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很多学校的网络课程还是以教为主,注重教学内容的呈现,忽略网络学习者的需求和自主学习环境的创设。本文从网络课程自主学习过程中学习者的需求分析出发,构建网络课程中学生自主学习环境的系统模型,探讨学生自主学习环境六项功能支持的实现。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网络环境中不同媒体对学习者学习行为的影响,该研究使用眼动实验采集网络学习者的学习行为数据,测验其学习结果,分析所得实验数据,利用信息加工理论和认知负荷理论分析不同媒体构成的网络课程学习者的学习行为特点,比较不同媒体对学习者学习行为和学习结果的影响,为网络课程的设计开发和网络教学设计提供参考,为远程学习者的在线学习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3.
程序设计是理工科专业基础课程,由于程序设计语言抽象度高,初学者往往难以理解其设计思想,无从下手实践,学习过程容易产生挫折感。而泛在网络学习环境中,学习者容易获取群体即时交互和个性化的学习反馈,沉浸感强。针对当前本科生持有智能手机和校园网络接入条件,利用智能终端上下文感知技术,设计适用于程序设计课程的普适网络教学环境,提供学习者状态感知、实时交互多媒体和指向性资源推送,帮助学习者提高程序设计课程学习兴趣与效率。教学反馈显示,普适网络环境能引导学习者随时进入程序设计学习环境,提供实时多媒体交互和在线学习辅助,提高学习者对程序设计的兴趣和编程能力,教学效果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4.
网络远程课程的人性化设计是以学习者为中心展开设计思考,考虑课程的设计与学习者的生理、心理、能力、知识水平等因素的协调、统一,实现学习者安全、舒适、高效的学习。以学习者为中心不是片面地考虑个体的学习者,而是综合考虑群体的学习者,考虑群体局部与整体的统一。人性化设计不仅是一种思想,更是现实的行动。网络远程课程人性化设计的出发点是更好地满足学习者学习需要,设计应站在人性的高度上把握设计内容和方向,对学习者的生理、心理、能力、知识水平等多种因素做科学的分析和研究,从环境、安全、使用、心理感受等方面对网络课程进行整体考虑和构思,把影响学习者学习的因素放在首位,提出课程与学习者协调设计的依据,从而实现从学习者适应课程到课程与学习者协调与统一的转变。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我国网络课程建设已取得大量成果,但现有网络课程提供的学习方法,大多以个别化自主学习为主,缺乏学习者之间的深层次协作。究其原因,是缺乏实现网络课程与协作学习整合的方法。通过对学习环境、协作学习环境和网络课程中的协作学习环境进行定义、对要素进行分析,设计了网络课程中的协作学习环境的概念框架,为网络课程设计提供理论支持,以实现网络课程与协作学习的整合。  相似文献   

6.
余晶 《三明学院学报》2012,29(3):97-100
网络课程是实施网络教育的载体,优化设计网络课程是增强网络教育实效性和适应性的要求,也是适应网络教育快速发展的需要。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网络课程设计,能够增强网络课程设计的科学性和实效性。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网络设计应适应学习者的认知发展水平、注重创设学习情景、注重学习的连续性和系统性、促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融合,应把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贯穿于学习资源、学习内容、教学系统和测评系统等网络课程的设计。  相似文献   

7.
目前,部分学者从心理学视角对网络学习进行了研究。以此为基础,从学习者元认知能力、学习者原有知识基础、学习者动机、学习者的学习风格等几个方面,对以成人为主的现代远程教育环境下的网络学习需要的心理因素进行了探讨分析.旨在为成人学习者更好地进行网络学习以及为网络课程设计者设计更好的网络教学环境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8.
基于学习生态观的网络课程建设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网络课程的学习是学习者参与网络课程学习环境的过程,学习生态观从学习共同体和学习环境构成整体的系统理论和动态平衡理论出发,为人们研究网络课程提供了新的视角.本文在介绍学习生态观和学习生态系统特点的基础上,从生态学的视角设计网络课程开发模型,通过对模型结构的生态分析,阐述了基于学习生态观的网络课程的人本性、流动性和自适应性特点,为建设网络课程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学习者特征对网络学习的影响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网络学习的效果不仅取决于学习内容、资源,而且受到学习者的某些个体特征的影响。在以学习者为主体的网络课程中,还需要考虑学习者对网络以及学习内容的先前经验、对网络的学习动机与在网络中的元认知能力、在网络课程中的学习风格以及学习者的某些个性特征。只有网络学习的环境和过程与学习者的个体特征相匹配,才能与学习者进行良性互动,产生最佳的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10.
实践教学自主学习网络环境的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践教学自主学习网络环境的建设要以学习者为中心,强调网络媒体多样化、网络环境情境化和注重协作交流。在网络环境建设中,应根据学习主题和过程设计学习资源、导航系统及在线考核系统。  相似文献   

11.
将网络课程知识概念图、提问编排式、PBL式、媒体的综合运用等策略运用在网络课程的内容编排中,使得网络课程能适合网络环境下自主学习者的学习方式,维持学习者在线学习的动机和获得有效的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12.
沐浴在新世纪的曙光里,我不仅想起一个激动人心的话题:"技术最本质的东西是它的创造性和革命性".现代信息技术教育不仅仅教会学生动手,不仅仅限于操作技能的培养,更应该强调动脑的理性体验,注重信息设计、创新能力的培养目标.本文根据远程学习者自主学习的特征和开发英语网络课程的实践,体现英语专业特点的网络课程,从学习环境、学习动机、学习交互和学习监控几个方面论述了英语网络课程的建设研究.  相似文献   

13.
为了提升成人学习者的网络学习质量,该研究将引领式教学、基于任务的学习和小组协作学习理论引入网络学习环境的设计中,以"引领""任务"和"协作"作为功能模块的设计核心,搭建了基于任务的引领式协作学习环境,实现了教师对成人学习者的学习进度、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和讨论协作等全方位的引领,还原了传统课堂的有序教学及师生、伙伴间的有效协作。为了验证在此环境下开展教学的效果,研究团队以"网页设计"课程为例进行了教改实践。通过分析调查问卷数据,证实了在基于任务的引领式协作学习环境下开展教学,能帮助教师进行学习过程监控,减低学习迷失率,促进学习者开展有目的的学习,值得在成人学习者的课程网络教学中尝试及推广。  相似文献   

14.
基于网络环境下的协作学习,能够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动机,消除学习的孤独感,有利于培养学习者之间的合作交流能力和创新能力,增强互助意识,提高学习效率。根据协作学习的特点,探讨了基于网络环境下PLC课程协作学习的教学设计和实施。  相似文献   

15.
论网络自主学习环境的创设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学习环境的创设对网络教育至关重要,它在网络课件中的体现程度已成为衡量一个精品课件的标准。网络课程中的学习环境应包括自主学习环境与协作学习环境两部分。自主学习环境的设计包括直观情境、知识情境、问题情境的创设。基于Fleming的VARIK学习类型测量表和Fielder的ILS量表所确定的学习风格类型,结合有关的调查结果,探讨适应学习者学习风格的自主学习环境创设问题对网络课程的完善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6.
李秋梅 《成人教育》2011,(10):91-92
在“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现代远程教育中,网络课程已成为网络环境下学习者自主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设计和开发适合自主学习的网络课程对提高现代远程教育的教学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自适应型网络课程即能够根据不同的学习者已有的认知结构和知识水平,产生适合于其学习的学习内容,同时采取合适的认知工具来支持学习者产生不同的学习行为,并支持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按照已有的学习经验进行学习的网络课程。文章根据数字化学习的特征和对学习内容的要求,分析了自适应网络课程的内容构成,并以网络环境下的学习过程为基础,提出了用学习单元来构建网络课程的思想,并对该课程的实施过程及其自适应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网络学习者特征对网络学习平台提供个性化学习服务具有重要影响。个性化学习服务指为学习者提供适应性的学习内容。基于学习者的学习风格和学习目标设计了个性化的知识组织、知识呈现和学习导航。以C语言课程为实例,针对不同类型的学习者设计出个性化的学习界面,实现了一种学习者与学习平台之间的新型交互模式。  相似文献   

19.
基于自主学习的网络课程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网络学习活动中教与学的时空分离,所以学习者应具有高度的能动性、独立性和开放性。同时,网络课程本身所包含的激发学习者学习动机、监控学习过程的策略也十分重要。网络课程不但要依靠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能力来达到课程的学习目标,而且要在学习课程内容的同时培养和提高自主学习能力。这就需要在网络课程的设计中整合有关的学习策略,一方面维系学习者的学习活动,另一方面培养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20.
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发现网络学习支撑环境对激发学习者动机、引导远程教育学生的学习过程、提高网络课程质量与学习效果有着十分的重要作用。文章通过分析网络游戏《大航海时代Online》,可以看出目前网络课程建设中存在着网络学习支撑环境设计的缺失,这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