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本刊讯近年来,内江市科技局着力构建创新创业平台,营造创新创业氛围,加快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动局面。一是加大政策扶持。出台《内江市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实施意见》《创业内江行动实施方案(20172020年)》《内江市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实施方案》等,为全面深化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正>本刊讯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部署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工作。《意见》指出,顺应网络时代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趋势,加快发展众创空间等新型创业服务平台,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生态环境,是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要举措,对于激发亿万群众创造活力,打造经济发展新引擎意义重大。《意见》明确,推进大众创新创业要坚持市场导向、加强政策集成、强化开放共享、创新服  相似文献   

3.
<正>本刊讯近年来,内江市科技局着力构建创新创业平台,营造创新创业氛围,加快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动局面。一是加大政策扶持。出台《内江市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实施意见》《创业内江行动实施方案(2017-2020年)》《内江市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实施方案》等,为全面深化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二是注重平台建设。不断加大  相似文献   

4.
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国务院面向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的科学决策。本次调研是以《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国发[2015]32号)文件第七、八、九部分为重点,通过现场调研、组织座谈等方式,全面了解全省各市发展创业服务、激发创业活力、建设创业创新平台、发展创新型创业,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工作情况,针对实地调研情况以及存在的困难提出了调研组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正本刊讯内江市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一是突出政策指导,营造创新创业良好氛围。市委、市政府先后出台了《关于全面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实施意见》(内府发[2015]34号)、《关于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实施意见》(内委发[2014]14号)等一系列文件,有效激发了全市创新创业热情。二是强化产学研合作,打通科技成果转化通道。市政府分别与22所高校、科研院所签订合作协议。成功建立内江-电子科大新一代电子信息工程实验室、四川农业大学新农村研究院  相似文献   

6.
正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形成全社会支持和参与创新的良好局面,是当前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部署。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明确要求,充分发挥科技社团在推动全社会创新活动中的作用。科协组织在打通科技与经济结合的"大通道"和"微循环"上有着明显的特殊优势,应该为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作出积极贡献。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新时期科技创新的新趋势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创新不再只是高知识积累群  相似文献   

7.
正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做好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就业创业工作的意见》(国发[2017]28号)、《国务院关于强化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一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深入发展的意见》(国发[2017]37号)以及《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促进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皖政[2017]111号)、  相似文献   

8.
在经济进入新常态的时代背景下,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已成为引领新常态、实现新发展的强大动力。通过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深入学习和深刻理解,提出几点关于推进和服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切实有效的建议,为潜江市做好县市一级创新创业工作,贯彻落实国家政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正本刊讯今年以来,内江市科学技术和知识产权局全面贯彻落实市政府《关于全面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实施意见》,努力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良好氛围,"双创"各项工作持续扎实有效推进。一是打造多元化的创新创业平台。推进众创、众包、众筹、众扶等服务平台建设,构建一批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众创空间,为初创企业提供低廉的创业场所,在市及三县各重点打造一个科技企业孵化器。打造"创业苗圃(前孵  相似文献   

10.
<正>顺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趋势,加快拓展众创空间,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要举措,对于打造经济发展新引擎意义重大。江苏省政府《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实施方案》将科协组织纳入联席会议制度,并提出统筹推进大众创新创业工作。科协组织作为党委政府联系科技工作者的桥梁纽带,作为推动科技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在团结凝聚广大科技工作者投身创新创业、营造  相似文献   

11.
<正>今年以来,特别是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以来,云南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工作持续升温,高校纷纷举办创新创业大赛。"果林·众创空间"入驻昆明经开区,"东盟森林"、"彩程茶叶"等一批众创空间脱颖而出,形成了以昆明理工大学所在地学府路为代表的市场化、专业化、集成化、网络化的众创空间聚集区。云南农垦集团、中国移动云南公司、云南省青年创业协会联手将中国移动在高校内的MM创业基地改造升级为创业咖啡  相似文献   

12.
正(2015年12月24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改革委、科协,各全国学会、协会、研究会: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激发创新创业活力,释放新需求,创造新供给,推动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新产业蓬勃发展,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系列工作部署,国家发展改革委和中国科协就协同推动"双创"工作提出以下意见。  相似文献   

13.
<正>近两年,众创空间一词在中国流行起来。众创空间是为创业者提供孵化和成长服务的地方,空间的概念既包括实体的工作空间、虚拟的网络空间,也包括互动的社交空间和共享的资源空间。为了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氛围,国务院办公厅在2015年颁布了《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各地的众创空间如雨后春笋般成长起来。2015年11月,科技部公布了首批136家众  相似文献   

14.
<正>本刊讯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全市农业科技创新工作,健全扶持政策、科技推广、成果转化、协同创新四大服务体系,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一是建立健全科技创新政策体系。相继出台《中共内江市委关于推进全面创新改革驱动转型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鼓励科技人员创新创业的意见》《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推动产业人才高效聚集的实施意见》《内江市农业科学院关于激励科技人员创新创业专项改革试点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我国创新创业氛围不断优化,纵深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支撑,大学生是双创的生力军,各级政府先后发布相关政策,要求高校优化大学生创新创业环境,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建设。以西北工业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双创载体建设为例,分析创新创业载体的运营模式及服务体系,为高校双创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当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我国创新创业的新特征、新趋势,而大学科技园是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培育和催生经济社会发展新动力的重要载体。本文重点介绍传统的大学科技园发展模式,并以盐城大学科技园为例深入研究基于区域共建的大学科技园模式,提出发展总体思路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正广州作为省会城市、国家重要中心城市和全国第三大经济中心城市,在改革开放40年后,又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一带一路"、粤港澳大湾区、珠三角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广深科技创新走廊等国家和区域发展规划与建设;同时也面临新的挑战:创新能力和创新环境还有较大提升空间。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广州市于2015年、2016年、2017年成功举办了三届中国创新创业成果交易会,围绕  相似文献   

18.
<正>为更好地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相关政策措施的落实,探索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下的科学文化发展特点和趋势,积极推动科技事业发展,更好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营造创新创业文化氛围。中国科协发展研究中心和中国科普研究所拟联合举办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下的科学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15年10月16日在北京市古北口水镇大酒店召开,现正在进行英文论坛投稿活动。  相似文献   

19.
<正>本刊讯为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推进大众创新万众创业,营造良好创新创业环境,打造经济发展新引擎。2015年6月16日,四川省政府召开全省全面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互联网+"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各市(州)、县(市、区)、省直有关部门、部分高校、科研院所主要负责人,以及部分创新创业孵化平台和金融机构代表参加了会议。科技厅、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教育厅和省发改委分别就全面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促进就业创业、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和创业以及推进"互联网+"有关情况进行了发言,魏宏省长作了重要讲话。会议  相似文献   

20.
政府部门在建立健全有利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蓬勃发展的政策环境、制度环境和公共服务体系,推动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形成良好氛围,激发全社会创新创业活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以昆明市科技创新梦想工程建设实践为例,探索"导师+孵化基地+服务平台"的科技众创空间发展路径,为创新创业者提供实现梦想的平台和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