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多级注入闭合酸化工艺通过降低酸液的滤失、减缓酸岩反应速度和利用酸液的指进效应、提高酸液有效作用距离,通过闭合酸化提高酸蚀裂缝导流能力。通许2井的酸压施工,对探索该区上、下古生界储层和地质发育状况及含气性,建立古生界岩性剖面和地层格架,提供区域地质和油气地质研究资料,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陈晓丽  郭琰  陈磊磊 《内江科技》2011,32(3):22+30-22,30
前置液酸压是碳酸盐岩油气层重要的增产措施。酸液有效作用距离是酸压设计中的主要参数,也是影响酸压效果的重要因素。本文从酸压设计的需要出发,用拟三维裂缝数学模型计算裂缝长、宽、高,用缝中酸岩流动反应模型,并考率同离子效应、缝中温度分布、排量、前置液用量、酸液浓度及酸液用量等因素计算酸液有效作用距离。  相似文献   

3.
"多级注入深度酸压+闭合裂缝酸化"组合工艺技术是近年来国内外同时采用的-种较新的酸化工艺.即先采用前置液造缝,再交替注入酸液和前置液段塞,提高酸液有效作用距离,随后在裂缝闭合的情况下注入一定浓度的盐酸溶蚀裂缝壁面,形成高导流能力的流动通道,而达到增产的目的.虎16X井目的层渗透率低,酸蚀矿物含量较高,适合多级注入闭合酸化工艺,现场成功地应用了该项技术施工后喜获889.98m3的高产工业油流.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此文为该项技术的现场深入应用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4.
《内江科技》2016,(9):48-49
酸压是一种油井增产技术。其产量的增加主要受刻蚀裂缝长度所控制。酸压施工获得的最大有效作用距离受酸液的消耗量和流体滤失的限制。如果滤失控制效果不好,大量的滤失会终止裂缝增长。一般认为,在低中等温度下,酸液滤失是限制酸蚀裂缝有效长度的主要因素。酸液滤失机理和控制滤失方法是酸压改造中面临的重要课题。无固相流体滤失体系是一种新型酸压工作液,不会因固体的存在而造成地层的伤害,增加地层渗透率的同时不会对地层产生伤害,是一种绿色酸压工作液体系。  相似文献   

5.
本文研究了应用热流函数计算的一种简便而又相对接近实际的裂缝温度场的分布模型,同时考虑反应热对温度场的影响,将酸岩反应热对温度场所增加的温度带进裂缝温度场模型的计算中,实例分析表明:碳酸盐岩储层酸压时,酸岩反应热会对裂缝温度场带来明显的差异,因而也影响着酸液的穿透距离,所以在酸压设计过程中必须将酸岩反应热考虑在内。  相似文献   

6.
水力压裂是油水井进行增产增注的有效措施,其目的是在地层形成高导流能力的裂缝,包括水力压裂形成的支撑裂缝和酸化压裂所形成的酸蚀裂缝。裂缝的导流能力是决定压裂成败及增产效果的主要因素,因此对其进行研究尤为必要。通过进行支撑裂缝导流能力实验对支撑剂粒径、不同粒径组合、纤维用量等影响因素进行了评价。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得出了导流能力随各因素的变化规律及各因素对导流能力的影响程度。这些结果有助于加深对压裂的认识,对压裂的研究与现场施工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内江科技》2016,(9):27-28
酸压是碳酸盐岩储层增产改造的常用措施,埋藏深、温度高的碳酸盐岩储层,酸岩反应速度较快,有效酸蚀缝长较短。地层压力系数较低的地层,为促进返排,酸压中常采用伴注液氮方式。由于液氮温度低,液氮除了起到促进返排作用之外,还能起到降低液体和裂缝面温度的作用,从而可以降低酸岩反应速度,增加活酸作用距离。但目前缺乏有关液氮伴注降温、降低酸岩反应速度方面的研究。本文针对酸压中液氮伴注降低温度和酸岩反应速度方面进行研究,为酸压中液氮伴注设计上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指导,对碳酸盐岩储层酸压改造具有一定工程意义。  相似文献   

8.
<正>由于裂缝性碳酸盐岩油气藏成藏过程十分复杂,导致裂缝、溶洞、基质等储集体的发育特征、物性、非均质性、流体分布规律、油气藏类型、开发模式和开发动态特征等方面与常规油气藏差异较大。陈冀嵋等提出了一种考虑酸压蚓孔区对产能影响的模型,分析了蚓孔的形成对产能造成的影响。袁淋等考虑水平井伤害带和酸化带区域的非均匀分布,利用相似流动替换法得到水平井酸化后的表皮因子,推导得到酸化井产能的解析解计算公式。Assiya Ugursal等针对天然裂缝型碳酸盐岩,建立了预测天然裂缝型碳酸盐岩储层的酸压性能的模型,以估算裂缝导流能力及产能。  相似文献   

9.
碳酸盐岩油藏在大港油田占有较大的比重,该类油藏在钻开油层时通常存在泥浆漏失、机杂堵塞等现象。由于该类储层原生晶间孔、溶蚀孔和微裂缝间的不连通性,大多数采油井不具备正常投产的条件。以往采用酸化解堵工艺及酸液体系种类繁多,措施效果差别巨大。本文从酸蚀蚓孔滤失机理、酸液滤失控制方法、酸化工艺、残酸返排工艺等多方面进行了研究,并投入现场实验,见到了好的效果,形成了整套适合大港油田碳酸盐岩酸化综合配套工艺技术。  相似文献   

10.
通道压裂技术作为一项新型的增产措施,其裂缝导流能力比常规压裂高几个数量级,在低渗透和非常规油气藏的开发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动态携砂实验中,运用大型可视化平板装置研究不同纤维浓度下的砂堤分布和通道率。纤维浓度越高,支撑剂团更容易被携带入裂缝深部,沙堤越平缓,铺砂效率越高。通过编程计算裂缝不同位置的通道率,纤裂缝入口端通道率最小,纤维浓度增大通道率增大。实验结果对通道压裂现场施工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数值模拟方法,以实际气藏为基础进行模拟,对裂缝长度与方位、裂缝导流能力争压裂级数进行了优化设计,结果表明,当水平井水平段的延伸方向垂直于最大水平地应力方向时,随着垂直缝长度的增加和导流能力的提高,水平井累积产气量也呈上升趋势,但上升速度逐渐变缓。压裂后,裂缝数目越多的气井,日产量越大,但随着生产时间的延续,日产量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小。这为低渗气藏压裂方案设计提供一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雷翠翠 《内江科技》2012,(5):100+86
稠化水清洁压裂液对低渗透储层具有良好的控滤失、无残渣、耐高温、黏度大、返排效果好、易于彻底破胶、流变性好、携砂能力强等优点,施工中能够在目的油气层造成更理想的裂缝长度,保持较高的裂缝导流能力,既可以提高油气井的采收率,又能降低对地层的伤害。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究围压对损伤盐岩自愈合特性的影响,设计了在围压作用下的损伤盐岩自愈合试验。首先通过对盐岩的三轴压缩试验,在得到盐岩力学特性试验数据的基础上再进行愈合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稳压阶段中,围压能够一定程度上促进盐岩的损伤愈合,且盐岩峰值应力和弹性模量逐渐增大且趋于稳定,同时随着围压的增加,在相同应变对应的轴向应力也随着围压的增加而增大;对于在围压大小一致的情况下,盐岩的强度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增加,逐渐趋于水平。  相似文献   

14.
高温深井酸压技术发展及在江汉油气藏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江汉油田的实际需要,介绍了国内外高温深井酸压的酸液体系及配套工艺,并提出了高温深井酸压工艺技术的发展趋势,为江汉油田高温深井的高效开发做出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15.
王蒙 《内江科技》2013,(2):133+123
本文运用数值模拟软件Eclipse,考虑裂缝导流能力沿缝长以及随地层压力的变化,并考虑水平井井筒摩阻的影响,建立了低渗透油藏压裂水平井的地质模型。利用改进的流入动态绘制方法,绘制出不同参数下油井的流入动态曲线,分析了压裂水平井的IPR曲线特性,研究了变导流能力以及裂缝参数对IPR曲线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东北油气分公司十屋油田在长期注水开发过程中,部分水井注入压力逐年升高,严重影响了水驱开发效果。通过不同酸液岩心溶蚀率测试实验,优选了盐酸和氢氟酸浓度,确定了酸液的主体配方:前置酸中盐酸的浓度定为8%,主体酸中盐酸的浓度定为12%,氢氟酸浓度为1%~2%。分别配制了两种前置酸和两种主体酸,通过岩心酸化实验验证了两种酸液配方酸化效果,岩心驱替实验后岩心的渗透率均得到较大程度提高。  相似文献   

17.
酸化是油水井增产增注的一项技术措施。原理是通过酸液对岩石胶结物或地层孔隙、裂缝内堵塞物的溶解和溶蚀作用,恢复或提高地层孔隙和裂缝的渗透性。临南油田自2012年来采用有机酸、复合酸、土酸、CLO2复合酸共酸化26井次,累计增加注水量24万立方米,统计至目前有效率81.25%。2012年至今共实施油井酸化解堵21井次,施工有效率100%,增油有效率83.3%,到目前继续有效的井有15口,累计增油19433t,有效井到目前平均有效期494d。  相似文献   

18.
页岩自支撑裂缝闭合过程对于页岩气井产量有着重要影响,而现有自支撑裂缝闭合数值模拟方法未考虑真实粗糙裂缝形态和岩石塑性变形特征。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激光扫描的粗糙裂缝形态三维仿真方法,建立了考虑塑性特征的真实裂缝面接触变形模型,模型平均误差9.4%;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页岩自支撑裂缝闭合过程中的应力状态、流动通道和残余宽度变化,探究了表面粗糙度、滑移量、力学性质对自支撑裂缝闭合过程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具备高粗糙度、大滑移量、高杨氏模量特征的自支撑裂缝通常具有较高的残余宽度;针对四川盆地龙马溪组页岩储层,自支撑裂缝在60MPa闭合应力作用下的残余宽度仍保持在0.7mm以上,能够提供一定程度的流动通道和导流能力。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介绍了一种智能化石英坩埚在线清洗系统,包括配酸系统、酸洗系统、纯水冲淋系统、PLC控制系统。配酸系统按照预定的酸液与纯水配比配置一定浓度的酸。将配好的酸液导入酸池用于石英坩埚的酸液喷淋,酸洗系统中的酸液可以循环利用,配酸系统在石英坩埚酸洗过程中对酸洗池的酸液用量和浓度进行监控,并对酸洗池中的酸液品质进行改善和补充。酸洗完成后,石英坩埚进入纯水冲淋系统进行纯水冲洗,去除酸洗过程中坩埚表面残留的杂质。整套系统由PLC控制系统进行控制,实现石英坩埚自动化智能化在线清洗。  相似文献   

20.
酸岩反应动力学参数对酸化施工方案设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分别研究了灰岩和白云岩与变粘酸的酸岩反应,并利用旋转圆盘实验仪进行酸岩动力学实验研究。在110℃、160 r/min、4 MPa条件下,测得变粘酸与灰岩的酸岩反应速率方程为J=3.69854×10-7 C1.701;其活化能Ea=17344 J/mol;变粘酸与白云岩的酸岩反应速率方程为J=5.25327×10-7 C1.329;其活化能Ea=7935.8 J/mol。相同条件下,变粘酸与灰岩反应速率比变粘酸与白云岩反应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