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外公的档案     
刘平 《湖北档案》2023,(10):21-23
<正>我的外公名叫邓国鼎,是当时川鄂边区的地下党员,1956年3月,他因地主身份带来的莫须有的罪名而被抓走,同年10月病故于监狱里,在他去世了28年之后,他的党员身份才得以确认。也许是一直忙于生计,也许是外公对于我来说,实在是太陌生,我从未真正去了解过我的外公,我对外公的了解仅限于隐隐约约的只言片语的传闻。这一次,我想真正地去了解外公短暂的一生,我首先想到的就是查阅档案。外公的档案啊,就是没有档案。  相似文献   

2.
<正>今年8月30日是老一辈革命家张闻天110周年诞辰,自他1976年7月1日在无锡病逝,至今已过去了34年。每当我对着家中与外公流放肇庆时所拍的合影,就感慨不已。作为从小在北京外公身边长大的外孙女,后又是外公流放肇庆、迁居无锡的见证人之一,我想自己  相似文献   

3.
我没有见过我的外公夏丏尊,他在我出生的前两年就得肺病去世了。那时候抗战刚刚胜利,他那离别了八年的女儿刚刚跟着我的爷爷爸爸一家老小,从遥远的四川历尽千辛万苦回到上海,妈妈的肚子里怀着二哥大奎。外公终于见到了他朝思暮想的女儿和女婿,见到了他的挚友和亲家———我的爷爷叶圣陶。此后仅仅过了三个月,外公就带着无尽的忧国忧家的惆怅,离开了那个他不喜欢可又割舍不下的人世。记不起是哪一年,我还小,一次在饭桌上吃饭,爷爷和爸爸照例喝着酒,不知怎么说起了外公,爷爷忽然泪流满面放声大哭,连声说:“好人好人。”爸爸的眼圈也红了,只是…  相似文献   

4.
正我与外公张闻天共同生活的时间有这样几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55年至1959年,那时我9至14岁。当时外公从苏联回国,担任外交部常务副部长;我在北京读小学三年级一直到初一读完,1959年庐山会议后回上海父母身边。第二阶段在1975年3月,那年我29岁。我去广东肇庆探望被幽禁的外公,时间有两个星期。第三阶段是1975年8月至1976年7月,外公最后  相似文献   

5.
《爱的教育》是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的作品。20世纪的20年代,由我的外公夏丐尊先生把它翻译成中文,介绍给中国的读者。外公夏丐尊先生,生于1886年,1946年病逝于上海。这本《爱的教育》是他在1923年翻译的,那一年他三十八岁,到如今已经整整八十五年了。  相似文献   

6.
如仙的外公     
外公如仙,绝非缘于他仙去已久矣,而是他在人生修炼当中,留给我的如仙的记忆. 我髫龄时期,正值"文革",那时的农村,不仅缺衣少食,连烧柴也紧张.  相似文献   

7.
方敏 《湖北档案》2016,(5):30-31
我的外公张佑铭是孝感专署医院(现孝感市中心医院)的一名老中医、老专家,1981年退休,时年65岁,退休后一直由医院返聘上专家门诊直到生命的最后时刻. 勤奋好学,专心学医 1916年出生的外公,祖籍是湖北黄陂,中医科的主任.大家都喜欢叫他“张主任”或“张老先生”.记忆中的外公有1.70米的个头,老人家身体很硬朗,慈眉善目、鹤发童颜,说话声音洪亮,思路清晰,记忆力很强.  相似文献   

8.
<正>舅父柯蓝于2006年驾鹤西行,十年来他的音容笑貌还时时浮现在我的脑际。舅父是长辈里寿命比较长的一位,享年八十六。难得的是他一直在文坛耕耘,我有幸常与他相聚畅谈,除了亲戚关系,也是比较深知而又彼此欣赏的隔代朋友。他好几次要我放弃工商职业,随他去学做散文诗,但我眷恋自己的行业,就总是笑笑,现在回想,有点怅然。长沙东乡美少年外公唐贻承是长沙东乡五美人,继承祖辈几亩薄地,他读过私塾,  相似文献   

9.
我长大了     
“姐姐。姐姐。告诉你,外公就要庆80大寿了,要唱三天大戏呢。”弟弟眉飞色舞地说。“什么?80大寿。”我惊讶地张大了嘴巴,成了一个大大的“O”形。难道时间如此无情?它悄悄地把外公的黑发一点点染白,留下的只是衰老。“妈,外公今年竟有80岁了?”我问。“是啊,你外公确实就要踏上人生的第80个台阶了。时间可真快啊。你外公老了,而你也慢慢长大了。”妈妈意味深长的话,使我又是一愣。“我也长大了。”静静思量,虽然童年的笑声仍然回响在耳畔,但是时间已经将它永远封在了“过去”的“档案袋里”。我不得不向童年说声再见…  相似文献   

10.
他是川军高级将领,更是骁勇善战的抗日名将。他官居国民政府要职,因亲共先后四次被国民政府罢官免职,被蒋介石列为十大捕杀名单之首。周恩来说他是国民党军官中亲共的典型;邓小平说他是共产党的老朋友、真朋友,是可以患难与共的;李先念说他同自己是好朋友,对新四军五师的帮助是不小的;李宗仁说他不是红色,却接近赤色,是"桃色将军"。他就是我的外公——陈离将军。陈离,字显焯,号静珊,生于1892年,四川省安岳县人。1914年毕业于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