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探索在高中生物学课程中倡导基于观察、调查和实验的探究式学习方式,以人教版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中"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专题的教学为例,阐述开放式实验教学在高中生物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正>1概念鉴定1.1生物学重要概念中学生物学教材中的重要概念是对生命的基本现象、基本规律和基本理论的阐述和解释,是中学生物学教材知识的核心组成部分,是引领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关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理解和应用生物学重要概念,有利于实现教学目标,有助于学生理解本节的核心内容,及生物学知识体系的构建,同时提高其生物学素养。1.2概念教学概念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以概念为  相似文献   

3.
在生物学教学中可引导学生采用图文转换的方式提高教学效率,其中包括"文字转换为概念图"学生动手绘图"文字转换为动画"图解转换为文字",以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学生对生物学知识的深刻理解和应用。  相似文献   

4.
《中学生物教学》2016,(18):8-10
新课改背景下的课堂教学强调学科间的整合以及科学方法的应用,其中数学模型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很受重视。数学建模有利于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知识和分析解决问题。以"碱基与氨基酸之间的对应关系"为例,从位置、结构安排和内容3方面对中关高中生物学教材中数学建模内容进行比较,从而探讨数学建模在我国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黑箱方法"是生物科学研究领域的重要手段,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运用"黑箱方法"对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具有促进作用,本文结合实例介绍并分析"黑箱方法"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是"基于问题式学习"的教学法。把PBL教学法引入种子生物学教学中,以探索提高种子生物学教学质量的教学改革方法。本文分析了PBL教学法的优势和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推进PBL教学法在种子生物学教学中应用的参考性建议。  相似文献   

7.
陈卫华 《广西教育》2013,(18):53-53
在2012年人教版初中生物学教科书中,每一节的起始都安排了"想一想,议一议",它图文并茂,呈现形式多样,是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能够把知识传授与思维训练紧密结合起来,融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于一体。学生通过"想一想,议一议",加深对生物学概念、生物学事实的理解,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拓展了生物学思维。因此,教师在生物学教学中要充分发挥"想一想,议一议"应有的作用。下面笔者以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教材为例,结合教学实践,谈谈"想一想,议一议"在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结合人教版生物学八年级上册"真菌"一课,探讨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如何应用论证式教学策略,帮助学生构建概念、理解方法、发展思维、提升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9.
《中学生物教学》2019,(12):9-10
结合人教版初高中生物学教学实例,阐述微课在衔接初高中生物学"关联"知识、"断层"知识和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并提出衔接初高中生物学教学的原则。  相似文献   

10.
深度学习是落实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基本途径,通过对深度学习在探究实验教学中作用的梳理,以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实验为例,探索在高中生物学探究性实验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深度学习的应用策略,旨在通过案例设计的形式引导学生深度学习生物学探究实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学生自主建构知识的能力,发展其科学探究、科学思维和社会责任等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1.
2011年12月修订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中一个重要变化是"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应帮助学生形成重要概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何围绕重要概念展开各种教学活动,以促进学生对重要概念的建立、理解和应用,如何能将抽象的生物学概念,通过各种深度教学活动,转变为学生能理解的知识呢?"DELC"教学模式运用于初中生物学重要概念教学中,尝试帮助学生对重要概念的建立、理解和应用。  相似文献   

12.
对2019年全国高考北京卷第29题进行分析,发现该题按照"事实—实验—应用"的思路考查了学生理解、分析、应用、创新的能力,综合评价了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并提出在教学中应通过"建构概念群和概念体系""重视科学本质教育"和"回归自然、社会和生活"培养学生的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3.
《中学生物教学》2017,(18):69-70
对"典型概率计算问题"这一高中生物学的重点和难点内容进行辨析,应用"哈迪-温伯格"定律化解难点,重点强调在应用中如何分析界定性状的范围问题。  相似文献   

14.
联系"吸引""探究""解释""迁移""评价"5个环节,介绍5E教学模式在高中生物学实验"用样方法调查草地中某种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中学生物教学》2019,(24):35-36
针对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度"与"导"的艺术进行阐述,提出将生物学教学资源利用起来,在生物学实验教学当中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升学生对于生物学知识的学习和认识。  相似文献   

16.
潘景立 《科学教育》2006,12(3):31-32
"抛锚式教学策略"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策略。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运用此教学策略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生物学素养,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命的情感。本文就抛锚式教学策略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大家都知道,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取知识和发展能力的主要阵地。在生物学教学中,应用导学式教学法,改变了我们的教学模式,使学生的学习方式由"被动"变为了"主动",教师的教学方式由"灌输式"变为了"诱导式",这些变化对学生获取知识和发展能力有很大的帮助。为此,笔者以高中生物学课本中的"生物与环境"为例,对导学式教学法的应用进行了如下有效的探究。  相似文献   

18.
《考试周刊》2020,(72):131-132
文章以"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艰巨使命"和"植物光合作用的发现史"中模拟情境,角色扮演活动为例,探究表现性评价在初中生物学"角色扮演"类型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人教版高中生物学教材中顺次出现的微生物"菌类"逐一介绍其分类地位、主要特征和应用。  相似文献   

20.
《中学生物教学》2017,(20):15-17
生物学概念是中学生物学科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生物的结构和功能以及生命现象、原理及规律本质的阐述。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发现,生物科学史在概念构建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以"DNA分子的结构"为例,阐述生物科学史在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