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互联网时代下的人时刻面临着看不见的危机,只要在网络连接状态下,人作为个体每一个状态都被看不见的眼睛观察着。越来越多缺少辨别能力的儿童,被带入以手机、平板和电脑为媒介的互联网环境之中。尼尔波兹曼《消逝的童年》一书中指出电视媒介的产生使得成人原本对知识占有的权威性被破坏,儿童对知识的学习不再仅仅只依靠成人,电视揭露一切秘密,儿童这一概念正在逐渐消逝。对当下新媒体环境对儿童产生的影响进行研究,探讨儿童生态面临的危机以及新媒体环境下的童年仍旧会逐渐消逝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2.
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增强了人们获取信息的即时性和便捷化程度,也呈现了在媒介整合与分化、知识过载与信息简化矛盾下信息获取方式碎片化和多样化的特征。新媒体平台拥有巨大的用户群,因此如何发挥新媒体平台的科普功能值得科普工作者加以关注。《科学美国人》借助融合传统与现代媒介技术、丰富传播形式和途径、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等方式扩大了影响力。分析《科学美国人》在新媒介环境下的内容形式、经营特点和针对各种新媒体的转型,可以发现在新媒体平台上进行科普必须从多样化经营、优化设计和排版、形式上个性化、内容上碎片化和组合化等几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3.
杜仕勇  张蕊 《内江科技》2012,(11):15-16
媒介融合,新媒体快速发展,传统媒介受到极大地冲击。电视媒介首当其冲,受众格局出现新变化,视听态度出现新转变。笔者以成都地区为例,做了关于电视新闻受众使用与满足行为的调查。数据反映,电视新闻并非市场全无,电视新闻受众仍占有相当分量,且较从前拥有更为稳定的收视群体。但是在融媒时代,电视媒介应重构传播内容、革新传播理念、发挥优势,方能牢牢把握受众,巩固自身地位。  相似文献   

4.
智亚莉 《科教文汇》2008,(13):201-201
电视技术发展迅速,经历了从没有到有,从单功能到多功能,从手动到遥控的百年历程。电视的产生和发展是数名科学家在电子基础上不断努力和创新的结晶。随着电视种类的繁多现代电视已经从一种公共媒介的收看工具,变成了包含众多信息系统的家庭视频系统中心。伴随着微电子和计算机技术的突飞猛进,电视正在向智能化、多功能和多用途化迈进。  相似文献   

5.
《科技风》2020,(16)
新媒体环境下电视节目编导的工作环境已经开始驾驭信息数据以及新媒体传播通信媒介,导致电视编导的工作环境与工作市场逐渐被信息海洋如手机客户端,电脑终端等占据和更替,因此探讨编导的内在职业素养与未来职业规划变成了工作单位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6.
张波 《科学中国人》2014,(6):125-126,128
新媒体时代文化产业营销机制与策略都面临着来自媒介变革的巨大影响。一方面,新媒体语境是无法逃离的现实境遇,文化与经济之间以及文化产业与文化产业营销范畴之间的相关考量都要以此为基本考量出发点。另一方面,媒介市场具备双重属性,既是文化产业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又通过对文化产业信息的相关传播来实现营销功能。在互联网、移动媒介和户外媒体层面,文化产业的新媒体营销方兴未艾;文化产业的网络视频营销方式发展迅猛,成为当下文化产业宣传营销层面的凸显特征。  相似文献   

7.
新媒体时代背景下,信息的传递方式正在以核聚变的方式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更迭着,这不仅给传统媒介带来了新的挑战,同时也扩散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究其传播本质来说,传播是在大众需求、审美理念、价值观上形成的冲突美,而在当今传媒方式的框架里,首当其冲的就是新媒体所带来的巨变,在各行各业的媒介交互中,"丝绸译路APP"的新媒体发展走向,试图阐述传播形式的变化与受众之间的变化,以及如何高效实现双方和谐共赢,在探讨其形式变换之上,为西部地区的产业发展提供更优质的媒介服务。  相似文献   

8.
互联网+时代新媒体业务的快速发展,对广播、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的主导地位形成巨大挑战和威胁。保定市作为京津冀一体化区域中心城市,城市新媒体如何融合发展,成为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重要课题。城市媒体融合发展是一个先破后立的过程,必须充分遵从媒介新生态的规律,强化互联网思维,技术和内容齐头并进,探索体制机制融合路径。  相似文献   

9.
徐静  刘莉婷 《未来与发展》2010,31(1):108-112
本文选取定量的媒介文本分析都市传媒视野下的农民工群体,并通过数据分析电视民生新闻在农民工群体报道的现状,认为在农民工与电视民生新闻之间的传播生态中代表城市文化的电视民生新闻对农民工的负面报道使得农民工群体处于不利的境地。在此基础上对电视民生新闻在农民工关注问题上做出三方面的反思:媒介对农民工刻板印象的定型:媒介对农民工人文关怀的缺失;议题内容过于“浅表化”,同时试图给出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周瑞  慕海燕 《中国科技纵横》2014,(6):249-249,251
随着社会的发展,新媒体逐渐受到了人们的重视,在转变人们的阅读方式、思维方式及生活方式等方面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新媒体的快速发展给电视媒体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影响,这也促使电视媒体必须通过不断改革和创新来为自身的发展寻找机会。本文在分析新媒体自身特点的基础上,对电视发展新媒体过程中存在的难点进行了探讨,并对电视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的实施对策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1.
信息时代下,新媒体的出现对大学生的正确价值取向带来影响,当前社会媒介传播的环境随着新媒体独特的信息传播方式而发生改变,对大学生的价值取向造成了极为重要的影响。在信息时代下构建大学生正确价值取向就需要学校不断加强对新媒体的建设与管理、优化校园新媒体信息的传播环境,从而不断提升大学生的媒介素养。  相似文献   

12.
交互电视     
自有电视以来,观众都是按电视台编排的程序收看节目。在某一段时间内,电视台播放什么,观众就只能被动地收看什么。有线电视台的出现,也没有改变这一状况。但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一种以“主动”方式收看的交互电视正在兴起,传统的“被动”收看方式正被“主动”式收看所代替。交互电视的功能  相似文献   

13.
《科技风》2017,(13)
随着当今科技的发展和进步,新媒体对传统媒介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促进了新媒体语言的产生和发展。对于新媒体时代背景下的这一全新语言形式,我们通过研究新媒体语言的产生和特征以及其独特特点,推进新媒体语言科学规范化发展的实践创新,以提高受众的健康审美观念。  相似文献   

14.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出现了很多新媒体工具,这些工具的应用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便利。尤其是当代的大学生,大学校园里是网络用户较多的地方,同时也是多种新兴技术发展的地方。多种网络互动平台和app的发明与应用更是拉进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比如微博、微信、QQ,还有抖音,现在最受大学生欢迎的视频软件便是抖音。但是这些新媒体工具的出现给大学生的校园带来丰富乐趣的同时,也从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大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对于大学生成长发展的最重要的便是创新能力素质的培养,本文将从传播学角度讨论新媒体环境对当代大学生创新素质的影响,希望能对当代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养成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5.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带来了新媒体的迅猛发展;新媒体具有的优势及特点,对传统媒体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和影响,而传统期刊的生存空间被进一步压缩。面对新的媒介形势,传统期刊要保有一席之地的唯一出路是顺应时代发展需要,办出自己的特色。在了解和掌握新媒体技术的前提下,结合传统期刊自身优势和专业特点,运用和发挥新媒体影响力等方面的优势,借此推动传统期刊与新媒体的创新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16.
新媒体时代数字化阅读的审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朱咫渝  史雯 《现代情报》2011,31(2):26-29
阅读作为人从符号中获得意义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随着媒介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着。大众阅读方式从笨媒体时代、纸媒体时代、电子媒体时代到新媒体时代一路变迁,每个时期都有其特点。新媒体生态下出现了新的阅读形式,包括网络阅读、手机阅读及电视阅读。数字化阅读是充满个性的阅读、是声色俱全的阅读、是互动式的阅读,它结合文字以外的声音、影像、气味、触感,让人类重归综合运用各种感官的全观认知经验。  相似文献   

17.
《内江科技》2018,(3):157-158
在经济科技高速发展的大环境下,新媒体在地方普通高校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由于大学生媒介素养偏低、新媒体平台监管机制的不完善,导致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传统守旧、主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难以开展。因此,为了更好地加强新媒体下地方普通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本文从媒介素养、师资队伍、学校硬件设施、师生沟通交流渠道、社会征信制度等着手,切实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和水平。  相似文献   

18.
本文首先对新媒体进行了简单介绍,结合当前各大媒体以及电视媒体的发展现状,分析了新媒体环境下加强电视媒体发展的有效对策,希望对相关领域研究提供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19.
随着新型媒体的出现,以广播、电视为主体的传统媒体与新型媒体之间产生交叉融合,二者在档案宣传上都具有不同的特色,帮助当代档案宣传工作可以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之间做出良好地选择,因此本文针对新媒体和传统媒体在档案宣传上的手法和宣传方式上进行比较。希望可以促进档案宣传的良好开展。  相似文献   

20.
韦小康 《科技风》2012,(23):170
发行量下降和盈利模式匮乏成为体育杂志的发展桎梏,为了生计,体育杂志不得不转战网络寻求生机。专业类体育电子杂志具有表现形式多样、媒介融合特质和深度谋生法则等特征,加强与新媒体之间融合,逐渐采用付费模式是专业类体育电子杂志发展的最新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