的敛退保守,苏轼的变法思想经历了一个起伏不定的过程。苏轼认为,变法是一项渐进的事业,必须贯彻“相济”思想和采取“持中”策略;变法必须崇“礼”重“德”,“任人”重于“任法”。苏轼变法思想体现了“尽其自然”的“任情理”宗旨,也有着“自信则惑”的意气用事。苏轼对变法思想的论述,透露着鲜明的文士习气。  相似文献   

15.
宋育仁是一位杰出的维新志士。维新运动时期,他揭露时弊,纵论时政,言行并用,呼吁变法。他抨击官僚制度弊端,要求改革官制的思想与康有为等维新派志士改革官制的主张颇为相似。其出使伦敦的经历、甲午战争后沉重的民族危机及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其深厚的国学素养等因素促进了他政治思想的产生。他的政治思想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主张西学中源、过度崇古尚古等。  相似文献   

16.
邓小平民主政治思想博大精深,其中,对民主在社会主义建设总体中的作用与地位的界定是其核心,即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现代化。中国改革开放的20年,是邓小平民主思想形成发展的20年,邓小平领导的民主化放权始终是贯穿其中一根红线,政府机构改革是这根红线合乎逻辑的延伸与涵化,邓小平民主思想及其指导下的民主实践有3个基本特征:发展民主与保持稳定的统一,形式民主与实质民主的统一,民主建设与法制建设的统一,这3个“统一”对我国现在及今后的政治体制改革,民主政治建设有着特别得要的指导意义,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背离。  相似文献   

17.
晚年列宁在布尔什雏克党一党执政不长的时间内,觉察到了党的领导体制存在的严重弊端。1922年前后,他陆续提出了一系列改革思想。列宁的改革思想在后来苏联的政治体制形成过程中没有引起重视,但对我国目前不断推进的改革却仍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8.
邓小平晚年与其弟邓垦谈话时对我国发展道路进行了反思,启示我们只有坚持可持续改革,才能促进可持续发展。当前,要着重通过政治体制改革和分配制度改革,解决好两个大问题,一是解决执政者讲民主、做公仆的问题;二是解决先富者讲道德、帮后富的问题。要建立健全民主政治制度和社会财富公平分配的制度,使我国走上更好更快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19.
鲁迅翻译大量俄国(苏联)和东、北欧"弱小民族"的作品的意图在于以之作为揭露社会弊病、改造国家的参照,翻译的政治目标在于"强国"与"新民"。其翻译的政治目的与文学目的之间的内在张力,使得其意图达到的双重翻译目的难以完全实现。  相似文献   

20.
略论梁启超对中国近代政治制度的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梁启超认为中国君主专制非改不可。关于官制改革,主张仿行西方,用考试制度选拔官吏;基层实行自治,官由民选;为加强中央集权,应缩小行政区域;强调法治与人治并用,司法与行政协调;司法改用三级两审制。梁氏的政治法律制度思想集中反映了他对近代复杂多变政局的思考和对国家政治改革的探索,在理论和实践上均具有重大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