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为了解甘肃地区中考数学对"锐角三角函数"知识点出题的特点和规律,并以此预测今后本考点考查的形式,采用内容分析法,以2012—2014年甘肃省14套中考题为研究对象,对本知识点所占分值,题量设置,与其他知识点的联系,重点题型的解题技巧,所蕴含的数学方法,以及考查目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中考数学中本知识点以多种题型进行考查,主要考查特殊角的三角函数,以实际生活中的实例为载体考查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主要方法是建立数学模型,蕴含的数学思想,数形结合,转化思想.  相似文献   

2.
从命题角度看,这两道竞赛题与此高考题有类似之处,不仅考查知识点相同,解题方法也类似,属于我们常称的“姊妹题”.竞赛试题具有很强的创新性、应用性和综合性,注重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深入理解,对所学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以及创新能力.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既要重视基础、又要注重能力,试题要以课本知识体系为主,注重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的考查,同时强调综合能力的考查.  相似文献   

3.
在近几年的各地中考中,对两圆相切的知识点的考查较多.笔者发现2009年辽宁省锦州市中考第15题不仅考查两圆相切的知识点,而且引领学生通过动手画图等实验方法渗透数形结合、分类讨论等数学思想,是一道既让学生充分体会数学学习过程,又具有新课程教学导向的好题.现将此题进行一定的改编与同行们分享交流.例题(2009年锦州市中考第15题改编)如图1,点A,B  相似文献   

4.
杨耀美 《高中生》2012,(11):20-21
命题趋向 近年来,全国各地的高考题中考查三角形与三角函数综合问题的试题份数明显增加,且在选择题、填空题和解答题中都有出现.究其原因.一是知识上能有机地将这两部分的知识点整合起来.二是比较容易考查数学的基本思想方法,即数形结合思想和化归与转化思想.从题型上看,试题主要是以解三角形为载体来考查三角函数的综合问题.近几年的高考试题在考查该类问题时,没有以难题的形式出现,题目最多属于中档题.  相似文献   

5.
<正>题目在△ABC中,AB=3AC,AD是∠A的平分线,且AD=m AC,则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____.该题主要考查解三角形等相关知识,考查基本运算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属于中档题.虽然这是一道填空题,从表面上看,题意简捷明快,但细细品味却耐人寻味,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数学思想和方法,有着深刻的教学价值.下面就这道题的解法进行探究,供参考.如图1,在△ABC中,因为AD是∠A的平  相似文献   

6.
2014年高水平大学自主选拔学业能力测试(简称"AAA测试")的自然科学物理探究部分共7道计算题,包括两道力学、两道电学、一道热学、一道光学以及一道近代物理题。试卷的知识点分布合理,注重知识点间的结合及其在实际问题中的运用。为了有效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与拓展能力,体现出选拔优秀学生的功能,部分考查内容属于超出高中物理范围的知识外延。综合观察,2014华约自主招生考试物理试题着重考查考生的理科基础能力、思维能力、知识迁移能力以及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7.
安国钗 《数学教学研究》2011,30(7):45-49,52
波利亚指出:“拿一个有意义但又不复杂的题目去帮助学生发掘问题的各个方面,使得通过这道题就好象通过一道门户,把学生引入一个完整的领域.”教材例题、习题一般都具有典型性、示范性和迁移性,它们或是渗透了某些数学方法,或是体现了某些数学思想,或是提供了某些重要结论,  相似文献   

8.
正人教版《数学》教材九年级(下)第二十八章锐角三角函数P98复习题28第11题原题:如图,折痕矩形ABCD的一边AD,使点D落在BC边的点F处,已知折痕AE=槡55cm,且tan∠EFC=34.(1)△AFB与△FEC有什么关系?(2)求矩形ABCD的周长.(本题是复习题28的一道综合运用题,主要考查相似三角形的判定、锐角三角函数、勾股定理等知识,同时考查了数学方法中的方程思想.这道题对于初中生来说属于中等难度  相似文献   

9.
在高三复习中遇到一道习题,仔细挖掘后发现这道题的内涵非常丰富,它的不同解法中蕴涵着不同的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是一道值得品味和体会的好题: 已知集合A={(x,y)|y=x~2 mx 2},B={(x,y)|x-y 1=0,0≤x≤2},若A∩B≠φ,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  相似文献   

10.
从近几年高考考纲上来看,机械振动、机械波这一章共有八个知识点,其中有五个Ⅰ要求的知识点,分别是36、37、39、40、41,三个Ⅱ要求的知识点,分别是34、35、38,可见知识点不是很多,高考要求也比较低,但是高考每年必考,每卷一题,多为选择题,并且多是以基础题和中档题为主,注重学生能力的考查。近几年各省考卷在这一章的出题情况如下表所示:  相似文献   

11.
从近几年高考试题来看,其特点之一是许多试题源于课本,高考命题要考查的数学思想、解题方法都分布在课本中,这意味着我们要重视例习题的教学. 过去我们对例习题的教学,往往采用一讲“一题多解”,二讲“一题多变”,三讲“一题多用”这三讲,用这三讲来体现数学思想、数学方法和数学能力.现在,笔者在  相似文献   

12.
杨耀美 《高中生》2013,(6):18-19
高考立体几何解答题作为中档大题,与教材上出现的习题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其联系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高考题改变教材习题的问法,即将某个条件放到结论中去;二是由教材习题的两个或多个基本图形组合而成;三是改变教材习题图形中的线面位置.学生在回归教材复习阶段,不能孤立地看一道道习题,  相似文献   

13.
在中考试卷中,对难度的要求往往很明确,基础题,中档题,难题,常常是7:2:1,而对于每一个知识点,学生应掌握到什么程度也有明确的要求,难度系数一般分A、B、C三级,A级指标为基础题,一般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认知水平。B级指标为中档题,一般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水平。C级指标为难题,一般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运用水平。教师要能够清晰的把握语文中考知识点的难度系数要求,并且能准确辨认试题对某一知识点考查的深浅度,还要能就某一知识点,层次清楚的编出不同难度系数的题目,下面就这篇文章看如何把握中考的难度。  相似文献   

14.
葛剑 《考试周刊》2014,(90):1-1
高考对立体几何的考查题型基本稳定,常考一道填空题和一道解答题,且以容易题和中档题为主,在高考数学复习中比较容易轻视,认为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知识与技能,具有较强的解题能力,只要再稍加练习就可以了。但其实很多学生在高考立体几何解答题的证明中失分是非常严重的,本文着重强调立体几何在高考数学复习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5.
1 考情比照2006年全国各地高考数学的18套理科试卷中,每套均有一道立体几何解答题,两道左右的小题(选择题、填空题),题目和分数最多的是四川卷,四道题共26分;题目和分数最少的是湖北卷,两道题共17分.试题考查的知识点及分值如下表:  相似文献   

16.
杨耀美 《高中生》2013,(18):18-19
高考立体几何解答题作为中档大题,与教材上出现的习题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其联系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高考题改变教材习题的问法,即将某个条件放到结论中去;二是由教材习题的两个或多个基本图形组合而成;三是改变教材习题图形中的线面位置.学生在回归教材复习阶段,不能孤立地看一道道习题,可以适当给予组合或对问题采取  相似文献   

17.
<正>一道好的数学习题,不仅要自然简明,还要寓意深刻;一道好的数学习题,能够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近期,济宁市高中数学质量检测中有一道优秀的试题,本文就这道数学质检题做一点有意义的讨论.  相似文献   

18.
一道好的数学习题,不仅要自然简明,还要寓意深刻;一道好的数学习题,能够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近期,济宁市高中数学质量检测中有一道优秀的试题,本文就这道数学质检题做一点有意义的讨论.  相似文献   

19.
从近几年高考试题来看,其特点之一是许多试题源于课本,高考命题要考查的数学思想、解题方法都分布在课本中,这意味着我们要重视例习题的教学.过去我们对例习题的教学,往往采用一讲“一题多解”,二讲“一题多变”,三讲“一题多用”,用这三讲来体现数学思想、数学方法和数学能力.现在,笔者在总结原“三讲”的基础上,想根据自己的教学体会,结合《解析几何》课本中第102页的复习题,谈谈例习题的新“三讲”. 题:(解析几何第102页)过抛物线焦点的一条直线与它交于两点P、Q,通过点P和抛物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中考结果的抽样分析表明,对于基础题和中档题,绝大部分学生都会做,但对于高档的综合题,特别是压轴题,考生的得分率却很低.这说明考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待进一步培养、训练和提高.一般来说,数学综合题都具有这样几个特点.(1)它所涉及的知识点较多,既有纵向知识的结合,又有横向知识的联系.从而在较为广泛的范围内考查了考生对所学知识理解的深刻程度和掌握的牢固程度;(2)在解题过程中,需要综合应用的数学方法较多.从而有效地考查了考生对数学方法的掌握程度和应用的灵活程度;(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