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近日看了《中国教育报》刊登的《副校长有那么难当吗》一文,深有感触,意犹未尽,借作者的话说开去。校长、副校长,三要三不要:作为校长——一要容人之长,不要武大郎开店。可以说,不少学校尤其是名校副校长的能力和水平  相似文献   

2.
根据材料提炼中心是本单元作文训练的重点。作文要表达一个明确的主题,而这个主题又不应是作者随意加上去的,它要从具体的材料出发,这就有一个对材料的选择、开掘的问题。记叙文材料的选择有些什么要求呢?鲁迅先生曾说:“选材要严。”这个“严”字,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材料要真实、具体;叙写的事情、表达的感情不能虚假,虚假的东西不能取信于读者,空洞的东西别人不要看,不能取信于读者,别人不要看,这样的文章还有什么意义呢?二、材料要生动、新颖;写好人好事就是拾金不昧、帮助别人补课,写刻苦学习,就是起早带晚,生病坚持上课,如此等等,你写过来,我写过去,“千部一腔,千人一面”。看的人难免腻烦、头痛。三、围绕中心剪裁;剪裁既是对材料的加工,  相似文献   

3.
看完新编的《做革命的接班人》,心里不禁十分高兴,我们的初中学生毕竟有一本比较好的政治课本了。这本课本向它的读者,十二、三岁的初中学生,提出的问题是:谁是敌人,谁是自己人?为什么要革命,革命果实是怎样得来的?在社会主义社会里,要不要同阶级敌人作斗争,要不要同自然作斗争,要不要作科学实验?  相似文献   

4.
很多学生因为写不好作文,而怕写作文,而他们觉得提高作文的途径在于掌握写作方法,也就是写作技巧。那么,写作技巧究竟是什么?我们该如何看待?我们要掌握什么样的技巧才是有效的?带着这些问题,本期黄厚江先生和洪劬颉老师就一位学生的来信展开了“究竟要不要写作技巧”的对话,如果你在写作过程中有什么困惑,不妨给两位老师写信:  相似文献   

5.
常常有家长跟我提出“孩子挨了别人打,要不要还手?”的问题。有的家长很大度,认为小孩子打架,不要过于较真儿,吃点儿亏就吃点儿亏,没什么了不起的。遇上那好欺负人的孩子,就躲着点儿。  相似文献   

6.
《教育科学论坛》2002,(9):23-25
事由K12中国中小学基础教育教学网曾经讨论过一线教师要不要读教育名著的问题,结果出人意料,许多教师都直言从不接触教育名著。无独有偶,《中国青年报》也曾经报道,教师读书,教辅资料高居第一位,而包含教育名著的教育理论仅位列第三。究竟一线教师要不要亲近教育名著呢?  相似文献   

7.
小驹妈 《母婴世界》2010,(3):110-110
得知驹上了幼儿园,朋友开玩笑说:"上幼儿园了,你没事了,要不再要个老二吧?"我听了马上认真果断地一口回绝,算了吧,打死也不要了。要老二,想都没想过。或许说根本就不用想。为什么?请往下看:  相似文献   

8.
要不要给幼儿园老师送礼?送什么礼才是得体的?对于家长来说,这真是一件棘手的事情。而对老师来说,要不要收家长的礼物,也是件为难的事情。为此,我们在网上组织了一次讨论。  相似文献   

9.
事由K12中国中小学基础教育教学网曾经讨论过一线教师要不要读教育名著的问题,结果出人意料,许多教师都直言从不接触教育名著。无独有偶,《中国青年报》也曾经报道,教师读书,教辅资料高居第一位,而包含教育名著的教育理论仅位列第三。究竟一线教师要不要亲近教育名著呢?  相似文献   

10.
事由K12中国中小学基础教育教学网曾经讨论过一线教师要不要读教育名著的问题,结果出人意料,许多教师都直言从不接触教育名著。无独有偶,《中国青年报》也曾经报道,教师读书,教辅资料高居第一位,而包含教育名著的教育理论仅位列第三。究竟一线教师要不要亲近教育名著呢?  相似文献   

11.
正亲爱的,过年了,家里是不是每天都有很丰盛的菜肴?当你在享用美食的时候,宝宝有没有跃跃欲试?给小宝宝吃成人食物的时候要小心哦!在这里,我们忍不住给你提个醒:1岁以内,辅食不加盐和糖小不要让孩子过早吃添加了各种调味品的食物,1岁以内,辅食中都不要加盐和糖,以原味食物为主,尽量减少糖和盐的摄入。1岁以后,可以逐步添加有调料的食物。  相似文献   

12.
讲话是领导干部必备的基本素质。但领导干部讲话要讲真话,不要讲假话;要讲实话,不要讲空话;要讲自己的话、不要讲套话。每一个领导干部都要居安思危,尤其是在当前发展机遇期与矛盾凸显期交织的情况下,切不可让假话、空话、套话盛行并危及我们党的事业。一、讲真话、实话、自己的话的内涵何谓讲真话、实话和自己的话?讲真话,就是讲实情,实事求是地反映事物的本来面  相似文献   

13.
这里的“大气”不是吝啬的反义词,而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表现出的大家风范:充满自信、运筹帷幄、不急不躁、不拘小节的教学素质,这是当今教育对教师提出的素质要求之一。因此,我们应该努力追求课堂教学中的这种“大气”。一、注意三个“不要” 1.情节不要太多。要“大气”,在一堂课上不能设计很多的情节,要尽可能使情节单一、集中,便于学生集中精力和时间对问题做深入的有效的研究讨论。如一位教师在教学“多位数的读法”时,安排的情  相似文献   

14.
校长究竟要不要带课?这个话题在教育界一直颇有争议。我的观点是:校长要带课。因为,校长首先应当是一位好教师。是教师,怎能离开三尺讲台?其次,校长应是"教师中的首席",不带课,其引领作用又体现在哪里?  相似文献   

15.
话题作文作为高考作文的“主角”,其拟题一定要做到“三要”、“三不要”:①要选好切入点,不要盲目下笔。②要同中求异,不要千篇一律.③要克服思维定势,不要落入俗套。  相似文献   

16.
丽丽,快点吃完早点,妈妈送你去上学。丽丽,上学路上一定要小心!妈妈呢?哇!好多的车呀!警察叔叔,我该怎么走?上下学走人行道,不要走自行车道和公交车道。警察叔叔提醒你——横过马路,交通标志认清楚。红灯停,绿灯行。在马路上不要和陌生人说话,不要随便告诉陌生人自己的名字和家  相似文献   

17.
"不要生为女人,要成为女人。"波伏娃写在《第二性》开头的这句名言,道出了女人能骄傲地立身于世的不二法门:极品女人不是天生的,而是修炼出来的。身为一个中国女人,要修炼成极品女人,要向何处去寻找秘籍呢?这世上有三座城是极品女人的学校:巴黎、纽约、布拉格。从这里修炼毕业的极品女人,拥有着令人艳羡的特质。想修炼成为真正的极品女人吗?随我们走近这三座"学校",看看能从其中汲取到怎样的极品女人特质。  相似文献   

18.
<正>关注留守儿童的教育,已经成为农村中小学所面对的一大课题。那么怎样教育好这些留守儿童,让他们同样快乐成长呢?本人认为在对留守儿童进行教育的过程中,要做到"三要"和"三不要"。一、留守儿童教育"三要"1.要多给关爱。留守儿童多住在亲戚家,有的甚至在朋友和邻居家,可无论在哪,他们都属于暂时失去父爱母爱的孩子。这种情况对他们的人格和性格总会有些影响,有的狭隘自私,有的偏激暴力,有的怯懦自卑,  相似文献   

19.
职业高中,主要是科技类专业要不要开设微积分课?对此很难做出要或不要的答复,要做一番分析。依笔者之见,一般说来多数不要。有条件的学校应少数学生将来发展之需开选修课则属例外。 职业技术教育自身的改革和发展在深入,社会进步对于人才的要求在提高。这样就使得一些基础工作,比如教学大纲、课程体系等等的建设日渐迫切。在此  相似文献   

20.
我曾经与过世的作家李准先生争论过一个问题:当作家要不要上大学? 李准先生持否定态度。他的理由似乎很充分。首先是反证:有多少大学生当了作家?还有,有多少作家是大学生? 这几乎是个事实。李准先生就是从农村一个初初识字的青年跋涉过来的。他的经历为他的论点提供了最有力的说明。我的反驳自然也是反证:那么,是否大学教育越普及作家就越少?或者,我们还得特意留一些文盲当作家?像陈永贵给大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