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下课了,我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办公室——这两天学校组织为患白血病的张正同学捐款,收款收得我头晕眼花。刚坐下,邻座的老师就告诉我:“种老师,上课的时候你班林帅的妈妈打电话来了,说昨天捐款,她只同意捐20元钱,而林帅却偷拿了她100元,她很生气……”  相似文献   

2.
在整理学生为他校患白血病学生刘恒捐款的名单时,捐款额栏内一个特别显眼的数字跃入我的眼帘——“100元”(一般都是几元到几十元)。一看名字是刘怡璇。我感到有些意外,刘怡璇是个性格内向不太懂事的女孩,上五年级了,常常一天要用的学习用品带不齐,老师布置的作业完不成,听课老分神,更要命的是学习缺乏责任心与上进心。是老师、家长、学生都为之感到头疼的人。我正在脑子里盘点着她的情况时,电话铃响了,电话那头传来了刘怡璇母亲的声音。她很有礼貌地问了一下今天下午捐款的情况,其中特别问到捐款额有没有规定。我回答说:“这没有规定,只强…  相似文献   

3.
5·12大地震后,我去吴正宪老师家里拜访她,电视屏幕上滚动播放着灾区的救灾场面.她和她的先生都在关注震区的灾情,并商量着怎么为灾区捐款.忽然,她转过头对我说:"我真想领养一个灾区孤儿."……  相似文献   

4.
爱心     
上五年级时,王老师让我们捐款帮助一个得了白血病的姐姐,她比我们高一年级。听了这个消息,大家纷纷议论起来。我说“:说白了,也就是拿钱,具体干什么,还没人知道呢!”苗帅说“:能不能不捐?我还要去买鞋呢!”我们这两排的同学都不约而同地点了点头。第二天,该捐款了,我拿着1元钱交给了王老师,当老师看到我捐1元钱时,先是吃了一惊,然后用不相信的眼光看了看我。当时,班里的同学都不约而同地看着我,而我却微微一笑。我们那十几个人都捐了1元,我们庆幸自己没有进入这个套钱的“圈套”。一会儿,轮到了王丹宁。“王丹宁,100元!”老师向她投去了赞许…  相似文献   

5.
不要低头     
读初三时的一天.班主任郝老师发给全班同学每人一张自愿捐款单,并沉重地告诉我们:“初一有个叫青青的女孩患了白血病,全校师生为她筹款,你们可以在这张捐款单上填上你们捐款的数目.我希望大家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帮助一个不幸的小学妹!”  相似文献   

6.
播种爱心     
晓艳 《陕西教育》2005,(7):40-40
女儿班上有位同学得了白血病.老师号召同学们踊跃捐资助医。听说这件事.我毫不犹豫地掏出一百元交到她手中。第二天,女儿放学回来告诉我,她是班上捐款最多的,受到了老师的表扬。看那喜滋滋的神情.完全不是关爱重病同学后的愉悦,而是因为教师的表扬。  相似文献   

7.
一个星期六的上午,晶晶的班主任赖老师对我说,他们班正在进行为支援遭火灾的同学李华家捐款的活动。可是不知为什么,一贯被老师们认为是“品学兼优”的晶晶,却至今还没有捐款。赖老师要我帮忙查查原因。于是,中午放学回家,我便问晶晶为什么不捐款,是不是没钱了!没想到晶晶却回答说:“我有钱,就是不捐给他!因为他上星期还欺负过我和……”原来,晶晶不捐款的原因,是  相似文献   

8.
不要低头     
正读初三时的一天,班主任郝老师发给全班同学每人一张自愿捐款单,并沉重地告诉我们:"初一有个叫青青的女孩患了白血病,全校师生为她筹款,你们可以在这张捐款单上填上你们捐款的数目,我希望大家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帮助一个不幸的小学妹!"下课后,我听见同学们在一起议论:"你准备捐多少?""最少也得20元吧。"嗯,太少了会让人看不起的。"我躲在一旁,没有资格加入这场讨论,因为  相似文献   

9.
不要低头     
<正>低头自卑,抬头自信。捐款虽然只有微薄的5元,但捐出的同样是一份真诚,一份真情,一份善良,一份珍贵。读初三那年的一天,班主任郝老师发给全班同学每人一张自愿捐款单,并且沉重地告诉我们:"初一有个叫青青的女孩患了白血病,全校师生准备为她筹款,你们可以在这张捐款单上填上你们捐款的数目,我希望大家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帮助这个不幸的小学妹!"下课时,我听见同学们在一起议论:"你准备捐多  相似文献   

10.
近日,一位自称是云南大理州某小学老师的网友发帖说,她和同事到县民政局交学校为云南昭通地震募捐的钱款,却被民政局工作人员以"不收现金"为由拒收,并且责怪她们募捐的零钱太多不好数,嫌弃她们捐的钱少。该网友说自己"委屈得哭了"。据了解,当天两名女教师带去的捐款共有两笔,其中学生捐款2323.5元,老师捐款1070元。县民政局证实了拒收捐款一事属实。其实,我认为,"嫌弃"钱少是表象,蔑视师生的善良则是实质。身为公  相似文献   

11.
近日,一位自称是云南大理州某小学老师的网友发帖说,她和同事到县民政局交学校为云南昭通地震募捐的钱款,却被民政局工作人员以"不收现金"为由拒收,并且责怪她们募捐的零钱太多不好数,嫌弃她们捐的钱少。该网友说自己"委屈得哭了"。据了解,当天两名女教师带去的捐款共有两笔,其中学生捐款2323.5元,老师捐款1070元。县民政局证实了拒收捐款一事属实。其实,我认为,"嫌弃"钱少是表象,蔑视师生的善良则是实质。身为公  相似文献   

12.
永远的心痛     
虽然事情已过去了15年,但每当想起欣欣,我的心就隐隐作痛。当初自己刚师范毕业,现在想来还是一个毛孩子,拿着一纸调令,就来到了太行山下一所偏僻的乡村中学,成了一位班主任。年轻的我,凭着满腔热情,各项工作都不甘落后。欣欣是我班的一个女生,当地大部分家庭都比较穷,欣欣家更是困窘,常常连买作业本的钱都拿不出。好在那时农村孩子没有攀比的习惯,也不嫌贫爱富。欣欣善良、活泼、学习好,老师和同学都很喜欢她,她也每天快快乐乐的。事情缘于一次捐款,有位同学患白血病,上级号召师生捐款献爱心。我在班里进行了一番情真意切的动员,号召学生踊…  相似文献   

13.
女儿上六年级,这两天放学回家,没有了以往的欢声笑语,眼角甚至闪过一丝忧郁。这引起了我的警觉。我没有直接问,从侧面“包抄”到结果:她的一位要好的同学,叫蓉,已连续几天没有吃午饭了。我连忙问为什么?家长、老师知道否?原来,蓉的父亲患了不治之症,母亲下岗后在外打工,生活窘迫。班主任要发动师生为她捐款,她得知后,坚决地回绝说:要那样做,我就不上学了。女儿买食物给蓉,她坚决推辞,实在拗不过去,就摆在一边,从来不吃。女儿在愁,长期下去,蓉肯定伤身体不说,如果不上学怎么办?妻子就在女儿的学校当老师,告诉我学校知道这一情况,想了一些办法…  相似文献   

14.
山外的楼     
一位20多岁、年轻漂亮的师范大学毕业生,到山村小学做了一名女教师。有一年,她接到了一笔捐款,这笔捐款的使用引起了小小的争议。因为她没有把钱用在解决“现实问题上”,比如增添一些新的教学工具、改善教学环境之类,而是在其他老师的一致反对下,将全班孩子“奢侈”地带到了深圳,让孩子们第一次走出山旮旯,亲身感受外面广阔的世界。我是在电视上看到这一幕的。面对记者一大堆的问题,那位年轻的女教师只淡淡地说了一句话:我们那地方太穷了,但我想让我的学生知道山外有高楼,知道这个世界究竟有多大!  相似文献   

15.
那天晚上,我刚想睡下,突然听到手机里又进来了一条短信,抬头看墙上的挂钟,时间已经是晚上十点多了。这么晚还有谁给我发信息?我忍不住打开手机看个究竟。信息是女儿的班主任老师发来的。这天,女儿学校为“5·12”四川大地震举行了“献爱心”捐款活动.老师要求我们家长回复信息核实孩子的捐款情况。显然。老师不太相信孩子。但是.我还是轻轻地合上了手机,没有按老师的要求去做。因为.我相信自己的孩子。  相似文献   

16.
“小管家”     
你当过“管家”吗?一个好的管家能把家里的大小事务管得头头是道,每一笔收入和支出都分毫不差……我们班就有这么一位了不起的“小管家”。让我来给你讲讲我们班“小管家”的故事吧!她———我们班的中队长刘舒琴,一个小巧玲珑的女孩。虽然个子不大,却有一套叫人佩服的“管家”本领。把我们班大大小小的事情管理得井井有条。记得三年级的时候,学校为遭洪涝的灾区人民举行捐款活动,同学们纷纷把自己的零用钱捐献了出来。可是,偏巧班主任莫老师生病住院了,同学们的捐款谁来收呢?这时,刘舒琴毛遂自荐了:“我来替莫老师完成这个任务吧!”同学们…  相似文献   

17.
捐款     
今天,我到居委会办公室为贫困地区失学儿童捐款。进屋一看,捐款的人真不少,偌大个办公室挤得满满的。啊,我的小邻居晶晶怎么也在这里呢?晶晶今年才6岁,长着两只明亮的大眼睛,一言一行都有着她爸爸的影子。她经常缠着妈妈想买支玩具枪插在腰间。她妈妈是个下岗工人,靠着摆摊卖菜  相似文献   

18.
女儿入幼儿园了。她很快地适应了那里,每天积极地要求去,她说她的老师喜欢她。“老师怎样喜欢你?”“老师发给我一朵小红花。你看,贴在我衣服上呢!”女儿欣喜地说。第二天我又问:“今天老师喜欢你了吗?”“喜欢。老师把我叫到她身边看她弹琴,我最喜欢看老师弹琴。”女儿模仿着弹琴的动作说。”第三天我问她:“今天老师喜欢你了吗?”“喜欢。老师把我画的画拿给小朋友们看。”无论哪一天问女儿,女儿都能说出老师喜欢的理由,我为女儿被老师喜欢而高兴。过了一段时间,我发现女儿情绪低落,撅着嘴不愿上幼儿园。我问她怎么了,她说…  相似文献   

19.
山外有高楼     
一位二十多岁年轻漂亮的师范大学毕业生,到山村小学做了一名教师。有一年,她接到了一笔捐款。这笔捐款引起了小小的争议。她没有把钱用在“现实的问题上”,比如增添一些新的教学工具、改善教学环境之类,而是在其他老师反对下,将全班孩子“奢侈”地带到了深圳,让孩子们走出一次山旮旯,亲身感受外面广阔的世界。电视播出了这一幕,面对记者一大堆的问题,那个年轻的女教师只淡淡地说了一句话:我们那地方太穷了,但我想让我的学生知道山外有高楼。好个山外有高楼!也许从那天起,“山外有高楼”就会像一面旗帜,使每个孩子的衣服不再沾满泥土,说话时…  相似文献   

20.
诚实是金     
一年一度的助残日又到了。这天一大早,孩子们便围住我这个班主任老师,踊跃捐款。当排到Z时,他拿了一张10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