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考试大纲》对"古代诗文阅读"考试内容所作规定,属于"鉴赏评价"能力层级的两个考点主要是针对阅读古代诗歌的: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仔细分析近几年高考卷,发现高考各试卷古代诗歌鉴赏题均为两题,赋分为8~11分,一般试题切入角度小,都以对全诗的理解为基础,进行"鉴赏",不外乎"内  相似文献   

2.
《考试》2008,(Z1)
金牌教练精讲考纲细读2006年以前的《考试说明》把现代文阅读中的鉴赏评价分为两点:①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②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新课程《考试大纲》在现代文阅读中删除了必考部分的"鉴赏评价",在选考部分的文学类文本阅读中设置"鉴赏评价",重新整合为三点:①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语句的表现力;②欣赏作品  相似文献   

3.
古典诗歌鉴赏,历来是高考语文试题中的一大难点。《考试大纲》在"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中要求能"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以及"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在古典诗歌鉴赏复习中,考生如能理清古典诗歌的五大关系,定能突破古典诗歌鉴赏这一高考难点。  相似文献   

4.
现代文阅读是测试考生的基础知识和运用能力的有效手段.能否规范地解答这类题,基本决定了学生的语文成绩的高低.高考现代文阅读要求考生能够阅读一般的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文章和文学作品,不考死记硬背的知识、概念,而是考察学生的阅读能力.高考<考试说明>对"现代文阅读"部分的文学作品的"鉴赏评价"做出以下具体要求,一是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二是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在这里笔者就高考现代文阅读中鉴赏形象的思路和方法谈一些自己的浅见.  相似文献   

5.
文学作品阅读是高中阅读能力的一个重要体现,高考中也十分注重对考生文学作品阅读能力的考查.特别是近两年新课标考区的试题更是特别关注文学作品的"鉴赏评价",即"①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②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这些题目都属于主观性的试题,难度较大,学生失分率也较高.  相似文献   

6.
<考试说明>对"现代文阅读"测试的基本要求是:能阅读一般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文章和文学作品;能力分三级,理解("重要词语"和"重要句子"的含义),分析综合(筛选整合信息、分析文章结构思路、归纳文章要点和作者态度、推断想象),鉴赏评价(鉴赏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近年来,部分省市推出了新的能力层级测试题,即探究类开放性试题.  相似文献   

7.
<正>按照"文言文序列化教学"课题的指导安排,文言文教学在高二年级的重点有两方面:一是继续深化"文言文知识序列"的教学,注意词法句法的学习积累;二是展开"文言文阅读序列"的教学,指导学生掌握阅读鉴赏古代散文的方法,提高学生独立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以获得文学审美体验。李慧娟老师在教学设计时,以践行"文言文序列化教学"为目标,从文本解读入手到鉴赏人物形象,感悟作者思想,由浅入深,由易到难设定教学任务。"知识序  相似文献   

8.
<正>新课标的《考试说明》对"古代诗文阅读"考试内容所作的规定中,"鉴赏评价"能力层级有两个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章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这两个考点是针对古代诗歌的。从高考新课标卷的考题来看,考查的重点以鉴赏表达技巧和评价思想内容两个考点的试题最多,对鉴赏形象、语言的考查只不过融入其中。可见,  相似文献   

9.
章丽 《考试周刊》2014,(73):18-19
为了帮助教师理解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古诗词阅读与鉴赏"单元选文入选的原因及单元设计、课文设计和课后设计的意图,通过归纳分析可以发现,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的"古诗词阅读与鉴赏"单元的编排是按照时间顺序,选取了各个时期最具代表性的作者作品作为课文;在编排设计上由三个模块构成:有导向性作用的单元设计、有创设情境提供信息作用的课文设计和帮助学生思维拓展的课后设计。教师可以根据教材选编的作者选文把握古诗文教学重难点,根据各模块设计展开教学设计,选择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0.
什么叫本色阅读?一是针对阅读鉴赏的方式而言,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体现阅读鉴赏活动的自然、常态、常规、常情,不需要特别的"辅助"和"凭借"。二是针对阅读鉴赏的内容而言,强调把注意力放到文本上,阅读理解紧扣文本本身,从文本中去发现作者,发现情意,发现意旨,  相似文献   

11.
就考试而言,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有二难:一是命题难,一是答题难。文学评论家认为,"文学文本的背后,总有作者的意义存在,而这个作者的意义是多元的"。意思是说,对文学作品的阅读理解是不可量化、强求一律的。但考试要讲公平,又必须量化,将具有不可量化性的阅读欣赏强行纳入量化,必然导致前述"二难"。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推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提高中学生的读写兴趣和能力,中国修辞学会阅读鉴赏研究会与《阅读与鉴赏》杂志高中版编辑部联合举办第三届"阅渎与鉴赏杯"全国阅读大赛。  相似文献   

13.
孟子的"知人论世"提法被后人接受,并运用到文章阅读中,到今天被我们广泛运用到古诗词鉴赏中后,确实产生了很大的功效和价值。在语文古诗词鉴赏过程当中,由于众多优秀著名、流传于世的古诗词都是作者在一定时代特征和环境特点里的有感而发,所以"知人论世"不仅仅能够帮助学生积累更多有关古诗词作者的所处时代特征,同时掌握了利用时代特征去分析诗词主要思想感情和内容含义的方式。  相似文献   

14.
《语文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要提高现代文阅读和诗歌鉴赏的能力,而长期以来,多数学生阅读鉴赏的兴趣不浓,只是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阅读鉴赏的效果不佳。值得注意的是阅读时学生多数只注意故事情节,而不去体味字里行间所蕴含的语言美、情感美、道德美、意境美。更为值得注意的是现代文阅读与诗歌鉴赏严重割裂。因而造成了阅读与鉴赏的实效低,形成阅读和鉴赏的有效性普遍缺失的现状。"格式塔"心理学中提出的"在外部事物的存在形式、人的视知觉组织活动和人情感以及视觉艺术形式之间,有一种对应关系,一旦这几种不  相似文献   

15.
所谓"鉴赏",就是鉴别和欣赏,实际就是对作品的品评,就是在阅读中理解作者的主体意识和情感体验.鉴赏的前提就是鉴别,而鉴别则离不开阅读中的理解,离开了理解就无从鉴别;鉴别的核心就是审美,即挖掘作品中美的因素,达到某种美感享受.我从理解和审美两个方面入手,探究出了古诗词鉴赏的教学方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相似文献   

16.
颜庭学 《新高考》2009,(3):16-17
在历年高考试卷中,无论是诗歌鉴赏,还是散文或小说阅读,关于"景物"的鉴赏可以说是非考不可。下面将"景物"考查点逐一列出,以期考生对此类题能"胸有丘壑",取得诗歌鉴赏和文学类文本阅读的高分。  相似文献   

17.
鉴赏古典诗歌是高考语文试卷的常规题,从2002年开始以主观题的形式来考查,考生普遍感到难度增大了,得分困难了。其实考试说明对鉴赏古典诗歌的要求并不高,只要求对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作初步的鉴赏,对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进行评价。很多学生阅读一首古典诗歌作品,往往是"明心"不"明口",只能"意会"不能"言传",  相似文献   

18.
文学鉴赏是人们阅读文学作品时,对作品的感受、分析、评价,是一种审美认识活动,也是阅读能力的最高层次。文学鉴赏主要是把握各类文学体裁的特点,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发现并概括作者的美感因素,理解、判断、鉴赏其作品内容,赏析、评价其语言特色、表达技巧等。文学鉴赏是一种综合能力,是在具备种种语文能力的基础上,投入各种感情  相似文献   

19.
<正>【专题解释】通过诵读和欣赏本单元所选的诗词名作,我们初步掌握了一些鉴赏古典诗词的重要方法。本专题从"情景交融"这一角度,重点赏析杜甫的《蜀相》,联读柳永的《雨霖铃》,发现作者独特的艺术创造,学习古典诗词鉴赏写作。【预习任务】1.巩固诗词鉴赏方法,建构鉴赏写作支架。(1)阅读周汝昌《怎样欣赏中国诗词(节选)》等名家关于诗词鉴赏的相关文章。  相似文献   

20.
朱俊 《江苏教育》2012,(25):30-31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小学生"能初步鉴赏文学作品,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基于儿童的鉴赏性阅读主要借助儿童的审美积累和生活经验去感受作品,从中得到美的享受、情的陶冶、思的启迪,力求达到情感共鸣和理智领悟的认识,逐步培养和提高文学的审美能力。儿童姿态应是小学鉴赏性阅读的基点和价值取向。小学的鉴赏性阅读不是专业的文学鉴赏课,应立足于小学语文、儿童阅读,让学生对文本的阅读和鉴赏能够自觉和有效,通过文学的熏陶,养成审美的心灵。能够丰富学生的阅读实践,提高学生的阅读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