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研究了盐胁迫下不同浓度水杨酸(SA)对小麦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5 mmol/LNaCl胁迫下,小麦种子发芽率降低,根伸长、芽伸长受到抑制;小麦幼苗叶绿素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降低,膜脂过氧化作用产物丙二醛(MDA)积累;0.1-1mmol/LSA处理提高了盐胁迫下小麦种子发芽率,促进小麦幼苗生长,提高小麦幼苗叶绿素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抑制MDA积累,缓解盐胁迫对小麦幼苗的伤害,并表现出浓度效应。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在盐胁迫条件下外源水杨酸(SA)对水稻幼苗耐受性应答的影响.本研究以水稻为材料,用1 mmol/L的外源水杨酸对水稻幼苗叶片进行喷雾处理,静置24 h后,经SA处理后的水稻幼苗再经过100 mmol/L的NaCl胁迫处理0-48 h.结果表明,经外源水杨酸处理的水稻幼苗,能显著增强体内脯氨酸(Pro)、可溶性蛋白的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等保护酶的活性,显著降低丙二醛(MDA)的含量.表明在盐胁迫条件下,外源水杨酸能增强水稻幼苗自身抗氧化系统中酶的活性,减轻和缓解盐胁迫带来的伤害.  相似文献   

3.
《商洛学院学报》2016,(4):52-55
为明确盐胁迫对小麦幼苗根系生长的影响,以兰黑粒和小偃15为材料,水培条件下分析了Na Cl胁迫对小麦根系生长、保护酶活性、质膜氧化程度及根系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最大根长、根体积、根干重和根冠比随着盐胁迫强度的增加呈下降趋势;根系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MDA)含量不同程度地增加;2个供试品种均有一定的抗盐能力,兰黑粒小麦抗盐性相对较强。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渗透胁迫下,小麦品种豫麦18(抗旱性较强)和扬麦9号(抗旱性较弱)幼苗叶片中亚精胺(Spd)和抗氧化非酶物质含量的变化.渗透胁迫2 d,抗旱性弱的扬麦9号小麦幼苗叶片的过氧化氢(H2O2)和丙二醛(MDA)含量的上升幅度明显大于抗旱性强的豫麦18,而豫麦18幼苗叶片Spd、抗坏血酸(ASA)和谷胱甘肽(GSH)含量的上升幅度明显大于扬麦9号.胁迫条件下,外源Spd处理扬麦9号,不仅明显提高其幼苗叶片的Spd含量,而且ASA和GSH含量也明显提高,而其H2O2和MDA则明显下降;Spd的生物合成专一性抑制剂——甲基乙二醛-双(鸟嘌呤腙)(MGBG)处理豫麦18,则明显抑制其在渗透胁迫下叶片中Spd,ASA和GSH含量的上升,而明显促进其H2O2和MDA含量的上升.这些结果表明,渗透胁迫下小麦幼苗叶片中的Spd减轻活性氧对幼苗伤害的原因之一,可能是通过提高ASA和GSH等抗氧化非酶物质含量而降低活性氧水平.  相似文献   

5.
盐胁迫对小麦幼苗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明确盐胁迫对小麦幼苗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采用水培方法,以兰黑粒小麦和小偃15小麦为材料,对其在不同浓度的Na Cl处理下叶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相对电导率、脯氨酸含量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等生理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随着盐浓度的增加,兰黑粒小麦的SOD和POD活性先增后减,而小偃15小麦的SOD和POD活性呈下降趋势;两种小麦的MDA含量、相对电导率和脯氨酸含量均随盐浓度的增加显著增大;可溶性蛋白质在2种小麦的变化趋势不尽一致。2个供试品种均有一定的抗盐能力,兰黑粒小麦抗盐性相对较强。  相似文献   

6.
水杨酸对NaCl胁迫下水稻(Oryza Saliva L.)幼苗生理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0.2%水杨酸处理1.2%NaCl胁迫下水稻种子,测定其以下几个生理指标,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和幼苗中的酯酶,过氧化氢酶以及抗坏血酸的含量,实验结果显示:外源性水杨酸能够相对提高NaCl胁迫下水稻种子萌发后幼苗的过氧化物酶活性和抗坏血酸的含量,同时也能提高水稻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但对酯酶活性影响不大,研究表明水杨酸能提高水稻种子萌发后幼苗的抗盐性,并使水稻种子出苗整齐,一致。  相似文献   

7.
以冬小麦百农207为材料,利用10%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研究硝酸镧对干旱下小麦抗坏血酸和谷胱甘肽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旱显著提高了冬小麦幼苗MDA含量和膜透性,并显著降低了抗坏血酸和谷胱甘肽氧化还原状态,这说明干旱对冬小麦幼苗造成了过氧化伤害.外源不同浓度硝酸镧处理均显著提高了干旱下抗坏血酸和谷胱甘肽循环代谢酶APX和GR及合成代谢酶Gal LDH和γ-ECS活性,进而显著提高了抗氧化物质AsA和GSH含量以及抗坏血酸和谷胱甘肽氧化还原状态,从而显著降低了MDA含量和膜透性.除100μmol/L硝酸镧外,其他浓度的硝酸镧均显著提高了干旱下抗坏血酸和谷胱甘肽循环代谢酶DHAR和MDHAR活性,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冬小麦抵御干旱的能力.研究结果表明,外源硝酸镧可以增强抗坏血酸和谷胱甘肽代谢合成和循环代谢,从而缓解干旱对冬小麦造成的过氧化伤害.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外源SA对硝酸盐胁迫下辣椒幼苗抗氧化酶活性及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方法:以‘春秋椒霸’辣椒为材料,采用营养液培养,研究不同浓度外源水杨酸(SA)对140 mmol/L NO-3胁迫下辣椒幼苗抗氧化酶活性及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结果:140 mmol/L NO_3~-胁迫至7d时,外加0.1~0.3 mmol/L SA可不同程度提高辣椒幼苗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降低脯氨酸(Pro)的积累、丙二醛(MDA)含量以及相对电导率,以SA浓度为0.3 mmol/L时对硝酸盐胁迫的缓解效果最显著,但外加0.4 mmol/L SA的处理除SOD外,POD、CAT活性均呈下降趋势,相对电导率、MDA含量及Pro含量均呈上升趋势。胁迫至14d时,仍以外加0.3 mmol/L SA的整体缓解效果最佳。结论:因此外加适宜浓度SA可提高硝酸盐胁迫下辣椒幼苗抗氧化酶活性,降低膜脂过氧化程度,一定程度上增强辣椒幼苗对硝酸盐胁迫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不同浓度的大豆异黄酮对二叶一心期的小麦(Triticum aestivumL)幼苗及150 mmol/L NaCl胁迫下的小麦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0.1 mg/L的大豆异黄酮能够促进小麦幼苗的生长,提高叶绿素含量和根系活力;0.01 mg/L的大豆异黄酮能减轻盐胁迫对小麦幼苗的伤害作用。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水稻品种岗优725(Oryza sativa L.)为材料,研究了聚乙二醇6000(PEG6000)干旱胁迫条件下外源水杨酸(SA)对水稻品种岗优725幼苗耐受性应答的影响.用蒸馏水和1 mmol/L的外源水杨酸对水稻幼苗叶片进行喷雾处理,静置24 h后,将H_2O和SA处理后的水稻幼苗都分别置于含0%、5%、10%、15%、20%和25%聚乙二醇6000(PEG6000)的木村B培养液中进行胁迫处理24 h,然后取样进行生理指标的测定.研究结果表明,与H_2O处理相比,外源水杨酸能显著增强干旱胁迫下水稻幼苗叶片叶绿素、脯氨酸(Pro)、可溶性糖的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等抗氧化物酶类的活性,降低了丙二醛(MDA)的含量.以上结果表明,在干旱胁迫条件下,外源水杨酸能提高水稻幼苗渗透调节能力和增强抗氧化酶类的活性,减轻和缓解干旱胁迫所带来的伤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