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9 毫秒
1.
厌学心理是对学习产生厌倦乃至厌恶情绪,从而选择逃避的一种心态。厌学心理的产生与发展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和成绩,甚至会危害他们的身心健康。按理说,成绩差的学生存在厌学情绪是可以理解的,而成绩好的学生不会产生厌学心理。其实不然,调查表明,大多数孩子的厌学与他们成绩好坏、是否聪明没多大关系。  相似文献   

2.
厌学心理是对学习产生厌倦乃至厌恶情绪,从而选择逃避的一种心态。厌学心理的产生与发展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和成绩,甚至会危害他们的身心健康。按理说,成绩差的学生存在厌学情绪是可以理解的,而成绩好的学生不会产生厌学心理。其实不然,调查表明,大多数孩子的厌学与他们成绩好坏、是否聪明没多大关系。  相似文献   

3.
曹逸琴 《考试周刊》2011,(89):220-220
厌学心理是指学生对学习产生厌倦乃至厌恶,从而萌发逃避心态。其主要特征是对学习厌恶反感,甚至感到痛苦。大多数孩子的厌学与他们的智力并没有多大关系。改变学生的厌学心态.首先应该了解产生这种心态的内在和外在原因。  相似文献   

4.
厌学心理产生与发展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和成绩,甚至会危害他们的身心健康。改变学生的厌学心态,首先应该了解产生这种心态的内在和外在原因。  相似文献   

5.
<正>学生厌学心理是对学习产生厌倦乃至厌恶,从而萌发逃避心态。厌学心理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成绩,甚至会导致辍学。怎样消除学生的厌学心理呢,下面就本人多年的教学经历谈几点看法。作为教师,我们应该了解学生产生厌学的根本原因,点化学生精神生命,消除学生厌学心理。一、学校原因由于学校办学条件制约,领导办学理念保守,片面追求教学成绩,不注重学生全面发展。理论上对素质  相似文献   

6.
初中生厌学情绪的形成和他们所处的成长环境、家庭背景、学校教育和自身习惯、个性心理等有关,厌学情绪的产生会对学生学习、成长产生重要影响。教师要改变教学心态,及时发现教学不足和课堂管理的弊端,并加以改进,还要积极激励学生,挖掘学生潜能,健全学生自我意识,这些都是消除初中生厌学情绪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7.
厌学是学生对学习的负面情绪表现,是由不想学习到不喜欢学习,甚至发展为对学习产生厌倦、厌恶从而逃避学习的一种心态。随着素质教育的实施和新课改的进一步深入,应该说更能激发广大学生的求知热情。可客观现实却不容乐观,在初中义务教育阶段,农村中学学生厌学现象普遍存在。很多学生对学习不感兴趣,造成学生产生厌学是多种因素的,既有外部原因,也有学生内部原因,还有社会大环境的影响。本文运用心理学、教育学相关理论分析了厌学心理的表现、原因,并进一步提出了解决厌学心理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8.
厌学是学生对学习失去兴趣,产生厌倦情绪或冷漠态度,甚至表现出逃避行为的心理问题,是学生消极对待学习活动的行为反应模式.在我们学校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存在着厌学心理.厌学心理产生与发展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和成绩,甚至会危害他们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9.
技工学校所招收的学生大部分是考不上高中或分流的学生,他们上技校只是将其作为找工作的一个跳板。在这些学生中“差生”面较大,其中属于表现差、成绩差的“双差生”为数不少,而他们多多少少都有一定的厌学心理。产生厌学心理的原因,一是由于基础差,学习跟不上,产生自弃心理,以至厌学;二是由于自我认识不清,不能正确地评价自己,享受不到成功的快乐,产生自卑心理,以至厌学;三是由于感到前途无望,缺乏学习动力,以至厌学;四是由于学习方法不当,学习效率低,进步困难,产生沮丧心理,以至厌学;五是由于缺乏竞争意识,无升学压力,以至厌学;六是由于社…  相似文献   

10.
黄淑丹 《湖南教育》2002,(14):21-21
目前,中学生逃学甚至离家出走的现象时有发生。这一情况,轻则影响学生正常的学习和生活,重则引发学生失足甚至更严重的社会问题。对此,教育工作者应引起高度重视。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学生厌学逃学,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一、自卑心理自卑是自我意识偏离后所产生的一种情绪体验和在这种情绪支配下担心失去他人尊重的心理状态。有自卑感的学生往往会对自己的能力、品质等作出偏离或消极的自我评价,从而在学习中缺乏信心,进而悲观失望、自暴自弃,产生畏学、厌学的心理。但他们又有很强的自尊心,徘徊在自卑与自尊的边缘,最后他们选择逃…  相似文献   

11.
厌学是由于学生对学习丧失兴趣或其学习需求得不到满足时所产生的消极心理反应,体现为学生对学习采取敷衍态度和拒绝行为等方面。教师对小学生产生厌学心理的原因从宏观角度进行了简要分析,并从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建议,旨在对小学生的这一种不良的心理状态进行及时疏导干预,使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厌学是指学生对学习产生厌倦乃至厌恶,从而逃避的一种心态,严重的可以发展到离家出走甚至轻生。分析学生厌学的原因,提出一些矫正策略,可使学生变"厌学"为"乐学"。  相似文献   

13.
隐性辍学学生的基本表现形式就是厌学和"缺学".厌学是学生隐性辍学最主要的表现形式,是种种原因作用于学生,然后通过学生自身形成厌学心理,再外化为厌学行为的隐性辍学.厌学心理是不同心理因素的共同心理情绪反应,在它背后有着更深层次的不同心理因素.厌学行为是厌学心理的外化行为方式,不同的厌学心理因素往往以相同的厌学行为方式表现出来,而且同一种厌学行为也往往以多种厌学心理因素共同促成."缺学"是学生隐性辍学的次要表现形式,"缺学"是一种由外力施加给学生,而学生不得不接受的不完整学习的隐性辍学状况.  相似文献   

14.
厌学是学生对学习产生厌倦情绪,失去兴趣.持冷漠态度等心理状态,并在注意力、思维方式、记忆、想象等心理活动及行为中表现出一种消极的态度。它包括厌学情绪、厌学态度和厌学行为。在厌学程度方面.分为潜在厌学、将会厌学、正在厌学、已经厌学、重度厌学。在英语学科上出现厌学心理的学生.表现为成绩持续下滑,注意力分散,不认真听课,思维迟缓.情绪消极,提不起精神,作业拖沓,  相似文献   

15.
高职学生心理问题及教育对策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职学生与普通院校的大学生相比既有共性,又有不同的心理特质.目前高职学生容易出现的心理问题主要有:恐学厌学的学习心理;焦躁迷茫的情绪情感;固就业压力而产生的焦虑恐慌以及自卑抑郁等.针对这些心理问题,高职院校应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引导高职学生端正认识、调整心态、自我调适,不断提高其自身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16.
学生厌学的心理分析及辅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  厌学是学生对学校生活失去兴趣 ,对学习产生厌倦情绪而持冷漠态度乃至厌恶逃避的心理状态及其在行为方式上的不良表现。  厌学作为一种心理状态 ,不是特定的学生所有 ,但也不能凭某一学生对某一门学科不感兴趣 ,各门功课都较差 ,就对它下厌学的结论。同样的道理 ,厌学的学生不一定是品德不良的后进生 ,但后进生中却有相当一部分人是厌学的 ;厌学学生的智力活动差 ,并不是他们的智力存在问题而差 ,而是因为学生本人智力启动不良所致。因此 ,一般来说 ,厌学的界定是 :对三分之二以上学科失去兴趣而不愿学习 ,目前学习完全处于被动应付…  相似文献   

17.
现今,学生厌学、上课不注意听讲是一种普遍现象,作为教师要及时采取应对措施,使学生尽快摆脱厌学的情绪,积极投入到学习活动中。
  一、对厌学学生进行心理疏通和正面引导
  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教师应采取多种方式帮助厌学的学生。可以找他们谈心,了解他们为什么不爱学习,并及时对厌学学生进行心理疏通和正面引导,让他们认识到要想活得有尊严、有意义,必须通过接受教育获得知识,因为知识能开发潜能,增长才智,摆脱愚昧。不能像阿韦龙野人那样,虽然有正常人的智商却因错过了人生发展的最佳黄金时期而连人类社会的基本生活常识都学不会,只能像动物那样生活。也可以通过榜样的力量,感染和激励学生,消除他们的厌学心理,或者结合学生身边熟悉的人和事,给他们一些劝勉,让他们看到希望,相信只要自己努力,“跳一跳也同样可以摘到树上的桃子”。  相似文献   

18.
王琦 《宁夏教育》2008,(5):71-72
厌学心理是对学习产生厌倦乃至厌恶,从而逃避的一种心态。许多家长都非常担心自己的孩子会产生这种不良心理。那么,如何预防和纠正呢?  相似文献   

19.
厌学心理是对学习产生厌倦乃至厌恶,从而逃避的一种心态,严重的可以发展到旷课、逃学、出走甚至轻生。如今,中学生厌学问题越来越严重,农村中学表现得尤为突出。通过农村初中学生问卷调查,结果表明,53.5%的学生有不同程度的厌学心理。影响农村中学生厌学的因素很多,主要有学生的自身因素、学校因素、家庭因素、社会因素等。本文仅对农村中学生厌学的学校教育因素进行调查、分析并提出应对策略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厌学情绪在小学生里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学生问题,厌学情绪在每一个人的成长学习过程中都有可能产生的常见的消极情绪。是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自我动态失衡、和谐度不稳定的表现。厌学情绪主要表现为对学习不感兴趣、厌烦等,有时还会有逃避倾向。但是总的看来,还能以自己的意志战胜这种消极情绪,坚持完成学习任务。但久而久之,厌学情绪会发展成厌学症。这时学生会表现为学习是沉重的负担,有时甚至会认为学习是一件十分痛苦的事。因此,要想消除学生的厌学情绪必须从源头上抓起,了解学生厌学根源加之行之有效的心理辅导方法,就能解除学生厌学情绪并转化为愿学、爱学、乐学。以下是本人实践的心里辅导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