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狮子构造中深层油藏主要油气储层为裂缝型泥灰岩储层,岩性主要为灰质泥岩和云质泥岩,裂缝是其主要的储集空间和渗流通道,该油藏储层发育程度主要受裂缝发育程度的控制,通过对裂缝的特征分析,明确了该区发育构造缝和成岩缝两种类型,储层的发育受岩性、层厚、构造三种因素控制。1储层发育背景狮子沟构造位于柴达木盆地西部茫崖坳陷,毗邻阿尔金斜坡,属于狮子沟—油砂山构造带,走向北北西—北西西。该区主要发育第三系地层,沉积格局受古凸  相似文献   

2.
<正>三合村地区地层油藏发育广泛,但常规地震资料对地层剥蚀线描述难,制约了该区地层油藏的勘探进展。针对该问题,通过利用谐波拓频技术对地震资料进行拓频处理,提高了地层油藏的地震响应特征。结合地层剥蚀正演模拟分析,优选波形属性对地层油藏剥蚀线和储层发育区进行预测,有效的提高了地层剥蚀线和储层的地震识别能力。综合考虑油气优势运移通道开展优化部署,带动了该区新的勘探进展。  相似文献   

3.
火山岩地震储层预测难度大,目前国内外存在很多争议。本文通过井震结合,采用模型控制波阻抗反演技术,对克拉玛依油田九区古16井区石炭系火山岩储层进行了预测,发现两个"低速异常体"即为有利储集体,与实际钻井、录井、试油试采资料吻合较好。应用该成果进行了油藏东部扩边区开发部署,新井实施后生产效果很好,进一步证实了预测结果的可靠性。推动了火山岩储层预测技术在克拉玛依油田的应用,为类似火山岩储层预测起到了宝贵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利用基础地质资料以及地震、钻井、录井、测井、岩心测试、生产动态等资料,对研究区的储层特征、断裂发育及圈闭特征进行深入研究,对该区老油藏的潜力进一步挖掘提供地质方面的指导。研究区属于冲积扇环境,储层岩石类型以含砾砂岩、细砾岩及砂砾岩为主;储集空间以粒间孔为主,有少量粒间溶孔、裂缝;孔隙度主要在5%~15%,渗透率主要在0.01~50×10~(-3) um~2,非均质性较强,属于低孔-低渗孔隙型储层及裂缝-孔隙型储层。发育构造、构造-地层型圈闭。  相似文献   

5.
于宁 《内江科技》2011,32(3):140+145-140,145
针对梁家楼油田中部梁38块油田地质特征,为了合理、高效地开发油藏、提高采收率,本文通过分析研究构造特征、沉积特征、储层特征、油气藏类型等油藏特征,结合该区水平井钻井及开发状况,对水平井开发在该类边底水油藏的适应性进行了分析和论证。  相似文献   

6.
李小玉 《内江科技》2009,30(7):89-89,178
鄂尔多斯盆地塔巴庙区块属于华北石油局华北分公司勘探开发区块,为进一步探索塔巴庙区块西北部古生界地层发育及含油气情况.开展下古生界奥陶系风化壳研究,落实奥陶系风化壳古地貌变化及厚度特征,探索下古生界盐下储层和油气发育状况,及寒武系含气性,力争钻获工业气流。华北分公司在本区块部署了D67井,本井为三开探井,设计井深:3615.00m;实际完钻井深:3610.00m。在钻井过程中,不断探索地层特性,加强技术研究,圆满完成了本井下古生界取心任务。为本井区古生界钻井地层剖面,区域地层对比和沉积相研究提供了重要依据和实钻资料。  相似文献   

7.
埕北306潜山油藏主要含油层系为古生界裂缝型储层,岩性为灰岩和白云岩,油藏主要储集空间类型是裂缝,原生孔隙不发育、因此该油藏储层发育程度主要受裂缝发育程度的控制,通过对裂缝发育特征的定量描述,确定了储层发育控制因素。  相似文献   

8.
桩海10潜山油藏主要含油层系为古生界裂缝型储层,岩性为灰岩和白云岩,油藏主要储集空间类型是裂缝,原生孔隙不发育。因此,该油藏储层发育程度主要受裂缝发育程度的控制,通过对裂缝发育特征的定量描述,确定了储层发育控制因素。  相似文献   

9.
埕北306潜山油藏主要含油层系为古生界裂缝型储层,岩性为灰岩和白云岩,油藏主要储集空间类型是裂缝,原生孔隙不发育。因此该油藏储层发育程度主要受裂缝发育程度的控制,通过对裂缝发育特征的定量描述,确定了储层发育控制因素。  相似文献   

10.
针对大情字井油田黑98区块储层孔渗低及东西向裂缝发育的地质特征,通过开展剩余油分布特征研究,为研究区油藏开发提供挖潜及调整的方向。在对研究区油层和储层情况充分认识的基础上,综合利用研究区以往的勘探和生产资料,以石油地质学、油藏工程、油田开发地质学、渗流力学及油层物理等学科理论为指导,对研究区油藏进行地质建模及数值模拟分析研究。根据模拟成果,分析剩余油分布规律,对剩余油挖潜价值进行分区,作为油藏调整注水开发方案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孙志勇 《内江科技》2013,34(4):19+90
车古201潜山油藏主要含油层系为古生界裂缝型储层,岩性为白云岩和灰岩,油藏原生孔隙不发育,主要储集空间类型是裂缝。因此,该油藏储层发育程度主要受裂缝发育程度的控制,通过对裂缝发育特征的定量描述及控制因素分析,确定了储层发育控制的因素。  相似文献   

12.
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顶部碳酸盐岩风化壳岩溶古地貌不仅是下古生界天然气聚集成藏的主要控制因素,而且对岩溶储层发育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古岩溶发育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古地貌形态是控制古岩溶发育程度的关键。因此,尝试古地貌的恢复,将有助于寻找有利的开发区。国内对岩溶古地貌恢复采取的常用方法有印模法、地层残厚法、地震模型预测法、"V"字型填图法等。马家沟组上覆石炭系本溪组顶部的煤层,在区域上分布广泛,厚度稳定,可作为良好的标志层,通过统计100余口井的相关地层数据,采用印模法来恢复苏里格地区桃7区块前石炭纪岩溶古地貌图。在研究区总体位于岩溶高地,局部处于岩溶斜坡的古地貌单元背景下,进一步划分岩溶残丘、岩溶台地、岩溶台缘和岩溶沟谷四个次级古地貌单元,分析了各单元的特征。  相似文献   

13.
本文主要是在描述义7-6块砂岩油藏的地质特征、开发特征等的基础上,针对该区块油藏注水开发效果做了简要的分析。油藏的地质特征主要有构造特征、储层特性、流体性质、地层压力以及油藏类型等几个方面,分析出该油藏属于构造-岩性油藏。油藏开发特征主要有油井产能低、地层压力保持水平低,压降大,产量递减快特征、地层能量下降快,需要补充能量,可以进行注水开发。分析初期注水还未见效,注水压力逐渐上升,需要采取措施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4.
张天杰  刘新菊  陈雷  孟越 《今日科苑》2013,(16):121-121
坪桥特低渗区天然裂缝发育且存在人工裂缝,寻找与该区储层发育特征相适应的井网形式,探索其合理、经济的井排距,对提高低渗透油藏的开发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老292油藏裂缝型储层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292潜山油藏主要含油层系为古生界裂缝型储层,岩性为灰岩和白云岩,油藏主要储集空间类型是裂缝,愿生孔隙不发育,因此,该油藏储层发育程度主要受裂缝发育程度的控制.本文通过对裂缝发育特征的定量描述,确定了储层发育控制因素.  相似文献   

16.
在对车镇凹陷车西地区古生界潜山构造特征、地层结构、有效圈闭类型、油气运聚等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研究区油气富集规律。研究表明:车西潜山呈纵向成排,横向分块的构造格局,平面上呈棋盘状的断块山。油气主要沿不整合面运移至各残丘高部位形成风化壳油藏,鼻状构造背景是油气有利指向,下古生界断层分割油藏。区内主要发育来自沙三段油源的新生古储潜山成藏模式和来自C-P气源的古生古储潜山成藏模式两种成藏模式。研究结果可为潜山油气藏勘探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本文试图在精细油藏描述的基础上,通过对低渗透油藏—渤南油田五区的沉积相、储层物性、渗流特征等油藏特性的重新再认识,以及对油藏各项开发指标的分析,对油藏开发工作的总结,寻找该区下步改善开发的状况和挖掘油藏潜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18.
轮南奥陶系碳酸盐岩基岩总体为非储层,有效储集体为岩溶作用形成的次生孔、洞、缝型储集体。东部斜坡带一间房组地层是该区主要的产油气层。通过对该区储层物性资料的统计分析,发现一间房组地层的基岩孔隙度低、渗透性差,测井解释后储层物性参数仍为低值。相邻的中部斜坡带一间房组储层物性明显较东部斜坡带好。通过对东部斜坡带一间房组地层的岩心资料、分析化验资料、构造演化特征和岩溶发育特征的研究,认为构造运动、岩溶作用和缝洞充填程度是控制研究区储层物性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王宏亮 《内江科技》2008,29(4):109-110
红柳油田是一个大型鼻状构造背景下形成的岩性-构造油藏,主力含油层位馆陶组,为河流相沉积,目前已进入高成熟度勘探阶段,隐蔽油气藏勘探成为勘探公关的主要方向。结合三维地震资料,在精细构造解释的基础上,运用波形相位特征、地震属性分析、测井约束反演等储层预测技术,综合研究储层发育,进行隐蔽油气藏勘探开发,取得了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20.
奚玉川 《内江科技》2010,30(1):99-99,203
本文通过对新滩西部主体带储集层特征、成藏条件、油藏类型及特征的综合分析,对其油气分布及控制因素进行了总结。本区受垦东断层和垦东南断层控制而形成的大型潜山披复构造,纵向上不同的地层层系发育不同的油藏类型,油气分布主要受构造、断层以及断层与储层的有机结合等因素的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