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五四时期是一个学术开放的时代,同时也是在中外文化交流中创建中国马克思主义学术的时代。李大钊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者以后在开创中国马克思主义学术的过程中,对英国的学术思想、法国的学术思想、日本的学术思想展开研究,吸收了其积极成果,从而为中国现代学术的发展作出了贡献。李大钊也成为五四时期研究外国学术思想的先驱。由李大钊创建中国马克思主义学术的努力及其与外国学术资源的关系而言,中国马克思主义学术的创建是在中外文化交流达到新的水平的背景中进行的,体现了多元借鉴与学术传承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五四时期是一个学术开放的时代。李大钊在早期新文化运动中广泛研究和吸收包括英国学术思想在内的西方学术思想,形成富有特色的民主主义思想体系,奠定了学术研究的基础;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者以后,李大钊在开创中国马克思主义学术的过程中不仅仍然重视介绍英国的学术思想,而且对英国学术思想展开研究,吸收了其积极成果,从而对创建中国现代学术体系作出了重要贡献。李大钊是五四时期介绍和研究英国学术思想的重要先驱之一。  相似文献   

3.
李大钊的学术思想是中国近代学术思想的发展,它继承了近代中国思想家的积极成果。中国近代思想家严复、谭嗣同、梁启超、章士钊等都对李大钊的学术思想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吴汉全教授是全国知名的李大钊研究专家,受业于学术大师张静如先生门下,传承张先生关于李大钊研究的学术思想.近30年来,吴汉全教授坚持不懈地开展李大钊研究工作,主要贡献是:加强李大钊早期思想的研究,为深化李大钊研究奠定坚实的学术基础;注重李大钊思想渊源的研究,力图勾勒出李大钊历史活动的中外文化背景;开展李大钊革命活动的研究,展示李大钊革命活动的突出贡献和历史地位;重点研究李大钊的学术思想,阐明李大钊建立中国马克思主义学术的贡献;研究李大钊对中国社会现代化的历史贡献,在开拓李大钊研究新领域上下工夫.吴汉全教授的专著和论文,在李大钊研究史上有重要的学术地位.  相似文献   

5.
对于五四时期社会主义思潮的研究 ,史学界已有不少成果问世 ,但鲜见对其水平进行总体评估的成果发表 ,而论及对各派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影响 ,或刻意高估 ,或贬抑太过 ,不尽合乎史实。本文在较合理评估五四时期影响较大的科学社会主义、无政府主义和空想社会主义的水平的基础上 ,认为五四时期社会主义思潮的总体水平比较低下。但他们都对社会主义在中国的介绍和传播产生过积极影响。李大钊等科学社会主义宣传者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先驱者 ,无政府主义和空想社会主义也曾是探求真理的人们了解社会主义的窗口。  相似文献   

6.
过去学术界对李大钊的革命理论与对革命的贡献研究甚多,成果丰硕,而对其学术思想研究不够,成果较少,至于李大钊对太平天国的论述则基本无人提及。本文研究李大钊是如何论述太平天国起义的原因、性质、历史意义、失败原因与经验教训的,以及李大钊论太平天国的历史背景与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7.
张静如先生是中国李大钊研究的开创者、领导者和组织者。张先生在一生的学术生涯中,一以贯之地坚持李大钊研究,在李大钊研究资料的搜集与研究、李大钊生平活动与思想体系、李大钊研究史、李大钊研究的新领域开辟、李大钊研究国际化以及培养李大钊研究后备队伍等方面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张先生从事李大钊研究有着丰富的学术思想,张先生李大钊研究的丰富学术思想包括:知世论人、实事求是的治学精神;与时俱进、推陈出新的研究理念;学科交融、视域宽广的研究视角;加强基础、还原本真的学术追求;总结得失、不断开拓的治学风格。张静如先生对中国李大钊研究的繁荣发展作出了开拓与创新的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8.
李大钊与北京大学传统论析——为李大钊诞辰120周年而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大钊在五四时期对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研究,逐步形成了北京大学学习、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传统,这是北大也是近代中国历史性进步的集中表现,也因此把近代中国爱国主义推向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为五四时期民主与科学的口号注入了新的内容.  相似文献   

9.
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开创是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后中国学术发展的必然。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李大钊就阐发劳动创造美的思想;他在传播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不仅引进马克思主义的美学原理,而且在中国介绍西方的美学思想,并根据马克思主义的美学理论对美学的诸多领域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李大钊是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开创。  相似文献   

10.
求学时期对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批判吸收,青年毛泽东有了唯物主义思想的萌芽.五四前后对自由主义、无政府主义、新村主义、改良主义等各种社会思潮的分析比较,青年毛泽东初步理出了只有马克思主义才可以救中国的道理.五四前后同陈独秀、李大钊、蔡和森等马克思主义者的交往与联系,青年毛泽东坚定了马克思主义信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