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 毫秒
1.
实践教学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与发展的基本导向,实践路径探索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者与理论研究者肩负的重大使命。城乡社区建设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实践教学之间呈现出有效互动的关系:一方面,城乡社区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提供合作的价值诉求,更是实践性教学展开的物质基础与理论源泉;另一方面,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对城乡社区有着反作用,是城乡社区建设的精神动力并为社区建设提供有生力量。  相似文献   

2.
社区实践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改革创新的迫切需要,是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实效性、激发学生主体学习兴趣和实现高校与社区良性互动的现实要求。社区实践教学的顺利开展需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更新观念,重视社区实践教学,协调好社区实践教学和其他实践教学的关系,发挥好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并处理好社区实践过程和社区实践结果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实践教学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要环节,探索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方法模式,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的关键,更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针对性和实效性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4.
将虚拟现实技术引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能有效解决当前大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中面临的现实制约,大大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承载力,并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带来全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变革。将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实践教学有混合教学、协作教学、情境教学和超现实环境教学四种模式。  相似文献   

5.
杨高 《职教论坛》2012,(14):28-29,32
目前,国内许多高校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从目标定位、教学体系、教学模式、教学机制、活动形式、实践基地、运行模式等方面开展了研究.虽然国内研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全面、系统地研究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环节的运行机制还是极少的.在对四川省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环节运行进行调研的基础上总结经验,探索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环节的运行机制,保障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6.
实践教学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一部分,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有效提升具有重要意义。加强实践教学在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收获实效的同时还有效地提高了人才培育的质量水平。本文主要是围绕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来进行研究与论述的,首先对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三种实践教学模式进行了分析,然后针对现阶段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状况与问题提出了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构建思路。  相似文献   

7.
国外社区义工模式对我国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方国家的社区义工模式对我国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效果的有效途径.将社区义工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形式,关键是转变观念,全员动员,营造氛围;强化组织领导,建立社区义工保障体系;明确主题,建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相适应的社区义工活动内容;注重教学评价,构建社区义工教学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8.
试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校本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全面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使之覆盖到全部学生,需要在高校构建一种立足于校内、立足于课堂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有效模式——校本模式,它包括课堂实践、科研实践和虚拟社会实践三种基本形式,与社会实践相辅相成。为此,不仅要认识构建校本模式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还要明确实践教学的实施时间、实践场所和实施主体。  相似文献   

9.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05方案”教学方法研究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骆昭平 《柳州师专学报》2009,24(3):78-81,107
2006年高校实施思想政治理论课"05方案"以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探索了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何把教学方法改革与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相结合,提高教学方法的针对性和操作性,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研究面临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10.
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是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两个方面。行业学院背景下的人才培养模式重视实践教学和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为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提供了良好的契机。高校应根据行业学院背景下人才培养模式的理念和要求,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切实提高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