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晓春 《兰台世界》2008,(11):42-43
在我国档案工作的未来发展中,档案信息化建设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趋势,档案信息化建设包括的内容相当丰富.研究制定电子文件归档和电子档案管理的制度与办法,推广国家标准,试点接收电子档案进馆,加快实现档案的数字化进程,推进档案服务的网络化和档案网站建设等都是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在上述内容中,档案信息的数字化、档案网站和数字档案馆的建设占有突出地位.  相似文献   

2.
随着办公自动化管理系统渐趋完善,办公行文、来往函件许多日常工作都可以直接在计算机和网络上办结,从而产生了大量的电子文件,电子文件归档后形成了电子档案,电子档案不同于纸质档案,特别是电子档案的特性,决定其保存与维护的复杂性,如何保存维护电子档案,使之安全可靠,并长期地处于可准确提供利用的状态,是档案工作者急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颜野 《云南档案》2015,(2):15-17
<正>电子档案是数字档案馆建设的核心内容,在大数据时代,实现电子档案规范管理和移交与接收,是档案工作发展的基本要求。我省《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档案工作的实施意见》中明确提出"要推进数字档案馆(室)建设,实现电子文件归档管理和及时移交",明确将电子档案管理及移交作为新形势下全省档案工作的重要任务。电子档案规范移交与接收工作作为档案工  相似文献   

4.
周艳新 《档案天地》2005,(6):35-35,40
提高电子文件管理与归档水平,是推进以传统载体保存的档案信息资源数字化进程的重要工作之一。而做好基层立档单位的电子文件与归档,则是加快档案信息资源数字化工程建设的基本条件。目前基层立档单位档案信息数字化尚处在初创阶段。有大量的工作需要去做,特别是基层立档单位由于设备、资金、人员等具体情况在电子文件管理中有许多需要探讨和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文章介绍电子档案长期保存实验室建立的背景,通过对台湾地区电子档案长期保存实验室结构及功能的介绍,与电子文件中心进行比较,并提出设立电子档案长期保存实验室对电子文件中心发展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档案数字化是指"利用数据库技术、数据压缩技术、高速扫描技术等技术手段,将纸质文件、声像文件等传统介质的文件和已归档保存的电子档案系统组织成具有有序结构的档案信息库".住房公积金贷款档案是住房公积金管理机构在住房公积金贷款工作中形成的具有查考和利用价值的归档保存的合同、文件及其他相关资料,对其进行数字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魏巍 《兰台世界》2005,(11):40-41
2005年初,省档案局印发了《辽宁省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暂行规定》,分别从管理体制和职责、电子文件的收集与归档、电子文件的移交和接收、归档电子文件的保管、归档电子文件的利用及归档电子文件的统计、鉴定和销毁等几方面明确了电子文件的归档与管理工作,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使新兴的电子档案管理工作有章可循。电子文件归档后形成的电子档案的特性不同于传统的纸质档案的特性,决定了其在保存与维护方面的复杂性和特殊性。如何保存、维护电子档案,使之安全、可靠并永久处于可准确提供利用的状态,是档案工作者急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文化记忆机构正面临着电子文件及其它长期保存的媒介载体的不断转移,造成监管和保存的问题.文章介绍欧盟“文化信息和电子档案保存格式”(PREFORMA)项目,阐述其目标、策略、基本结构和工作流程,研究档案数字化管理的质量标准,保证数字化档案的长期保存和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9.
徐义全 《北京档案》2001,(12):16-17
电子档案的鉴定、销毁,是电子文件至电子档案管理中不可缺少的工作步骤和环节,必须认真对待.过严,将应当归档保存的电子文件、电子档案销毁,造成历史记录和人类记忆的短缺;过宽,将不应该长期或永久保存的电子文件、电子档案都保存,信息量剧增,档案信息系统负担过重,开销很大,造成很大浪费.所以,失之过严和过宽,都将会给电子档案管理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  相似文献   

10.
近日,国家档案局印发了《电子档案移交与接收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办法》对电子档案移交与接收工作中涉及的单位职责、移交范围、移交时间、移交的基本要求、移交与接收的方式、移交与接收的流程、接收及其保存管理的基本要求等作出了明确规定。该《办法》是2009年两办发布《电子文件管理暂行办法》后,国家行政管理部门就电子文件、电子档案规范化管理制定发布的又一个重要规章,标志着在信息化发展较快的地区,已经产生一定数量电子档案的部门和  相似文献   

11.
为贯彻落实国家档案局《电子档案移交与接收办法》等文件要求,解决前端业务系统与后端档案平台的连接交互及前端系统电子文件归档问题,以便更好地保存数字档案资源,实现电子档案信息按权限共享利用,对分散于各处、存储于前端系统中的数据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并集成数字档案馆(室)建设,近年来,华南农业大学对此进行了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12.
在公共图书馆档案数字化建设中,作者就数字化档案信息的特性、长期保存数字化档案、安全保存数字化档案以及加强公共图书馆档案数字化工作等提出自己的见解与建议.  相似文献   

13.
《湖北档案》2013,(2):10-11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电子档案移交与接收工作,确保电子档案的真实、完整、可用和安全,保存党和国家历史记录,促进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定,制定本办法。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电子档案,是指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在处理公务过程中形成的对国家和社会具有保存价值并归档保存的电子文件。  相似文献   

14.
面对新的形势和发展要求,档案信息化建设的目标是:积极采用和充分利用先进成熟的信息技术和基础设施,满足各级档案部门信息化管理的需要;优先开展案卷级、文件级机读目录数据库建设,稳步推进传统载体档案数字化建设,高度重视电子文件归档和电子档案接收工作,努力建设全面反映过去和现在国家和社会面貌的档案数字资源体系;深度介入各类信息化系统,研究提出文件、资源的档案化管理要求,确保电子档案来源可靠、管理可信、长期可用;努力促进信息化与档案管理各环节业务工作的高度融合,使信息化成为提升档案管理水平、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基础性核心手段。  相似文献   

15.
随着办公自动化的进一步发展,特别是电子计算机和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过去用纸墨、照像等形式传递的公文、图书、图纸、图形、图像、文献资料、商业信息等,现在都可以用电子计算机进行,由此产生了电子公文、电子图书、电子图形图像、电子文献资料等,这些都属于电子文件。具有档案保存价值的电子文件,必须归档保存。电子文件归档后即形成电子档案。电子档案要由档案保管部门保存。  相似文献   

16.
随着办公自动化管理系统渐趋完善,办公行文、来往函件许多日常工作都可以直接在计算机和网络上办结,从而产生了大量的电子文件,电子文件归档后形成了电子档案,电子档案不同于纸质档案,特别是电子档案的特性,决定其保存与维护的复杂性,如何保存维护电子档案,使之安全可靠,并长期地处于可准确提供利用的状态,是档案工作者急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在对电子档案格式的技术与管理特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选择电子档案长期保存格式的基本原则,即应重点考虑符合既有长期保存格式需求或指南要求、环境适应性强、标准化基础高、且具备自描述、自包含与自校验等核心功能的格式。总结了电子档案长期保存格式的主要管理策略,包括基于文件生命周期开展格式管理、实施电子档案登记管理、定期发布电子档案长期保存推荐格式指南和开发预研格式管理工具等。  相似文献   

18.
一、基层单位档案数字化的作用 档案数字化是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而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核心是资源建设。资源建设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现有档案的目录数据库建设和保存重要档案和照片、录音、录像档案的数字化;二是电子文件归档与电子档案管理。  相似文献   

19.
档案数字化信息长期保存策略的关键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针对我国当前档案数字化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档案数字化信息长久保存和利用的关键是保存元数据的问题,并从元数据的管理对档案数字化信息长期保存工作的意义展开论述,在借鉴国内外档案行业及相关专业领域的先进思路、工作标准的基础上,提出档案数字化信息长期保存的元数据框架.  相似文献   

20.
档案馆接收档案的期限,在《机关档案工作条例》和《档案馆工作通则》等法规性文件中,都有明确的规定。按要求,省级以上档案馆接收立档单位保存二十年左右的永久保存的档案;省辖市(州、盟)和县级档案馆接收立档单位保存十年左右的永久、长期保存的档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