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眼下对“校长需不需要兼课”可谓是针锋相对,众说纷纭。笔者的观点是:校长需要兼课,因为校长首先是教师,教育教学是校长管理的中心工作。但关键是校长要兼课有“道”,妥善解决好“为何兼课”“兼什么课”和“怎样兼课”的三个实质性问题。  相似文献   

2.
顾恩良 《师道》2008,(4):6-7
对“校长需不需要兼课”的问题。一直以来众说纷纭。我的观点是。校长需要兼课,因为校长首先是教师,教育教学是校长管理的中心工作。关键是校长要兼课有“道”,讲究兼课的策略,妥善解决好如何兼课、兼什么课和怎样兼课等三个实质性问题。  相似文献   

3.
马长泽 《天津教育》2009,(10):19-20
目前,“一把”校长兼课问题是个热点话题。有人认为“一把”校长事务缠身,没有时间和精力兼课,且上课也不是“一把”校长的主要职责,不能“因小失大”;有人认为“一把”校长本身就是教育资源,深入教学一线对其制定教育教学、管理等方面的规划、制度、措施大有裨益,兼课天经地义;有人认为校长兼课要因人而异、因校而异,因为校长的专业能力不同,学校发展状况不同……真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相似文献   

4.
看了《中小学管理》上罗志文老师的《校长还是应兼课》一文(《中小学管理》2001年第4期第21页)和李可乐老师的《校长兼课利弊谈》(《中小学管理》1999年第5期第42页)一文后,觉得二位的观点都有道理。为了进一步搞清楚这个问题,我在一些校长中进行了调查。 调查对象是“教育部省重点中学校长第22期研修班”的学员(本人也是此期学员)。学员是来自上海、重庆等25个省市的中学(其中省、市重点中学 35 个,地县重点中学15 个)的校长,共有50名。 调查结果:56.3%的校长认为“校长不应兼课”;43.7%的校长认为“校长应兼课”。认…  相似文献   

5.
长期以来,中小学校长兼课被充分肯定,报刊上有过不少文章(包括一些校长的文章)涉及这方面的经验,一些地方教育行政部门也大力提倡,最近,兼课与否,又成了不足二十年教龄的校长拿不拿“教龄津贴”的决定条件。看来,校长兼课是要从根本上固定下来了。这,也许是天经地义的  相似文献   

6.
张士林 《上海教育》2008,(14):48-48
几年前,《解放日报》刊出过这样一个讨论话题:“校长要不要参加日常教学?”话题的由来是上海市某区教育局的一项统计,该统计显示:该区重点中学三分之二校长不上课,三分之一兼课的校长中能完整地给一个班级上语、数、外等任何一门大学科的人也不多;一般中小学里正校长兼课的人数不超过三分之一,在兼课的校长之中,兼小学科的人明显多于兼大学科的。  相似文献   

7.
张福宾 《天津教育》2009,(10):20-21
中小学校长是否应兼课,这一直是一个存在争议的话题。我认为校长是否兼课应视学校的规模与传统、领导自身的特点而定,不能搞“一刀切”。就出身于教学能手、处在规模较大的学校的校长而言,我认为不应该兼课,而应腾出时间思考事关学校长远发展的前瞻性问题.  相似文献   

8.
首先,校长兼课是自身专业成长的需要。校长出身于教师,是老师的老师。你要求老师汲取新理念,实践新课程,实现新发展,自己却脱离了实践的土壤,对专业成长不利。一些中小学校长原本都是教育教学的行家里手,由于多年不进课堂,丢了旧功不说,新功又练不上,在教师面前底气不足。其次,校长兼课是引领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学校要发展,教师素质提升是关键,而教师素质的提升,单靠理论说教,考核设等之类是不够的,重要的是校长的榜样示范与无声引领。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喊破嗓子,不如做个样子”,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再次,校长兼课是切身…  相似文献   

9.
“校长是否需要兼课”,是许多教育界人士一直争论不休的话题。“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但始终没有一个定论。结合自己多年工作实际,我认为“校长兼课”不宜提倡。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相似文献   

10.
张帆 《师道》2005,(11):8-8
据某报报道,S市教育局规定:“新学期校长也要上讲台”,校长“要上讲台做示范课,同时提倡校长亲自兼课”。笔读罢有欣喜亦有几分忧虑。  相似文献   

11.
校长与课堂有天然之缘,校长兼课的好处可概括为以下几点:校长兼课,是学校强化人文管理的重要体现。一般来说,校长在做校长之前都是优秀的教师,校长上课可以充分发挥自己  相似文献   

12.
“校长是否应该兼课”已成为教育战线的一个被大家关注与争论的热门话题。它之所以被广泛关注,是因为它不仅关系到校长评价考核问题,也关系到如何提高学校教学质量问题。校长是否应该兼课,有人欢喜有人忧。赞同者认为,校长应具备“进得课堂,讲出名堂”的基本功,绝不能脱离教学一线。兼课有利于校长全面了解学生、教师,有利于管理水平的提高。兼课为校长决策提供了依据。反对者以为,校长应有自己的工作岗位,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钻研某一门学科的教学。他的重点工作是保证学校有一个良好的内外部环境,调动一切可调动力量促进学校、学生的发展和教师的专业成长。本期栏目特将对此问题持不同观点的校长、教师分为正方、反方,让他们通过自己的实际工作经验,从各自的角度阐述对此问题的观点和态度。也欢迎广大读者在阅读完本期栏目后,将自己的观点发送至栏目主持人信箱:liyuanyuan1981@126.com,我们将对来稿读者的观点进行后续报道。  相似文献   

13.
潘怀林 《天津教育》2009,(10):23-24
现在有些地方规定中小学校长必须兼课。校长是否应该兼课,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观点,有着不同工作经历的人观点也不尽~致。我认为校长是否兼课应因校长的工作经历、专业特长及学校的规模大小而定,应因学校发展的不同时期而定,切不可强行规定校长必须兼课。  相似文献   

14.
不少同志来我校参观的时候,经常问起我们学校领导干部兼了那么多课,而且是兼的语文、数学等主要学科,时间怎么够用?会不会影响对学校的管理工作? 其实,校长兼课,古今中外,早已有之。我们南菁中学清代的校长(当时叫“山长”)黄以周、缪荃荪,辛亥革命以后的袁希洛、董锡麒,都兼课,有的还教两门。苏联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用三年时间钻研了全部教科书和基本教学法书籍,先后教过所有的课程(除制图课),一生写了四十多本书、六百多篇科学论文和一千多篇供儿童阅读的童话故事、短篇小说,他在帕夫雷什中学当校长,而且当得很好。现在也有不少校长兼课而且是兼主要学科的。实践证明,校长兼课,不但不会影响学校管理工作,而且  相似文献   

15.
张凯 《河北教育》2008,(7):43-44
作为学校的管理者,校长需要关注学校教育的正常运行和顺利发展。作为学校教育的引领者,更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和教育理念。作为一校之主的校长,本该有权也有理由不兼课,但是如果想心系一线教师和教学,为“师”师表,非要兼课的话,笔者认为,还是悠着点比较好。  相似文献   

16.
校长兼课,真的能令教师、学生满意吗?窃以为校长兼课初衷不错,但得结合中国的教育教学实际——至少有两种因素制约着校长的兼课行为:  相似文献   

17.
校长与课堂有天然之缘,校长兼课的好处可概括为以下几点: 校长兼课,是学校强化人文管理的重要体现.一般来说,校长在做校长之前都是优秀的教师,校长上课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领域.  相似文献   

18.
“……教导主任必须兼课,校长也应该争取兼课,这样才能更多地了解教师的教学情况和学生的学习情况。体会到教师的困难,也就不会随便安排会议或任意改动学校工作秩序……。”  相似文献   

19.
校长兼课在农村学校和规模小的学校也许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我认为教师有教师的任务,校长有校长的职责。“术业有专攻”,校长、教师各得其所,各有自己的工作重点,各自运行在自己的轨道上,我们不能期待作为  相似文献   

20.
从事学校领导工作二十多年来,我一直在初中毕业班兼政治课,从没离开过讲台。长期兼课的工作实践使我深深感到;只有校长亲自兼课,才能把握指导教学的主动权。 作为一校之长,工作千头万绪,而教学工作不能忽视。国家教委颁发的《全国中小学校长任职条件和岗位要求(试行)》中明确规定:校长主要的职责是:“领导和组织教学工作,坚持学校工作以教学为主”、“深入教学第一线,正确指导教师进行教学活动,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实践证明,校长只有经常深入教学第一线,才能科学地组织教学活动和正确地领导教学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