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站在全媒体和快阅读时代的当口,报纸应当如何持续创新?文本表达形式的创新是重要路径之一.4月16日,中国创办最早的都市报之一《华西都市报》再次改版.当天的头版主图“修车骗局”是此次改版追求“图示常态化”的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2.
《楚天都市报》作为武汉地区最有影响力的媒体之一,长期以来,以其贴近性的新闻报道受到广大市民的喜爱。《楚天都市报》的"跑腿"栏目以其平民化的视角、以民为本的报道精神、强有力的舆论监督给市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带来了帮助,充分反映出了《楚天都市报》的百姓情怀。本文选择了2017年2月3日到5月18日的"跑腿"栏目内容,用具体案例和统计数据对报道进行量化分析。  相似文献   

3.
彭柳 《中国编辑》2015,(2):55-58
文章通过分析《南方都市报》优化升级后的新闻文本,探讨了《南方都市报》报道形式变化及其表征出来的新闻理念,提出其力图达到回归新闻生产专业化的核心理念和创新新闻呈现方式、深内容与轻阅读、"顶天"与"立地"三方面平衡的目标。  相似文献   

4.
随着投资理财在人们经济生活中的比重日益增大,"全民财经时代"渐渐到来,财经新闻成为都市报的重要报道内容。都市报财经报道与专业性财经媒体有所差别,定位和受众不同,具体操作手法和倾向性也不同。那么都市报的财经报道在选题、操作中有哪些特点?什么样的财经报道才是符合读者需求的内容?本文以获安徽新闻奖一等奖栏目——《新安晚报》"一周点经"为例,进行内容特色研究,探寻都市报财经专栏的报道路径。  相似文献   

5.
20世纪90年代,各地各类都市报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在创刊之初,大多是作为党报的补充出现的,供人们茶余饭后休闲阅读,其全新的视角和内容虽然给读者耳目一新的感觉,但媒体影响力和公众关注度较为有限。  相似文献   

6.
易妍君 《东南传播》2011,(12):150-152
《南方都市报》是广东地区的一份综合性日报,最早于1995年3月起试刊,1997年1月1日正式创刊。该报从一份追求可读性的小报,逐日发展为珠三角地区影响力较大的综合类日报之一。据2010年公布的中国报纸发行量排行榜显示,《南方都市报》是中国发行量最大的都市类报纸。《南方都市报》之所以能取得这样的成绩,与它丰富而深刻的内容...  相似文献   

7.
某些在传媒市场竞争中成长起来的新型报纸(如都市报),内容形式及运作方式都有了巨大变革。但若将流行的“速餐化操作”固定为一种模式,则会导致新型的“千报一面”,实不可取。如:都市报几乎全部采用“水平式”鳊排,完全舍弃了“竖排”方式。“水平式”版面编排方式有个优点,就是条理清晰、面目清爽。但如果都是这样,岂不有点“单调”?这种版面处理方式与西方报纸的同类版面很有些相似。不知都市报人是不是意欲与“国际接轨”?但我们知道,西方国家的文字是拼音文字,“竖排”起来很困难,几乎无法阅读;可汉语是方块字,“竖排”给阅读造成的困难绝无拼音文字那么严重,而且,我国的书写方式在相当  相似文献   

8.
谢力 《传媒观察》2015,(4):59-61
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融合",给晚报都市报的再次转型,带来挑战的同时也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这种转型,既关乎媒体平台建设,也关乎办报理念转变。面对媒体"融合"发展这个新常态,除了新技术等"硬件"外,晚报都市报如何在内容等"软件"上把握好"融合"向度,打造具有强大传播力、竞争力和影响力的"新主流",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试从三个方面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9.
都市报的特点和财经新闻的内涵 1.都市报及其特点.都市报是区域性的、以市民为主要阅读对象的、在内容上突出服务性、在经营上高度市场化的综合性新闻纸.都市报具有两个突出特点:一是面向市民的读者定位特色,二是在版面内容上鲜明的新闻性和服务性.  相似文献   

10.
伴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近年来各种社会主体创办新兴媒体的进程加快,网站、微博、微信、APP等形态不断涌现,分散着社会大众的注意力。都市报在原有传播格局中的焦点位置逐渐模糊,"去中心化"成为都市报面对的现实挑战。如何在时代语境中再造焦点,成为都市报从业者逆境突围、不断探索的重要命题。活动营销,就是要通过互动活动,重新塑造媒体定位、内容品质、传播渗透力、价值引导力和品牌活跃度,从而重建都市报在两个舆论场的主导权。  相似文献   

11.
都市报是人们对时下流行的、以实用的生活服务类信息为主要内容的报纸的一般称谓。在中国当代新闻改革的进程中,都市报的出现具有标志性的意义。都市报定位于市民生活报,特别强调新闻性和服务性,采取市场化经营的策略。  相似文献   

12.
都市报是人们对时下流行的、以实用的生活服务类信息为主要内容的报纸的一般称谓。在中国当代新闻改革的进程中,都市报的出现具有标志性的意义。都市报定位于市民生活报,特别强调新闻性和服务性,采取市场化经营的策略。  相似文献   

13.
新闻策划上的高度 "喜迎十八大"的宣传报道,与其他主题宣传不同,其要求更高、分量更重,因此,内容策划、报道形式应出新出彩、不同凡响. 如何出新出彩、不同凡响?2012年初,《江南都市报》在总结2011年度工作、部署2012年度工作时,就将"走转改"与"喜迎十八大"的主题宣传进行组合,列入计划开始谋划,总体要求是要有高度.《江南都市报》集思广益之后,形成一个初步方案,借中国都市报研究会的平台和自身影响力,借鉴纪念建党90周年主题宣传的模式,与湖南、湖北两省都市报合作,策划"赣湘鄂老区行".  相似文献   

14.
《青年记者》2012,(17):79
5月25日,江南都市报"江南地产云周刊"全新面世,由此江南都市报成为江西省首张将图片识别技术与纸媒和网站相结合的媒体。"江南地产云周刊"创刊,也表明了江南都市报成为江西报业史上首份"云报纸"。  相似文献   

15.
阅读是人类文化活动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人类的阅读史随文字和书籍的出现始,由来已久。"全民阅读"是衡量一个社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指标之一,并且是较重要的指标。因此,倡导"全民阅读"成为社会精英、国家栋梁重视的文化建设事业。一、"全民阅读"解"全民阅读"被写进2015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这体现了阅读对公民  相似文献   

16.
目前,都市报在时事新闻报道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突出表现在报道内容和形式同质化非常严重,千报一面,千篇一律。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编辑缺乏时事新闻的精品意识、创新意识和群众意识,对新华社电讯稿的策划不够。绝大多数都市报时事新闻稿源都来自新华社。都市报时事新闻要出新出彩,  相似文献   

17.
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关系"是都市报价值的基础,"内容"是都市报的核心价值,"用户体验"是都市报的延伸价值。都市报应当充分挖掘自身价值,以定制化、资源化的内容增强用户依赖度,以服务和对话、多样性终端、差异化呈现提升用户愉悦感和价值感。  相似文献   

18.
楚天都市报是我省一块响当当的文化品牌,是我省新闻出版业的排头兵之一,以其生活气息浓厚、地域特色鲜明、反映内容广泛、表现方式活泼等特点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多年来连续获得多项荣誉,在全国同类媒体中位居前列。  相似文献   

19.
陈翔 《中国记者》2013,(1):79-80
作为报纸"界面"的头版就像一个"首页",阅读的"第一效应"不仅仅是导向内容,更为关键的是决定了注意力停留、延伸的方式与程度,并承载着一份报纸在多媒体竞争中的智慧和优势。近年来,《华西都市报》持续创新头版话语讲述方式和表达体系,构建了个性的头版话语,在阅读变革时代形成了独立的都市报特色。  相似文献   

20.
视觉先行是新闻纸媒的一个重要特征,对于面向市场的都市报来说尤其重要。都市报具有速生速灭、紧凑的连续性特质,因而根据时事和新闻内容的不同,都市报的版面设计会随之创新。都市报的版面突出了视觉语言的运用,头版版面更有视觉冲击力,版面节奏更加优美,版式也更加符合市民的阅读习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