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车西洼陷北部陡坡发育了大量碳酸盐岩砂砾岩储层,该类储层储集空间类型多样,次生孔隙发育,储层非均质性严重,与其他砂砾岩储层不同。通过岩心试验分析,认为该区次生孔隙度与有效孔隙度关系密切,准确计算有效孔隙度是评价该类储层的关键,利用核磁共振测井资料建立了自然伽马(GR)与泥质束缚流体孔隙度的关系,由此建立了计算有效孔隙度模型。计算结果与试油结果关系很好,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前人研究成果上,对鄂尔多斯盆地富县张家湾地区延长组长8油层组在测井数据标准化基础上,开展了储层"四性"关系研究,分别对储层岩性、物性、电性与含油性特征及其关系进行了深入分析,将储层分类为产油层(油水同层),产水层(水层);混合区(产油、产水层混合区);干层(试油产液量低于干层标准),综合考虑储层物性、物性、电性与含油性特征及关系,建立了目标区长8油层组储层流体判别标准,为该地区快速准确识别油层提供了有力技术支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冯红霞  夏昱  任春燕 《内江科技》2011,32(2):141-141
A油田多年来一直是解释工作的难点之一,该区储层非均质性强,地层水矿化度低,试油的井少且位置集中,致使油层、油水同层、含油水层的上下界限值难以确定。由于对油层电性规律认识不清,导致解释结论或高或低,解释符合率偏低,影响了油田的勘探与开发。本文在研究储层的四性关系的基础上,对该区存在的几个难点进行了重点研究。分别对ES,2、ES33、ES34、ES3,上这四个层段做了电性标准,由此搞清了该区的油干、油水界限。并依据电性标准对该区内9口井进行了二次解释,对多口井提出了试油的建议。通过此次研究,深化了对该类储层的认识,提高了解释符合率。为该区下一步产能建设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
建立冷43断块区S1+2段油层分类标准,开展油层分类研究,优化部署,为冷43断块区S1+2段扩边部署奠定基础,从而达到油藏动用程度目的。需要对储层的含油性重新认识,通过对老区取心井岩心精细筛选、岩心精细观察,结合电性解释图版,重新落实油层电性标准,并结合试油、试采及生产数据,将油层按照电性标准分为三类,为实现冷43断块区S1+2段油层的有效动用及后续的方式转换等开发方式奠定了良好的地质研究基础,为实现整个区块的高效动用提供基础保障。  相似文献   

5.
储层有效厚度下限研究,是以岩心资料为基础,以四性关系研究及测井解释为手段,以测试验证为依据,通过数理统计、综合归纳等建立岩性下限、含油性下限、物性下限及电性下限。本文对储层有效厚度下限确定的主要方法进行了分析与总结。  相似文献   

6.
运用储层地质学理论.利用钻井、岩心分析资料,对江苏油田花17断块阜宁组三段储层的分布和储层的物性条件、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描述,达到充分认识该储层特征的目的,同时结合试油、试采流体数据分析,确定该油藏的类型,为该区块下一步的增产增注提供了地质依据和指导。  相似文献   

7.
C66块位于车镇凹陷北部陡坡带西段,其主力油层为沙三下砂砾岩体,油层具有油气藏埋藏深,岩性复杂,储层物性差的特点。本文在总结分析该区块的地层特征、储层物性以及试油试采特征的基础上,评价该块储层改造工艺和试油效果,对指导该区下步勘探开发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大地电磁测深法在西部勘探中优势的分析,结合其地球物理原理,指出建立区域电性模型对MT资料预处理、反演、解释等工作的重要性。结合阿什里地区概况,提出MT首支电阻率统计法、测井电阻率和区域综合资料电性统计等方法来建立区域电性模型。  相似文献   

9.
根据崖城A气田主要目的层陵三段的地质特性,对其沉积相特征、构造特征、流体性质分布和测井曲线的不同响应分析表明,储层在平面上具有分区性,在纵向上具有分段性。通过对崖城A气田的岩石物理研究,根据气田的分区分段特征,结合资料情况,针对不同区块的岩性、物性、电性及含气性特征,分别建立了适合不同区段的测井参数解释模型,测井评价结果与岩心标定效果良好且体现了该区的沉积演化特征,储层分布特点与开发动态吻合情况良好,说明了测井研究成果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0.
《内江科技》2015,(5):32-33
马3断块于1984年投入开发,目前已进入开发中后期,限于过去的设备和技术水平,使得部分油层被认为是水层或者干层。通过对这些储层的录井资料和动态试油试采数据的研究,发现一些测井解释的干层和水层试油显示为油层。因此,我们对这些储层的电性特征进行了研究,发现在具有油气显示的储层当中,一些小层测井解释结果为干层和水层,但这些小层的电性值达到含油标准下限,并且试油结果为油层。所以,有必要对类似的储层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发现新的油层,实现老区的增储增效。  相似文献   

11.
文中利用自然伽马、电位、声波时差、中子和微电极等测井曲线,并与地质测量、岩心特征及试油资料进行结合分析,识别并掌握了会对陕北斜坡区域低渗透储油层的参数、背景值和有效油气成分造成影响的因素,同时结合测量区域钙质与泥质夹层统计分析,建立了特低渗透储油层适用的有效厚度物性、电性下限值及夹层扣除标准。对C33井区的特低渗透储油层进行细致评价,并对钙质、泥质、致密层及干砂层等夹层进行了剔除,确保了本区域测试点井测解释以及储量预测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2.
哈萨克斯坦库姆萨伊盐上油田侏罗系发育一套曲流河三角洲沉积,为典型的高孔高渗储层。通过岩心观察、粒度分析、扫描电镜、岩石薄片等资料,首次对研究区储层的岩矿特征、物性以及孔隙结构进行了详细研究。研究表明:该区主要储集层岩性的为细砂岩、粉细砂岩,成分成熟度和结构成熟度均较高,呈现出远物源的沉积特征。黏土矿物以伊利石为主,其次为绿泥石和伊/蒙混层。砂岩储层孔隙类型以原生粒间孔为主,其次为次生的溶蚀孔隙,微裂缝少见。喉道类型以粗中孔粗中喉道为主,物性好,孔隙发育。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饱和度中值压力等影响因素,结合沉积微相、成岩作用等储层成因的主要控制因素,将侏罗系阿阿林阶组(Ю-Ⅰ)分为Ⅰ、Ⅱ、Ⅲ类储层,巴柔阶组(Ю-Ⅱ)可划分为Ⅱ、Ⅲ类储层,同时通过最新的试油效果,验证了该区有利储层预测的可靠性和可行性,为该地区高孔高渗储层勘探开发提供了扎实的地质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3.
从区域沉积背景入手,以岩心资料为主,结合测井资料、储层岩性特征、沉积构造等特征,分析了该地区沉积相的类型及特征,认为高家沟-青阳岔地区长6油层组主要沉积相是三角洲平原亚相,主要发育有分流间湾、分流河道和天然堤三种沉积微相,工区的沉积微相平面展布表明该区储层砂体以分流河道为主,是主要的有利富集区。  相似文献   

14.
在春风油田沙湾组清楚的地质认识的基础上,描述了储层的基本特征及区块内单井的测井曲线表现形态。通过取心井及录井资料,结合测井曲线响应特征及试油、试采等数据,进行了储层的四性关系研究,通过直方图、曲线图等技术手段得出了本地区含油性、岩性、物性、电性等有效厚度的下限标准,为储量计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冷41块在早期开发过程中,测井解释层很厚,但是在很多层中,夹杂着泥质含量较高的泥质砾岩,泥质砂砾岩及泥质粉砂岩,这类岩性在电性上也表现为较高电阻,但是这类岩性物性差,基本不含油,属于非有效储层,由于受上下较厚含油砾岩层的屏蔽影响,电性上仍较高的响应值,电测解释结果有所偏差;另外不同测井系列的误差造成的解释偏差,都会对精细描述带来不利的分析结果。因此,利用系统取心井冷37-45-562井实际岩心观察和岩心分析资料与电测曲线进行对比,针对冷41块油气水层建立测井解释模型,进行测井二次解释,建立冷41块储层划分标准。  相似文献   

16.
在东风港油田沙三上清楚的地质认识的基础上,描述了储层的基本特征及区块内单井的测井曲线表现形态。通过取心井及录井资料,结合测井曲线响应特征及试油、试采等数据,进行了储层的四性关系研究,通过直方图、曲线图等技术手段得出了本地区含油性、岩性、物性、电性等有效厚度的下限标准,为储量计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龙岗构造是中国石油2006年的重要勘探成果,它包括飞仙关鲕滩储层和长兴组生物礁两套储层。本文介绍了利用测井资料准确的识别了龙岗构造飞仙关储层的方法,以及储层的划分、流体性质判别方法研究;通过这些方法,能准确地进行了储层识别和进行流体性质判别,并经过试油结果的验证,证明这些方法在龙岗地区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目前,超低渗地层的原油开采已经是我国石油行业的热门话题,如何更有效的提高采收率是工作的重点。本文从储层四性方面入手,从岩性与电性、物性与电性、含油性与电性三个方面进行分析,使得对该区储层的情况有一个更明确的认识。  相似文献   

19.
针对长期注水开发砂岩油藏存在水流优势通道的实际情况,以油田开发静、动态资料为基础,通过岩心描述、测井解释、动态分析等综合研究,结合数学、统计学等多学科知识,从储层微观孔喉、电性及动态响应等静动态不同方面,创新建立了水流优势通道分级识别标准。该标准为有效识别水流优势通道提供了量化依据,对水驱老油田深化油水运动规律认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穆玉庆 《内江科技》2013,(2):143+179
春风油田是中石化在准噶盆地西缘发现的第二个油田,在区域构造上位于准噶尔盆地西部隆起车排子凸起东部,沙一段1砂组是春风油田的主力产层,具有砂体横向变化快,砂体分布规律不清的特点,为扩大该区储量规模,通过岩心观察、相标志分析、单井相分析、储层对比等工作,基本明确该区沙一段1砂组沉积时期,来自西北、西南两个方向的物源在该区交汇形成扇三角洲沉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