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认为语法范畴因其关涉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两个方面.因而是语法研究的重要部分,而对体现汉语语法民族性的由隐性语法形式构成的隐性语法范畴的研究更是在汉语语法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汉语语义语法范畴的发现和研究是新时期汉语语法范畴研究的新进展,它促进了形式和意义相结合原则的贯彻.带来了汉语语法研究的新天地。  相似文献   

2.
文章介绍了历史上中西方语言学者对汉语语法的研究以及相互之间的影响,尤其是西方学者所剖析的汉语语法现象,来说明汉语也遵循普遍语法,进一步证实了语言共性理论。  相似文献   

3.
本首先讨论了“语法本位”这一术语的涵义,对汉语语法学史上的各种语法本位学说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和说明。章以对汉语语法特点的认识和揭示的深度为主要标准对各种语法本位学说进行了评析,指出了汉语语法研究中应当加强和注意的某些方面。作认为:以词组为微观语法的基点,可以较好地处理汉语的词类问题,较好地描述并归纳语素、词、词组的组合规则和聚合规则,建立起符合汉语“话题-说明”句子模式特点的宏观语法体系。  相似文献   

4.
20世纪90年代,现代汉语语法研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形成了很多研究的热点,在三个平面语法研究、汉语语法本位研究、汉语配价语法研究、汉语时体研究等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可喜成果。  相似文献   

5.
随着对乔姆斯基语言学理论研究的发展,普遍语法与汉语语法的关系越来越受重视.虽然普遍语法与汉语的描写语法存在差异,但是普遍语法的理论与汉语的描写语法和汉语语法的句法结构存在着"志同道合"之处.正因为如此,语言学有了研究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6.
本分析汉语语法范畴诸家观点指出,现代语言学理论研究中,语法形式外延的扩大使语法范畴由综合语推衍到世界其他语言类型,其涵义及分析手段也有很大发展,从而为汉语语法范畴研究打开通道。同时也指出汉语语法范畴研究的“泛化”“散化”倾向,认为需要注意语法范畴系统的建立。  相似文献   

7.
梅丰 《考试周刊》2010,(1):38-39
功能语法突破传统语法的限制.对语法研究采用从形式到意义和从功能到形式相结合的描写方式.它的研究对象是语法单位、语法范畴及其与词汇、上下文和语言系统不同层面的单位相互作用的功能规则。本文采用功能语法的研究方法探讨了汉语数范畴,证实了汉语数范畴的存在及其语法意义、语法形式和特点。  相似文献   

8.
朱德熙先生的《语法答问》标志着国内学者运用结构主义语法理论研究汉语语法在理论上达到了一个高峰。《语法答问》阐述的许多重要理论观点都是结构主义语法理论的基本主张。在讨论汉语语法问题的过程中.《语法答问》对结构主义语法理论有重要的发展。《语法答问》依托结构主义语法理论为汉语语法研究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同样根源于结构主义语法理论。  相似文献   

9.
语法本体研究与对外汉语语法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汉语语法本体研究跟对外汉语语法教学之间的关系,应该是“双向互动”的.一方面汉语语法研究必须结合对外汉语语法教学注重句法的语义分析,另一方面也必须从对外汉语语法教学中发现问题并吸取灵感;至于对外汉语语法教学,需要从汉语语法研究中吸取营养,而且在引入语法本体研究成果时必须化繁为简、为我所用.  相似文献   

10.
汉语语法研究借鉴了普遍语法的诸多成果,给汉语教学提供了新的指导方向。试从中国的普遍语法思想、普遍语法的"移位"理论在汉语中的应用及其教学意义等方面进行论述,希望为汉语普遍语法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本文在分析汉语语法研究的历史发展脉络的基础上,认为汉语语法研究必然会走向"应用"阶段,这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更是汉语语法本身发展的必然。对于汉语语法研究如何发展的问题,作者评述了两种主要的观点:"接轨观"和"共性观",通过对汉语与印欧语的比较,作者提出了自己关于如何促进汉语语法研究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本文主要通过对比汉英语法研究史,分析英汉语法学家在语法研究上的不同,并由此提出语法研究应该注意的两个问题。  相似文献   

13.
语法化问题是近年来汉语研究的热点话题之一。文章就第三届汉语语法问题国际学术讨论会的论文,指出了学界关于汉语语法化研究的一些关注点。  相似文献   

14.
汉语属于语言,就具有语言的普遍性的规律,汉语语法是对汉语的科学认识,反映了语言的普遍性的方面。不能以来自西方的语法体系来否定汉语语法,不能以汉语具有的特殊性来否定汉语具有的语言的普遍性。课程论、心理学等学科都论证了知识在培养能力方面的作用,在基础教育阶段进行语法教学,过去走了弯路,脱离活生生的语言单纯地进行语法教学,这不是语法自身的错误,而是教学方式的不得当。我们应该选择能够促进汉语能力形成的语法,在活生生的语言中进行语法教学,增强汉语教学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15.
《马氏文通》的问世,把汉语语法从经学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但是,西洋语法的框架在具有鲜明的语言分析传统的汉语沃土中,形成了带有“中外合资”色彩的汉语语法学和汉语语法研究的格局,造成了形式主义的汉语语法研究和教学.近年来,学者们对汉语语法学的研究有了新的突破,在现代汉语中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的探索,在词法、句法、章法、篇法等层级上研究语言的组合形式和结构规律,使语法学的理论研究服务于现实语言活动.  相似文献   

16.
中国语法学界曾经三次大规模地讨论了教学语法和语法教学的问题,并产生了两座高峰——暂拟汉语教学语法系统和中学教学语法系统提要。但是近年来,教学语法和语法教学的研究和实施却走入了低谷。对教学语法和语法教学的重新定位,是语法教学工作者的迫切任务。  相似文献   

17.
陈卫兰 《台州学院学报》2007,29(4):37-39,50
元代汉语语法研究分为两个时期:从上个世纪40年代到70年代末是酝酿期,上个世纪80年代至今是元代汉语语法研究的繁荣期。元代汉语语法研究经历了从泛时至断代、从不区分语料的研究价值到区分语料的语言研究价值、从单纯的汉语视角到汉蒙语言接触的视角、从研究汉语语法到对蒙古语语法和汉语语法进行对比研究等变化。  相似文献   

18.
汉语语法作为汉语言的规律也存在了几千年,但汉语语法学产生却只有一百多年。在这一百多年中,中学汉语语法教学在中学的教学地位一直是起伏不定,没能获得像其它国家母语语法在教学中的应有地位。本文就此对近半个世纪的汉语语法教学的发展情况进行了梳理。  相似文献   

19.
孙园园 《考试周刊》2013,(47):94-95
朝汉语语法上有很多不同点,例如朝鲜语主要用词尾表示语法关系,汉语用虚词和词序表示语法关系。朝鲜语语序比较灵活,汉语比较固定。词汇词和句法词在朝鲜语中不同,在汉语中相同。朝鲜语句子成分和词类有一定的对应关系,汉语没有对应关系。本文研究了朝汉语的语法特点。  相似文献   

20.
“形式语法”以形式化为标志,“功能语法”以功能作用为标志,这些都是从国外引进的语法理论,当然在跟汉语研究结合以后,已经或多或少带有某些中国的研究特色。中国的汉语语法研究有自己的优秀传统,它吸收了传统语法、描写语法,以及格语法.认知语法的合理因素,根据汉语的特点和客观规律,逐渐形成以语义为研究的出发点和研究重点的语法研究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