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文字改革委員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教育部在三月七日給各地各級学校和新聞出版印刷部門发出联合通知,就簡化偏旁的使用范圍作了明确的規定。通知說:根据国务院一九六四年二月四日关于簡化字问题給中国文字改革委員会的批示:“同意你会在报告中提出的意見:《汉字簡化方案》中所列的簡化字,用作偏旁时,应同样簡化;《汉字簡化方案》  相似文献   

2.
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教育部,遵照国务院的指示,于1964年3月7日给各地各级学校和新闻出版印刷部门发出联合通知,就《汉字简化方案》中简化偏旁的使用范围作了如下的规定:一、下列92个字已经简化,作偏旁时应该同样简化。例如,“爲”已简化作“为”,“僞”  相似文献   

3.
正当前,国家语委正在宣传、贯彻国务院批准的《通用规范汉字表》。这时出现了"表外字不类推简化"的杂音。为了分清是非,下面简要回顾一下偏旁推简化的历史:1935年8月21日,南京国民政府教育部发布《第一批简体字表》,收324个简体字。在简化方法上,只有个体简化,没有偏旁类推简化。1956年1月13日,国务院公布《汉字简化方案》,收515个简化字和54  相似文献   

4.
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教育部最近发出联合通知,就简化偏旁的使用范围作了明确的规定。国务院一九五六年公布的《汉字简化方案》,推行以来,深受群众欢迎,但是其中关于简化偏旁的使用范围,交代得不够明确,因而在教学上产生不少困难,在印刷上出现许多分歧。例如夾字已经简化作夹,狹字自应简化作狭,隠字已经简化作隐,癮字自应简化作瘾;又如魚旁已经简化作鱼,魚独立成字时自应简化作鱼。这些字都是在社会上久已习用的,而且许多出版物也早已这样使用。但是由于一九五六年的《汉字简化方案》中对于这种情况  相似文献   

5.
汉字的简化方式大致有简化原字、简化偏旁、废除今字保留古字、合并同音字等四种。《汉字简化总表》在发挥巨大的积极作用的同时,也显现出种种缺陷。为适应社会需要,汉字还是必须简化,但是关键在于如何简化。现阶段汉字的简化在于精简汉字的用字数量,能顺利简化的汉字大致有四个方面,简化读音也是汉字简化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6.
汉字简化方案,1955年1月由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提出草案,经全国文字学家、各省市学校的语文教师以及部队、工会的文教工作者约20万人参加讨论,提供意见,再经1955年10月全国文字改革会议通过,并由国务院汉字简化方案审订委员会审订完毕。汉字简化方案分三部分。第一部分即汉字简化第一表所列简化汉字共230个,已经由大  相似文献   

7.
【新华社北京十四日电】中国文字改革委員会負责人就推行簡化汉字問题向本社記者发表谈話如下: 一九五六年一月国务院公布的“汉字簡化方案”包含三个部分,即汉字簡化第一表、汉字簡化第二表和汉字偏旁簡化表。国务院,“关于公布汉字簡化方案的决議”中关于簡化字的推行步驟作了这样的規定:汉字簡化第一表所列二百三十个簡化字,于一九五六年二  相似文献   

8.
简字正误     
(木日)这是个什么字呢?象“相”字,可是缺一短画。原来有些人把这个字当作“杨”字的简体使用。这是错误地把“阳”字的半边类推的结果。同样,也有人把“揚、場、腸”简化作“抇、(土日)、(月曰)”。这些简化字都是错误的。根据《方案》中简化偏旁表,“易”旁简化为“(?)”,因此“楊揚場腸”照此类推作:杨扬场肠。偏旁类推必须根据《方案》中的简化偏旁表,不能任意拿一个简化字的半边来类推,例如“確”虽已简化为“确”但是不能把“榷鶴”援例类推简化为“桷鵤”。至于“陽”简化作“阳”,元明以来就这样写的,已  相似文献   

9.
反形字浅论     
在汉字中,笔画、偏旁往往相同或部分相同,但笔画或偏旁的组合却是相反相对的一对字,叫反形字。它们体现了汉字作为表意文字在形体 的理据性特点。对它们进行分析研究,可使我们的汉字教学、识字记词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这类特殊的结构联系,也应成为汉字简化、少数民族创制文字的参考因素。  相似文献   

10.
坚持汉字简化的方向──纪念《汉字简化方案》公布40周年张育泉我国在全国推行简化字,是从1956年1月国务院公布《汉字简化方案》开始的,到现在已经40周年了。40年来,根据《汉字简化方案》编成的《简化字总表》中的2235个简化字,已经在广大人民中间普遍...  相似文献   

11.
简化和繁化是汉字形体演变的两种方式。简化部分偏旁、繁化部分偏旁或整字简化繁化,在不同的历史时代因其认可度、适用范围等的不同而分别成为正体、通体、俗体等。其中有一类字体,在字书中较为少见,但在出土简牍、写本、碑铭及域外汉字中比较多见。它实际的使用状态是作为俗体,与见于字书的当时通行的正体、通体等并行使用。其中的简化部分偏旁类,可从中窥见由繁体到现代简化字演变的过渡形态。  相似文献   

12.
白话文逐步取代文言文。1915年至1919年 ,在新文化运动中 ,出版了不少进步书刊 ,如《新青年》、《每周评论》 ,以白话文向人民大众宣传新思想、新文化。杰出代表人物有陈独秀、李大钊、鲁迅等人 ,后来毛泽东对这一倡导给予肯定 ,使白话文在我国较快得到普及。简化字逐步取代繁体字。新中国成立后 ,我国政府国务院于1956年1月28日公布了《汉字简化方案》 ,发布了《关于简化字的联合通知》 ,规定用简化字和简化作为偏旁得出来的简化字也收录在当时公布的《简化字总表》内。至此 ,使我国的简化汉字增加到1248个。横写格式逐…  相似文献   

13.
《汉字简化方案》和《简化字总表》(文字改革出版社):简化字关系到减轻学生识字、写字的负担,也关系到防止师生写错别字,耕小教师应该很好地掌握它。《汉字简化方案》是  相似文献   

14.
规范汉字书写课中要渗透汉字字源学的相关理论。就字形和偏旁关系,以字源学理论进行渗透,举例说明了五种关系:同字源、同位置;同字源、异位置;同字源、异字形;异字源、同偏旁;异字源,同简化。  相似文献   

15.
一九五六年一月二十八日,国务院全体会议第二十三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公布<汉字简化方案>的决议》。一月三十一日,《人民日报》发表了国务院《关于公布<汉字简化方案>的决议》和《汉字简化方案》。《汉字简化方案》中的五百一十五个简化字是分四批推行的,即一九五六年二月一日推行第一批,计二百六十个简化字;一九五六年六月一日推行第二批,计九十五个简化字;一九五八年五月十日推行第三批,计七十个简化字;一九五九年七月十五日推行第四批,计九十二个简化字。  相似文献   

16.
我省广大革命师生热烈欢迎、积极推广《第二次汉字简化方案(草案)》。大家一致认为:《第二次汉字简化方案(草案)》的公布,是华主席提出的抓纲治国战略决策一年初见成效的一项胜利成果,是我国人民文化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汉字简化对缩短学制、搞好教育革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合肥、马鞍山、淮南、芜湖市及肥西县教育局都分别召开会议,就汉字简化工作进行了动员和布置,要求各中  相似文献   

17.
形声字是由两个偏旁构成的,一个偏旁表示这个字的意义类属,另一个偏旁表示此字的读者。用形声造字法所造的汉字在殷商甲骨文中仅占汉字的20%左右,到汉代许慎编的《说文解字》中,已占到80%;到清代的《康熙字典》中,它已占90%。形声字在汉字总数中的比重急剧增加和今天的绝对优势说明,此造字方式比象形、指事、会意诸方法更为重要更为优越,它可克服上述三种造字方法纯粹表意的局限,为创造新  相似文献   

18.
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教育部,遵照国务院的指示,于一九六四年三月七日給各地各級学校和新聞出版印刷部門发出联合通知,就《汉字簡化方案》中簡化偏旁的使用范围作了如下的规定: 一、下列九十二个字已经簡化,作偏旁时应該同样簡化。例如,“爲”已簡化作“为”,“僞”同样簡化作“伪”。 愛爱 罷罢 備备 筆笔畢毕邊边 參参 倉仓 嘗尝 蟲虫 從从 竄窜 達达 帶带 黨党 動动 斷断 對对隊队爾尔 豐丰 廣广 歸归龜龟 國国 過过 華华畫画 匯汇 夾夹 薦荐 將将節节 盡尽 進进 舉举 殼壳 來来 樂乐  相似文献   

19.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在小学阶段)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其中2500个左右会写。”这对小学语文老师在识字教学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在识字教学过程中,有不少教师时而把偏旁称作部首,时而把部首称作偏旁,对学生的识字极为不利。其实偏旁和部首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什么是偏旁?偏旁这个名称自古有之,古人就有把字的左半部称为“偏”,右半部称为“旁”的说法。新版《辞海》中说:“旧称汉字合体字的左方为偏,右方为旁。习惯左右上下统称偏旁。例如,日和月是‘明’字的偏旁;立和日是‘音’字的偏旁。”可见,偏旁是组成合体字的基…  相似文献   

20.
一、部首与偏旁的关系是逻辑学上的交叉关系。大部分部首是偏旁,有些部首只是汉字的笔画;偏旁中也只有一部分可以作部首。胡裕树先生主编的《现代汉语》增订本中的有关阐述失当。二、《列子·汤问》中“视微如著”的注释应为“看隐蔽不显的东西就象看显著的东西”。朱振家先生主编的《十代汉语》上册选文后注不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