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师涛 《内江科技》2013,(2):148+168
为证明车镇凹陷沙三段砂砾岩体的原生性,利用车镇凹陷典型井—车古25、车57和车66等井的地化、原油物性资料,分析了车镇凹陷沙三段砂砾岩扇体油藏的原生性。原生油气藏分布广泛,成藏特点有别于其他类型油气藏,根据原生油气藏的特性,说明了砂砾岩扇体储层物性后期改造、相带控储的储层特点,总结了原生油气藏成藏特点,阐述了石油地质意义,为砂砾岩扇体原生油气藏下一步勘探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2.
黄芳  张建芝  杜波 《内江科技》2011,32(7):136-137
盐家地区沿陡坡带广泛发育多期叠置的砂砾岩体,其结构特征复杂,难于勘探开发。本文在明确砂砾岩体沉积特征的基础上,根据岩性、电性、地震反射、属性特征和反演资料等特征探索形成了一套基于地震资料的砂砾岩体期次划分方法;通过单井与地震资料的相互标定和约束,划分出砂砾岩体大尺度的沉积期次;根据地震响应变化规律,通过时频分析、约束反演等技术精细描述砂砾岩扇体内幕特征,将研究区沙四段划分为9个期次,圈定了砂砾岩体的分布范围。该方法在勘探生产中取得了良好效果,实现了该类油藏由定性预测到定量描述的飞跃。  相似文献   

3.
本文在对区域构造背景和沉积规律研究的前提下,以岩心、测井、地震资料为基础,对盐家地区中深层砂砾岩体开展成藏主控因素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盐家地区浅层砂砾岩油藏受扇根的侧向封堵、构造形态及烃类粘度差异等因素形成稠油成岩差异封堵构造岩性油藏、稀油背斜构造油气藏及稀油断层遮挡的构造岩性油气藏。  相似文献   

4.
曲长胜 《内江科技》2010,31(5):124-124,207
利用岩心、测井和地震等资料对潍北凹陷北部陡坡带孔二段砂砾岩体进行了研究,认为北部陡坡带发育近岸水下扇,并对其成因和成藏条件进行了分析。认为沉积相带是砂砾岩体的主要控制因素,扇中亚相物性最好。紧邻生油洼陷,成藏条件好。扇中亚相为主要勘探相带,主要为岩性灭油气藏。  相似文献   

5.
张晓红 《内江科技》2013,34(4):142-143
陡坡带砂砾岩体是济阳坳陷的重要勘探增储类型。通过对"十一五"以来砂砾岩体探井成功率、勘探效益、及地质风险分析,明确了陡坡带砂砾岩体勘探效果,指出不同深度、不同类型砂砾岩体,勘探地质风险不同,加强针对性科技攻关,注重规模储量发现,可获得较好的勘探效果;不同区带、不同深度、不同类型砂砾岩体储量开发效果存在差异。总体来看,中浅层砂砾岩体及深水浊积扇开发效果好,但是勘探目标越来越小,越来越隐蔽,中深层近岸水下扇开发效果相对较差,但储量规模大,只要深化有效储层判识、应用新的开采技术,可获得较好的勘探开发效益。  相似文献   

6.
贾若 《内江科技》2011,32(10):133+91-133,91
砂砾岩扇体是今后胜利油田增储上产的主战场,其扇体识别与期次划分、储层四性标准和油藏开发模式的研究对于此类油藏具有重要意义,从砂砾岩扇体的地震相特征出发,并结合测井、录井及试油试采资料研究砂砾岩扇体旋回体的划分和小层划分.确定了各砂组的四性界限,基于此制定了相应的滚动勘探开发方案较好地解决了各砂组储层物性、层间干扰比较严重,油井初期产能差异较大的问题,为满足老油田合理的开采速度及具有较长的稳产时间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姚素君 《内江科技》2014,(2):131+133-131,133
<正>车西洼陷中深层砂砾岩体是车西地区一种重要的油藏类型,其分布广,勘探潜力较大,但物性差、产能低、岩性组合复杂、横向变化大等特点一直是制约油气勘探的主要问题。本文从砂砾岩体的层序界限特征入手,分析了不同岩性组合模式的地震反射特征,通过多种属性特征识别更加合理准确划分出层序界面,结合本区速度、压力、砂岩厚度等特征分析,划分出砂砾岩体与滩坝储层的有利发育区带,提高了该区中深层砂砾岩体储层预测的精度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8.
盐家油田砂砾岩油藏注水开发现状与问题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了盐家油田砂砾岩油藏储层特征,进行注水开发现状与问题探讨,对砂砾岩体油藏的稳定开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孙波  黄克  王传忠 《内江科技》2006,27(4):154-154
埕913砾岩体油藏勘探开发从成藏的角度探讨了成藏地质条件,以储层压裂改造为核心的注水开发模式,实现了埕南断裂带砂砾岩体油藏勘探开发上的突破,为沾化凹陷、车镇凹陷的陡断裂带砾岩体的勘探开发提供了良好的借鉴。  相似文献   

10.
陈平 《内江科技》2012,(11):121
为了提高利津深层砂砾岩体油气藏滚动勘探开发的经济效益,针对深层不易识别描述、勘探难度大的特点,结合地震、测井、录井资料特征综合分析该区沉积体系,然后对该区油源—运移条件—聚集作用这一过程的生储盖组合特征进行分析,弄清该区油藏成藏规律。  相似文献   

11.
冀延民 《内江科技》2014,(4):64+63-64,63
<正>利津油田利96块沙四段近岸水下扇砂砾岩体不同微相地震特征有一定差异,但有效储层扇中砂体与扇根、扇端砂体地震属性与波阻抗属性相似,准确区分有效储层与无效储层的展布范围有一定难度。本文在储层沉积特征研究的基础上,利用地震相分析法、属性分析法、波阻抗反  相似文献   

12.
周波  王洪辉  熊歆睿 《内江科技》2011,32(11):133+142-133,142
鄂尔多斯盆地白豹油田白×井区长6、段发育一系列的深湖滑塌浊积扇岩心观察发现典型鲍马层序,同时多段的砂砾岩突变接触或砂泥混杂等突发沉积的现象都给予其滑塌浊积充分的证明浊积扇中扇亚相中发育的辫状水道微相沉积厚而孔渗好的大面积浊积岩体,与低部深湖烃源岩镶嵌接触.湖盆边缘斜坡古地貌形成单斜鼻状构造,具有良好的生、储、盖和圈闭配置组合,油气勘探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3.
刘军锷  李家强  徐兵 《内江科技》2008,29(5):100-101
通过对盐下沙四段砂砾岩油气成藏特点的深入研究,明确了油气成藏具有盐湖供烃、物性控藏、自成体系、叠合连片、扇中富集的特点,并归纳总结了成藏控制因素。  相似文献   

14.
东营凹陷北带特殊的构造背景,使各种成因的砂砾岩扇体发育,成为近年来油气勘探的主要目标。砂砾岩扇体内部结构十分复杂,地震识别和描述难度大。为此,在分析砂砾岩扇体地震响应特征的基础上,总结了砂砾岩扇体的地震内幕反射特征。砂砾岩扇体内幕反射分为六类,分别为包络强反射、没有包络的中强反射、包络内部的中强反射、包络内部的中弱反射、包络内部的空白反射和包络内部平行于基岩的反射。  相似文献   

15.
通过岩心观察、薄片鉴定.扫描电镜和物性分析等技术,并运用SPSS数据分析软件,以东营凹陷北部陡坡带深部储层为例,对断陷盆地深层砂砾岩体储层的控制因素进行了分析.认为深层砂砾岩体储层的控制因素具有多样性与复杂性,它们之间互相制约互相影响,其中沉积因素是储层形成的根本,扇中亚相的辫状水道微相和朵叶体微相的中粗砂岩和含细砾粗砂岩是有利岩相.成岩作用对储层形成具有决定意义,根据主成分分析,发现溶蚀作用与沥青充填对孔隙度的影响最高,其直接影响着储层的类型与性能,压实和胶结作用在粗范畴中影响着储层的类型,是隐性因素.流体因素则起到枢纽的作用,它受到沉积与成岩的影响,但也控制着储层成岩作用的类型,直接影响了储层的物性.  相似文献   

16.
代磊 《内江科技》2015,(2):21-22,10
叠前反演技术具有良好的保真性和多信息性,能更可靠的揭示储层的物性及含油气性。东营凹陷北带砂砾岩体发育,储层横向变化快、非均质性强,叠后地震属性能够较好的描述储层的分布规律,但在储层有效性及砂砾岩体内部结构分辨等反面存在局限性。在该地区开展叠前反演研究,对储层的物性、含油气性进行了分析,描述了砂砾岩体有效储层的发育范围,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7.
砂砾岩体储层物性岩性组合复杂,物性变化大,一直以来砂砾岩体有效储层预测都是一个难点。储层的岩石物理特征是开展有效储层预测的重要基础资料,本文选取了东营凹陷四口井的46块样品,针对不同岩性的岩石进行了岩石物理参数的测试分析。分析认为在特定的双岩石物理参数空间,不同的岩性样品大致分布在不同的区域,对于碎屑岩,样品颗粒越细,速度也越低。双参数空间识别岩性的效果优于单一参数,传统使用的单参数Vp/Vs或PR也可以作为岩性识别标准之一。以上测试分析结果为砂砾岩体有效储层预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砂砾岩储层作为一种特殊的碎屑岩储层在我国东部各油田的隐蔽油气藏研究中越来越受到重视。由于砂砾岩储层在分布规律和储层地震预测方面存在许多难点,因而本次研究针对坨71区沙三段开展砂砾岩储层研究。研究区受古地貌沟谷控制,沙三沉积时期位于深湖中,沙三下砂砾岩储层属深水湖底扇沉积,分为扇根、扇中和扇端三个亚相;目的层主要为扇根-扇中沉积,在纵向上,自下而上沉积物粒度逐渐变细、扇体范围逐渐扩大,在平面上,发育了多条水下辫状水道。在地质规律分析基础上,本次研究利用基于频率特征的三维地震储层解释技术—频谱分解技术开展砂砾岩储层预测研究。以井点数据为基础,结合储层属性研究的结果,认为研究区各小层砂体呈朵叶状分布,砂层厚度变化快,并且储层预测结果与地质规律认识吻合度得到了较大提高。  相似文献   

19.
郭耿生 《内江科技》2013,(11):89-89,82
<正>渤南洼陷北部陡坡带深层砂砾岩油藏岩性致密、物性差,自然产能低,需储层改造。但国内尚未形成与之相适应的压裂液体系,极大制约了该类油气资源的开发利用。根据渤南北带深层砂砾岩油藏的特点,开发出具有高性能、低伤害SLKF压裂液体系。通过在义104块的应用表明,该体系适合深层砂砾岩油藏压裂改造,实现了单井产能突破,为该类油藏动用提供了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20.
盐家油田砂砾岩体储层期次划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砂砾岩体油气藏已成为胜利油田勘探找油的重要目标之一。由于砂砾岩体储层多为快速堆积的产物,往往岩性成分复杂、成熟度低,粒径变化大、分选差,泥质含量变化大。其储层的复杂性,造成储层划分、岩性识别、各种地质参数的计算、流体识别等方面存在较大困难,储层沉积期次及内幕认识不清楚,储层综合评价难度大,笔者以沉积旋回为基础,以岩电特征为主,辅助以含油性,对盐家油田深层砂砾岩体进行了期次划分,为后期开发建立了统一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