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习了十二大文件,深深感到我们少儿读物出版工作者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中,担负着“特别重要的责任”,应当振奋精神,“用最大的努力”开创少儿读物编辑出版工作的新局面。为此我们出版社曾就这个问题进行过几次讨论。现在结合大家提出的意见,谈几点想法和打算。  相似文献   

2.
作家叶永烈同志因另有工作没有能够参加这次会议,但是他寄来了书面发言。他说,三年前在庐山,大家所谈的是怎样为两亿多小读者解决“书荒”,制订了许多套少儿读物的出版规划。如今,我走进新华书店,艳丽多彩的少儿读物如百花盛开,满目琳琅。我常常想,这就是庐山上那次会议的功绩。那是一次播种的会议。没有播种,哪来丰收?  相似文献   

3.
丁文 《出版广角》2006,(5):28-29
我们历来不缺乏有才华的儿童文学作家,相信出版社从内心里也并不排斥具有民族特色的原创少儿读物。但是,请一定警惕以“市场”为幌子逃避行业自律和行业规范的“不作为”思想。  相似文献   

4.
五月九日,人民文学出版社约请在京的新老儿童文学作家、翻译家四十余人举行坐谈,请他们出主意想办法,繁荣少儿读物的创作和出版。敦请作家们赶快动笔,为孩子们多写书,写好书。会议主席严文井同志在开幕词中,把少儿读物奇缺的状况概括成四个“二”:少年儿童读者二亿左右;有影响的儿童文学作家二十名左右;全国少儿读物编辑人员二百名左右;去年全国出书二百  相似文献   

5.
1996年全国少儿出版界迎来一个丰收年。在党中央抓好精神文明建设“三大件”工作中,优秀少儿读物的出版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面对一派繁荣的少儿读物市场,少儿读物出版工作者们保持了清醒的头脑。近日召开的第三次全国少儿读物出版工作会议上,以提高少儿读物整体质量,为少儿读物跨世纪的新的繁荣奠定坚实基础为奋斗目标,成为会议的中心议题。本刊从与会代表的发言中选取几篇编为一组。  相似文献   

6.
中国版协少年儿童读物工作委员会自1994年8月成立以来,为适应改革开放的新形势,进一步繁荣我国少儿读物出版事业,卓有成效地开展了以下各项工作: 一、坚持贯彻落实全国少儿读物出版工作座谈会精神,加强少儿社之间的联合、保护、协调、发展,认真弘扬主旋律,策划编辑出版了一批密切联系实际,紧贴少年儿童生活的优秀读物,为净化少年儿童图书市场,提高少儿读物出版质量,保护广大少年儿童读好书的权利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  相似文献   

7.
“京城报业一枝花,飞入寻常百姓家。” 这是作家任卫新在为北京广播电视报创刊15周年创作报歌时用过的两句歌词。如今,北京广播电视报已经过了20岁的生日,但“飞入寻常百姓家”的歌声,一直还在鼓舞我们前进。 办出特色走进千家万户 北京广播电视报是一张服务声屏、贴近百姓、进人千家万户的大众型、娱乐型、服务型的报纸,为收听广播、收看电视服务,为家庭的物质文化生活服务,是这张报纸的主要特征。因此,如何适应广播电视蓬勃发展的需要和百姓收听收视的要求,用周到的生活服务去吸引读者而使报纸走进家庭,便成了我们锲而不舍…  相似文献   

8.
建国三十五年来,少儿读物出版工作蒸蒸日上,欣欣向荣。解放前,我国的少年儿童读物专业出版社很少,最有影响的儿童书局,二十年间出版少儿读物的总印数仅有3,000万册,平均每年150万册。为少年儿童写作的作家,全国仅有十几人。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对少年儿童的培养教育,为少儿读物出版工作开辟了广阔的道路,创造了优越的条件。1954年,团中央书记处鉴于当时全国出版的少儿读物新品种只有420种,总印数仅有1,387万册,平均每五个孩子才有一册书,  相似文献   

9.
读了列宁的信,很受教育,希望出版工作的同志都来认真学习这封信。列宁对出版工作提出极为严肃的要求,认为对一本书的编辑出版采取马虎态度是“极其可耻的”。列宁这封  相似文献   

10.
1 收集工作必须有计划、有目标、分步骤、有主次地陆续完成。这是要求我们在收集工作中首先要慎选题,重立项,要“巧”理工作思路。如何体现“巧”字,具体讲就是要把握好“三为原则”。即在收集工作中确实把握一为经济建设服务、二为学术研究服务、三为社会各界提供利用服务的原则。依据“三为原则”开展有针对性的重点收集,充分体现档案工作的服务特性。在此基础上,要注重“三个增强”。即一要增强收集档  相似文献   

11.
1957年2月,毛泽东同志在最高国务会议第11次扩大会议上所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中,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习称“双百”方针,是极其重要的方针。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这“是促进艺术发展和科学进步的方针,是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繁荣的方针”。这一方针,首先自然是文学艺术部门和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部门必须贯彻执行的方针,同时,我深切体会,这也是编辑出版部门必须贯彻执行的方针。是在“双服务”方针前提下,正确处理稿件,做好编辑工作的指导方针。编辑工作与贯彻执行“双百”方针所起的  相似文献   

12.
早在1979年3月,邓小平同志在一次著名的讲话中就表示过,希望出版一批有新内容、新思想、新语言的有分量的作品。他认为这是一项崇高的创造性的科学工作,并指出:这项编辑出版工作,是“看来似乎平凡实则很艰苦的工作”。 编辑出版工作,是整个社会主义事业中  相似文献   

13.
6月6日国际儿童读物联盟中国分会在北京成立。1986年,我国正式宣布加入国际儿童读物联盟这一组织。今天成立的中国分会是我国专门从事少儿读物工作的民间组织。著名儿童文学作家严文井当选为主任委员,刘杲、吴克良当选为副主任委员。 6月7~11日国际儿童图书  相似文献   

14.
颜培华 《军事记者》2009,(12):26-27
2009年7月8日,《前进报》在一版头条位置刊发了一篇消息《偶然发现一个问题特意研制一种产品》。原稿是一篇再寻常不过的工作报道,但经过重新采写,显得新颖独到,寓意深刻,刊后受到好评。其启示意义在于:好新闻常常蕴藏在寻常的工作中,新闻工作者要善于在“寻常”之中发现“不寻常”。  相似文献   

15.
“热爱人民,真诚地为人民服务,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就是邹韬奋先生的精神,这就是他之所以感动人的地方。”这段话,是我国著名出版家韬奋(原名邹恩润)逝世后,毛泽东同志对他的崇高评价。韬奋一生从事编辑出版,自始至终把“服务精神”奉为信条,并把“发展服务精神”作为他领导的生活书店的三大目标之一,可以说,“服务精神”是韬奋编辑出版思想的精华。 一  相似文献   

16.
“青少年犯罪多,我很难过”“没有粮食吃饿死人,没有精神食粮吃,也要饿死人。害死人。现在的孩子是处于半饥饿状态。饿,就饥不择食,手抄本就到处流传;青少年犯罪多,原因之一就是看手抄本。胡德华同志说,她有负疚的心情。这个话语重心长,我听了很难过。”这是陈翰伯十年前在庐山少年儿童读物出版工作座谈会上讲的一段话。当时,他以一个老出版工作领导人的事业心、责任心和良知。大声呼喊:救救孩子,希望编辑出版工作者、教育工作者和作家们,为孩子们提供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粮。他说:“希望工作不是在这次会上结束,而是在会后开始。希望会后迎来一个春天,这是孩子、父母、教师的共同心愿。”  相似文献   

17.
少儿读物的特性,是由其读者——少年儿童的特点决定的.少年儿童的生理、心理发展的特征,以及与这种年龄特征相联系的知识、经验水平,决定了少儿读物的一些基本特性:1.家庭教育的间接性.2.学校教育的相关性.3.儿童自身的可接受性.少儿读物的特性向我们揭示了它对编辑素质的要求,即少儿读物编辑必须了解少年儿童及其家长、幼儿园教育、学校教育对图书的要求,并具有把握这些要求的能力,进而编辑出版适合家庭教育的启蒙读物、有益于少年儿童成长和阅读的各种读物.  相似文献   

18.
王任叔(1901~1972)先生是一位著名的作家,也是一位优秀的编辑家,他长期从事编辑出版工作,在近代文化史上产生过深远影响.在新中国成立后担任人民文学出版社领导期间,他制订了中外古今文学名著的选题,倡议出版中外文学名篇《文学小丛书》以及中外名家的影印文学古籍等,为繁荣出版事业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他的编辑思想值得我们学习,值得我们研究,其编辑思想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编辑是通过作者为读者服务的 王任叔说过:"作家是我们的衣食父母.我们是通过作家来为人民服务的."王任叔在这里是在强调联系作者、尊重作者的重要性,如果不联系作者、不尊重作者,拿不到稿子,编辑就失去了为读者服务的手段,也就无法履行编辑的职责.同时,编辑也要积极发现、培养作者,为自己的作者队伍增加新鲜血液和力量.  相似文献   

19.
抓好薄弱环节,提高服务水平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这是一篇在大会上的发言稿,结合工作实际谈了三个问题,即:一是当前河北省高校图书馆工作上的差距突出表现为“三个不适应”即“三个跟不上”;二是河北省高等学校图书馆科学管理研究会围绕“为本省高校图书馆管理工作提供高质量的业务咨询、研究指导”要着力做好三件事;三是对图书馆的服务工作提出我们应该怎样进行理解和认识,要把造福读者作为自己价值的最大体现。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时代的变迁、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和传媒的影响,在开放的环境中成长的现代儿童与上一代儿童在思维方式、行为习惯、情感取向等方面都表现出了较大的差异。这给少儿读物编辑出版者提出了新的特殊的要求:必须树立现代科学的少儿读物出版观念,出版的作品才能具有时代特征,在形式上、角度上、内容上才会有新的变化和突破,使少年儿童在快乐的阅读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和影响。科学的儿童理念是以儿童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为出发点的,是以社会发展的需要和社会对未来一代的期待为引导的。现代社会的变革为认识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