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明月承载李白的梦想,承载李白的情思,承载李白的人生。明月只属于李白,永远属于李白。从李白有关写明月的诗中,我们能体会到,诗人与明月视对方为知音、挚友。人与明月共喜,明月与人同忧。  相似文献   

2.
生活在盛唐时期的李白,是我国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在唐代的重要诗人中,没有一位像李白那样受到道教那么深刻的影响。"道教是李白生命中不可或缺的元素,学道求仙不仅是李白重要的人生经历,更是契合了李白的天赋秉性,建构了李白诗歌独特的浪漫主义风格,成就了李白的诗仙气质。  相似文献   

3.
四川省李白研究会和江油市人民政府主办的"2015李白文化高端论坛",集中外70人位李白研究专家和学者,论文和发言约40篇,探讨了李白文化文旅融合与创新发展及李白文化相关的学术问题,展现了近期李白文化研究的最新成果。  相似文献   

4.
杜甫对李白的叙写主要有三类,正是这三类描写,刻画了全方位的李白形象。在整个唐代,也只有杜甫这般细致描摹出了李白姿态,这最早同时也是最真实的描绘,于后人认识李白,具有非凡之意义。社甫对李白诗歌的推崇,也正是体现了南北文化合流在李白身上的体现,奏出了真正的盛唐之音。可以说,杜甫叙写李白,在树立了李白形象及诗坛地位的同时,也问接确立了李杜的并列地位。  相似文献   

5.
李家烈先生和《李白诗酒人生》一书提出“李白是外国人”的观点是站不住脚的。从李白与儒家文化的关系,李白自述家世,李白的外貌、语言、生活习惯等方面分析,李白是汉人,不是外国人,是明明白白的。  相似文献   

6.
古今不少学者在李白年谱和李白诗文笺注中给李白一些作品作了编年,特别是詹锳还撰写出了编年专著《李白诗文系年》,确定了李白在安徽写作的大部分诗文的时地。但是各家也都有一些疏漏,在时间、地点上颇有出入。本文在全面研读李白作品及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李白在安徽所写诗文的时地重新进行了编定。  相似文献   

7.
李白独特的人生追求与战国文化的契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李白的战国文化心态为研究对象,搜集整理李白诗文中所见的大量战国文化景观,来洞悉李白独特的人生追求及人格特征与战国文化之间的关系,力图从李白战国文化心态的角度,对李白精神内涵作出进一步的揭示。  相似文献   

8.
庞德与中国古典诗歌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而李白诗歌是影响和推动庞德发动"意象派"运动的主要动力。可以说,庞德有着深深的李白情结,李白诗歌是庞德灵感的源泉。但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庞德对李白诗歌同样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庞德将李白的诗歌西化并提炼了李白的文学观,将李白的诗歌提升到了诗学理论的高度;庞德从李白的诗歌中汲取营养,将李白的诗歌技巧发挥到了极致;更重要的是,庞德扩大了李白诗歌的影响范围,将李白的诗歌从汉语领域翻译到英语领域,并使之在欧美世界广为传播。  相似文献   

9.
王成 《绥化学院学报》2011,31(1):98-100
朝鲜诗家李溟对李白诗歌的审美批评,包括李白诗歌的源流、李白诗歌的意象、李白与其他诗人的比较等内容。构成了较为完整的诗歌理论批评体系,给我们提供了研究李白的域外的诗评视角与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0.
自信、天真、狂傲、仗义是李白性格的主要特征 ,而性格又表现为某种气质 ,李白的诗人气质主要体现于自信、天真、狂傲和仗义。李白的气质造就了他的诗仙地位 ,同时李白的气质也导致了他政治上的失败。作为诗人 ,李白登上了一个时代的高峰 ;参与政治 ,李白每每都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相似文献   

11.
自古以来,人们认为诗仙李白在政治上毫无建树,因此便不假思索地否定李白的政治才能,这与真正的李白并不相符。从李白的生活与志向可看出他是具有高超政治才能的人,但细析大唐由盛转衰的历史背景,腐败的政治形势正是李白无法施展政治才能的根本原因。探明此问题对研究李白的历史原型具有不同凡响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朝鲜诗家李瀷审美批评视野中的李白诗歌论,包括李白诗歌的源流、李白诗歌的意象、李白与其他诗人的比较等内容,构成了较为完整的诗歌理论批评体系,给我们提供了研究李白的域外的诗评视角与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3.
李白的诗歌中有许多魏晋人物的典故,通过这些典故,李白表现出对魏晋名士风度的仰慕,而这种对魏晋名士的积极态度不仅对李白的生活和创作心态产生了一定影响,促进了李白饮酒题材和山水题材诗歌的发展,而且李白诗歌的个性化和主体性的高扬也和李白学习魏晋文人有关。此外,李白"清真"、"自然"的诗歌美学观念亦与魏晋玄学风气下的人物品评有相当关联。  相似文献   

14.
李白的思想是十分复杂的,对于李白思想的阐释可以从不同的视角来进行。文章将从后现代主义的视角,对李白思想作一种诠释,挖掘出李白思想中的后现代主义精神。  相似文献   

15.
李白的诗作极其丰富,李白从未自编诗集,唐代也没有一种渊源有自的李白诗集定本流传下来。因而李白诗歌的文本面目常纷繁杂乱。通过比较诸多李白别集版本和选录李诗的各类总集,考辨出李白乐府诗《蜀道难》文本有三十一处异同。文本在流传过程及后世阅读接受中的真实面貌差异较大,值得探究。  相似文献   

16.
李白一生两次经过山西。由于山西特殊的地形和交通路线,李白应该是从晋南返回中原或长安,而这条路线就是李世民大战宋金刚的战线。这样,李白在山西的行踪就比较清晰了。李白有些描写黄河的作品应该是在河东地区目睹了黄河的雄姿之后才激发的灵感。晋南是李白第二任妻子宗氏夫人和恩师裴的故乡,后来魏颢和宋敏求都是在绛州发现了李白的诗文集,足见河东地区为珍藏和传播李白的作品厥功甚伟。  相似文献   

17.
李白是否有政治才能,一直是一个待解之谜。从李白在玄宗召见后没有建树、追随永王李磷的事实可知,李白是缺乏政治远见的。李白的真诚而又恃才傲物的个性,崇尚道术、剑术和文学的知识结构,也说明李白是不适合从政的。  相似文献   

18.
尽管李白家世族系众论纷纭,莫衷一是,但从各种资料的记载情况来看,李白先祖家世的复杂性,也一定程度上成就了李白思想行为的奇特性。李白先祖辗转流寓西域,在文化传承上具有东西碰撞后的特殊性,其后裔李白身上所体现出来的某种冲破儒家思想束缚而成为自由的斗士也与此不无关联。李白父亲李客是一个颇具文化修养的隐者,其不同流俗的生活方式与处世行为以及兼容并蓄的开放式教育也成就了一个思想丰富、特立独行的李白。  相似文献   

19.
王成 《河西学院学报》2011,27(3):16-18,118
朝鲜李瀷与清代赵翼对李白诗歌创作的理论评述包括如下内容:李白诗歌的语言特点,李白的《古风》诗,李白与杜甫、韩愈诗歌的比较等,给我们提供了域内、域外两个诗评视角。对此二者进行对比分析,可以拓宽李白诗歌的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20.
《李白资料汇编》的问世,为我们了解和研究李白在后世的接受与影响提供了较为全面而珍贵的资料,然而仍有遗珠之憾。对其进行补遗,对于全面了解和研究李白在后世的接受与影响,仍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今后补遗,应注重以下几点:注重搜集后世化用杜甫寄赠李白诗句的资料,继续注重搜集与李白有关的文学或文化现象资料,注重搜集别集中诗文题目不含李白词语意象而诗文中却又涉及李白的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