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我信仰的是斯宾诺莎的上帝即和谐的宇宙秩序和永恒的自然规律.我不信仰干预人类命运和行动的上帝“,这就是爱因斯坦的“宇宙宗教感情“.正是这份宗教感情激励着爱因斯坦在物理学领域执著地追求对宇宙秩序和谐统一的解释,使他在找到了斯宾诺莎的上帝的同时,也完成了他对科学的伟大贡献.  相似文献   

2.
科学终极目标就是提供一个简单理论来描述或揭示宇宙规律。美丽、简单与和谐这是美学最高境界,亦是宇宙论的最基本特征之一。在天文观测和逻辑推理基础上,哥白尼摒弃了复杂繁琐的地心说理论,以追求简洁美为切入点,构建了全新的日心说宇宙论,进而拉开了近现代自然科学的帷幕。  相似文献   

3.
古希腊时期的人类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有限,人们坚信宇宙的统一性主要以观察到的现象来解释自然,形成主观的唯心主义宇宙论范式;随着中世纪基督教神学统治社会,所有的哲学研究都以解读上帝为中心,人们相信所有的自然现象都是上帝的安排;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和哲学理论的积累,机械论哲学带来了人类有史以来最快速度的发展,同时也造成了对自然的严重侵略;近代生物学生态学的研究深入和解决环境问题的迫切性需求催生了有机论范式的兴起和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构建新的哲学范式解决全球性环境问题成为了当前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4.
全球和宇宙背景中的道德教育:两种哲学范式(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成中英 《中国德育》2006,1(5):27-29
人类发展的进化论是教育和道德教育的根基。教育是一个复杂而连续的个体自我塑造的过程。从本质上说,教育是环境的、全球的、宇宙的和本体宇宙论的。基于这种新的教育观,需要重新探讨和比较教育哲学的两种基本范式:经验的、实用主义的杜威范式和自我修持的、本体宇宙论的孔子范式。这两种范式各有长处,应相互借鉴以加以改进。  相似文献   

5.
爱因斯坦的上帝概念及其科学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爱因斯坦在对外在的客观物质世界的认识过程中形成的宇宙宗教的"上帝"概念,作为他对终极意义上的宇宙本质和规律的认识、理解和体验,既不同于斯宾诺莎的上帝概念,也根本区别于神学宗教的上帝概念.爱因斯坦的上帝概念不仅是指导他的科学理论研究活动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也是他用来评价某种科学理论体系所构造的自然观的哲学标准.  相似文献   

6.
试论史蒂芬·霍金的天人观及其哲学意义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史蒂芬.霍金为了解决宇宙大爆炸的奇点问题,提出了无边界条件的量子宇宙论。霍金认为,宇宙的边界条件是它没有边界,它拥有所有可能的历史。他把人择原理应用到宇宙理论中,推知宇宙的初创条件及相应的科学定律。他的天人观体现了人和宇宙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7.
宋元间出色的宇宙论张涛光宋末和元代不少学者都探讨过宇宙论的有关问题,形成并产生了一些卓越的见解,这是中国古代对宇宙认识的一个高峰。其中朱熹、邓牧、伊世珍等人的认识最为突出,尤其是伊世珍,他对宇宙的认识在整个中国古代是空前绝后的,既前无古人.又后无来者...  相似文献   

8.
《等待戈多》是20世纪荒诞派戏剧的经典之作。本文意在通过对这部作品的重新解读,探讨在一个尼采所宣言的“上帝死了”的时代,这部作品在揭示人类在一个荒谬的宇宙中的尴尬处境方面所体现出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9.
科学与技术     
《中文自修》2006,(7):115-115
科学家是上帝的宠儿,他们有幸能抚摸遗物者美妙的脉搏,感受宇宙的博大精深。从纳米到亿万光年,科学赋予了他们精细而开阔的视野;从志趣相投的个人情谊到关注人类发展的博爱之心,科学让他们感受了人性的温暖;  相似文献   

10.
创世造物一直被认为是近乎上帝的能力,也是人类长期以来的梦想,但一直难以实现。元宇宙本质上就是智慧宇宙,它是利用数字技术对自然宇宙进行数据化、智慧化的结果。数字平行宇宙就像人类大脑,具有能动、自主的创新创造能力,因此是一个意托邦王国。意托邦是一个自由王国,可以提供跨越时空、天人合一、比特组合、无限可能的自由创造环境,更为重要的是可以提供创造所需的要素、算法、工具、模式和过程等复杂条件。意托邦王国可能成为创世造物的数字实验室,在这里数据可以自由组合,形式可以自由搭建,能自我学习、自由飞翔,通过自组织涌现无限创意,展现无限可能,从而助力创世造物。  相似文献   

11.
物质是否无限可分?宇宙是有限还是无限?这是两个不可完全消解的古老哲学二难问题。现代物理学的发展,给这两个问题以新的丰富内容。然而,本文作者认为,国内大部分关于物质是否无限可分的争论是以粒子基元论为本体论基础的争论,是可消解的。但放弃粒子基元论不能等同于放弃基元论。而对现代宇宙学主要理论假说细致分析,并不能得出“现代科学强有力地支持有限宇宙观”的结论。  相似文献   

12.
The present paper was part of a larger project, which investigated the process of knowledge acquisition in Christian religion. The concept of God in particular is a core construct in any religion and it has been involved in a number of changes in the history of religions. Some of those changes were observed in the children's constructions of the house that God lives in. Among children's drawings we found changes which imply, in terms of Thagard (1992) not only belief revision, but also a conceptual change. However, hierarchy reinterpretation, in which the concept of God changes from the part of the cosmos to the creator (ontologically different from the creatures) we did not observe among the primary school childre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different hierarchies we constructed on the basis of children's drawings seems to follow the developmental changes, which took place in the history of Greek religions. Finally, there were some implications for Religious Education.  相似文献   

13.
现代西方哲学中的和谐思想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现代西方哲学中包含着丰富的和谐思想,科学主义思潮主要从结构的和谐、社会的和谐、宇宙的和谐等方面论述了“和谐”;人本主义思潮主要从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批判人的异化现象和高扬生命的和谐等方面涉及“和谐”问题”;宗教哲学和思辨唯心主义则主要从上帝创造的有序结构、和谐宇宙等方面论述“和谐”。这些论述既有需要剔除的糟粕,也有值得进一步研究的合理思想  相似文献   

14.
法国自然神论的产生并非偶然,是具有必然性的。它是随着时代发展的社会背景和理论背景作为产生它的思想来源和根基而生成的,即它的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它经历了文艺复兴、启蒙运动、宗教改革与宗派斗争、近代科学的兴起形成了自然神论思想的时代背景。随着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等为代表的哲学思想发展,在自然观上对宗教意识有着重大的突破,他们在本质上都是唯物主义者。然而,启蒙运动时期法国宗教思想在人们头脑中并没有彻底洗清,不得不借用上帝的名义来解释它的自然哲学宇宙观。自然神论作为中间环节,对后期无神论起到了桥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Sport philosophy is in crisis. This subdiscipline of kinesiology garners little to no respect and few tenure track lines in kinesiology departments. Why is this the case? Why isn’t philosophy held in greater esteem? Is it possible that philosopher Alasdair MacIntyre’s (2009) diagnosis found in “God, Philosophy, Universities” could actually be fruitfully applied to kinesiology? MacIntyre argued that philosophy’s fall from grace parallels the decline of theology in universities. This is the case for two simple reasons. First, philosophy was traditionally charged with giving an account of how the different disciplines fit together on the presumption that an orderly account of the universe could be given. However, the imperative for, as well the intelligibility of, such an account is hard to defend absent God. Second, without God, it becomes very difficult to argue that the philosophic enterprise is fundamentally human. Instead, philosophy becomes an esoteric enterprise meant for specialists. If this is right, then the sanitization of God from the modern university can also explain the plight of sport philosophy. To put it simply, theology must be taken seriously if philosophy is to be taken seriously. God must be admissible in the classroom. This does not mean that students should be catechized, but rather it is to insist that scholars must acknowledge (rather than hide from or dismiss) the legitimacy of theological questions.  相似文献   

16.
弗格森认为,生态危机的加剧使宇宙的来源与最终命运问题备受关注。大爆炸理论和新老进化论也许能够对宇宙万物“怎么来”与“怎么演化”作出某种合理的解释,但其解释却必须以世界的既定存在为前提,而对世界为什么存在而不是不存在,以及为什么进化是向着高级而不是低级方向运动,这类解释更不能有所作为。将宇宙的存在看作一个纯然之事实的学说虽非毫无道理,但这样一来,人类生存意义的根基则告丧失。科学末世论虽为人类未来描绘出了美好的图景,却不能给现在活着的人以任何希望。对这些问题基督宗教创世说及末世论皆给出建设性回应。  相似文献   

17.
猪神崇拜随着万物有灵和图腾观念而产生,并成为原始宗教崇拜的一个重要内容,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猪形神的职能也不断发生变化。从猪形神的具体职能来看,其核心职能是降雨,并由此衍生出一系列相关职能,所对应的则是农耕民族祈求丰产的愿望。  相似文献   

18.
在伊斯兰教灵知(Irfan)中,人被视为上帝在尘世的代理,这种作用无疑在于他的精神,而非身体。精神的这一方面在东方诸文化(包括波斯文化)的核心与本质中是非常明显的。对一个传统的伊朗人来说,精神首先与神圣生命联系在一起,因此对他来说,文化是在宇宙和人那里表现神圣生命的一个显白的饲子,明确表现在他的文化中的所有方面,包括艺术、音乐、诗歌、散文、建筑、信仰。此外,按照伊朗圣贤的说法,精神与意义和富有意义之世界联系在一起。只有我们身上的精神才能理解事物的意义。神圣精神将意义赋予一切事物。  相似文献   

19.
"拣选"是《圣经.旧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一部《旧约》就是神不断"拣选"的历史,也是众多被拣选者的历史。被神"拣选"的对象主要有四类:敬神远恶者、弱小卑微者、女人(尤其是不孕的女子)和异族。他们或是神给世人树立的榜样,或是神迹的见证者,而神迹的显示使神的存在更加权威、更加具体,从而显出神的大能,让愚顽不化的人转心向神。所有被拣选者,都是神用来救赎人类的工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